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次浏览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防御》-樊登讲书

读完本文约需40分钟,真正的勇士敢于卸下盔甲,直面真我。

人生如海,好书是帆。各位好,今天我们讲的这本书叫作《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防御》。这本书的英文标题叫作Why Do I Do That,就是“我为什么会那样做”。我本来不想那样表达的,但是我表现得像一只刺猬,这个刺猬里边藏着一头小绵羊。所以,我觉得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特别有意思。这本书讲的是我们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就是我们为了逃避痛苦对自己撒的谎。在潜意识中,我们不愿意直面自己遭受过的那些痛苦,心中受过的那些伤,所以我们会用其他的方式将这些伤痛呈现出来。这样会让我们显得铠甲重重,甚至会因此伤害周围的人。过度的心理防御,会给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都带来相当大的困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莫名其妙的感觉”,就是我们产生的心理防御。我经常会听到很多父母跟我说:“我一看他不会做题,心里就莫名其妙地升起一股火。”实际上,不会做题和发火之间没有什么关系,你发火只会让孩子更不会做题,但是你就是莫名其妙地想发火。

但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莫名其妙的事。我们讲过卡尔·荣格的一句话:当你的潜意识没有进入你的意识的时候,那就是你的命运。就是说我们的潜意识中有很多想法,我们自己并不知道,所以才导致我们会出现很多莫名其妙的行为,我们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那样做。甚至别人可能比你更了解你自己。比如说,你跟你的闺密倾诉的时候,她会告诉你:“你爱他,对吧?”你说:“我不爱,我就是很讨厌他。”“不,你别装了,你就是爱他。”有可能你的闺蜜说的是对的,只是你被压抑得太厉害了。这种应对方式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将某些想法排除在意识之外。如果这些糟糕的感受进入了意识的话,你就会觉得痛苦,所以如果你能把这些糟糕的感受排除在意识之外的话,它们就不会伤害到你。但是,“心理防御机制往往会转移或误导我们某些最强烈的情感,导致我们做出与自身需求南辕北辙的行为,不能得到真正需要的东西。这可能会带给我们自我挫败感,甚至使我们产生自毁倾向。”你会活得特别拧巴,特别纠结,永远不敢直接表达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是把它排除在意识之外,并且告诉自己:“其实我不需要这个东西。”就是自欺欺人。

而且心理防御有一个特点,就是只管此时此地,不管明天。我只要求我现在感受好,现在能让我对付过去,能让我不要太尴尬,能让我不会太伤心,能让我不崩溃。我只管现在,至于这种行为在未来会对我们这段关系产生什么长远影响,我想不到。这就是我们要去了解心理防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弗洛伊德提出过一个概念,叫作“阻抗”。当你在听这本书的时候,你的内心很有可能会涌起很多的阻抗,你会说“这不是我”“我没有”“幸好我不是”。这本书的作者建议,在听(读)这本书的时候,把跟自己有关的部分记下来,回去以后好好想一想,会不会这只是我们的阻抗。在了解十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之前,我们得首先了解人普遍拥有的三种心理困扰。几乎所有的心理问题,最终都是通过这三种心理困扰来体现的。

这里面有三个关于人类的陈述,大家听一下有没有道理。“(1)人类这种灵长类动物,有着漫长的婴儿期和更加漫长的、依赖他人的童年期。”你看小马、小狗,生下来没多久就会跑了,但是人至少需要三到五年才能够给自己找吃的。“(2)为了在这个危险的世界里生存下来,我们演化出了一系列强烈的情绪反应。情绪反应系统能帮助我们在关键情况下开展应对,并迅速对威胁性刺激源做出反应。”就是说,我们的情绪要比动物多得多,很丰富。“(3)智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他们始终以聚落或部落的形式共同生活,有着复杂的内部等级制度。聚落成员之间有着一种心理/情绪的内在联结,这种联结将聚落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整个种群的生存。”你可能会觉得这三个知识蛮有意思的,都是人类学的一些小知识,但实际上这三个知识决定了我们每一个人这一生中总是要面对的三个心理困扰,我们所有的心理防御机制都是为了解决这三个心理困扰。是哪三个困扰呢?第一个困扰就是信任与依赖他人的问题。

由于我们在漫长的童年期始终需要照顾,所以我们的安全感就非常重要。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感,就决定了我们在长大以后能不能够相信别人,能不能够在别人的想法跟自己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接受不同,包容他人的观点。这其实都是对他人信任程度的反映。那天我在给别人上领导力的课,有一个学员针对授权这件事提问:“万一我授权给他,他把我的钱卷跑了怎么办?”然后我们有一个老师就说:“你看,你授权给他一个月,再让他练习三个月,如果这个人四个月之内都能达成目标,你为什么不相信他呢?”后来我在点评的时候就讲,这个学员的问题并不是因为他觉得这个人没有能力,而是他根本就不相信别人,这是一个心理问题,根本不是一个关于授权的技能问题。所以如果我们突破不了这个心理困扰的话,我们总是会对他人有信任和依赖的问题。安全感问题解决不了,这是第一大困扰。第二个困扰就是管理自己情绪的问题。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最后的爆发点都在情绪方面。所以,人能不能够管控好自己丰富多样的情绪,就显得至关重要。这些情绪都是想干活、想帮忙、想保护你,但如果你控制不好,它就会左右你,成为你的主人。

这是第二个困扰。第三个困扰就是终生的羞耻感和低自尊的问题。在我们心中隐隐约约地都有着一些羞耻感,都有一些自尊水平不足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只有当心理防御机制不够用或者造成伤害时,人们才会想到去看心理医生。也就是说,大家千万不要觉得心理防御机制是个坏东西,假如没有心理防御机制,我们的日子可能会更难熬,因为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内心深处最让人痛苦的那个伤害,那会让人难以忍受。所以我们会披挂一些“铠甲”,让我们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每天坐地铁上班,跟别人开会,跟别人开玩笑。在什么时候,你会觉得自己需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了呢?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你的心理防御机制不够用,抵挡不住那个伤痛的时候;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的防御机制太强,对自己、对别人造成了伤害的时候。这两种情况都属于你自己搞不定的,你就需要去寻求帮助。接下来,我们要学的这十种心理防御机制,要解决的其实就是这三个问题,即信任和依赖他人的问题,情绪管理的问题,以及深度的羞耻感和自尊的问题。那接下来我们来看人类常见的这十个心理防御机制。排在前面的叫作压抑与否认,这其实是两个机制,一个是压抑,一个是否认。

我相信压抑这个词大家都会用,很多人都会讲“你压抑了,你是在回避”“你在压抑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比如愤怒、内疚、哀伤、性欲,这些东西都可能会遭遇压抑。“压抑的实质仅仅是避开并远离某些事物,把它排除到意识之外。”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有压抑的状况呢?如果你出现了无意识的敌意或者被动攻击行为,这就是典型的压抑情绪的行为。比如说有一个女士,她在家里边经常会失手打碎东西,但如果你问她在生活中有什么问题,她会回答:“没有什么问题,挺好的,我跟我丈夫挺好的。”表面上好像没有问题,但是她经常会失手打碎东西,老被丈夫说笨手笨脚的。实际上,是因为她对丈夫的愤怒无法表达,所以她用打碎东西的方法来发泄。被动攻击行为在生活中经常出现,比如说你在饭馆里嫌人上菜慢,然后你催他,催他的结果是他更磨蹭,或者搞错菜品,把你的菜上到别的桌上去,等等,这叫作被动攻击行为。还有口误,也可以算是压抑的一种表现。这是心理学中特别有争议的一个话题。很多人认为口误代表你内心的真实想法。你说错的话,很有可能是你真正想说的东西,你不小心说了出来。这样的行为还有故意拖延等等。

就是我们不去直面冲突,但就是不想好好配合,这就是压抑的一种表现。否认就是你嘴上说着“我没生气,我不生气,我有什么好生气的”“我不嫉妒,那一点都不值得羡慕”这样的话。或者你坚持认为“他肯定是爱我的”,即使你的朋友告诉你这人是个骗子,但你说“他一定是爱我的”,不能够面对事实,这就是否认。否认是对觉知的否认,就是我不愿意感觉,我不愿意知道这件事情的真相,我只想生活在自己的想象中。当我们压抑这种对于需要的觉知的时候,就很容易造就成瘾性的人格。很多人特别喜欢抽烟,或者特别喜欢喝酒,特别喜欢赌博,这种成瘾性人格就是一种回避的方式。就是我缺少关怀,缺少成就感,缺少被人尊重的感觉,但是我不说出来,我在让我成瘾的东西当中找到这些感觉,比如在游戏里、在赌场里、在自己的幻想当中。有否认意识的人,还有一种行为表现,就是爱炫耀。比如说一个人夫妻关系有问题,她的老公很有可能已经背叛她了,但是她会喜欢“秀恩爱”。我们过去经常听到一句话,叫“秀恩爱死得快”,这句话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是的确有一定的道理。就是你使劲“秀”一样东西,反而证明这里面有问题,所以你才会过度地否认,想要去炫耀。

这本书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它每一章后面都有一些题目,大家可以找这本书自己做一做这些题目。当然,也不要过度地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有没有某方面的倾向就好。比如说,你要想弄清楚,你存不存在压抑与否认的问题,你可以回答几个相关的问题,比如说:·我经历过一次重大的丧失(比如友谊或恋爱关系的断绝),但几乎没有任何感觉。加缪有一本小说叫《局外人》,《局外人》的主人公在他妈妈去世后毫无感觉,他像在帮别人家办事一样解决这个问题,他根本没有感受到任何的悲伤,这其实就是第一种状况。再比如:·我遭受了严重的侮辱或侵犯,但没有情绪反应。·当我最终达成自己的目标时,没有获得我期待中的满足。·似乎大多数人对生活事件的反应都比我更加强烈。

就是你总是觉得自己没事,即使很多很严重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也会觉得没关系。压抑和否认的人最核心的点,就是他认为暴露情绪是软弱的、有问题的,所以觉得自己不能够暴露情绪,不能够让别人感受到这一点。这种想法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所以大家听这个的时候千万别觉得它是病,它不是病,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防御机制,只是严重程度不同,如果你特别严重,就需要修正;如果你不是特别严重,就不用太害怕。第三个和第四个分别叫作置换与反向形成,也是一对儿出现的。什么叫置换?这个特别有意思,孔夫子评价颜回“不迁怒,不贰过”,迁怒就是置换。比如说,很多妻子在哺乳期半夜起来给孩子喂奶,喂完奶以后,把孩子放下哄睡着,扭过头看着丈夫就生气,凭什么他在那儿睡觉?一点都不帮忙。其实丈夫睡觉并没有得罪她,是孩子使得她半夜爬起来,但是妻子不能将这股怒火发泄在孩子身上,那就只好发泄在丈夫身上,所以就会跟他吵架。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置换。反向形成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新闻里爆出来说一个牧师,他一直在布道,在讲台上讲宗教、讲道德,但后来人们发现他是一个恋童癖,他每天嘴上讲的都是反对这件事,正是因为他内心有这个倾向,所以他在表面上才会对这件事情表现出强烈的反感,这就是一个反向形成的过程。反向形成的特质,甚至能够成为我们性格的一部分。我读到这一段的时候,觉得有一个现象特别有意思,就是网上有很多人对别人的道德状况特别在意,别人出现了道德问题的时候,那些人口诛笔伐,像疯了一样地骂别人,我就在想这会不会是反向形成,会不会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道德太差了,所以必须在骂别人的过程当中来消除对自己不够道德的担心。这就是置换和反向形成,这两个防御机制结合容易导致抑郁和自恋。一个人内心藏着这么大的秘密,每天嘴上说的东西和实际做的事情正好是相反的,这得有多大的压力。然后再加上置换,总是迁怒别人,那就容易形成抑郁的人格,或者出现自恋的状况。

书里有一段说:“自恋者向我们展示出一种理想化的、虚假的自我形象,不断地索要众人赞赏的目光,以此来阻止我们看到他那个受损的、深受羞耻感困扰的内在自我。这是一个反向形成的例子:无意识中对被看见的恐惧,变成了意识里对关注的渴求。”就是在潜意识中,你特别怕别人看见你,你特别怕别人发现你,所以在意识的环境下,你刻意地让大家看,而且是让大家看自己光鲜亮丽的那一部分,实际上你特别怕被别人发现。我读这本书的时候,经常会想到自己,我会想到我生命中的某一部分会不会也有这种状况。这样可能会让人不舒服,但是我们可以先听,先慢慢记下来再说。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电影,叫作《穿普拉达的女王》。《穿普拉达的女王》里的那个“女王”,也就是梅丽尔·斯特里普演的那个角色,表面上看起来极其强悍,光彩照人,永远对别人苛刻、严厉,但是她内在是非常痛苦的,她的丈夫正在跟她闹离婚,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的女人、失败的妈妈、失败的妻子,她厌恶这种浮华的生活方式,但是她的表面和内在是完全相反的。这个就叫作置换与反向形成。第五个心理防御机制叫分裂。分裂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防御机制。

分裂来自复杂性给我们的压力。就是普通人的头脑是很难面对复杂性的,比如说我们小时候看电影,就一定要问这是好人还是坏人,如果没有好人和坏人之分,我们就会觉得这部电影没法看,不知道该支持谁。但是真正的好电影,你很难说这个角色是个好人还是个坏人,很复杂。然后很多人就不看了,就放弃了。谈恋爱的时候,如果我告诉你:你的恋人有点爱你,也有不爱的地方,总体来讲他的爱大概有八十分。你就会觉得这怎么相处,那还结不结婚呢?这种就叫作复杂性的压力。但实际生活中,我们所面临的状况就是复杂的,而这个复杂性的压力,使得我们很多人的头脑无法承受,因此,很多人就分裂了。分裂就是变成非黑即白。爱的时候就爱得要死,觉得我每一秒都不能离开你,你太好了;但一旦发现不对劲,就恨得要死,然后老死不相往来,直接拉黑。这本书里就讲,为什么很多人特别喜欢动不动就拉黑别人,就是因为分裂。比如咱俩关系不好了,其实少说几句话就可以,但是有的人接受不了“少说几句话”这种过渡,在他的世界里,要么就是好朋友,要么就拉黑。非黑即白,这就是分裂。因为分裂能够减少他头脑的负担,他不用想那么多。

其实《论语》中也早就讲过这个,孔子讲:“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一个人为什么迷惑?爱的时候觉得他太好了,想要永远跟他在一起;恨的时候又希望对方死,想着干脆杀了他得了。这种分裂的机制最常出现在恋爱过程中,很多人谈恋爱经常谈不下去,就是因为前半段的蜜月期是白的,后半段的分手期是黑的。人生永远是非黑即白的,我们对伴侣的种种愤怒也是这样。相似的情况还包括路怒症,路怒症其实也是一种分裂。因为在生活当中没有一个窗口能为你提供一个发泄情绪的地方,如果在办公室里大喊,会被人认为是“神经病”,那要找一个极端的地方,面对一个不认识的人,在有一辆车能保护自己的这么一个环境,把自己的脾气发泄出来,这就是分裂。路怒症的人往往在办公室里都很和气,你看这个人觉得挺好,但是一开车他就变样了,这就是分裂了。而且在极端的压力之下,人更容易分裂。当你在生活当中遇到一个人,总是忽冷忽热,总是对你极度地好或者极度地坏,你就一定要小心。

我经常会劝很多女孩子,我说男孩追你的时候,对你特别好的,你要小心一点,这个人好得过分的时候,说明他控制情绪的能力是有问题的,最好还是要找一个情绪稳定的人,能够稳定是非常难得的一种素质。只是当爱情来的时候,人们可能就是喜欢极端的,所以很多人就着了这个道。第六个叫作理想化。理想化跟分裂听起来有点像,但是理想化的核心特点是把普通事物抬高到一个完美的高度。如果一个人特别抑郁,压力很大,不愿意面对痛苦,他就愿意给自己构思出来一个完美的天堂。比如遇到了一个帮了他的人,他就会觉得这个人太好了,这个人真的很棒。这个人不一定是恋人,也有可能是同事,他把这个人的人格完美化,觉得这个人是一个没有问题的人。

这种理想化的东西容易出现在影视作品当中,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韩国欧巴”那样的好人,都好得不得了,但是这样的人只出现在文艺作品中。在生活中,你会发现早期的理想化形象会逐渐消退,而开始消退的时候,你反而会变得更加失望。我们对于英雄和名人,特别容易有理想化倾向,可能也是因为我们平常见到的名人太少,我们见到的英雄太少,所以我们容易在自己心中把这些人美化成完人的样子。对于自我的完美化,也都是常有的。“你可能认识这样的人,他经常谈论他刚刚做的了不起的事,他美妙的假期,他吸引了聚会上每个人的目光,他遇见某人真是太幸运了,他获得了某个奖项或绩效考核的优异成绩,等等。你偶尔可能会羡慕这个人,这就是他(在无意识中)想让你产生的感觉。……自恋者依靠他人的欣赏和羡慕来支撑对自我的理想化。这种理想化是自恋者防御羞耻感的主要方式。”他们就是用这种理想化的过程,给自己构造这么一个乌托邦式的经历,借此来逃避内心的羞耻感。

这种现象更多出现在哪儿呢?大家有没有见过很多年轻的小孩子追偶像?年轻的小孩子追偶像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偶像简直完美无缺,谁敢说我这个偶像一句坏话,我就可以跟你玩命。我们中老年人不能理解,觉得这个人又不是你爸,你干吗对他这样呢,至于会爱成这个样子吗?实际上,可能是因为这个孩子自己的存在感太低了,他自己的羞耻感很强,他觉得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值得依恋的东西,所以他在头脑中构造出了一个完美的偶像形象,这就是“饭圈”文化的来历。他构造出这个理想化的人物或者经历,是为了逃避现实生活当中的痛苦和失败,不愿意面对无聊,不愿意面对抑郁,他更愿意去追求那个充满了泡泡的生活,所以情况严重的人也真是挺可怜的。

有很多人为了追偶像,已经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了。这种逃避方式就是理想化。接下来,第七个叫投射。这个作者说,投射的核心就是把痛苦发泄出来,让照料者也能够难受,引起对方的共情。你注意“照料者”这个词,它是从婴儿时期开始的,就是婴儿的哭声我们都受不了。为什么正常人听婴儿的哭声都会烦?这很奇怪,你很难说自己可以修炼到把婴儿的哭声当作一种美妙的音乐的程度,因为这是写在你基因里的东西。我们听到小孩使劲地哭,就是会难受,就是要做点事安抚他,因为这是小孩子唯一的自救的方法,他尿湿了或者饿了,感觉不舒服,就只能够通过歇斯底里地哭喊来表达。这种哭喊有什么作用呢?让你们这些成年人难受——“赶紧过来看看,看看我该怎么办”,这就是最早的投射,我难受,也要让你也难受,一块儿难受。不高兴的时候就冲你发脾气,就是典型的投射。有时候你遇到一些挫折回来了,本来没什么事的,但你就是想找个由头,以此为借口发脾气。

投射有对内疚的投射、对依赖的投射等,我们不愿意面对我们的内疚,不愿意面对我们的依赖情绪,就用发脾气的方式表达出来。投射容易和分裂相结合。如果一个人把投射跟分裂结合起来,就会产生焦虑的情绪,很多人的焦虑感就是从这儿来的。“如果你倾向于用这种方式摆脱无法忍受的情绪,那么其他人可能会躲避你。也许你觉得家人和朋友‘搞不定’你,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由于你依赖这种投射。”就是你长期地把童年的阴影全部投射在周围的人际关系当中,谁也搞不定你,没有人能够安抚你,你的生活当中永远得有个敌人,没有敌人你就会觉得生活不正常。这样确实很痛苦,你会因此遭受职业上的挫败,情感道路上的挫败。因为没有完美的人,那个完美的人也是你理想化出来的,然后等到“他”(那个理想化的完美的人)真的露出所谓的马脚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怎么样,被我抓到了吧”,你一直在玩那个“被我抓到了”的游戏,实际上你只是想要验证你之前受到的伤害又出现了,这就是我们说的投射的方法。

第八个叫作控制,就是我们用控制来逃避。著名的行为心理学家斯金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叫“迷信的鸽子”,他给一群鸽子喂食,结果喂了一段时间以后就发现这些鸽子或多或少都出现了迷信的状况。因为食物是随机出现的,所以这些鸽子就开始找规律,有的鸽子发现只要把翅膀抬起来就会出食,然后那些鸽子就经常抬翅膀,没事干就抬翅膀,有的鸽子会转圈,有的鸽子会啄自己的羽毛,就是当它想要吃东西的时候,它就会做这些动作,它以为做这些动作就会出食,这就是迷信。那人为什么要迷信,或者说鸽子为什么要迷信?因为我们不愿意接受随机性,我们不愿意接受自己控制不了这件事的事实。如果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是随机的,是生活的洪流,我们就会觉得太可怕了,所以不如算一卦,算一卦就能让自己安心一点。这其实也是一种迷信的做法,就是想要通过非理性的方式去控制生活。还有的人会用刀子割伤自己,这样的病例在心理治疗中很常见。这个用刀子割伤自己的人,所用的回避方式就是控制。大家可能很难理解这为什么是控制,因为他在自残时候能够确切地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疼,疼到什么时候为止。这些喜欢自残的孩子们,觉得生活完全失控了,他对于周围的一切一点办法都没有,他的感觉都已经麻木了,所以他需要用这种伤害自己的方式,来找到控制感,同时让自己清醒,让自己找到感觉——“我还有点感觉,而且我能够控制这个感觉”。这是一种很惨痛的状况。这就是极度无助带来的极端的控制手法。

还有一种人容易陷入控制,就是高度嫉妒的恋人。假如你老公希望你无时无刻都要汇报自己的行程,然后动不动就要打视频电话,确定你周围都有谁,这就是典型的控制。还包括事无巨细的领导,有的领导为什么很累而且培养不起来别的员工?就在于他管别人是一竿子插到底的,所有的小事全都要问清楚,跟他意见不一致的都要改过来,这也是控制。这些都是在用控制的方法来找到自身的安全感,这些情况都是很明显的控制。还有一种是隐匿的控制。隐匿的控制最典型的表现是装可怜,用这样示弱的方法来控制对方。特别喜欢控制的人还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生活得高度条理化。你会看到他穿的衣服很整齐,桌子上的东西摆得很整齐,家里收拾得很整齐,每天吃饭的时间是固定的,大家就座的位置是固定的。这种强迫性、控制欲强的人,会让被控制的人发疯,被他控制的人会受不了,会歇斯底里,会得抑郁症或者焦虑症。这是第八个方法,叫控制。第九个心理防御叫“思考”,这里的思考要打上引号。

思考怎么会成为一种回避的方法呢?思考有两种回避方法,一种叫合理化,一种叫理智化。合理化就是自欺欺人,吃不到葡萄我就说葡萄是酸的;今天晚上我想放开了吃一顿,我就会说:“减肥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先吃了这顿再说吧。”这种人最大的特点是喜欢自言自语,喜欢唠叨,喜欢给自己找很多理由。你做了很多伤害别人的事,但是你会有很多的理由来解释这件事情,这个叫作合理化。理智化给人的伤害更重。最典型的理智化是早熟,就是一个小孩子说出来的是大人的话,超理智,没有情感。大家看没看过一个电影叫《查理的巧克力工厂》?《查理的巧克力工厂》里有一个早期被淘汰的小男孩,那个小男孩特别冷静,特别理智,永远不会像一个孩子一样发出感叹。

他站在那儿,用超理智的方法来对待生活中的事。这种做法的结果是什么呢?这样的做法忽略了感受。他每天都在思考,他每天都在讲道理,但是忽略了感受这件重要的事。有一个心理学家曾经跟我讲过一句话,他说很多父母是知识分子的家庭,孩子会出现心理问题,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父母太喜欢跟孩子讲道理,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就天天讲道理,孩子会承受不了,因为孩子首先需要的是情感上的理解和慰藉。比如说,当你的孩子在学校里被老师批评了,回到家里,如果是一个不懂得情感慰藉的家长,就会说:“理智一点,这次老师批评你,你学会了什么?咱们吃一堑,长一智,你总得学点东西吧。”这就算是不错的家长了,但实际上他们都忽略了哪个动作呢?说一句“我知道你今天很难过”。这一句安慰的话很重要,“我知道你今天觉得很委屈”,这就是感情,我们得让对方能够感受到,让他去感知。

但是超理智的人、理智化的人,永远都是在道理的层面讲来讲去,没有情感,没有感受,忽略感受。我们有一本书叫《跳出头脑,融入生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不要整天想来想去,你要去感受。还有一句更残忍的话,是典型的理智化的话,叫作“这都是为了你好”。就是当父母在做伤害孩子的事情的时候,只要说这么一句“这都是为了你好”,他们就觉得自己解脱了,但是这句话背后隐藏的心理是回避感受和情绪,认为人的感受和情绪都不重要,只要是为了你好就行,这就叫作理智化。所以过度地靠思考来逃避问题,给自己找到很多的理,守住这个理,这个是我们回避问题的一种方式。

关于这部分,大家可以去听我们讲过的一本书叫《人生只有一件事》,在那本书里金惟纯先生就讲到他跟他妈妈吵架,他总是死死地守住一个理,他觉得自己没错,因为他有这个理。但实际上如果你忽略情感、感受,就已经没有理了,而你还非得要占住这个道理。第十个防御措施叫羞耻防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弱小的状态慢慢成长的。各位,无论你家里有钱没钱,无论你出身的地位高低,哪怕你出生就是一个皇子,你也是从一个弱小的肉体长起来的,从弱小、无助的状态成长起来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深层次的、内在的缺憾感或者是丑陋感,就是我们总觉得自己或多或少都有不为人知的部分,而为了解决这个内在的羞耻问题,我们所做出的过度防御是什么呢?自恋、指责、轻蔑,这是我们在生活当中常见的状况。

比如自恋,有一种生活方式叫作“阿凡达式”的生活方法,各位有没有听说过这个说法?阿凡达式的生活方式,就是我把我的脑机接口连到那个机器上,这样的话,我就到另外一个身体里去生活了。实际上,我们很多人每天上班就像穿着一张阿凡达的皮,我们在假冒那个人上班,等下了班回到家以后,把这张皮一脱,躺在沙发上,这才是真实的自己。我们内心的那种愤恨、痛苦、失落等,只有躺在沙发上的时候才会曝光。作者说:“无论是在财富、成功、名望、风雅,还是在魅力方面,许多人都想表现得很完美。他们似乎在说,看看我吧,我什么都有!佩服我吧,嫉妒我吧!而在他们的阁楼里,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在地窖里(无意识里),藏着一个丑陋的、满心羞耻感的自我,他们永远不想让你或任何人看见这个自我。”这就是“阿凡达式”的生活方式,表现出来的是自恋,是炫耀,是鲜花、美酒、钻戒,但是内在是空虚、痛苦,觉得真实的自己不能够被别人发现。

关于指责,你会发现很多人张口就伤人,我们还是讲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中的例子,那个“女王”就是典型的用指责的方法来防御内心的羞耻感。所以,这些防御措施并不是割裂地呈现出来的,它有时候是一种组合,我们会习惯性地用这些组合伤害别人。用轻蔑的方式进行过度防御的人也特别多。有这么一种人,你跟他讲什么事他都显得无所谓,他都觉得这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对什么都不羡慕,对什么都无所谓。甚至这个作者说,有很多来他这儿看病的病患,来向他求助了,来看病了,但是对医生说的话很轻蔑,因为他需要自我保护,需要让别人觉得他什么都见过,没什么不懂的。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势,就是一种典型的对羞耻感的防御。如果过度地使用羞耻防御,就容易造成彻底的自我排斥或者自我憎恨。这种高度自恋、把自己伪装起来的人,很有可能最后会突然崩溃,突然人格坍塌。因为这样伪装确实太累了,他很难一直伪装下去。以上就是我们最常见的十种心理防御机制。那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首先我们得有能力去解除这些心理防御。

那有人可能会说:“我干吗要解除呢,我这样保护着自己不是挺好的吗?”但是你要知道,你这样保护自己就是在原地踏步。我们所有的防御机制都不会白白发挥作用,它们都是有成本的。这个成本可能就是你跟别人之间关系的疏离,你对其他人的伤害,或者是你在事业上没法更上一层楼,你需要面对内心对自己的极度不满。这些东西其实是我们可以去改变的,怎么改变呢?改变始于接纳。就是我们首先得能够接纳自己,知道出现这些错误是人之常情,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状况,防御是具有惯性的。在你接纳自己之前,还有一个动作是你得觉知。有很多人没法改变,是因为他们根本不认为自己有这样的问题,他们在听这些书的时候,觉得里面讲的都是别人的事,都是别人的问题,他们能听出来自己身边谁谁谁有什么问题,但是意识不到自己有这些问题,这样的人连接纳都做不到,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问题。“真正、持久改变的心态,始于承认这个事实:彻底的治愈与完全转变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充分地了解自己,发现自己有困难的方面,以及形成自己应对困难的典型方式,你才能开始成长。”当你意识到了自己的防御模式,识别出自己的惯性以后,要对防御机制保持警惕。

为什么我们的防御机制很难被发觉?第一个原因是干扰太多,我们每天生活得太嘈杂,一会儿这儿有事,一会儿那儿有人跟你吃饭,还得看着手机,总有一大堆这样的事,让你的心不静,心不静的结果就是人会被惯性带走。当我们没法安静、理智地看待自己的生活的时候,就会遵照惯性自然地做出一些事情,这时就又回到老路上去了。所以,干扰太多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麻醉剂的问题。酗酒、抽烟、吃药,这些东西都会使得我们无法清醒地面对自己的这种防御机制,让这个防御机制持续起作用。所以要想保持警惕,这个作者推荐的最有效的方法又回到了我们最常说的东西上,就是正念。你会发现我们现在讲很多心理学的书,殊途同归,到最后都回归到了正念这件事上。大家可以试着听一下我念这一段:“把书放下(就是放下你现在正在看的这本书),专注在自己的呼吸上。感受胸膛的起伏。当空气进出你的鼻孔时,留意鼻孔的不同感受。(在吸气时,我感觉鼻孔很凉。当我把空气从肺里呼出来时,鼻孔又很温暖。)扩张自己的觉知范围,将身体的其他部位囊括进来,留意你的各种感觉。如果你是坐着的,你可以感觉背部靠在椅背上的压力,如果有微风拂过,你可以留意气流接触皮肤时的感受。”这是什么感受呢?就是正念。如果你按照我念的这个东西去做了,就在这一刻,你就能感受到幸福,你就会感觉舒服了,你的内心就安稳了。这就是回归到正念的状态。

只有在这种正念的状态之下,我们才能够保持警惕,我们才能够知道自己是被惯性带走了还是真心想要做一件事。然后,定位我们的情绪。比如觉察到“我此刻生气了”,这就是定位自己的情绪。很多人自己生气了都不自知,等脾气发完了,到第二天才觉得自己是生气了。所以,当你的脾气升起来的时候,定位这个情绪。然后记住一句话,“不要相信自己所有的感受”。我们很多人特别容易跟别人发生矛盾冲突,就是因为我们只相信自己的感受,“我觉得他欺负我了”“我觉得他就是针对我”“这个人就是坏”……当你下这样的结论的时候,实际上你是太过相信自己的感觉了,你完全被自己的感觉绑架了。所以这本书的作者提醒大家,不要相信自己所有的感受。然后要保持清醒和诚实。什么叫清醒和诚实?就是本来如是。

我们要过本来如是的生活,这件事就是这个样子,当你能够看到这个事物的本质时,那些烦恼、那些附加的情绪、那些瞧不起、那些委屈就都没有了,我们只是就事论事,而不是去界定我应该怎样。因为我们从小总是被别人教育“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所以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就会有很大的负担,我们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如自己应该做到的那么好,但实际上你就做成这个样子了,接纳它就好了。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事,这就是本来如是的这种生活,不要给自己加上那么多的负担。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勇气与局限性。你要想改变,需要勇气,因为之前那些伤痛都被你排除在意识之外,放到潜意识里了,所以你感受不到它给你带来的挑战。但是当你要本来如是地去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你就要真正地去面对那些心中的缺憾,这是需要勇气的。但每个人也都有局限性,所以要既警惕又勇敢,才能够真正地发现并面对我们的防御机制,进而拆掉无用的心理防御。那拆掉这些防御机制能干吗呢?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劲去了解自己的防御机制,并且把它拆掉呢?核心就是一个词,叫作成长。

假如你说:“我不要成长,我就是这个样儿,挺好的。”那谁劝你都没用,别人是拆不掉你的防御机制的,别人越想拆,你防御得越厉害。拆防御机制这件事只能由你自己干,因为你心中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觉得自己还是可以成长的。“你可能有一点儿想做出改变,但并不是真的想这样做。因此,你可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动,想要放弃自己的决心,重拾熟悉的防御,就像试图努力减肥的人迫切地想要放弃节食一样。那种心理防御机制一直保护着你,使你免受痛苦,你不太可能突然间全心全意地拥抱痛苦。”这就是我们犹豫的原因。“你心中抵制改变的部分会促使你做出糟糕的选择,编出新的谎言来支持旧的谎言。”一旦你非要回到原来的老路上,你就会需要更多的谎言来让自己保持过去的生活。而更艰难的选择就是选择成长,你需要面对自己内在的羞耻感。有一个非常温暖的案例,就是有一个男人他自己失业了,于是他来照顾家庭、照顾孩子,而他的妻子去工作。但是妻子脾气不好,回到家里以后经常会发脾气,嫌家里边乱糟糟的,冲他大喊大叫,因此他变得很愤怒,也跟自己的妻子对吵,这样的争吵持续了很长时间。其实这跟我们很多普通人的家庭生活是一样的。

但是后来有一天,这位男士突然意识到(也可能是因为读了这本书,或者是因为找心理医生咨询了),自己对于妻子那种反击和愤怒,实际上是出于对自己的羞耻感的防御,因为他觉得自己没能为这个家做出经济上的贡献。而同时,他的妻子的这种唠叨和愤怒,是因为自身压力过大。所以他主动找到他的妻子敞开心扉,承认自己的羞耻感,两人讨论了这件事情。当然,你想想看,当一个男人主动讲自己的羞耻感,就更容易获得妻子的理解,两个人进行了沟通,进而协商,然后一起改变,这个家庭才能够变得更好。我之所以会觉得这个案例很感人,就是我们在生活当中其实每天都是这样过的,天天为了孩子吵架,天天为了家里的卫生吵架,天天为了办公室里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吵架,我们各自都在防御,但是没有人戳破这一点,最后就形成一种习惯。但如果有一个人能够像这个丈夫一样放下防御,主动去谈这件事情,一切就会好很多。

就像《亲密关系》这本书的作者提到的,人更愿意面对愤怒,而不愿意面对心碎。我们吵架的时候很有劲,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觉得自己是没有错的,然后把责任全部推在对方身上,但是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在过着地狱一般的生活,一直在吵架。而如果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面对自己的心碎,必须面对自己的内心——“我不自信”“我生怕你离开我”“我特别害怕你瞧不起我,因为我小时候经常被这样打击”……当你说出这样的话时,双方的防御放下了,问题才能够得到解决。但说这种话需要勇气,需要你能够面对这个伤痛。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学一下这个丈夫,放下防御,这样才能让这个家庭成长。

当你有情绪升起来的时候,学会质疑你的情绪,了解这个情绪从哪儿来的,然后照顾它、观察它。因为情绪的特点是当它升起来了,你观察它,它一会儿就下去了;但是当它起来了以后,你不去观察它,你以为这就是你自己,你会跟着它跑得越来越高,这个情绪会把你带走。如果你能够从第三方的角度观察你的情绪,照顾你的情绪,感知到“我现在生气了”“我心里边又想到了那件事”“那个画面真的让我好难受”“我在观察”,那它就会慢慢地走下来。所以要照顾自己的情绪,然后去挑战自己的防御机制。最后能够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我们可能这一辈子都与防御同在,因为如果我们没有防御,也没法让自己过得好,完全没有防御的话,天天都可能面临心碎的情况,也会让人难以忍受。

所以,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有防御但是不被其主宰。这种健康的防御状况具体是什么样子的呢?我来描述一下,大家听听。·你能够较好地容忍自己对他人的依赖,在总体上感到自己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在内心深处,你不害怕被情绪淹没,你相信你的情绪为你的生活和关系赋予了意义。·你能够相信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虽然你不对自己感到100%的满意,但你确信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并且不会停止成长。你看,这又回到了我们之前讲的三个重要的心理困扰。对于这三个重要的心理困扰,你都需要找到一个恰当的度,这个度让你既能接纳当下的自己,又愿意为了未来而做一些调整和改变,这就是健康的特点。

因此,我们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这本书的结语讲:“我们防御痛苦的方式,往往会给我们自己带来不利的影响,这种防御就是我的研究主题。……我希望阅读本书能帮你容忍自己的需要,在关系中满足这些需要,体验那些为生活赋予意义的、广泛而多样的情绪,并且为自己感到满足。这是一个漫长且永无止境的过程。

遵循本书提出的建议,不会消除你的痛苦,或永久地治愈你的羞耻感。

但如果你按照本书的建议去做,尽最大的努力,这种经历会帮助你过上更加丰富多彩、更加令你满意的人生。”这也是我的愿望,我希望讲这样的书能够让大家的心灵更加开放,而不是更加封闭;更加愿意成长,而不是固步自封。

所以开放、弹性,接纳自己和他人,才是一颗健康的心应该走向的方向。

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到大家,我们下本书再见,谢谢。

樊登读书

 

发表评论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