186 次浏览

《流量池》-樊登讲书

读完本文约需35分钟,网红小蓝杯营销操盘者杨飞亲授刷屏级流量留存的实战打法。

樊登:最近有一本书特别火,到处的书店都能够见得到,但是比这本书更火的是这个作者所操作的一个商业品牌叫作“瑞幸咖啡 luckin coffee”。我天天收到这个咖啡给我推送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我身边有很多朋友,这个送我一杯,那个送我一杯。所以我就很好奇是谁做了这么一件事,把一个品牌无中生有地突然做到这么大?所以今天我们请到的《流量池》这本书的作者杨飞,欢迎杨飞!

 

杨飞是一直做广告,曾经得过广告门年度CMO(首席营销官),然后之前曾经操盘过神州专车的市场活动,现在怎么会想到做瑞幸咖啡呢?

 

杨飞:这个其实也是创业团队,从去年上半年吧,就开始找一些可以用互联网改造的这种传统行业的项目。但是后来找来找去,因为本身我们的这个团队里面,很多人都是咖啡的重度消费者。每次大家一起讨论、开会的时候,就说订点咖啡。订的咖啡都很远,而且因为冬天送过来,很多时候咖啡都冷了。觉得体验并不好,消费的用户痛点没有解决。比方说咖啡的价格,其实你要去国外会发现,国外的很多咖啡价格其实并不贵,它跟中国人现在喝豆浆一样或者现在喝牛奶一样。其实它价格的性价比还是很合适的。那中国的咖啡怎么一杯就得三十多块钱,其实这个是不符合全球的目前这个咖啡消费趋势的。

 

第二点就发现这个咖啡的获取很不方便,就是经常要人去找咖啡,而不是咖啡来找人。其实感觉还是不方便,觉得这些痛点没有解决。后来我们在讨论说,那其实用互联网这个行业的理念,用新零售的一些观点,能不能把这个行业来进行一个彻底的数据化改造?后来我们就开始做测试,做尝试,发现可能性很大。

 

樊登:就应了我们说的那句话说,中国所有的行业都值得再做一遍。

 

杨飞:都值得用互联网的观点再改造一下,也许是对的。

 

樊登:你们选到的就是咖啡这个切入点,那告诉我们有多快?

 

杨飞:我们大概五个月时间,现在开店的布均量到月底,我们525家门店就上线了。

 

樊登:五个月?

 

杨飞:五个月。这个数据量可能超过了,我看网上的数据就可能已经超过了原来中国第二名,Costa咖啡。它在中国大概有超过接近十年时间的门店数量。所以互联网的布店里面,我们不会特别强调传统的空间论。就是一定要强调一个门头咖啡,两条道路的交叉口的一个门头店。那可能我们更多的是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可以迅速的,有pick up柜台店、快取店,有可能有外卖厨房店。还有像目前的门头咖啡一样,这种舒适的,这种优小店。将来我们还会开这种大型的旗舰店,所以我们有多种店的形态。这个轻的、重的、大的、小的,会快速地去对接上用户的需求。所以这样能配合整个互联网的数据化,包括它的整个的拉新获客,包括它的一些广告覆盖,你才能够迅速地把这个模式证明出来。

 

樊登:我还没有体会过你们的线下店,但是我在线上已经被轰炸得差不多了。为什么线上会做那么多工作,有大量的人在送咖啡是怎么回事?

 

杨飞:线上其实是这样。其实在我开业的,我们有一个发布会,开发布会上,其实我们CEO钱治亚他讲过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就是现在大家经常讲这个故事,其实也很有趣,是我自己经历过的。就是当时我们选择在银河soho,在银河soho C座,那其实是一个很偏的位置。其实第一,路送量不是特别高,第二每天的自然人流量很少。我们在银河soho的二楼,我还刻意选了二楼。因为它不是一楼,一楼是底商还好一点,二楼比较偏的一个拐角。我们开了一家店,当时做测试。当然这家店我们开的时候,旁边有个卖重庆小面的老板他过来说,说你们别在这儿开咖啡。说这儿连重庆小面这么接地气,一天卖不到50碗,哪怕接了很多外卖品。

 

樊登:老板人真好。

 

杨飞:老板人挺好的,提醒我们,很善意。因为我们在那儿,侃我们,还要装修什么的。当然我后来讲, 我说没事,我们试验一下我们这种互联网的场景流量看能不能打败一种传统的这种空间的流量。空间流量其实获客成本高,门店租金高,装修成本高。但是场景流量其实你可能使用互联网的手段,看能不能覆盖你的周边的用户。因为银河soho周边1.5公里之内,确实职场办公人群是很多的。那后来这家店上线之后,我们通过微信的LBS(地理位置服务)的定向投放,就是以这个店为核心覆盖方圆的1.5公里,那么可能很多微信用户就能收到我们的这个开业短信,收到我们的第一杯的叫免费推荐。对,免费品鉴。

 

那这个时候可能你的一些朋友就能感觉到了。那同时这批朋友感觉到了之后,第一他来,他可能就消费了。因为有汤唯、张震来代言,还有这种好奇心,还有这种福利的驱使。那么他可能感觉这咖啡从调性到品味都还不错,因为品质确实还不错的。那可能他就愿意帮朋友推荐,那这种推荐可能分成两种。一种就是我们原来说的自然的口碑推荐,就是我跟你像这样,我就推荐一本书,这叫自然口碑推荐。那另外一种就是裂变型,就是基于互联网的裂变推荐。我看樊登咱们也会用这样的手段,就是裂变营销。那么他会推荐给用户,那么用户的第一杯,因为也是免费的。但是他获取的时候我还能得到一杯,就是我们说的这个赠一得一。

 

那这种裂变营销可能对于这个写字楼区域的人群,比如在这个办公室里面,每个办公室或者每个公司都会有他的KOL,都会有他的意见领袖。就是一个比较擅长消费,比较善于吃喝玩乐的人。那这个人发现了这样一个优势或者潮流之后,他就会向周边人推荐,通过链接吸引大家去下载。然后一个办公室开一场会,可能就迅速大家都购买了。所以这样很快的,大概在两个多月,我们这家银河soho店就成为了整个银河地区咖啡消费量最高的一个门店,而且应该是远远超过周边的这种商业咖啡。

 

樊登:这寓意特别好,一开始在银河搞起来,将来成为整个银河系最受欢迎的。也算是我们咖啡的一个民族品牌。而且你们一上来就特别猛,汤唯和张震这样的这种大的明星给你们做代言人,这跟一般的咖啡玩法完全不一样。

 

杨飞:对,其实实事求是讲,就是说一方面咖啡,好像大家觉得已经舶来很多年了,进入中国十多年了。但另外一方面,咖啡其实在中国还没有被广泛地消费教育起来。很多人喝咖啡真的是就是跟星巴克讲的叫地上空间。他真的是为了社交,为了聊天,或者为了带个笔记本电脑去那工作,或者是一种贴社会标签。他去咖啡馆,所以有时候我们说他不是去喝咖啡,他只是为了去喝咖啡馆,所以这个消费并没有被教育起来。

 

所以你会发现,中国的咖啡品牌也没有那么多,就哪怕进入中国的外资咖啡品牌也没有那么多。这个行业处于一个高度垄断的一个市场,这垄断里面可能存在着一些利益空间。所以可能导致大家去驱动它,去改变它,去教育它的这个动机是不够的,动力也不够。

 

所以我们可能上来之后,我们认为,刚才我讲了,无论去看这个澳大利亚的高乐雅,还是去看那个加拿大的Tim Hortons,包括现在台湾地区CITYCAFE,城市咖啡。你会发现日本、韩国,他们的咖啡消费量,原来都是喝茶或者原来都是不喝咖啡的国家。但是他们现在周边的消费量都超过200倍了,人均200倍,中国才4倍。其实这个是远远地落后于其他国家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所以我们觉得可能我们要完成这个使命。

 

我们,希望大家知道咖啡是个好东西,它成为经典饮料,它是有它的道理的。所以,我们运用广告的投入,用区别于传统的咖啡的那种慢慢地去培养的方式。我们愿意用这种重锤,用更猛烈的投放来吸引大家关注咖啡,消费咖啡。其实这个革命,对整个行业也有好处。你会发现原来很多人不喝咖啡,但是他们看完之后,他会觉得想了解下,想体验一下,说这个对整个行业应该也都是有好处的。

 

樊登:我都想试试你们那小蓝杯,我觉得挺好。

 

杨飞:应该赶紧试一下。

 

樊登:这里用到的方法是不是都是《流量池》里写的方法?

 

杨飞:对,我先解释一下。因为《流量池》的写作成书是在今年的1月份,但是小蓝杯,你看它的整个快速地崛起,其实是从3月份以后。有时候其实在写的过程中,其实我们正好也在筹建这个咖啡的过程。其实我这个书写得蛮辛苦的,是在大量的日常工作的情况下,经常用一些业余时间去写作。但是写的过程当中,其实很多是讲的是神舟专车的一些案例,部分在1月份的时候加入了一些咖啡的一些案例。但是所有实践的一些,它的一些核心的打法,包括它的思想,可能跟《流量池》一脉相承的。

 

樊登:那咱们就来讲讲这本书的工具,就是流量思维和流量池思维有什么区别?

 

杨飞:对大的平台上来讲,就是对大的流量平台里面,BAT,今日头条,我觉得对他们而言,可能流量思维和流量池思维没有大的区别。因为它就是做一个流量的吸引、增加、运营、产出、流量变现,流量平台我就不讲了。我觉得对于很多的创业者或者对于中国的企业家,还有特别多现在想+互联网,对于传统企业想转型互联网的企业来讲,流量思维和流量池思维还是区别很大的。

 

那对他们来讲,他手里没有流量。那对他们来讲所谓流量思维,其实是一个获客思维,所以其实是一个广告性思维。就是我从哪儿去获得流量或者购买流量,而这个流量有多少能够跟我拉新,能够获客, 能够变成订单,这叫流量思维。那流量池思维是因为我在做神舟也好,做luckincoffee也好,我觉得这个流量,用我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因为我们不是一个流量的富豪,或者就是一个大的流量瓶。

 

樊登:不是BAT这样。

 

杨飞:对,不是BAT,不是头条,不是抖音,我的流量还是很不容易的。那既然流量来了之后,你会发现如果他在你的平台里面没有很好地存储、运营,没有很好的标签,没有很好地再创造,可能这个流量就流失掉了。它就只是一次性的完成。所以我认为中国的绝大部分的企业在流量运营中,在流量的使用中,他其实缺乏运营型思维。我要把运营型的思维更多地贯注到流量的使用,所以流量池思维更多强调是流量获取之后的动作。再简单来讲,我更希望的是用存量找增量,用存量找增量。

 

樊登:你可以想象,就是如果这个地方水资源特别丰富的话,挖一条渠这个水流过去就能灌溉。但是如果这个地方比较干旱的话,你就需要那个坑,就(一个)池,把这个东西留在这储水。这个对大量的公司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从身边过的流量都不要浪费,雁过拔毛这种感觉。

 

杨飞:而且我这个流量池的储水,还不是说,比方我的水量可能就这一潭水,这个水量比方就100升。我还希望这100升的水还跟我再变出200升、300升,所以我更加强调这个流量的自我增值和变现功能。

 

樊登:那赶紧讲工具,第一个我看书里写的说,品牌是最大的流量池。

 

杨飞:其实因为我是营销出身,因为在这个时代中你会发现,品牌工作者其实有时候很尴尬。就是有些企业或者创业者他会发现品牌第一很重要。每个人都在讲品牌,都在看定位,都在看符号学。但是这个品牌,大家就说他到底有什么用?可能有时候你做一个定位,投放的广告,它还是比较虚头巴脑,可能也没有带来实际性的销量。在移动互联网上其实我觉得品牌是可以做到品效合一的。就好比说我现在看到樊登读书会的一张海报或者一个广告,我觉得很不错。可能下面就是一个轻轻一点的一个购买按钮。

 

樊登:二维码。

 

杨飞:对,可能是一个二维码。只要二维码,我就很可能马上就能变现。所以我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其实品牌进展和效果是能统一,能够品效合一。这个可能对于很多现在新兴的企业创业者来讲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但是传统企业有时候可能觉得品牌就是我的品牌部现在应该投多少传统广告,打多少线下,投多少中央电视台或者打多少广播。那这边效果部投多少百度竞价,投多少今日头条信息流,那就可能分得很开。所以我希望更多的企业在品牌方面的理解,一个就是更多地去想到品效合一。就是传统品牌广告如何做出效果或者如何跟互联网的手段结合到一起。

 

那第二方面,我们讲传统品牌的时候,我们会说什么?就是这么多年大家会强调的是这个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我觉得那些东西都比较虚。实事求是讲,就可能需要第三方调研公司来证明那些东西。我认为品牌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其实也是一个流量池,是一个永久的流量池。

 

这个我经常讲,我们俩去吃火锅,我想到海底捞是吧。我要去吃蛋挞,我想到去肯德基。那这些东西它形成了一个自然的记忆,形成了一个人流的引路。那这个地方,那这个品牌其实就是一个流量池。而且很久,也许我的促销广告下线了,也许我的这个拉新手段下线了,但是这个品牌仍然能给你带来每天的用户。所以我觉得从流量的角度看品牌,那品牌也是值得投入的。那当然投入的方式和技巧是不一样的。

 

樊登:有什么技巧,这里最主要的技巧有哪些?

 

杨飞:就是我在《流量池》里面也讲到,就是很多的,我看有些书评也说,我这个书,其实是一个现在的互联网时代的一些营销套路的一个整合。

 

樊登:套路大全。

 

杨飞:套路大全,但我其实更不想说套路大全,其实我想的是最实用的一些套路,把它精简出来。包括我经常跟自己团队讲,我说我不希望它是一个八卦拳或者是什么太极拳。很花哨,玄而又玄。我希望它是一个军体拳,不要太多。因为我的口头禅,就大家都很忙,大家都很忙,没有那么多的套路,没有那么多的这个玄而又玄的道理。但是我们尽量是一个军体拳,就是说可能扎扎实实就这几项。但这几项呢,可能都有用,都能马上能让你看到效果。所以这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但是它更多的是基于我自己的一些实践的体验,可能它不一定代表是完全正确。

 

所以在品牌方面,我经常讲的可能有几个重要,第一个定位,第二个符号,第三个场景。这些东西其实大家都有,都知道。定位学,就特劳特的定位学都很多。符号也有这个,比方华与华的符号学,他讲过很多。

 

樊登:我们讲过一本书叫《视觉锤》。

 

杨飞:《视觉锤》就是符号,符号里面的典型的就是视觉符号。还有包括场景。我觉得任何一个品牌在这个时代想切入进去,可能要从一个最适合你的一个场景打入。那这个场景可能是一个马上让品牌见效的一个打法。

 

樊登:像吴声说的场景革命。

 

杨飞:场景革命,对。所以我讲的这几块,可能每一块都很大,都是一个系统的一个工程。但是我在我的书里面讲的时候,就讲到我认为可能比较有用的几种这种方式。比方定位,我觉得比较有用的,比如说强竞争型的定位,就是对标型定位。就是如果对手很强大,我只要对标对手我迅速,大家就会知道我应该跟对手是差不多的,但是我跟在他的基础上我做了哪些改造。

 

樊登:就像你们现在对标星巴克一样。

 

杨飞:但其实我跟星巴克现在不是对标型定位,我跟星巴克更多的是一个升维型定位。就是我可能是另外一种品类。

 

樊登:我超越它。

 

杨飞:我是新零售咖啡,那它可能是传统咖啡。就好比说,你说这个简单的一个升维型定位最有名的,比方说互联网电视,比方说传统电视。原来传统电视其实也做过很多互联网电视,比方说这个酷开,比方说奇客,但可能都没有听说过,因为他都作副(品)牌在处理。但是后来可能这种升维型定位,它进来就告诉你,我没有那种副(品)牌,我就是互联网电视。那消费者迅速地感觉你是一个消费升级,你是一个新的品类。包括原来我们说的就是七喜,就是非可乐。其实它是一个,你觉得它是对标吗?其实它是一个升维。就是我可能跟你不是一个品类,但是大家觉得我跟传统的品牌会有巨大的区隔。

 

所以,luckincoffee其实更多它不是一个对标型定位,虽然它的公关里面,大家会老觉得,我们好像在对标星巴克。但这个其实是很多自媒体的一些标题党,他会拿我们跟星巴克说事儿。因为你要做咖啡,你是绕不开这个巨人的。但是其实我们定位更多是一种消费升级,是一种新品类定位。就是我就是新零售咖啡,互联网咖啡,它是一个传统门头咖啡,这个是有原则上有很大的概念区隔的。

 

但是我认为定位里面最强的,第一个是强竞争型定位,对标型定位。你比方瓜子的这种,“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它其实是个对标。那第二种是USP定位,就是独特销售卖点定位,就是非常强化你的一个物理功能。那比方我也参与过原来斯达舒口号,“胃痛、胃酸、胃胀,就用斯达舒。”它其实是一个强化的物理功能定位,它这个就是带场景,带有消费的迅速地转化。就消费者一听就知道在什么样的场景下,需要使用什么样的产品。包括送礼就送脑白金,它其实更像一个场景型的,就是USP定位。第三个我刚才讲的叫升维型定位,就是品类型定位。然后定位里面我讲的核心就这几点。

 

符号里面我比较强调的就是你刚才讲的《视觉锤》一样。我认为符号可能就在这个时代所有做品牌的人,其实大家首先解决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被记住,被认知。我经常讲叫认识,先认知再认同再认购。认知你现在反倒最难,就是你如何让品牌迅速成名。所以我这个《流量池》,我看小编给我加了一句话,叫急功近利的获客方法,其实也对。这个急功就快速地建立品牌,近利就是要进入销售的变现,否则的话这个流量都浪费。

 

所以在符号方面,我强化的就是说可能我们经常讲的,如何创造你的视觉记忆符号。你比方说我们这个小蓝杯,它用了扁平化的这种色彩,皇室蓝,我们叫它做皇室蓝。因为这种色彩饱和度其实是比较高,它对视觉的冲击力比较强。另外大家对传统的星巴克绿,对一些白杯、绿杯其实大家有意识了,所以我要出现一个整体的色调的区隔。

 

樊登:然后有一头鹿。

 

杨飞:对,鹿也是这种扁平化的一种动物设计。动物图案设计就不是特别复杂,但是这个也许将来它会成为一个卡通吉祥物,但是现在没有。就尽量让你有一种辨识度比较高的记忆点。

 

樊登:有点安静,有点神秘。

 

杨飞:对,你比方如果我用一只麻雀或者用一条鱼,你会感觉好吗?说实话它可能不如这种动物,哺乳性行动,有眼睛的动物,它跟你的这种沟通力强。

 

樊登:咖啡里有鱼有点儿怪。

 

杨飞:对,比方我用一朵花或者我用一个什么。但是,我发现动物的整个识别比较好,大家说中国的企业创业最喜欢用动物,美国的企业好像都蛮喜欢。日本的企业创业都喜欢用字母,美国的企业创业好像大家都蛮喜欢用一些植物或者用一些其它符号。当然,我觉得这个里面可能有一个道理,就跟吴道子画画一样。吴道子说我从来,我觉得什么最好画?鬼最好画。为什么?因为画鬼的话,大家对鬼没有概念。

 

樊登:无所谓。

 

杨飞:无所谓,我什么画,你都是。他说实物是最难画的。但是我觉得这种实物,它反倒是记忆度最深刻的,因为大家有印象。

 

樊登:像你们那广告语说,这一杯谁不爱。

 

杨飞:它其实是一个符号,它是一个声音符号。

 

樊登:语言符号。

 

杨飞:语言符号。因为视觉符号肯定是大于这种语言符号的,但是语言符号有时候它也成为视觉。首先你会看到这句广告词,那我认为最好的广告语可能是要能够念出来的,适合念出来的。那有些广告语可能很文绉绉的,就你看的时候你非常美好,想象力很大。但你念的时候会觉得,第一有点儿不适合口语,第二可能有点儿作,那这个时候它的传播性就会差。

 

所以这句话比方“这一杯谁不爱”,它其实具有一定的心理的挑战性。是有的,就比方可能你说这杯我不爱。可以,没有问题,它给你留了一个槽点。它会在心态上给你留个槽点,但是它的这种话它其实有个反问,它其实会让你感觉有点硌,他能记忆住。就跟神州专车,我们当时叫“除了安全,什么都不会发生。”其实它也是为了给你留住一种硌感,留着一种口语化的。大家会觉得这个话,你会想一想,它会有一点嫉妒。这都是有一些这个符号学的一些技巧在里面。

 

樊登:被你们不幸言中了。

 

杨飞:我们原来就是打专车定位的时候,我们定位的就是一个差异化定位。就是刚才我讲,强对标型的。因为这个多说一点,其实当时的专车大战我们是后起者,而且我们进入市场的时候已经有滴滴、优步、易到,已经非常饱和了。而且大家无论是心智空间占有还是流量平台,还是说资本,我们在原则上,我们当时都还比较弱小。但是我们就是没有想去直接去通过抢夺早晚高峰期,直接的主战场去打你的品牌。但是我们当时想的,第一就是你的定位是差异化定位,我强调更安全,因为我是B to C的专车。现在大家会发现这个需求确实是有的,消费者反倒对安全性,在上升到更高的需求了。

 

那第二,我们在符号方面创造了神州的金领司机,就司机都是金领带。强调了一种品质感,更高贵的这种感觉。那当然从服务产品方面,我们是跟这个定位不断付了。就包括什么虚拟电话、obd(商务拓展)车载系统,包括孕妈专车,夜晚加班专车都是为了强化你的。

 

樊登:这其实是一个整合营销的过程。

 

杨飞:整合营销,但是都是为了让你的品牌能够迅速地出来。

 

樊登:那个定位扎准。

 

杨飞:对,把定位扎准。同时通过符号,通过场景,那你知道在神州专车的场景里面,我们当时打了最巧的一仗其实是非常棒的。就是当时打的是接送机。因为在2015年的时候,整个专车里面,所有的APP的界面按钮都没有接送机,当然打的都是日常出行。但是我们的产品经理,我后来我开玩笑,我说奖励他100万。这个产品经理给我们增加了一个接送机按钮。接送机市场,你知道它是一个中高端的商务需求市场,而且它这个消费者对安全的需求性会高一些。

 

对,那这个时候,我们从接送机市场去做了个场景加入,没有从早晚高峰。我们加了两个最核心的场景,一个是接送机市场,还有一个就是晚加班市场。所以中国的专车原来只有两个高峰,就是早晚高峰,后来我们创造了第三高峰,就是这个晚加班,尤其是女性用户。所以当时我们有个很有名的广告叫放心睡。就夜晚回家可以在神舟专车上放心睡觉,那一波会带动我们的第三波消费量。所以这都是讲你的品牌。如果是后发的话,你如果通过定位,强化定位,通过符号,通过场景迅速切进去。

 

樊登:这个光一个定位就能讲不完,也特别多,专业的。那接下来我看还有一招,就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叫裂变营销。像您现在的咖啡就是可以送给我,我有好几杯就可以送给别人,来获客。在做裂变营销的过程当中最主要要注意的点是什么?

 

杨飞:其实裂变营销,其实在互联网的企业里面,大家是经常使用的一种获客手段,。我其实我个人还是比较推崇裂变营销的,因为它实际上是一种后付机制。前付机制,像广告就是前付机制,其实我可能风险很大,这个广告投放就投放了。

 

樊登:没效果。

 

杨飞:对,没什么效果,但那个钱我就付掉了。后付就是我把广告变成了补贴,补贴到用户,让用户来帮我获客,说白了就是有点像最早的大家说的这种直销模式。

 

樊登:我最早受到启发的是优步,就优步那时候打一个车,你送给你的朋友,他得30你得30。

 

杨飞:优步,因为它是用优惠码的方式,就它没有那么方便,就它是用优惠。就是我给你提供一个优惠码,但是它其实给你提供了一个,就是让你找到了这种朋友推荐朋友,口碑找口碑,或者这种直销型的效果。那当然现在这个国内使用率变得比较多的,你像这种出行平台,外卖平台,是吧,就是每天都在产生各种各样的裂变。我觉得大家也都知道裂变会有哪些形式,包括现在这种像拼多多这种团购型裂变,像这种就是团购或者众筹型裂变。像包括你刚才讲的咱们樊登读书也好,包括这个喜马拉雅也好,这样通过这种一对多。

 

樊登:赠送。

 

杨飞:赠送免费课,转发朋友圈。包括luckin coffee现在做的,然后就介绍一个好朋友,自己获得一杯咖啡,其实就是赠一得一的这种裂变。其实裂变本身这些形式也就这么多,就是原则上它的好处就是,它的特点有两个。第一就是基于社交链。基于社交关系链,就是我们俩是认识的,你看现在的,像这个拼多多,它是熟人的这种拼团。那现在这个时代,因为有了微信。

 

樊登:又方便支付又互相认识。

 

杨飞:每天日活八个亿的这么多用户在微信上,它是个空气级的应用。那基于社交链的关系,我认为它是最值钱的,它是最稳定的,它不光是拿来拉新,它可能留存也很有效果。黑客增长很多就是提到用社交链来留存。那所以这个方面一方面,就是基于社交链的关系,我觉得是裂变的核心。

 

那第二方面就是裂变。因为它现在的大量使用,其实现在微信平台,其实对它有很多的管制功能。比方诱导分享,这个诱导关注,其实都会给你封杀的。所以在这里面要注意的点,就是你的裂变尽量地是不骚扰用户,是让用户真正的获取到你承诺的好处。同时你的裂变的内容,我觉得尽量是有趣、有意义的。就是有趣,就是大家觉得还是比较好玩。

 

像这个luckincoffee的裂变,周一到周日每天都不一样。比方周一,比方今天星期一,可能是开启一周好运,送一杯咖啡开始就开启一周好运。那星期三可能是这个方案一稿过,祝你方案一稿过。星期四可能今天是童心未泯,星期日可能是这个放松一下,春暖花开,互撩一下。就说每天它的文案是不一样的,这样它会让你增加一些游戏或者增加一些场景感的趣味。

 

那这个是你裂变里面增加了一些技巧,像神州专车原来也是用裂变,就是发专车券。但是你会发现,它跟这个美团、饿了么了一样,就到一定时候,大家都其实不想去裂变了,因为大家觉得挺骚扰的。这个时候其实我们后来增加了什么?我们增加了一些IP型的使用。然后我们去联合了爱奇艺,联合了IMAX(巨幕影院)这样的一些平台,我们会获得一些当红的IP的海报,还有它们的人物的授权使用。

 

那比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时有舒淇有一个《寻龙诀》的电影。《寻龙诀》就是盗墓的,说我们获得了一张舒淇的一张授权的海报。我们其实也不用做什么创意的,二次修改,其实就用这张海报当时做了一个裂变。然后就是当用户打完专车的时候,就会弹出来舒淇,然后下面写摸金校尉舒淇送你专车券,今晚一起去盗墓。然后下面就是领券。那这个时候用户可能就愿意,因为这个第一舒淇,第二这个当时很火的一个IP,这个电影票房也不错,所以大家就愿意分享到朋友圈。所以这样一张海报裂变为我们带来了几十万的用户增量。

 

樊登:这个也不需要花太多钱,是吧,当时?

 

杨飞:IP到海报其实来自于另外一种流量获取,就是BD(商务拓展)。商务谈判,所以没有什么费用。那这个基本上是没有费用,那其实它的也就是我的专车券的补贴而已,当时就这一张海报给我带来了几十万的用户。

 

樊登:这好厉害。

 

杨飞:这是非常厉害的,对,所以我认为说有趣是很重要的。就是大家都知道裂变,但是怎么样让裂变变得很有趣?可能就每个人的玩法不一样。你比方我也观察了,像比方说这个美团裂变会有什么,还有第八个人还有第六个人会得到一个大红包,其实这也是为了提高它的这种趣味性。

 

樊登:意外。

 

杨飞:提高这种surprise,所以我觉得这个裂变的有趣性很重要。第二就是有意义,就是对你有好处,对消费者还是有好处的。我看有一些东西的裂变可能大家觉得也不需要,第一比较低频,第二可能觉得那个东西好像跟自己的需求不是特别地紧密。那这个时候,裂变出去成功率不会太高。

 

樊登:所以裂变玩出花来,要下点功夫,做点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杨飞:对,就是说裂变技术还是比较成熟的了。就是技术是一方面,创意是另外一方面,福利是另外一方面。

 

樊登:要去研究一些,你像那些被封杀掉的裂变到底是为什么?有的时候太低俗,有的太威胁用户什么等等。

 

杨飞:有的时候效果太好。

 

樊登:效果太好了。

 

杨飞:效果太好就可能被平台封。

 

樊登:BD(商务拓展)也可以着重讲一下,就是每个公司其实都有BD。但是一个BD到底应该做些什么事?这里有没有一个框框?

 

杨飞:我觉得每个公司,因为跟自己的产品形态不一样。就是有的可能纯互联网公司,流量换流量。有的人传统的线下的企业,它需要找到线上的流量。可能不同的公司这个BD的要求也不一样,但是有时候有些人可能不是Co-Branding(品牌联合),就是品牌的合作,纯品牌的。有时候希望基于API打通,其实直接就是流量变销量的合作。还有一些可能就大家经常玩的,就我刚才讲的一样,可能就是偏公益形象的。或者偏这种金融的直接办卡,办信用卡消费的,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变现效果的。因为你办了一张卡,它肯定有提成的。那第三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纯娱乐,但是通过娱乐效果提高自己的其他方面的属性。

 

樊登:我看你们前一段时间跑到的腾讯的总部,然后弄好多大企鹅在后面站着。一群这个员工排着队去领咖啡。那就是属于BD(商务拓展)的方式?

 

杨飞:对,那个在BD里面属于Co-Branding(品牌联合),就是属于品牌联合性的。品牌联合就是双方可能,比方说都有互联网的属性。那当然QQ本身它们也是很活泼的一个企业,它觉得你的luckin跟我的调性蛮符合的。然后我们做了一个什么事情?我们不是简单地去开一家快闪店,我们其实是做了一个刷脸咖啡。其实是想体验一下,从QQ端想体验一下它的这个AI技术,就是刷脸就能领咖啡。就后来下来的都是一帮这个程序员,程序员只要脸往那一处,就证明你是腾讯员工了,你就可以领到一杯免费的,就好玩在那。

 

樊登:还有点门槛。

 

杨飞:有点门槛,它有点技术门槛。其实对腾讯来讲,它要的什么?是要体现它的这个刷脸技术,刷脸的这种AI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了。后来我们做实验,比方说我们的那个老外,我们那个全球咖啡大师,他一去刷脸,它就不认,他不是腾讯的员工。包括QQ那个大企鹅去,它也领不了。那从我们的角度,我们是本身就是想让大家知道我们的这个互联网的基因和属性,也是比较匹配。而且我们是希望联合一下,来提高我们的这个品牌的关注,当然当天的效果确实非常好。

 

樊登:你们同时会推进多少个市场活动?所有流量池的活动大概同时有多少?

 

杨飞:这个复杂了,你这个问题问得真的非常好。因为这是一个涉及到一个企业市场部的内部的协同问题,内部的架构问题。而且还有你的统筹,你的统筹问题。其实比方我现在跟你讲,比如说我现在手里在统筹的可能有就是S级的,就是最牛的事情,可能有两件事情。那非S级可能到A级的,就是可能跟QQ这样的,QQ联合这样的,可能有两件事。

 

樊登:这都不算S级?

 

杨飞:那都不算S级了,不是说QQ那个不算。就是像这种快闪店的这种做法或者这个一波流,就是一个事件营销的,可能就是A级,但那个不到S级。S级就是品牌自己的大的主题的活动,这个叫S级。

 

樊登:就像你们前两天开那个发布会。

 

杨飞:对,那个S型,那个算就是品牌自己的正歌。就是品牌想对外表达,说什么,品牌的核心的传播点,这个叫S级的。但是你要说A级的,就是我会联合Co-Branding(品牌联合)或者是做一些有趣的事件营销,或者公关事件,那个属于A级的。这个可能手里可能到七八月份可能到2-3件就行了。那其他的还有很多杂七杂八的,那就更多了,那就是下面会有他们的团队去统筹。在我这个眼里,我可能更关注的是S级和A级。

 

樊登:对,这是BD(商务拓展)。那还包括这个你这里说事件营销,我看你也挺关注的。事件营销也是给流量池蓄水的一个办法。

 

杨飞:其实在流量池里面最重要的流量池第一个是品牌,怎么做品牌?因为我认为品牌是解决核心问题,解决你的存量问题。你首先有了品牌之后,你可能就跟咱们樊登读书会一样,它就有了这个口碑,有了第一批的种子用户和忠实用户之后,存量用户是最重要的。

 

有了存量用户之后,就是第二个流量池就是裂变。就是我经常讲的叫存量找增量,如果你的存量足够大,那你的增量也会很快。所以存量是决定你的增量的。但你的每次增量来的时候,你会发现裂变的特征在哪?裂变永远发生在增量的扩大(时期)。很多存量的用户他就不愿意再去帮你去裂变了,存量的用户他有会有一个疲劳度。所以增量越大的时候裂变量越大,所以这个它是一个统一的一个行为。就说这个大他就那个也大,水涨船高的。那当然了,裂变就是存量找增量。

 

第三就是基于微信端,微信端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也是另外一个流量池。那就是微信端其实也是一个超级APP,它是用户的购买数据的咨询数据,还有个用户跟你的互动行为,都发生在微信端,所以我觉得微信非常重要。这三个是大的流量池。事件营销,我觉得就是一个陡增型的,是流量的陡增。因为我认为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的事件营销,基本上都是短平快的。

 

樊登:陡增,突然上来。

 

杨飞:突然上来,然后可能就突然下去。可能你也知道,就是可能两天三天可能就下去。可能就今天,两天、三天之后它就长尾了,它就没有高峰了,没有波峰了。因为互联网时代,我觉得事件营销就来得快去得快。就是大家不缺话题,不缺新鲜度。所以事件营销我认为是一个变量比较大的,失败概率比较高的一种流量获取方式。如果企业在其他的稳定的流量池做的不错的情况下,选择事件营销。但如果说其他都没有做,就想一把搏出位把自己名气打起来,一把把知名度打起来。我其实觉得风险度会很高,而且也不建议那么去做。

 

樊登:水池子还漏水。

 

杨飞:对,水池子还没搭起来,水池里面的水还不够。

 

樊登:突然冲进来。

 

杨飞:我一把就冲那个,可能从这冲,你从那就冲出去了,。而且因为这个流量它可能又比较泛化,可能也不是你的真正的有价值的流量。所以事件营销在这个时代,我认为就是一个关注点。但是你要怎么去做。所有人都觉得我是不是通过一个炒作,通过一个公关事件。

 

就是我讲的事件营销的可能,我刚才讲了它属于陡增型的,属于特殊阶段使用的方式。但在这里面我们其实也有一些操作技巧,包括比方说如果踏出热点。但是我经常讲的事件营销要讲的是三个字 “轻、快、爆”。轻,就是我不觉得事件营销做得特别重,就是投入一定不要太多。轻投入,这样能够不断地试错,有哪个事件可能就火了。第二个快,就是说这个时代,大家看的都是。

 

樊登:热点可能明天就没了。

 

杨飞:热点的跟住的速度快。爆就是你要有爆发点,就是能够踏住大家的一种情绪。踏住大家当前的一个关注点,那可能马上就能爆发出来,跟你的产品有关联性。你比方说去年我们的团队做过的,那个服务商叫氢互动,它服务过一家公司叫闪送。它们去年一波,48小时,大概获客3万多个下载。就两天时间,获得3万多的APP下载,对它来讲,它是超额完成任务。

 

它怎么做?当时网上有一个叫“我们是谁”,就是漫画海报。就是“我们是谁”,“我们是什么什么”,是吧,“我们的使命是什么”。

 

樊登:有一系列的那个。

 

杨飞:有一系列的那种漫画海报。

 

樊登:什么会计部、法务部。

 

杨飞:就它那个好玩的。结果他们氢互动快速地帮闪送做了什么?做了真人版的“我们是谁”。它马上找了几个闪送业务员,“我们是谁?”“我们闪送。”然后“我们有名吗?”“我们还没名。”然后“我们的目标什么?”“是使命必达。”怎么样怎么样。我们火了吗?正在火的过程中。它就形成了一个迅速的真人版的闪送真人版海报,这个一下子。就大家还在网上去玩那个漫画的修改版的时候,人家玩的一个真人版,玩了一个三维版的升级。迅速地大家觉得这个太牛了,24小时,大家就都去传,就去转播。

 

樊登:这个要是晚半天可能就没了。

 

杨飞:肯定就不火了,这个是24小时之内干的事。另外一个24小时,它们的老总马上说这个很好,我们要投线下广告。它马上又找到广告商,线下有很多广告牌,他们在24小时内把广告牌都上了。结果北京当时很多的地铁,还有什么影院门口那个广告牌,立马变成闪送的真人版。

 

樊登:真够快。

 

杨飞:你想这个速度真够快的。我当时看到网上的评论,就是大家说,这到底是不是闪送刻意玩的一个事件营销?就连前面那个漫画都是他们做的,是不是都是闪送自己做的。因为它非常快的抢到了一个热点,投入很轻。

 

樊登:其实不是。

 

杨飞:其实不是,它只是说以超常规的速度抢到了一波热点。

 

樊登:等于热点跟得足够快。

 

杨飞:所以马上就打出了它的知名度。那之前可能打了很多的这个分众广告,大家可能对闪送是谁也没有理解。但那一拨,因为它本身是一个话题梗,又带有文案性质,很多人觉得我想看看它到底玩的真人版是什么。就把它的内容都看完了,就对它有了很明确的感觉。另外它本身强调就是快,那闪送的这一波速度也体现了它的快,快字诀。所以这个就是很好的一波事件营销,踏住了产品的卖点。

 

樊登:轻、快、爆。

 

杨飞:轻、快、爆。很轻,投入不高,费用不高,拍摄、制作就像这样一个摄影棚,迅速做完。快,反应速度很快,超常规。爆,就很快爆发,很多人都在传播。所以它获得了很高的APP下载量。所以我比较推崇,这样的一种事件营销。

 

包括去年的饿了么跟网易合作了那个丧茶。丧茶那一拨其实它就一个快闪店,然后叫小活动大传播。我经常讲的叫,小活动大传播,就是活动本身投入不大,但它的传播其实都在线上。可能当时线上传播最多的就是丧茶的这个门头装修,丧茶的一张菜单,丧茶一杯咖啡的名字。

 

樊登:上面印的那字。

 

杨飞:丧茶最有名的一个产品叫什么?叫你的人生就是一团乌龙玛奇朵。这个名字很逗,结果一下就网上火了。所以我认为这样的事件营销都是轻快爆,就是可能投入不大,但是影响力很高,年轻人也喜欢。

 

樊登:这个可以用来调节营销的节奏,有时候搞出一波高峰,失败了也不用太难过。

 

杨飞:轻快爆的这种技巧掌握了之后,我们经常用网络话叫刷存在感。你的企业如果全都用一些品牌投放,可能很重,可能调性能上来。但是可能话题性不够,可能大家觉得沟通也不强。因为这个时代的很多沟通都在朋友圈,都在微信里面。那这样的事件营销可以有效地补充你品牌的这种高大形象。

 

樊登:品牌形象更丰满。

 

杨飞:对,更加丰富。

 

樊登:这里我觉得我最不熟悉的一块,也是我觉得很有价值的,就是关于投放这一块。因为我们公司从来没有投放过,我们投了广告也几乎没用,怎么能够在互联网上投放得更精确?

 

杨飞:关于投放,其实这个真的值得一说,因为这个投放的形式也蛮多的。因为你说投放,你说互联网上的投放,互联网上我们都知道有竞价广告,就是搜索引擎的竞价排名广告。有像头条,像微信朋友圈这样的信息流广告。有这种现在号称第三方打标签的DSP广告(需求方平台广告)。可能还有应用商店的这种榜单型的,我们叫应用商店型的广告。那当然还有什么我们经常看爱奇艺,优酷的前贴片广告。包括它们家发明的中插,叫创客贴广告,就中间突然插了一个剧情。这些广告形式反正都挺多的。

 

那从我的角度呢,两个方面我觉得挺重要。第一方面就是企业应该有自己的数据管理平台,就是企业不要完全依赖于第三方的数据监测。第三方的数据监测可能给到你一些广告的数据,比方说点击行为、展示行为。但这个行为里面,第一作弊的空间还是很大的。我觉得从展示到点击到留资,留下手机号,其实这里面作弊的空间有可能都很大。我不是说大家去刻意做,但是确实里面有。就跟去年出现了微信图文帖的刷阅读量的工具,结果一下大家都10万+的文章,可能在阅读才几百个,很惨。所以第一方面里面确实有流量作弊的可能。所以我认为企业在投放方面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数据管理平台,有自己的用户标签,做好自己的CIM,这个很重要。

 

第二就是做好自己的监测平台。这个监测平台可能就是我经常讲的“三端六环”。三个端第一就是媒介的投放端,就是在媒体平台上,你投放的那个页面的展示情况、点击情况。第二是自己的页面落地页,可能落到自己的平台,自己落地页上面的数据情况。这是两个端了,第三个端是你的销售端。

 

樊登:数据。

 

杨飞:对,你最终到底能带来多少的,不是说留资,留下手机号或者订单量了。最后带来多少真正的成交量呢?我们要cps(按销售付费),就是每一个成交成本多少。这个是要做好三端六环的一些监测的。

 

樊登:六环是什么?

 

杨飞:六环就是我经常讲的展现量、点击量、留资量。然后下面可能有潜客量,潜在客户。就你打电话过来,可能我愿意成交,但是有些产品可能不需要潜客。然后定金量,有些项目要交定金。比方买车、买房可能要交定金。最终成交量,这叫六环。还有些行业可能就只要三环、四环就行了,可能只要展现、点击、成交,你懂我意思,但是我说六环是最完整的一个形态。

 

那三端六环打通了,有可能会让企业增加你的投放信心。第一,避免了很多的流量的陷阱,避免流量的作弊。第二点就是你会看得很清楚,就是你在互联网上的投放,哪个客人是通过什么渠道过来。然后所有的这些链接落地页都是埋了点的,都是有监测代码的。而且基本上都跟前端的投放的平台是一一对应的,这样你才能增加你的投放信心。

 

所以所有的投放形式,投放形式有很多。但是我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我强调品效合一,甚至我强调效果优先。就是我去的时候会看它能够带来多少效果转化,但是我也不会为了效果去牺牲你的品牌调性。就说有时候,像有时候一些DSP广告(需求方平台广告),你不知道它的流量在哪。然后它说我给你标签化,给你去标签定向投放了,可能在很多平台上。然后告诉你钱花完了,最后确认来了一些下载。但是你不知道那些下载它的质量怎么样,它的用户的留存会怎么样。就是说你其实还是很害怕的,所以我认为最好的方式还是品效合一。在有调性的平台或者有流量质量的平台,多做你的效果性投放,比较可信任,而且比较有保障。

 

比方说举个例子,像我跟微信的平台的合作,我觉得还是比较有平台保障的。虽然它的CPM(千人成本),就它的这个签约成本,应该在中国是最贵的流量。基于这个微信朋友圈,应该叫中国最贵的信息流广告。因为它的北京、上海能达到1000个人展示180块钱,这个是非常贵的。但是我仍然觉得它的用户质量很好,它的流量质量很高,投放之后我比较有信心。这样的用户你会发现,他最后能留存,第二能裂变,第三他可能就是你想要的核心用户。他能够了解你的价值所在。所以我认为在投放方面可能有很多很多的渠道和技巧。但是我刚才讲了,就是做好你的数据管理平台,做好你的监测平台,然后跟有质量的平台多合作。

 

樊登:我觉得你说的这些方法综合在一块,跟《增长黑客》那本书讲的很像。您看过那本书吗?《增长黑客》。

 

杨飞:我看过。

 

樊登:就是它就是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环节认地去考量监测数据。然后根据那个数据作假设,做完假设以后验证,然后执行,这样一个过程。

 

杨飞:对,它们也会去做最小化测试。做一些,它们更多的是产品经理型的思维。所以它们做AB test,做最小化测试,包括去做一些基于数据的驱动的一些玩法。我们其实这两个方面可能在碰撞或者在融合。就是一方面大家会说CGO(首席增长官)会取代CMO(首席营销官),像我CMO,大家会说这个首席增长官会对未来的首席营销官会冲击。特别从一些互联网企业或科技型企业来讲的话,大家觉得增长的任务确确实实是都,很多问题都已经不是原来的市场部能解决的了。比方品牌、促销或者是一些好玩的创意能解决的,可能更多是来自于数据的发掘。

 

樊登:跟产品有很大关系。

 

杨飞:和数据的再运用。包括你的产品怎么改造,你的用户体验怎么流程再造,这里面可能有很多的技巧。但另外一方面,我发现我们这些是CMO们通过补充,通过补充这些数据,技术的驱动的一些手段。但同时我们拥有程序员们不具备的策划和创意的想法,知道吧。因为我认为这个世界上,首先所有的增长都来自于创新创意。那比方说同样是裂变,他可能掌握裂变但我也掌握裂变,但是我的玩法可能要比他好,你懂我意思吧。那这样的情况下,我认为CMO如果掌握了很多技术驱动增长的方法,可能反倒更强,可能更强。所以我觉得两者会融合,可能是一种新型的一个形态或者一个职位的出现。

 

樊登:那你就把CMO改成CGO不就行了。

 

杨飞:对,其实我的意思是这种新的职业者,因为他的知识板块应该更全面一些。因为现在很多传统企业里面的CMO,实事求是讲,还比较像一个首席品牌官。就是他比较偏品牌或偏公关。

 

樊登:他不太跟最后的结果的挂钩。

 

杨飞:对,他可能跟结果没法挂钩。因为我刚才讲了他没有打通三端,他可能就不能承诺销售端的数据。所以我是希望更多地融合出来。

 

樊登:我听明白了,这也是你为什么敢写这本书的原因。就是你把自己这么多年的心得一个一个地全都写出来,因为你不怕。

 

杨飞:没有,我其实很接受挑战,因为我这本书的写的范畴面,你也知道很大。涉及到的很多东西。可能有些方面只是我个人的经验,有些方面可能我甚至还没有,没有把它真正地最深的研究透。比方你像这个黑客增长方面,有很多技巧我都没有讲到,我就讲到里面我经常用到的一些手段。

 

樊登:我觉得是一本很好的check list(核对表)。就是如果你在做你的产品转型,互联网化的时候,你觉得遇到了困难。我觉得可以翻开这本书对照一下,说哪一条能够跟我们对过来,说不定就有启发。这个但是品味这件事情是需要慢慢训练,创意和品位,这也是你的信心的来源,我觉得。

 

杨飞:对,因为它是我原来的职业嘛,职业所在,科班出身。

 

樊登:那最后问一个问题,就是既然所有的行业都可以再做一遍。如果你接手一个行业的时候,这次是咖啡,那下次可能是另外一个。你首先会去看哪些指标来判断这个东西值不值得做?

 

杨飞:我首先看判断,第一用户痛点在哪?这个用户痛点是否能使用一些互联网的手段进行改造。这样如果你要说特别传统的产品,比方说就这包子不好吃。包子本身不好吃,我有什么办法,就把馅做得更好一点,什么面做得更好一点。所以如果这个产品本身很好,但它只不过缺乏使用一些其他的营销手段去驱动增长,那我觉得这个东西我是有信心的。

 

所以首先还是要看产品本身了,所以luckin coffee我觉得它的增长

 

很多可能

 

不来自于营销本身。我们既然敢这么去投入,既然投入这么大的明星,这么多的这个费用,其实核心来自我们对品质是很有信心的。因为我的咖啡机,我的咖啡豆都比现在市面上的要好。口感我们做过48次盲测,48场盲测,其中接近40场都是排名第一,就我们的拿铁。我还是有信心。

 

但是中国人因为可能喝咖啡,很多当然没有喝过,或者这么多年已经被教育过了,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咖啡还不够好喝。但是我们发现很多的喝咖啡的人,都会觉得你们家咖啡是挺好喝的,这个是我的信心之源。

 

所以如果当我们发现一个新行业的时候,首先看这个它的产品到底行不行。产品,产品是第一位的。但如果它本身是一个互联网产品,就是看它的用户体验怎么样。比方说咱们樊登读书会,咱们看它的APP的下载、APP的打开、APP的界面是吧,用户体验怎么样,这是第一位的。第二位就是看你有多少存量用户。你如果已经有一些存量用户了,那是最棒的,因为我经常讲的存量找增量,剩下是比较容易的。就你一点存量用户没有,那就我刚才讲的先从品牌开始,先通过品牌和一些的促销。先把那个第一批的种子用户找到,那可能需要一个时间段。

 

但如果你已经有存量了,那就看我就看第三个指标。就是频次,你的频次是中高频还是低频还是中频。如果你的低频,我们想的就是说那就可能麻烦一点。你品质不够高的情况下,基于互联网的很多的社交玩法,(你的产品)可能就不会太吸引人。然后它的品质怎么样变成中频或者高频。那如果你已经是中高频,那就恭喜你,你又有一定的好的产品。

 

樊登:每天打开一次算中高频?

 

杨飞:每天打开,那就要特高频。

 

樊登:每天打开一次算特高频。

 

杨飞:那特高,频次太高了。我觉得你不能想象着像微信一样。如果你有一个就是我说的,还差不多的产品,你要有比较好的存量用户,同时你的这个产品有可能发掘成为中高频的产品。那我觉得用互联网的很多的思维和手段,无论是补贴思维、裂变思维还是我刚才讲的一些营销的增量手段,可能都很好合作。可能都很好给你发掘、放大,你的这个产品可能才能会迅速做出来。

 

樊登:您刚说到这个流量的品质,我可以向你保证,就是您这期讲的节目,流量品质特别高的。

 

杨飞:这我理解,我本身就是流量中的一员。

 

樊登:因为听我们书的这些人都是付费用户,而且很长期的学习,品质很高。那非常感谢!

来自樊登读书

 

发表评论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