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5 次浏览

《藏在成语中的心理学》-樊登讲书

读完本文约需45分钟,洞察日常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动机。

樊登:人生如海,好书是帆。各位好,今天我们来讲一本非常有趣的书,叫作《藏在成语中的心理学》,这本书的作者杨眉教授一直在研究一个话题,叫作“心理学的术语力”。我对这个概念非常有兴趣,所以就专门请到杨眉教授,来到咱们的演播间。欢迎您,杨教授。

杨眉:谢谢樊老师。

樊登:您先跟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作“术语力”吧。

杨眉:好的。这是一个我生造的词,我在做心理教育和心理学科普的过程当中,发现任何学科都有一个概念系统,或者说术语系统。所以如果想做科普的话,从术语入手的效果就会非常好。比如,现在大家都知道的一些概念,像“共情”“原生家庭”“情绪管理”,其实都是术语。每一个术语都是一个小理论,就像一个小集装箱一样。当你知道了这些概念的含义以后,再在生活中主动运用,感觉就会不一样。

樊登:就比如说“PUA”(原意为“搭讪艺术家”,现在一般指一段关系中,一方通过精神打压等方式对另一方进行情感控制)。以前人们对这件事没概念,但是现在一说“PUA”,我们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也可以预防了。

杨眉:对。

樊登:但这样会不会也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有的人会过度地贴标签,比如说我给一个员工提意见,他就说“你PUA我?”。

杨眉:有可能,完全有可能。不过我觉得,就像樊老师讲书时讲过的“成长型思维”,如果他真的有成长型思维,就不会那么固化地理解这个概念,觉得你一定是这样,于是给你贴标签。不是这样的,我觉得取决于我们每个人吧。

樊登:用术语来传播心理学的概念和知识,您觉得是非常高效的一种方法吗?

杨眉:对。

樊登:所以您写了这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成语当中的心理学。我觉得特别有意思。我们对这些成语都很熟悉,有时候张口就会说,但是不知道这些成语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心理学含义。您把书中的内容分成了三个模块是吗?

杨眉:这三个模块是我个人对心理健康的定义。你去网上查有关心理健康的定义,会看到有很多种。开始的时候,我也用这个定义,用那个定义,但是后来我突然发现这些内容其实都可以归纳为三大块。第一块就是自我认识和认识他人。如果我是一个能够真正地认识自我的人,那么我对他人的认识也能够比较客观。但如果我对自己认识不够,比如我是一个自卑的人,客观来说,我的水平其实不错,但是由于多重因素导致了我的自卑,那么他人的眼光,或者一个善意的、客观的指正,我就都会认为是他看不起我。所以自我认识和认识他人,对我们保持心理健康特别重要。

第二块就是自我接纳和接纳他人。如果我们能够接纳自己,我们很自然就能接纳他人。反过来看,如果一个人总跟别人闹矛盾,其实他本质上是他跟自己过不去。一个能够自我接纳的人,他看待这个世界便是什么都可以讨论的,可以……

樊登:可以接受的。很多不幸、痛苦发生了以后,他都能够跟自己和解。第三个模块呢?

杨眉:自我成长以及与他人共同成长。因为我觉得人生就是这样,我认识了自己、接纳了自己,剩下的就是要继续往前走,也就是要成长。但光是自己成长是不够的,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因此一定是要和他人共同成长的。所以后来我在讲课或者写书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用这个框架来介绍心理学的。

樊登:听您这么一概括,人生就这么三件事。

杨眉:这是我的个人观点。

樊登:我觉得挺对的,你看到各种心理问题,基本上都能够在这个框架之内得到解释——不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不往前走。那我们接下来就看看这些成语,能不能给我们带来疗愈的效果。

杨眉:樊老师,我可以先说一下我为什么从成语入手吗?

樊登:可以。

杨眉:好的。我刚开始做科普时是介绍西方心理学,1985年开始给非心理学专业的同学做心理教育。做了大概十年以后,我慢慢发现我的中国文化的基因在这个过程中好像一下复活了、苏醒了。所以我觉得,既然在我们中国文化中有那么丰富的心理学思想,那么如果拿成语作桥梁,把心理学知识介绍给公众,那么公众就会很容易接受理论的指导。有理论指导和没理论指导肯定是不一样的,有了理论就有后劲儿了。就像樊老师讲《认知天性》时提到的,你在中学时期,读书读一遍就读进去了,你的书干干净净,没那么多笔记。有的同学就觉得不公平,觉得好像你就只是靠聪明,但是后来当你读了《认知天性》那本书就发现,原来你是有方法的,只是以前的你不知道。有个人帮你总结,让你知道方法,你对这件事的认识就可以提升到理论层面了,就可以帮助更多读者了。所以我觉得拿成语作桥梁来介绍心理学思想,对于公众了解、掌握理论,然后用理论来指导生活是很有意义的,整个人就有自由了,我是这样想。

樊登:确实,有时候我们用成语劝人的效果比较好,通俗点说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他听了这个成语之后,概念就清晰了。咱们先来讲“文过饰非”。“文过饰非”代表的是什么心理动机呢?

杨眉:“文过饰非”其实代表的是人的自我防御机制。自我防御机制就是什么事情都合理化。比如,我没考好,那就怪老师卷子出难了,或者怪老师偏心;我工作没做好,是因为老板对我苛求,等等,用这种方式来合理化结果。比如我拿到卷子后,看到自己没考好,当时第一反应是“这个成绩好糟糕”,然后我用合理化的方法是可以缓解焦虑的。适当的合理化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我躺在合理化上,躺在这个结论上,认为自己考得差都怪老师偏心,以后也不要学习了。

樊登:执着于这件事就麻烦了。

杨眉:对。所以,自我防御机制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反应,适度就好,不足和过度都有问题。

樊登:这也有点像我们讲过的一个概念,我讲过的一本书叫《社会性动物》,《社会性动物》里边有一个概念很好,叫认知失调。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棒但是没做好某件事以后,他的认知就可能失调。我经常讲的一个案例,就是当妈妈骂孩子的时候,她就会说“妈妈有没有跟你说过”“妈妈跟你说过多少次”,这种话用通俗的话讲叫“甩锅”。她的意思就是,我没错,我作为一个妈妈已经尽职尽责了。甚至很多人跑来找您咨询,说自己该打的也打了,该骂的也骂了,她就觉得自己该做的事都做了,这其实也是合理化的过程。

杨眉:我觉得弗洛伊德和他女儿安娜·弗洛伊德都特别伟大,他们把无形的东西有形化,把本来看不见的东西有形化了。人的躯体是有自我防御机制的,比如免疫系统,心理也一样有防御机制。我讲弗洛伊德讲到第十轮的时候,突然一下开窍,觉得应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防御机制,因为我面对的学生是普通人群。前不久,我跟一位心理督导师讨论过这个问题。他是学精分(精神分析)的,然后他就和我讨论跟学生讲精分能讲些什么。

樊登:精分就是精神分析的意思。

杨眉:对,他是学精神分析的。他说:“你跟学生讲性心理发展阶段吗?”我说:“不,我讲防御机制。”后来学生反馈,说学防御机制的结果是自罪感的释放。在以前,很多事情都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有问题,但是学完防御机制以后就觉得这些不是问题了,只要适度就好。

樊登:有没有这样的人,他的自我防御机制非常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那种心理很强大的人,比如像孔子、孟子这样的人,他们就不需要太多的心理防御机制,会有这样的人吗?

杨眉:会有。

樊登:就像孔子、王阳明这种人,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

杨眉:我觉得他们的防御肯定少,因为他们用不着。他们活得特别坦然、特别光明正大,不需要防御。

樊登:他们能够接受自己的失败和不足,该干什么干什么。

杨眉:对,也许他们会有一瞬间有点沮丧,或者有点别的情绪,但是很快,他就能够自我调节过来。

樊登:就像孔子说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可能就是一种防御。不行我就走吧,出去逛吧。但是后来想想看,能去哪儿呢,还是在这地方待着吧。你看,这一个词能牵扯出这么多东西来。

第二个词更有力度,叫作“心口不一”。“心口不一”代表的是反向作用,您跟大家讲讲反向作用。

杨眉:好。心口不一,比如说林妹妹和贾宝玉,大家都知道他们有很多心口不一的表现,那是不是心口不一就一定是问题呢?不见得,它可能是一种反向表现。反向作用是什么意思呢?我举个例子,我们大家都会有这个情况,就比如你昨天刚跟张三说,李四有好多好多问题,你对他生气得不得了,但是今天早上见到李四迎面过来,你就又笑容满面、热情万分地跟他打招呼了。打完招呼以后,你会觉得特别惭愧和内疚,认为自己很虚伪,自己明明不喜欢他,昨天还说他不好,结果见到他还表现得这么热情万分,这就是反向表现。从机制上来说,他的本我不喜欢李四,但是他的超我觉得不可以这样,这是不对的,人不应该这样子说别人的不好,他的自我就出来做调节,这都是瞬间发生的,调节的结果就是他热情万分地跟人打了招呼,其实这是他的反向表现。

第二个例子是对你特别喜欢的人的反向表现,青春期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班里的同学本来相处得好好的,突然某个男同学就总喜欢惹女同学生气,会有揪她辫子之类的举动,把女生气得没办法,最后就不理他了。我在课上讲完反向作用后,经常会有学生来跟我说:“老师,我都没想到原来他是喜欢我,我没想到。”

樊登: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可能比较多。我讲过《解码青春期》,那本书里提到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会表现出很多叛逆的行为,其实是因为他的内心特别渴望得到父母的帮助。

杨眉:对。如果父母的帮助是对的,是他想要的,他就特别高兴。有的孩子,你给他帮助,他常常装作自己是大人,不需要家长的帮助,那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拒自己千里之外、讨厌自己的样子,就会选择不理孩子。其实不是这样的,孩子的内心特别渴望获得帮助,而且他渴望你以不动声色的方式帮助他,而不要以“今天这个,明天那个”“一二三四五”之类命令式的方式帮他,他不要这样的帮助。

樊登:很多家长对孩子是不是也会表现出这种心口不一呢?就比如有的家长心里想的是“我希望你多穿两件衣服,别冻着”,其实是关心孩子,但是嘴上会讲“冻死你,让你不听话”,这也算心口不一的表现吗?

杨眉:我觉得也可以算吧。我觉得家长对待孩子,领导对待下级,人和人之间都应该正话正说,不要正话反说,很多时候就是正话反说导致了问题。好话好说,正话正说,而不要“冻死你活该”或者是“你出去就会……”。

樊登:还有很多领导说“我看你是不想干了”这种话,其实都是正话反说。

杨眉:对。如果这个领导真的不想要你了,你不想干了,那不就正好吗,才不用说这种话,直接解决问题就行了。所以他在心里其实是有一份期待的,有期待的话其实就应该直接说。

樊登:所以很多人虽然位在高处,但心理未必成熟,他也有可能带着很多童年时的沟通模式和伤害走到了这个位置上。

杨眉:对。而且越是早年有创伤的人当了领导以后,内心越容易陷入困境。因为他内在的那个小孩的问题没解决,那个未完成事件(在心理学层面,未完成事件不仅仅是指那些在生活之中没有完成的事情,更多强调的是一种被压抑的个体感情需求,一种长期处于连续被否定之中的状态)没解决,所以他把正常的下级提意见当成是顶撞和冒犯。就像你讲“成长型思维”时也有这样的例子,有的人会把提意见当冒犯,其实不是这样。如果一个人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做到了自我接纳,他就不会推测自己的下级是要反对我,就不会往这方面想。

樊登:对。因为如果没有不同意见,就做决策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心口不一”和反向作用又是一对概念。第三个词叫“见仁见智”,“见仁见智”背后也有心理学知识,是什么呢?

杨眉:“见仁见智”这个词是这样,如果你是一个成长型思维的人,你看别人时会……

樊登:你一说这个我就明白了,就是投射的问题。

杨眉:对,就是投射。

樊登:“见仁见智”其实是一种投射,厉害!

杨眉:你心里要是有仁,你看到的就是仁(仁义的“仁”),如果心里是自卑的、防备的,你看别人都是有问题的,所以它与心理学中的投射作用有关系。有时候你听有的人经常说张三怎么样、李四怎么样,总是在背后说人家的不好,你就知道这个人不喜欢他自己,他如果喜欢他自己,他看待别人,尤其是看到别人的优点时,会特别喜悦,他想的是“我又看到一个我可以学习的东西”,是这样的。

樊登:有个词叫随喜。看到别人好,自己也会感到高兴,这是随喜。但是也有人嫉妒心很重,看到别人好就难受,就恨。

杨眉:因为他自卑,他不接纳自己的弱点,所以他看到别人的优点就难受。如果他接纳了自己的弱点,同时努力成长,那别人的优点就会成为他学习的榜样。

樊登:那我多问一句,这怎么办呢?如果真遇到这样的人,或者说自己有这样的心理,也很痛苦,该怎么办?有时候我直播时,就会有人问:“樊老师,我总是嫉妒别人,我该怎么办?”

杨眉:讲到妒忌心,我先从资源取向的角度来解释一下。我经常会问同学这样一个问题:你不喜欢哪种情绪?有的同学就会说他不喜欢妒忌,觉得妒忌不好。于是我提议,我们来给妒忌找一找优点。最终找出两个特别了不起的优点,第一个优点我们大家都能说出来。

樊登:进取心。

杨眉:对,上进心。第二个优点是?

樊登:第二个优点是什么?

杨眉: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樊登:麻木的人连别人的优点都看不到。

杨眉:对。因为学生的上进心非常强,如果他有妒忌的情绪,就会很着急,他会很自责,觉得自己怎么这样妒忌别人。那我把这两个优点告诉他以后,他就觉得自己还是有优点的。那他现在要做的是什么?要做的是把这个能量用于自己的成长。如果你喜欢别人的优点,学它就行了,很简单,通过学习别人的优点来自我成长就行了,这就叫节能成长。不要耗能成长,耗能成长就是总觉得“他那么好,我不好”,于是因此感到很伤心,搞得情绪低落,又自卑,还会忧郁、焦虑之类的。不要这样,这太耗能了。你就拿这个能量来成长,“我知道他好,我心里也有一点点难受,因为他那么好,我没有他好,我是有点着急,没关系,我来学他”,那就可以了。

樊登:这其实就是我们说的不内耗。

杨眉:这不是心理学当中的概念,是我自己在工作当中总结出来的。所以我老跟学生说:“你们要节能成长,不要耗能成长。”

樊登:所以当你出现了投射效应的时候,你需要多去反省,因为你看到的对方,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你内在的自己,这也是认识自己的过程。一旦想到这个问题,可能人的力量就向内走了,也就不会那么难受了。

杨眉:对,我来调节我自己。如果我是一个成长型思维的人,那我就会调节我自己。但如果我不是成长型思维,那我可能继续把锅甩在人家身上,认为是别人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

樊登:请大家记住这个词——见仁见智。下一对成语和心理学概念叫作“胜券在握与控制幻觉”。“胜券在握”就是手拿把攥,觉得自己肯定是赢了。

杨眉:对,我确信我能赢。

樊登:这也是一种心理问题。

杨眉:嗯。我用控制幻觉来解释胜券在握,就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控制幻觉的,而且绝大部分普通人拥有的都是正常的控制幻觉。正因为我有控制幻觉,所以我会做时间管理,我会做人生规划,我会做年度规划或者旅游计划,我相信到时候就能实现。可是重大的创伤事件会导致控制幻觉丧失,然后就会觉得到处都草木皆兵,这种情况就是丧失控制幻觉。所以我们在做创伤治疗的时候,重点就是要帮助他恢复适度的控制幻觉,让他重新有确定感。其实生活充满了不确定,但是我们的控制幻觉让我们觉得有一部分是确定的。

樊登:所以在您看来,控制幻觉也是一个中性的东西,只是度的问题。

杨眉:对,度的问题。

樊登:所以大家以后听到“胜券在握”这个词的时候要小心一点,不要太过分,但是也不能毫无自信。

杨眉:对,过犹不及。

樊登:都是度的问题。我觉得在这个模块中,您选的最后一个词特别慈悲,这个词和对应的心理学原理叫“为老不尊与退行”。前两天我看到一个新闻,一个老头儿和他儿子走在商场里,路过一个女孩时,那个老头儿就掀了她的裙子,于是他儿子和周围的人都过来打他。我看到新闻下的留言,说老头儿是个老流氓,小时候就不是什么好人。其实我当时就觉得不一定,因为我见过特别多患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人,就是这个样子。他可能原来是一个很受人尊敬的知识分子、一个教授、一个企业家或一个官员,但是当他有了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以后,很有可能会缺乏道德感。

杨眉:对,很不幸,我觉得很不幸。

樊登:您怎么会想到在自我认知的这部分里整理出“为老不尊”来呢?

杨眉:因为我觉得万一有老人看这本书,或者有老人的孩子看呢?我经常在上课的时候对学生说“你跟你的家长说”“这个事要跟家长说一下”,我觉得现在社会上发生的一些情况也比较棘手,搞得年轻人很烦老年人,所以我觉得应该说一说。

樊登:您在生活当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案例吗?

杨眉:没有,我只是在网上或者报纸上看到的,我觉得特别难受。有的老年人会有你提到的那种得退行性疾病的情况,生病是没有办法的,如果病了,比如像你说的那个例子,那是没有办法的。但是没有生病的人,到了一定年龄的时候也会有退行的情况。我们中国有句话叫“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没学到”,其实讲的是终身学习的理念,但是我们有些人觉得自己老了,被边缘化了,就可以什么都不管了。所以,我想年轻人看了这本书后可以跟家里老人沟通,老人自己看了以后可以想到要约束一下自己。而且我觉得并不只是老人才这样,年轻人也有退行的,比如,我见过两个三十多岁的人吵架,其中一个人脱口而出“我去告诉你爸爸”。你想一个三十多岁的人,跟人有矛盾了以后竟然说他去告诉他爸爸,这不是很好玩吗?

樊登:他可能是在扮可爱吧?

杨眉:不是。他是真闹矛盾、真生气了,也不是开玩笑。另外,大学生当中也有表现出退行的人,有的学生上了大学以后,明明是凭自己本事考上了大学,居然还会成绩不及格,其实课本学习这方面他完全有能力做好,这也是一种退行表现。

樊登:所以退行也是一种自我认识方面的问题。

杨眉:对,你得了解这一点。

樊登:第二个模块是自我接纳。关于自我接纳的成语可能更扎心,第一对词和心理学概念叫“相敬如宾与家庭界限”,这个词是跟婚姻有关的。

杨眉:恋爱、婚姻,或者亲子关系,都和它有关。其实,同事、朋友之间也都有这个问题。我们过去可能会嘲笑别人“相敬如宾”,觉得好像家庭成员之间就可以不分界限,随便对待,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一个人在外面可能特别讲礼貌和礼节,但是到了家里就不吝(北京方言,意为不在乎)了。我们在做家庭治疗的时候,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他们把界限划出来。比如,在家庭治疗室里摆椅子,三口之家就摆三把,四口之家就摆四把,治疗师坐在对面。然后你就观察他们怎么坐,就能知道这个家庭的界限是怎么样的。理论上应该是爸爸和妈妈坐一块儿,孩子单独坐。比如说,爸爸坐左边,妈妈坐右边,孩子隔很远坐最左边,或者隔很远坐最右边。

樊登:空一个椅子。

杨眉:对,或者是孩子坐在爸妈中间,但会往某一边挪一点,在中间空出一个很大的空间。你就会知道,这个家庭的界限是有问题的。那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他们按爸爸、妈妈、孩子这个方式来坐,从这件微小的事情上入手做调解。当然,完整的家庭治疗不是这么简单。现在我们的很多家长是没有界限的。

樊登:我见过最糟糕的情况是家长给孩子装摄像头。

杨眉:太可怕了。

樊登:孩子在写作业,上面装一个摄像头盯着孩子。因为家长觉得,既然我盯不了你,就弄个摄像头远程盯着你。

杨眉:那这孩子还怎么活呀!

樊登:这可不是一个两个家长这么做,这是现在很多家长共同探讨出来的结果,多吓人!

杨眉:太吓人了,那小孩还怎么活呀?

樊登:孩子就会容易抑郁,然后就退学了,因为他对自己的生活完全失去掌控感了。

杨眉:对,完全失控了。跟孩子相处,或者说跟任何人相处,我认为尊重是第一位的。爱是一个很抽象的大词,你可以随便说“我爱你”什么的,但是你要怎么表现你的爱?你要尊重他,对他说的话要守信用,这是可以实实在在做到的爱。

樊登:我扮演一下那些家长。他们会说:“那你说尊重,他整天玩游戏,成绩下滑了怎么办?”

杨眉:我觉得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这么一两句话就能回答他的。但是你想让孩子怎么样,你自己先要做出样子来,给孩子立榜样。当然,在咨询当中这么直接给出建议是不可以的,遇到这么极端的情况,肯定会讨论:为什么一定要用这个方法?为什么有了这个,你才有控制感,你才会放心?我会跟他讨论这个问题。

樊登:本质是这个家长内心有问题。

杨眉:他没有控制感。

樊登:家长缺乏控制感。

杨眉:我会跟他讨论这一点。

樊登:太对了,很多家长自己没长大,还像个小孩子一样。还有人说:“那老师说我怎么办?”我说:“老师说你就说呗,你是个成年人,你还怕老师说你?”

杨眉:那你到底是为孩子心理健康好,还是为你自己不被说好?另外,我自己在工作当中总结了一个经验:凡是说真话会倒霉的地方,一定会有谎言,或者是沉默。他如果尊重你,当他怕你时,他就沉默,如果对你没有足够的尊重,就会对你说谎,欺骗你。

樊登:这招就是我常用的。我就经常问这些家长,我说:“你说没办法,那你用这个方法有用吗?你管住了没有?”他们想想,也没管住,手机还砸碎了四个,因为老拿手机撒气。

杨眉:是的,手机成了替罪羊了。

樊登:这就是现在大量家庭的困境。还有一个跟“相敬如宾”有关的实用话题,比如说能不能查配偶的手机。

杨眉:这太不尊重人了,这没界限啊!

樊登:但是这在年轻人中是一个经常被讨论的话题。我就在网上见过有人写:要检验这个男人爱不爱你,就把他的手机拿过来看,如果他当着你的面说随便看,那他就没问题,但凡他敢皱眉,就立刻跟他分手。

杨眉:那也有可能对方就成了一个高明的骗子,这样很有可能就把她男友训练成一个高明的骗子。

樊登:其实是应该保持尊重。

杨眉:对,保持界限。这是个人的隐私,你不看我的,我也不看你的,这是最基本的界限。

樊登:那万一他出事了呢?

杨眉:那真要出事了,你还想跟他在一起吗?他真要出了事,他要走了,你拦得住吗?

樊登:但是很多人又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觉得只要盯着点……

杨眉:觉得自己查了对方的手机就能解决问题。

樊登:对,认为自己盯着点就行了。

杨眉:越盯越逆反。你相信他,他就可以用信任回报你,他就会用守信用回报你。如果你不信任他,把他当贼防,他就一定会做贼给你看。

樊登:这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补偿机制。所以大家记住,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这就是家庭界限感。接下来这个词叫“恻隐之心”。“恻隐之心”是《孟子》里的话,和共情有关系。

杨眉:我们中国儒家文化最强调这一点——仁义。西方的empathy,也就是共情,有的把它翻译成同理心,还有其他的翻译不太准确就不提了,我用的是共情这个概念。通俗地说,共情就是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在中国文化当中,关于这个话题的资源特别丰富。很多事情就是因为缺乏共情能力才发生的,比如刚才讲的,恋人要查他人手机的例子。你愿意别人一天到晚像盯贼一样盯你吗?如果你不愿意,就不要对别人这么做。说到底,这其实也是自我成长不够,自我成长很充分的人是不会去查人家的手机的。

樊登:甚至是不屑。

杨眉:对。

樊登:我作为一个人,为什么要那么关注你的私生活?

杨眉:对。而且这是很不自重的行为。共情真的是特别重要,在家庭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人际关系中,共情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樊登:共情会不会有过分的情况?

杨眉:当然会有。

樊登:共情过分了会怎样?

杨眉:会有“救星情结”。

樊登:觉得自己是个大救星,“有事您说话”就这种。

杨眉:对。

樊登:就是有一件事,其实你根本管不了,但是你拼命去管。

杨眉:最后要么把自己累死,要么把自己变成没有信用的人了。因为你什么都揽,什么都愿意帮,但是你帮不了那么多人,最后就会把自己累死。人和人之间相处,如果你共情过度,那就等于没界限了。我觉得西方英文当中有一句话很好,叫“May I help you”,意思是“你需要我帮助你吗”。他不会直接就来帮你,而是一定要问“你需不需要我帮助”,需要我帮助我就帮。

樊登:比如,我们看到别的国家发生了地震,受灾情况很严重,如果这种信息看得多了,你的内心就会很难受,这种代入的感觉其实也是因为共情。

杨眉:对,是因为共情。

樊登:甚至有的人会看这些东西看到自己抑郁。

杨眉:对。所以我们在接受创伤治疗的培训时,老师讲的要点就是,只要有可能,你就不要进现场,你要把自己保护好,如果你保护不好自己,你很快就会耗竭,就没有能量去帮别人了。

樊登:这叫大善似无情。真的,如果你要做事,你得先把自己保护好。

杨眉:对。如果你不把自己照顾好,你怎么可能去帮别人?

樊登:我们有时候会责怪医生心硬,但如果医生的心不硬,他的工作就干不下去了,因为每天都有生死发生。

杨眉:对。它那个自我防御机制的心理学术语,叫隔离。我需要有个东西把自己隔离开,这样我才能够有力量去做这件事。所以他表面上看着心硬,其实不是,他是必须这样做来保护好自己。

樊登:那如果人共情不足呢?

杨眉:那你在工作当中,如果遇到不配合、不合作的人,或者对别人的苦难缺乏基本同情的人,你还愿意跟他相处吗?你肯定不愿意。

樊登:最严重的会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吗?

杨眉:极端的情况下是会的。比如,有些有精神症状的人,他们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缺乏共情能力。我曾经遇到过一个个案,我就是从培养他的共情能力入手。他一边用着药,我这儿一边从培养共情能力入手,给他做着心理治疗。

樊登:第三个词叫“见贤思齐”,这个成语反映出什么心理问题呢?“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您这写的是观察学习。

杨眉:是的。见贤思齐,这个成语我们都知道。学习是有几种方式的,第一种方法就好比小孩在学步过程中摔跤了,他摔几次以后就会走路了,学系鞋带也是同样的道理,这就是在生活过程当中学习,这是第一种学习方法。第二种方式就是老师教,老师教一二三,那我就学一二三,或者父母、别人教我,这是第二种。第三种方式就是观察学习,我观察别人怎么做。观察学习能力强的人,他的成长能力就强。我看张三这么做时大人都表扬他,那我就这么做,我看李四那么做时大人会批评他,那我就不去做这个事。“不贰过”不仅仅是指我自己的错误不犯第二次,也指我看见别人的错误后自己也不犯第二次,这就是观察学习能力很强的表现。这三种学习能力都强的话,那这个人的成长是非常棒的。

樊登:这可能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我们的镜像神经元会更加发达。比如说,很多人可以通过读书来学习。历史书上的这些事你根本没经历过,但是你读完了以后可以减少犯错,这其实就是见贤思齐。

杨眉:对。这个“贤”,一个是书中的“贤”,一个就是生活当中的“贤”。所以,樊老师,如果以后家长再问你怎么培养孩子,我觉得对孩子的建议就是读传记。

樊登:小孩子读传记,特别容易找到镜像神经元启动的感觉。

杨眉:对。

樊登:接下来这个词特有意思,我很意外,叫“东施效颦”。东施效颦背后的心理学含义叫认同,您跟大家解释一下认同效应吧。

杨眉:好的,我先讲一下“东施效颦”。大家可能会觉得东施好差劲,但是我的观点是东施挺了不起的,她找了那么好的一个学习榜样,只不过没学对而已。大家都觉得西施那么美,那我就学西施。只不过东施的方法不对,用错了地方,所以,我想为这个成语正名一下。现在来说认同,认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小孩从小就跟家长、保姆相处,然后跟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中学老师(相处),再加上书本上的榜样,或者周围的同学、同伴,这都是在认同过程中学习。在孩子形成认同的过程当中,你观察一个孩子选择什么样的认同对象,大概就能知道他未来的发展。当然,小孩也会改变,刚才前面说到的读传记、找好的榜样,就是你在帮他设立认同的榜样。还有,父母首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天天要求孩子努力学习,那你自己是不是给他做出了努力学习的榜样?你天天在那儿读书,孩子自然就会去读书,你自己看着电视、玩着游戏,然后你让孩子去读书,这肯定是不现实的。

樊登:孩子最容易产生认同的对象是家里的人。

杨眉:对。

樊登:有一句话叫“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人认为这句话不对,我觉得这话也没啥不对,关键是起跑线是什么?起跑线不是学区房,起跑线是父母的认知水平,是父母的表现和行为。所以,你需要知道,你的行为无处不在地影响着孩子,这就是认同效应。那认同效应会出现什么问题吗?

杨眉:那如果认同错了呢?

樊登:就是认同对象的问题。

杨眉:对,是认同对象的问题。认同错了就会很麻烦。

樊登:就是从东施效颦这么一个词中,我们能够看到一种学习的方式方法,就是要找到认同的对象。

杨眉:一个好的、健康的认同对象。

樊登:所以我们要尽量为自己和孩子们,争取找到一些健康的、好的认同对象。第三个板块是关于个人成长的,所以这些词都跟成长有关,比如第一对词和心理学概念叫“破罐破摔与预言的自动兑现”。

杨眉:预言的自动兑现说起来是一个古希腊的故事。一个国王把木头刻成少女,刻得特漂亮,他边刻边说:“你好美,我好爱你。”后来有一天,这个少女就活了,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樊登:皮格马利翁效应。

杨眉:到了20世纪60年代,一个叫罗森塔尔的老师,他是教育家,也是心理学家。他在一所学校做了个实验,他假装给学生做测验,测验完后,随机拿了几张卷子对老师说:“这几个学生很不一样,他们很了不起,你要好好培养。”半年以后,这几个学生的成绩真就上升了。我跟你说,在我的团体治疗当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当时让一位不懂心理学的老师跟我一块儿做前测,除了量表之外,还要我们两个人同时做一个前测,做完十次前测以后再做后测,十次后测以后,那位老师看到这些学生说:“怎么这些小孩都变漂亮了?”为什么?你想,樊老师,如果一个人天天愁眉苦脸的,脸都皱巴着,那么等到他的问题解决了,皱巴的脸就开了,那他自然比愁眉苦脸时要好看,所以是存在这种可能的。

如果你要想让自己变得漂亮,心理学上有一个方法,就是每天对着镜子说“你很可爱”,或者“你是一个很棒的人”“你在成长”,这真的是有意义的。我们现在回过头来说预言自动兑现,刚才讲的罗森塔尔是关于预言自动兑现的“变好”的例子,那“变坏”的例子其实是一样的,你说我坏,说一次我可以不听,说两次我可以不听,说第三次以后,你说我坏,那我就坏,预言会自动兑现。有人把它翻译成“预言的自动实现”,我觉得不对,翻译成“兑现”更准确。你总是说他的问题,刚开始他还有心改,后来就不改了,就破罐破摔了。

樊登:我有时候会跟很多家长讲:“你们跟孩子说话的时候客气点。”为什么呢?因为孩子会长成你们描述的样子,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杨眉:对,就是这个意思。

樊登:但是很多家长控制不住,他就觉得夸孩子的优点不叫教育,只有挑毛病才叫教育。

杨眉:但其实不是这样。我就曾经教过一些学员,培训教师关于教育孩子的一些方法,比如,这个小孩字写得特别难看,不过一个字当中有好几个笔画,你可以说“这个横写得特横,特好”“这个竖写得特直”,你就夸他这一个笔画,他下次就会改进,下次再写,你接着夸“这个撇很漂亮”,慢慢地,这个字就越写越漂亮。你就盯着他的优点。

樊登:亮点,我们要寻找亮点。

杨眉:对。你就盯着他的优点,对他所谓的缺点当看不见,然后慢慢地,他的字就越来越好了,你就盯着他的优点。其实家长应该树立榜样,“我愿意成长,我愿意了解关于孩子的知识”,应该树立这种榜样。

樊登:我们也寻找亮点吧,有一些家长是可以这样的。

杨眉:那就扩大这些家长的亮点。

樊登:但是越糟糕的家长越没有这个意识,最后等到孩子崩溃了,出事了,厌学了,他们才不解怎么会这样,这才开始学习、打听关于孩子的情况,但这时候孩子一般都14岁多了。

杨眉:反叛期了。

樊登:很难过,这确实让人觉得没办法。这是破罐破摔和预言的自动兑现。接下来这个词和心理学概念叫“胸有成竹与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指什么呢?

杨眉:就是“我相信我自己能够做成这件事情”的一种判断或者说感觉,它跟我的客观水平不一定匹配,可能我不完全具备这种能力,但是我确信我能做成这件事。当我在做这件事时遇到困难了,那就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解决问题,最终把这件事办成。这是自我效能感强。自我效能感弱的人则是,明明具备能力,我都不用踮脚,手一伸就能够摘下苹果,但是觉得自己不行。就是你伸手就能够着,都不用踮脚就能够着的东西,他却拿不到,那这就是自我效能感低的问题。这对人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自我效能感强的人,他就敢闯,敢去尝试,敢走出舒适区,而自我效能感弱的人,就基本上喜欢躲在自己的舒适区里。

樊登:那怎么才能够培养好的自我效能感呢?

杨眉:那我觉得第一步是敢于迈出舒适区。比如一个圆环,最中间是舒适区,再外面一圈是学习区,最外面一圈是恐怖区或者说惊吓区。我们假设舒适区只有一点点大,学习区稍微大一些,你也不用一下子从最中间的舒适区迈到最外面,这肯定不行,但可以迈一步、迈两步,遵从小步子原则,一点一点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这是第一步。然后,你还要去向别人请教和学习,你可以去请教别人走出舒适区的方法。

樊登:有一个关于舒适区的笑话,不知道您听过没有?有人在网上写:“天天都说走出舒适区、走出舒适区,谁能告诉我怎么进到舒适区吗?”

杨眉:太好玩了。我觉得,假设他有一个大家庭,那么他有自己的房间,他的房间就是他的舒适区;如果他在学校,他总会擅长几门课,比如他外语好他就只学外语,不学别的功课了,那外语课就是他的舒适区。

樊登:说这个话的人,他肯定是觉得自己哪儿都别扭,生活中没钱,工作也不顺利,也没有女朋友,哪儿都很别扭。但实际上,哪儿都很别扭的人也依然有舒适区。比如,你对付完了所有别扭的事以后,偷偷坐那儿打游戏的片刻,就是一个小小的舒适区,或者有人说自己一个月挣两千就够了,多了也不想要,这也是一个舒适区。在这种环境之下,你是能够和自己和谐自处的。所以舒适区不用进,你不想离开的地方就是舒适区。

杨眉:对,你不想离开的地方,你想老待着的地方。

樊登:所谓的成长是什么呢?所谓的成长其实就是把你过去的学习区变成了舒适区,你会觉得都很舒适。感觉都很舒适的境界,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怎么就做到从心所欲了,干什么都很舒服了呢?他不是没有规矩,他有规矩,但是不越过这个规矩也能很舒服,是因为他的舒适区极大。

杨眉:对。

樊登:接下来这个词和心理学术语叫“兵来将挡与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也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吗?

杨眉:太是了,它是行为治疗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行为治疗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你的环境导致你出现了行为问题,那么我现在就要帮你改变你的环境,进而改变你的行为问题。或者,我不管你过去的环境怎么样,我从你的行为问题开始矫正,其中就包括“问题解决”。什么事都变成“问题解决”的状态以后,人真的就变得很自由了。因为你想啊,遇到问题了,你就动脑子想办法解决。刚开始时,比如遇到一个特重大的事,那一瞬间的第一反应肯定是……

樊登:有点懵。

杨眉:有点懵或者有点沮丧的,但这种情绪马上就过去了,接下来就想怎么去解决,然后就开始列“一、二、三、四、五……”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觉得“问题解决”当中有几个重要的理念需要记住,对于“问题解决”,方法还不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方法,但你要把这个理念记住了。第一个理念就是,你要相信,绝大部分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我先把不可逆的问题说完再回来说这个。对于不可逆的问题,我们就解决自己的认知,对于可逆的问题,我们就解决问题。针对可逆的问题,首先我们要记住一个理念就是,问题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解决的。我们可以一题多解,或者通过头脑风暴去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是有得有失的,你不可能什么都得到,解决问题时既要、又要、还要,这不现实。你要做的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解决问题过程当中一定会有权衡,你要懂得取舍。很多人之所以解决不了问题,是因为他总在那儿犹豫。中国成语当中还有一个词叫“犹豫不决”,他什么都想要,所以他就犹豫不决。如果你知道问题解决的结果必然是有利有弊的,你要利大弊少的,这就是好的解决方案。当你有了这样的理念以后,再遇到任何事情,包括孩子教育,你都可以把它当“问题解决”来应对,而不是当作孩子在反抗我,不要觉得孩子怎么着了,也不要觉得有损我的尊严、丢了我的面子,你要把它当作一个具体的问题来解决,情况都会不一样。

樊登:与“问题解决”相对的行为,可能就是过多地探究原因,纠结于“凭什么是我”“为什么是我”“我是怎么走到今天的”,或者说“这是谁的责任”“谁应该来承担”,又或者觉得“我会丢面子”,过度地思考这些东西了,但这都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自我纠结和折磨。但我对您刚说的那个原则有一个疑问,您说把问题分成可逆的和不可逆的,但让我们比较痛苦的就是,某件事我觉得是可逆的,但别人觉得是不可逆的。比如说,一个人想跟另外一个人结婚,那个人说“你死了心吧”,那就是不可逆的,你应该调整认知。但是他会觉得自己如果再努力努力,就能把对方追回来了。

杨眉:我觉得是这样,如果一个问题自己实在解决不了,就一定要去寻求专业的帮助,比如心理咨询或者是心理治疗。

樊登:太执着了就要去看病。

杨眉:对。我实在是觉得这个问题我能解决,但就是解决不了,那我就去咨询,这样比较高效,是一种节能成长,这样我就不会总是把情绪放在纠结上了。

樊登:像秦始皇、汉武帝,花了那么多的精力去求长生不老药,其实也是这个问题,他们判断不清楚这是一个可逆的还是不可逆的问题,他们可能会觉得说不定可逆呢。

杨眉:对,不尊重规律。

樊登:所以当我们平常在生活中讲到这句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其实是一种很放松的状态,这个词甚至可以用来安慰很多焦虑的人。焦虑就是担心,就是总觉得万一有坏事发生怎么办,那现在我们学会了,有坏事发生,兵来将挡,解决问题就好。真好!

最后一个词和心理学原理叫作“鲍鱼之肆与刺激回避和自我控制”。我们说“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了,我认为这是个生理问题啊,鼻子慢慢不就适应了嘛,这跟刺激回避和自我控制有什么关系呢?

杨眉:在“鲍鱼之肆”中很难闻的味道是一个刺激,这是一个生理上的感觉。心理上也会有,比如你跟别人闹矛盾了,或者说,张三跟李四闹矛盾了,情绪越来越激动,那么这时候张三要想不要激化、升级矛盾的话,他就应该快速逃离这个刺激环境,他是可以做到回避刺激的。对于“鲍鱼之肆”也一样,我们可以不进入那个有臭味的地方。所以,我把它作为一个有隐喻意义的词。中国古话讲,一定要远离声色犬马之场,那讲的就是如果你在那样的地方,只靠自己控制,觉得我能管住我自己,那是不现实的。

自我控制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首创者之一的斯金纳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说的自我控制,不是指我要控制自己、管住自己,并不是我们字面上理解的这个意思。这个自我控制是什么意思呢?他说的是你要控制自己远离刺激环境。我记得有一年,在军事博物馆看过一场戒毒主题的展览,其中有一个口号就是“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这就是一种自我控制,就是刺激回避。不要以为自己走到了有毒品环境里,还能相信自己的意志力,千万不要!有的东西是你的主观意志控制不了的。

樊登:对于小孩子来讲可能也有这个问题。教育小孩子……

杨眉:太有了!所以,我觉得家长现在就是要尽可能在他很小的时候,用纸质书占领他的时间,而不要让孩子玩手机。刚开始育儿的时候,大人为了省事,会把游戏往孩子那儿一塞,孩子就安静了。你觉得你安静了,但事实上这个后果是很麻烦的。

樊登:这本书的信息量极大,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着一个相当深刻的心理学术语和意义。所以,我觉得杨眉老师做的这个事特别有意义和价值。你看,“察言观色与人际敏感”“风趣横生和幽默”“岁岁平安与抵消”,摔碎了东西说岁岁平安是一种抵消行为。这都是心理学里的概念。“浑然不觉与压抑”,弗洛伊德讲的压抑就是你对这事浑然不觉,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荣格说也说过:“当你的潜意识没有进入到你的意识的时候,那就是你的命运。”这多棒啊!

所以特别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国传统的文化当中汲取营养,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再跟心理学联系起来理解。这也是您所说的,把它概念化、术语化以后形成一种力量。推荐大家读一下这本书——《藏在成语中的心理学》。每一个篇章的篇幅都不长,所以读起来会很有获得感,一天看上三五篇,很快就看完了。

我们“作者光临”栏目有一个快问快答,来看看网友们都问了什么问题。“我的妈妈要来上海帮我带小孩了,妈妈要离开她舒适的生活圈子,来到完全陌生的大城市,成为老沪漂,这种近似于晚年背井离乡的孤独心理,应该如何缓解?”

杨眉:不知道爸爸是不是能够一块儿陪着妈妈。如果只有妈妈的话,有几个方法,一个方法是帮妈妈找老乡,看附近能不能找到老乡。另外一个方法是让妈妈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也能够找到意义感,因为她真的是帮你们解决了很大的问题,让妈妈觉得带孩子有意义。然后还要向妈妈请教带孩子的经验,不要觉得妈妈的经验一定都落伍了,这也能让妈妈能够有意义感。还有一个方法,不管妈妈识字不识字,假设不识字,你可以用手机的录音功能,让妈妈讲出她的故事,然后把它变成文字,帮妈妈整理她的人生故事,我觉得这也会让妈妈有意义感,关键就是……

樊登:人生需要意义感。

杨眉:对,她需要意义感,让她知道她的价值。

樊登:还有个人说:“我是一个很怕改变的人,比如说去一个新的工作环境,或者交一些新朋友,一想到现状会被打破,我就很焦虑,为什么我会有这种心理,如何改善?”

杨眉:我觉得到了新环境,见了新的同事,感到焦虑是非常正常的。有的时候,你可能会被你的焦虑所卡住。首先你接受你的焦虑,知道即使焦虑了也没关系。然后你可以用小步子原则,不要一上来就定一个特别大的目标,我马上就要跟多少同事,甚至全部同事搞得很熟,或者是配合得很好,你可以先从周围的同事开始熟络。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你可以向你的前辈学习、请教。请教是最能够拉近人的距离的,但你不要空泛地请教,一定要就某一个具体的问题请教,这对拉近距离会特别有帮助。

樊登:一点点来。

杨眉:对,小步子原则。

樊登:谢谢杨眉教授,谢谢您。

杨眉:谢谢樊老师。

樊登:谢谢大家,我们下本书再见。

来自樊登读书

 

发表评论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