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用70年的肉身对抗30亿年的进化铁律,这才是最悲壮的逆天改命。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所有的生物都在拼命繁殖?
看一看三文鱼回游产卵撞的血肉模糊,看一看螳螂交配后雌性咬掉雄性的头,因为在基因的眼里,你我不过是运送火种的工具。
只要把DNA塞进下一代,这副躯壳是腐烂的,20岁还是在80岁,对于大自然来说根本没有区别。但人类偏偏在进化链条上撕开了一道裂口。
当北京周口店的猿人第一次埋葬同伴,当尼安德特人用赭石涂抹尸体,我们就背叛了基因的原始使命。
那些多活出来的几十年,你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沙哑嗓音,你在爱人病前握紧颤抖的手,你深夜独自听雨时喝掉的半杯冷茶,这些无法被基因编码的体验,才是人类独有的生命躁动。
科学家说,宋朝皇帝平均活不过48岁,但范宽画出的西山行旅图用了61年光景。敦煌壁画上。的乐季早已经化成了白骨,可反弹琵琶的姿势永远停在最美的弧度。
你看,基因只需要我们传递染色体,但文明需要我们传递站立、痛苦和狂喜。现代人总焦虑寿命不够长,却忘了每一个瞬间都在突破进化设定的程序。
你的味蕾能分辨云南菌子和挪威鳕鱼,你的耳朵能同时听见肖邦和罗大佑,你的皮肤记得初吻时海边吹来的风,这些体验浓缩在短短的七八十年里,密度堪比超新星爆发。
相比之下,深海乌龟活500年也只能在黑暗里重复吞咽水母。所以别再寄希望于细胞端粒能不能延长。
多思考一下,当你在病床上闭眼的时候,是遗憾没多复制几段基因,还是后悔没在血液里爬上泰山等日出,是懊悔没生出三胎完成进化指标,还是心疼没敢对那个人说你的眼睛像莫高窟的月光,那些催促你结婚生子的声音,是30亿年进化史在你DNA里设置的默认程序。
但别忘了,你颤抖着给厨具拍照的指尖,你读完百年孤独时胸口的灼烧感,你听到汶川地震消息时滚落的泪滴,这些用文明浇灌出的体验,才是自然选择永远无法计算的变量。
最后看一组数据,新中国成立时,人均寿命35岁,如今上海老太太平均活到84岁,多出来了50年,不是让你多当50年基因快递员,而是让你多听5000次蝉鸣,多收藏300个笑到流泪的夜晚,多雕刻7万字,我偏要勉强的瞬间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人类活不过200岁?
答案可能是,上天给我们刚好够用的时间去完成比繁衍更奢侈的事。就像樱花,不需要开满四季,因为7天的绚烂足以让整座山脉记住它的名字。
来自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