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 次浏览

《百年孤独》-包子

欢迎来到《百年孤独》系列视频的个人解读。本视频我会通过四大板块来和大家聊聊这本书,分别是初步介绍拉丁美洲的历史、作者生平、回到百年孤独小说本身,以及最后的个人读后感。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会结合《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活着是为了讲述》和《番石榴飘香》三本书来展开。我也会用较为通俗的语言,和大家介绍这部文学巨著背后的含义和隐喻,在感受文学魅力的同时,也增加我们的文学修养,让大家聊起文学时有自己的见解。

本视频我耗时一个月精心整理,所以时长比较长,看不完的可以先收藏,方便日后回顾。对于还没有接触过《百年孤独》原著的朋友,你可以先去看我的剧情分析视频,再来理解我的解读。

那么,我们直接进入第一个板块——拉丁美洲的历史。也许有朋友会问,你不是要解读书吗,怎么要先谈历史呢?这主要是因为,马尔克斯在《番石榴飘香》一书中提到,他所写的《百年孤独》其实就是拉丁美洲的缩影,甚至可以说是他的国家哥伦比亚的故事。所以,当你想深入理解一本书时,作者所处的年代和背景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都说只有魔幻的土地才能孕育出魔幻现实主义,那么这片土地究竟有多魔幻呢?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

首先我们要说的就是拉丁美洲。它位于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现在共有33个国家和若干独立的地区,最熟悉的国家有墨西哥、古巴、牙买加、巴西等。由于离美国较近,长时间以来都被当成美国的“后院”,因此有了“离天堂太远,离魔鬼太近”的说法。

最初,拉丁美洲是一片原始的净土,后来所谓的“原住民”其实也都是从别的大陆迁移过来的。在这片土地上,存在着不同的部落和文明,比如大家所熟知预言2012年世界末日的玛雅文明就发源于这里。不同文明之间虽有争斗摩擦,但总的来说这里仍然是一方净土,直到哥伦布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它。

时间来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欧洲已经进入文艺复兴,各国开始了进出口贸易,包括比较遥远的亚洲。由于当时尚不了解具体贸易路线,商品需要通过亚欧中间商国家转手,这使欧洲国家意识到中间商赚取了高额差价。这时,哥伦布找到西班牙王室,提出可以自己开辟新路线直接与亚洲贸易,从而省去中间环节。西班牙王室答应了他的请求,作为投资。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开始了他的伟大航路,在海上漂流两个多月后,果真发现了新大陆。

哥伦布误以为自己发现了印度,其实是南美洲。他把这里的原住民称为“印第安人”,这场误会改变了这片原始的净土。来到这里的欧洲人很快就发现了新大陆的价值,这里不仅自然资源丰富,还拥有众多矿产资源;而当地印第安人的文明较为落后且分散。发现商机的哥伦布立即返回欧洲通知他们,接着各国侵略者就陆续来到拉丁美洲掠夺。除此之外,他们还发现这里的热带土地适宜种植热带作物,如甘蔗、咖啡和香蕉等,这些在当时的欧洲十分抢手。种植业的发展使得对拉丁美洲的剥削与日俱增。

欧洲人不仅带来了武器和贪婪,还携带了致命的天花、梅毒等病菌。因当地人没有抵抗力,大批印第安人就此丧生。病菌成为了殖民者手中的致命武器。西班牙凭借武器和病菌征服了这片大陆,造成原生文明的消亡。其他国家也纷纷介入,开始了无节制的掠夺。

长期的剥削必然导致反抗。1791年,一个叫海地的法属殖民地在领导人杜桑努维杜尔带领下启动了为期十几年的反抗斗争和革命,这就是著名的海地革命。最终革命取得胜利,海地取得解放。

1804年1月1日,海地建立了拉丁美洲的第一个独立国家。这场独立战争的成功,鼓舞了拉丁美洲分散的各个部落,纷纷效仿,一致对外。最终,这场革命摧毁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拉美三百多年的殖民历史宣告结束。殖民地先后建立了18个国家,这段历史被称为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

但是,好景不长。虽然赶跑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英美势力却紧随其后。由于拉美与美国地理位置靠近,美国总想在这片大陆上牟取利益。它通过倾销商品、输出资本、干预内政等方式,掠夺拉美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控制经济命脉,可谓是掐住了拉美的咽喉。这使拉美沦为美国的“后院”,成为美国富人的度假胜地。于是,拉美的很多地方开始充斥毒品和妓院。

美国在拉美建立了联合果品公司,这也是《百年孤独》中的香蕉公司原型。随着联合果品公司业绩日益繁荣,工人的压榨也日益加剧,但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长期的不公对待终于引发工人大规模的罢工和抗议。而这些罢工工人最终都惨遭联合果品公司杀害。这段可怕的历史差点被当时的政府抹去,以至于许多人对此历史一无所知。《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一书也因此成为禁书。

在香蕉公司大屠杀之后,拉美继续备受蹂躏。新的军事独裁者接连上台,勾结外部势力、出卖国民的事时有发生。执行死刑的人家门上会被画上黑色十字,然后当着亲人的面用机枪向他扫射,尸体被扔上山岭。每天平均有5具新尸首出现,脸部被打得无法辨认,血液染红河流。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亲人是死在谁的墙下。在《百年孤独》第一次出版之前,这些情况都还在拉美持续发生。

所以,拉丁美洲影响着《百年孤独》,而《百年孤独》也影响着拉美的现实。比如,小说中写香蕉公司大屠杀死了3000人,而历史记载中的具体数字一直存在争议,官方说法只有9人死亡。但在《百年孤独》出版后,当地教科书就直接写成了3000人死亡,甚至在纪念日上,官员也演讲缅怀这3000名烈士。可见,《百年孤独》已经深深影响着这片土地。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部分,作者生平。加西亚·马尔克斯生于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辞世,享年87岁。作家群中,4月是一个黑色月份,像塞万提斯和王小波等大师都是在这个月离世的。因为《百年孤独》的成功,现在一提到魔幻现实主义,大家都会先想到马尔克斯,认为他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作家。但马尔克斯终生都不承认这一说法,一直强调自己是现实主义作家。他认为现实才是最伟大的创作者,自己只是对现实的拙劣模仿。关于魔幻现实主义的释义,我们在回到小说本身的时候会详细解释。

那么,马尔克斯到底经历过什么,才能写出这些既魔幻又细腻的作品呢?这个故事要从卖房子说起。还不是作家的马尔克斯,整日在图书馆混日子。一天,母亲突然出现,想让马尔克斯陪她回老家卖房子。这所房子,就是马尔克斯外公外婆的老宅,也是马尔克斯的成长地。马尔克斯答应了母亲的请求。当他再次来到这片土地,各种回忆涌上心头,他想起了外公外婆,想起了马孔多香蕉种植园,还发现自己竟还保留着这些美好往事。这是他第一次意识到遗忘的可怕,而“遗忘”这个主题也贯穿《百年孤独》全书。

于是,马尔克斯随母亲回到破败的老宅,通过这里,他回想起了已经故去的外公。外公是一名退休的党派上校,为争议名声与另一老兵决斗时,两人争吵越演越烈。

于是两人决定用决斗的方式来解决争端。这场决斗发生在10月的一个阴雨绵绵的星期一。上校三下五除二地一枪击毙了对方,结束了决斗。但尽管杀了人,上校并没有逃跑,而是主动跑去向镇长自首。于是,上校因故意杀人罪,被判两年监禁。

出狱后,上校离开了老家,把家搬到了另一个城市卡塔卡。虽然在那里无权无势,但当地人得知他的军人身份后,还是对他很尊重,所以上校在当地也有一定的话语权。当时,卡塔卡最重要的经济来源是美国联合果品公司的香蕉种植园。随着种植园迅速发展壮大,它也逐渐控制了当地政府,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甚至把街上的警察都换成了手持砍刀的雇佣兵。尽管城中局势动荡,但这时的上校已经不再暴力相向了。

回想起外公的往事后,马尔克斯也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母亲名叫路易萨,她从小勤奋读书,但外婆执意要她学钢琴,因为外婆认为弹不好钢琴的女孩不能成为淑女。在外婆的压力下,母亲练了多年钢琴,20岁时终于无法忍受,感叹生活无聊极了。于是,她就瞒着外公外婆,与一个叫加夫列尔的电报员谈起了恋爱,加夫列尔后来成了马尔克斯的父亲。马尔克斯还在另一部名著《破烂时期的爱情》中写到了父母的恋爱故事。

根据母亲的回忆,当时的加夫列尔并不是什么好人,爱到处留情,还有许多私生子。但加夫列尔执意表示,自从遇见了路易萨,他就认定她是自己的挚爱。外公外婆千方百计想拆散两人,甚至带母亲外出旅游一年,但都无济于事。在紧张的关系中,外婆甚至举起菜刀威胁母亲离开加夫列尔,否则就要自杀。但她随后就恢复了理智,为自己差点做出的事自责痛苦,把手放入火炉惩罚自己。经过种种磨难,加夫列尔和路易萨终于获得外公外婆的认可,幸福地步入婚姻。他们的婚后生了11个孩子,马尔克斯就是其中之一。

马尔克斯记忆中最亲近的人不是父母,而是外公外婆。外公外婆经常给他讲政治上的故事,比如外公说在马尔克斯两岁时,卡塔卡的香蕉工人集体到总统府抗议,导致许多人死亡;外婆说在马尔克斯三岁时,家里突然来了一群统一着装、腿上绑白布、额头涂圣灰十字的小孩,原来是外公在千日战争时留下的私生子。虽然外婆觉得无奈,还是宽容地把他们接纳了。在外公外婆的呵护下,马尔克斯在这座老宅长大,老宅为他的童年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他从小就非常善于与女性打交道,甚至觉得与异性相处要比与同性亲密得多,所以记忆中有许多女性的身影。比如,他记得家中有一位79岁去世的女总管,是家中最干净的人,也是唯一不受感情困扰的人;还有一位名叫佩特拉的瞎眼姨姥姥,虽然看不见,但行动自如,总是一个人在房里哼歌,马尔克斯时常找不到她,长大后母亲才告诉他,姨姥姥在他两岁前就已经去世了。

马尔克斯还有一个妹妹也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可以好几天不吃不喝,似乎有些特异功能。直到马尔克斯发现她有两个坏习惯,一个是喜欢含着自己的大拇指,另一个就是喜欢吃土。外婆为了改掉她的毛病,费尽心思,甚至把地上全抹上牛粪。这些奇特的经历,可以说伴随了马尔克斯整个童年。

虽然马尔克斯逐渐长大,但他对外公的崇拜却越来越多,两人几乎形影不离。外公还带马尔克斯去见识一些新奇的事物,比如冰块。有一次马尔克斯问外公,海的那一边是什么,外公毫不犹豫地说,海没有那一边。就在马尔克斯8岁那年,外公因癌症去世,马尔克斯也失去了这位最亲近的长辈。

于是马尔克斯离开了老宅,开始四处奔波。他先去了爷爷家,紧接着跟父母去到了巴兰基亚。父亲对医术颇有研究,在那里开了一家药店谋生,但这家药店并未盈利,反而证明父亲不适合做生意,被宰了韭菜,最后只能关门大吉。

为了糊口,父亲看中了当时的淘金热,就和几位老友外出淘金,把家里的家政大权都交给了马尔克斯,留下了一点钱就离开了。但由于家中人口众多,父亲留下的钱很快就所剩无几了。正是在这个贫穷的时期,马尔克斯和母亲的关系变好了,这并不是常规的母子之情,而是因为马尔克斯发现母亲面对逆境时,就像一头沉默的狮子,毫无怨言,顽强地与生活抗争着。母亲的精神也影响了后来困境中但仍坚持写作的马尔克斯。

眼看家中已是捉襟见肘,马尔克斯白天上课,晚上打工。一家人最大的娱乐就是围坐听父亲的来信,虽然生活困苦,但还算是苦中作乐。不过,马尔克斯其实更喜欢读一些小说,像《一千零一夜》、《堂吉诃德》等是他的最爱。虽然年纪还小,但他的阅读量已远超过本地同龄人,甚至老师都对他的学识表示赞赏。

有一天,母亲偷偷托马尔克斯去给全城首富送了一封求助信,希望他能资助这贫困的家庭。这位首富是当地有名的慈善家,报章上都报道过他的善举。马尔克斯虽还年幼,但从母亲这一行为也能猜出家中的经济状况糟糕透顶,连向来坚强的母亲也向生活低下了头。马尔克斯很快来到慈善家的别墅,一个冷漠的女人接过信后就关上了门。马尔克斯只能坐在门口等待,从上午等到下午,也没见到所谓的慈善家。最后那女人让他下周再来,马尔克斯就这样反复来了三周,经历了半个月,才见到另一个更严厉的女人。那女人一听马尔克斯的诉求就让他立刻离开,说这里不是救济所。

收到这样的回复,马尔克斯不知该如何面对母亲,就在外面游荡了一天,才鼓起勇气回家。他对母亲撒谎说那慈善家几个月前就去世了,也许当时以这种方式拒绝马尔克斯,就等于在他心里已死去。凑巧的是,马尔克斯说完这番话后,那慈善家很快就真的去世了。然而生活的浪潮接二连三,马尔克斯一家渐渐没再收到父亲的来信。母亲打听之后才知道父亲在外地生了病。母亲立即警告父亲速速回家疗养,父亲也老老实实回到家中,在母亲细心照料下很快痊愈。

看到家中的经济情况后,父亲觉得仅仅做个工人是翻不起身来的。于是他决心再创业,但也明白在巴兰基亚开药店肯定行不通。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带全家人离开巴兰基亚,去一个叫苏克雷的地方试试运气。起初马尔克斯也打算随行,但由于在巴兰基亚的未完成学业,最后还是独自留了下来。

离开了父母的管教,马尔克斯开始在学校里展露他的文学天赋。一进中学,马尔克斯就以诗人的身份出名,他创作的诗歌广为流传,非常成功。学校甚至想在校刊上刊登他的诗句,但马尔克斯拒绝了,因为他认为自己的所谓诗句不过是胡言乱语。他打算用这个理由来拒绝老师,万万没有想到,老师不仅没有让步,还记下了他的原话,最后还是以“我的胡言乱语”为题刊登了他的诗句。在后来的校园生活中,马尔克斯大部分时间都用于阅读课外书……

在学校里,马尔克斯把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阅读课外书上,甚至到了连课堂上的课也不听的地步,直接就在课上看起了课外书。当然,老师也不是瞎子,只是他们也承认马尔克斯在文学上确实有天赋,所以就默认了他的行为。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马尔克斯也迎来了青春期。

在这个时期,他偶然认识了一个当地木工的老婆,这是个漂亮的教职工。开始两人聊得来,每当丈夫出海的时候,她就会邀请马尔克斯去家里坐坐。两人渐渐发生了关系,在丈夫不在的时候吃起了禁果。马尔克斯后来说两人一来二去就如痴如醉,非常默契。一次马尔克斯数学不好,算错了日期,正在“快乐”的时候,女巫的老公突然回家,当场发现了两人在一起。老公虽然暴跳如雷,但最后还是因为马尔克斯曾治好过他父亲的病而原谅了他。

很快马尔克斯就高中毕业了,除了文学方面稍有造诣,其他成绩可以说烂透了。老师使出浑身解数也抬不起来,就算公然让他作弊考试,他还是告诉老师说不会。最后他就这样靠文科一门过关,完成了自己稀里糊涂的高中学业。

回家后,马尔克斯收到父亲的八卦,说在他不在的这段时间里,父亲又生了一大堆私生子,而母亲像当年的外公外婆一样,也宽容地一个个把他们接受了进来。按照父母的安排,高中毕业后的马尔克斯就读于波哥大的国立大学法律专业,父母对这个专业很满意。而马尔克斯本人除了文学和女人,对其他都没兴趣。

大学刚入学时,马尔克斯也是有事上课,没事就泡在咖啡馆看书。看完一本书就去找下一本,买不起就向别人借阅。直到有一天,一本名为《变形记》的书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读完它后,马尔克斯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立即有了创作的冲动。

马尔克斯立马就来到桌前,然后提笔,也试图想创造出一个新奇的世界,开始写下他人生中第一篇短篇小说。那写完这篇小说后的马尔克斯,却对这篇作品表现得极其的不自信。不过还好,他最终还是鼓起了勇气,亲自把这篇小说送到了一个名为《观察家报》的出版社中,随后就把稿件放到了门槛桌上,之后就离开了。没想到几天后,马尔克斯的短篇就被刊登在这家报刊之上,一经刊登就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好评,大家纷纷一键三连奋力吹羹,而他当时却穷得连一份报纸都买不起,以至于他想看自己的文章,也只能厚着脸皮和路人要了一份。而这一年马尔克斯20岁,直到多年以后,马尔克斯回想起当年短片不禁感叹,这他妈写的啥玩意儿。

发表这篇短片之后,马尔克斯很快就挤入了知名作家的队伍,就连他当年的文学偶像也给予他肯定,鼓励他继续创作,摆在今天就有点像大UP主转到小UP主的视频是吧。得到肯定的马尔克斯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在那段时间里是拼命的更新,那陆陆续续又发表了几个短片,那虽然这个阶段让马尔克斯收获了名声,但报社并没有给予他任何的报酬,基本就属于白嫖的状态。不过马尔克斯却不怎么在意,因为这个过程中他也不断的升级,他不仅开拓了自己的文学视野,也不断磨练了自己的文笔,而每当他遇到创作瓶颈的时候,马尔克斯都会去到当地的妓院去充充电,在一阵欢欲之中得到接下来的创作灵感。

但是这这样的状态并没有持续很久,在4月9号那天,波哥大发生了民众暴动,那在这场暴动里,马尔克斯的偶像,也是自由党的代表人物盖唐,被杀害。于是群众纷纷上街游行,学校被迫停课,那整个波哥大,立马就陷入一片混乱之中。那导致马尔克斯,不得不离开这个动荡的城市。但此时背负着实现梦想的他,又不想断然回家,所以他就独自前往一个叫卡塔赫纳的地方,打算在那里继续完成他的学业。

说是说继续完成学业了,而实际上马尔克斯是保持一日的风格,该旷课的旷课挂课的挂课,继续了他的文学创作。慢慢的他也在这条文学道路上,认识了不少文学圈的好友。其中一个好友就建议马尔克斯,去当地创办一家报刊叫做《宇宙报》里去试试水。但一开始马尔克斯并不仗,因为他的想法很明确,那就是想成为一名作家,写新闻并不是他最后的归宿。不过冷静下来后的他想一想,那做新闻不仅能够练文笔,还能认识一些圈内的大佬,最重要的是能搞饭,一举三得何乐不为呢?所以大腿一拍就和宇宙报开始建立联系。

而且在他的观察下他发现这家宇宙报是有点东西的,他刊登的报道中不仅会爆出一些社会的丑闻,而且张口就是大实话,粗言细语且从不包装,这让马尔克斯觉得有点意思,于是就正式加入。随后他又在宇宙报里面大张旋脚,政治立场也十分的明确,对于社会的种种不公,那是立即就开喷了,紧接着也开始批判国家的现状反对暴力横行等等,然后再加上他近几年在宇宙报上积累的文笔,那家伙,大笔一挥,出口成章,自自诛心。而他的态度与立场也让他收获了一批又一批死忠粉,随着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文章越写越真实,导致他后来经常收到来自各地的威胁信,也多次被官方约谈说你写的很好 下次别写了。

那一段时间之后,其他地区的紧张局势也蔓延到了卡塔赫纳这个地方,自由党也遭到了政治的迫害,部队也宣布从整个选举中弃权,不仅如此,政治势力也打算控制新闻媒体,审查制度逼迫新闻颠倒黑白,总而言之就是不能再说实话了,再说就要完蛋了。这些情况就让马尔格斯觉得,背离了自己的创作初衷,这使得他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于是他便自己做了一段分析,一方面他考虑到自己的成绩,想顺利毕业估计是不太科学了,另一方面宇宙报在这个环境下,那估计也写不出什么好玩意儿了,所以就在他迷茫之际,索性大腿一拍,那就直接辍学重新回到那个梦开始的地方,巴兰基亚。

于是回到巴兰基亚的马尔克斯,就按照往常一样,在图书馆里和几个好友鬼混,直到马尔克斯的母亲出现在他面前,让他陪她回去卖房子,从而就有了以上众多的回忆。从老宅回来之后,马尔克斯就想结合他外公的经历,以国家战争为背景,以自己的家族为线索来创造一本小说,名字也想好了,就叫做家。那起这个书名呢,是因为马尔克斯呢,不想让故事情节离开这个家。于是他开始为故事设计开头,由于他忘了外公父亲的名字,所以就只能引用外公的姓氏,布恩迪亚。马尔克斯呢也曾因为中间人民众多起重复啊,遇到不少困难,多次啊想取消布恩迪亚这个姓,但经过一番思考斗争之后还是保留下来。但距离这本小说的成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随后他便日日夜夜坚持写作,一写就是10个小时以上,一边不断的写一边不断抽烟,从来不与任何人交流,渐渐他写着写着。

也开始看清此时国家的发展脉络,对时局的了解也更加清晰,但同时也更加的绝望,因为他发现此时的拉丁美洲,就和他的内心一样,一直都不被理解,愈发的孤独。那往后的日子,马尔克斯还是颠沛流离,时不时周转于不同的城市,直到1958年,和他心爱的女孩子梅赛德斯结为了夫妇。那1964年,马尔克斯在与家人的旅途中,正式有了创造长篇小说的想法,于是他又立马掉头返回到家中。

回到家之后,他立马就把他们家的汽车抵押给了银行,换来了5000块钱生活费,随后他并把这5000块钱生活费丢给了妻子,并告诉她,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来打扰她,而且还要定时给她输送稿纸,那么马尔克斯的妻子就按照他的话照做了。那这样的日子持续了整整18个月,那马尔克斯终于出关了。那出关后的卡看到此时的家里那十分的空旷,那一件家具都没有了,而妻子却告诉他5000块钱早就被花光了,家里能卖的东西早就被他卖光了。虽然这个家看上去空空如也,但是妻子还是定时给马尔克斯输送稿纸,以及负责他的生活起居,这让后来的马尔克斯觉得十分的不可思议。小说完稿之后,妻子就寄给了出版社,和当时一样,马尔克斯对待自己的作品也是极其的不自信,他也给自己定了一个极限,他徇私着,小说撑死也能卖个5000本吧。而出版社这个时候却乐观的很,放出了狠话,至少能卖8000本。而1967年的6月,这本书呢终于得以问世,此书出版之后呢很快就席卷了全国,短短时间内卖出了50万本,而截至今日呢它的销量更是达到了1000万本,而这本书的名字就叫《百年孤独》。

OK 以上呢就是来自作者马尔克斯的神秘介绍了,那大部分篇章都是出自《活着是为了讲述》这本书中,那大家感兴趣也可以买来看看,那一口气了解完马尔克斯的整个人生,时不时就会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我到底是在现实中呢,还是在百年孤独一书中呢。作者生平和百年孤独不能说毫无相关,那简直是一模一样,十分的魔幻。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回到百年孤独艺术中来,我们先来聊聊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简而言之,魔幻现实主义就是对现实的施化或者否定,而且一提到这种写作手法,很多人对它的第一反应,就是在写作中抄一些神话传说,或者是不可思议的现象来辅助剧情的发展。

但其实所谓的魔幻现实主义更多是把魔幻的元素或者事情当成现实来写,比如我举个例子,比如百年孤独一处中,美人儿雷明代斯和床单一起飞走了这个名场面,家中的人看到雷明代斯升天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并不是震惊他为什么会飞,而是感叹他要去哪里,为什么要离开,对于升天这些事情反而觉得没什么稀奇的,好像在生活中就为常一样。那人们呢更多是注意到事件的本身,而不是这个现象,那这个呢就叫魔幻现实主义。那什么才是好的魔幻现实主义呢,那并不是看你里面的情节有多么的夸张,脑洞呢有多么的大,而是看你这些夸张的描述背后,到底隐含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或者是隐喻,用这些魔幻的现象来反映当下的生活。

可能这么说还不够人话,我举个例子再加个短篇,那估计大家就能明白了。比如说有一个主播逃税漏税,那用现实主义我们怎么说呢,我们可以这么说,一个主播下播之后,看到今天的盈利数据十分满意,但此时的助手却走过来,提醒他要注意交税,但主播置之不理继续在网货的直播中肆意的捞金,直到收到一条税务局的信息,说他逃税漏税,由此可能失去人身自由,随后他恍然大悟,立马的补交了税款,这就是现实主义了,现性的叙述一件现实中的事情。那以这个为蓝本的话,说成魔幻现实主义,那可以怎么说呢:

今天又是我直播的最后一天了,我这个生意怎么做对不对,更大的优惠赶紧买好不好赶紧买。那在这里也谢谢大家,好那我们下一期不见不散了,家人们拜拜。啊,终于结束了。啊啊,对对对,你赶紧把我们上次那个税款你交了,对赶紧补交,对对对,现在,现在,马上我会想办法把你带回家。

说完魔幻现实主义,我们再来说说小说中的名字。那整篇小说原文读下来呢,大家对名字这个点啊,可能印象会非常深刻。是一个名字祖祖辈辈都在用,我的妈呀!那特别是第一次读的时候啊,时常呢都会有一种感叹,那就是这他妈到底谁跟谁啊?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呢也是这样子的啊。但如果你硬着头皮把这本书读完的话,即使书中名字众多,但你读完之后呢,肯定还是会记住这两个名字,一个就是阿卡地奥,另外一个就是奥雷里亚诺。是吧?

那到底怎么区分他们两个人呢?大家可以从性格上入手,凡是叫阿卡地奥的人都比较属于外向型的人格,身材也比较魁梧,好斗好战,很容易冲动,做事也不考虑后果,而且都有重欲的倾向,香火在这里得到了延续。叫奥雷里亚诺都是内向型人格,比较擅长独立思考,享受独处,但同时也更加容易感受到孤独,一般也绝后。所以知道这两点之后,大家是不是就意识到,那对双胞胎兄弟虽然用着对方的名字,但却在过着自己原本的人生,这是两个名字之间的区别,也是本书的重要标签。名字中也是隐藏着人物的命运,祖祖辈辈重复的使用一个名字,则代表整个家族就是在一种循环之中,看似向前发展,实则原地踏步甚至后退。

而重复它不仅仅是百年孤独的一个大主题,更是那时整个拉丁美洲黑暗的命运。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就找到了打开百年孤独一书中的钥匙,那人民的重复是因为这个家族历史,这个国家的历史,这个大地的历史,就是在进行一个不断的循环。那回到书中啊,虽然循环呢和重复提高了整本百年孤独的阅读门槛,也劝退了很多人啊,但是呢只要我们摸清楚其中的规律之后,循环其实也是一种方便,大家都知道各自的名字代表了什么样的性格,你就能和作者或者情节去做个小小的互动。比如说你看到这个情节的时候,你就可以去猜,那么在这个情节下,这个人面对人会不会因为他的性格,而做出这样子的事情呢?那假如你猜中了,那就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阅读理解,但是猜不中那就更有趣了,那就好像马尔克斯在小说中给你来了个猝不及防。

这便是我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有趣的地方,特别是在双胞胎那个篇章中。说完名字,我们来说说百年孤独中的人物。相信大家也不能发现,整个百年孤独是没有主角。是吧?这个篇章说这个,那个篇章说那个的,然后整个小说下来,并没有看到什么家族开例会,父母给孩子开导教育啊,这些内容。虽然大家同为一家人,但彼此好像都是被隔开的,也不团结。那直到最后都是孤独的死去。那这一切都在羊皮卷的寓言之中,有一种深深的宿命感。

但其实书中的部分人物,他们也是意识到他们自己所谓的宿命感的,而且他们也用自己的方式去加以反抗。那就比如我们刚刚说到的第四代人的双胞胎,那他们两个人小时候就经常玩互换身份的游戏,然后和赛变成奥雷,奥雷变成和赛。那似乎他们也想用这种方式来挣开家族的家属。或者你来看看苏拉,她也是意识到家族这种无意义的循环,似乎就是从名字上开启的,所以她就和当时的丈夫加斯通说,以后生孩子无论男孩女孩,都不能再叫阿卡蒂奥或者奥莉莉安诺·雷米戴斯了。她也是想通过这种换名字的方式,来摆脱家族的前轮。不过终究都是徒劳。

那么接下来我就在小说中,选出三个最想谈的人物来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分别是乌尔苏拉,奥莉莉安诺上校,美人儿·雷米戴斯。那我们就从乌尔苏拉开始吧。那这本书读完之后呢,大家或多或少都能感觉到,乌尔苏拉才是这个家族的顶梁柱。是吧?那无论这个家族呢发生多大的事情啊,他都不会让家族风风雨雨,所以呢也活了很久。那就连马尔克斯啊也说过,他认为妇女就是在支撑着这个世界,而男人们只会一味的推倒历史。而这个角色的原型呢则是来自马尔克斯生命中三个不同的女人,那一个呢就是他的外婆,另外一个就是他的母亲,还有呢就是他的妻子。那分别是集合了三代人,十分坚强且坚韧的女性形象啊。那这也是马尔克斯呢,必须让乌尔苏拉活到小说后面的原因,因为啊他这么一死,那么整个家族呢也就散了,那家族散了,那这本书啊那就也就差不多完蛋了,所以呢只能等到后面的情节无足轻重的时候,他才可以彻底的离开。

那这个不仅让我想起我们今天所谓的家族生活,那我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或者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亲戚,说是所有亲戚吧,但其实平时大家极少走动和也很少往来,虽然并没有什么很大的矛盾,但感情上就是不咋地,那骨子里渗透着某种刻薄和冷漠,每次大家能够顺利的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所谓的家族,不是过年过节,就是因为家里的老人长辈奋力的召唤,大家才能聚得起,长辈就成为了维持家族关系的,一个重要的纽带。但只要这个纽带消失,或者说无法维持,那么这个所谓的家族,也差不多就散了,散了之后彼此又再次回到了孤独之中。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奥雷利亚诺上校。

那如果说百年孤独一定要选出一个主角的话,那我觉得很大概率会是上校这个角色,毕竟他一生太过传奇,经历过32场起义战争,逃过各种暗杀等等。那即使他离世之后,他的世界也会在后面的篇章被持续提起。然后在这里也补充一点,那就是上校的原型并非马尔克斯的外公,而是来自于哥伦比亚的一位将军,这个将军一生经历过40多场内战,整个人生也可以说非常的动荡,跟奥雷里奥诺上校如出一辙。而且说到这里我们的问题就又来了,前半生过得如此丰富的上校,为什么最后也逃不过孤独呢?那要回答这个问题啊,我们先要知道上校的孤独是源自于哪里,那我认为上校的孤独是源自于内心的迷茫,那关键词呢则是权力和爱情。

那权力的孤独这个很好理解是吧,那当人呢爬升到一定的地位的时候,他注定就是孤独的,那无论是古代的帝王啊,或者是今天的所谓的高层,他就是有很多东西是没有办法与人倾诉分享的,或者就是不被理解。而关于爱情,乌尔苏拉是这么评价上下落,他是一个不知道怎么去爱的男人,明明有过那么多女人,还有17个私生子,但他最后还是选择重复制作小鲸鱼,来孤独的度过余生。但其实这种心态就蛮像我们今天社会的年轻人的,那随着我们的社交网络的发达,本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应该被拉得更近,通过这些我们去发现爱,但讽刺的是反而是因为人们离得太近,而导致大家拉得更远,因为选择太多而变得无法选择,又或者我们和上校一样,在这个大环境下不知道怎么去表达我们自己,总感觉自己是不被理解的,不被接受的,而从而把自己困在了内心的围场之中。而像什么打游戏,宅着,独自刷短视频,这些就是大家手中的小鲸鱼。

最后我们来说说美人儿雷米戴斯。她可以说是一个很特别也很独立的存在,那无论是在布恩迪亚家族,或者是在整个马孔多,似乎都格格不入。而且她身上都有某种诅咒,对他有想法的人,一般活不到两页书就会挂,那甚至在后来书中,美人的雷米泰斯就成为了死亡的象征,也在马孔多传开了。那说到这里,我们的问题又又又来了,那众人都知道,美人雷米泰斯是死亡的象征,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前仆后继去追求他呢?表面当然是老色批啊是严控是吧,大家都喜欢美的东西,但更深层次来讲,则是雷梅戴斯本身这种种种出格的行为,比如说不穿衣服,不遵守社会法则,从这些行为上能够说明,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自由人。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人们不仅追求美貌,更是追求纯粹的自由。

那这也是拉美人民历经苦难后苦苦追求的东西。但结果怎么样呢?美人雷米戴斯最后升天飘走了,那说明在这片拉美的土地上,在那个时代中,人们的希望再次的破灭,而雷米戴斯升天的这个结局,大家现在都知道,是魔幻现实主义写法。是吧?那它是马尔科斯桢和阿拉伯明经故事,《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截取的灵感。那通过查阅资料得知,作者马尔科斯写到这一段的时候,卡住了,卡了整整三天。他原本是想给雷米戴斯安排一个,既合理又魔幻的结局,但一时不知道怎么写。但如果直接把它写上天,或做非常上天的话,那这个就很童话了,不太合理也不现实。

那就在他冥思苦想的一天里,他看见女人们正在清洗床单,而床单洗好的时候,怎么亮都亮不到衣架上去,到处乱飞,然后呢,他就开始想到,那就让美人跟着床单一起飞走,而床单呢就可以作为现实的载体,所以你看,马尔克斯写作,真的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现实的。那包括书中的什么猪尾巴,黄色蝴蝶啊,这种种种的景象,都是马尔克斯声称是自己亲眼所见,所以他必须从现实获得一个意向,他才能把它写进书中的。这也是为什么马尔克斯一直说自己是个现实主义作家的缘由。

OK 那么人物也说完了,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即使没有看过百年孤独的朋友,也会津津乐道的一句金句,那就是本书开篇的那一句话,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欧莱莉亚诺上校,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摇椅下。那这个句是为什么能成为经典呢?为什么可以让我国很多作家,来争相模仿呢?那很大原因,则是来自它独特的结构,它短短一句话,就隐藏了三个不同的时空,那分别是未来,现在,过去。所以当我们第一次打开这本书啊,我们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们立马呢就会陷入一个混乱的时空当中,我们不禁啊就会开始思考,哎,那上校是谁?那在看见那个冰块的下午是个怎样的下午?从而呢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不自觉的往下读了下去。

那这也是很多人说这本书有毒的原因。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开头,我的第一反应则是,这不是如今短视频的套路吗?你看一个短视频开始之后,是不是就需要在几秒之内就把你给吸引住,而有了这几秒的吸引,你才能把视频继续的看下去。所以你看我们今天玩的这一套,其实已经是大师玩剩下的了。

那么紧接着我们来说说百年孤独里面一个解读的彩蛋,那就是百年孤独神在哪里。那这是一个范业老师的一个说法啊特别有意思,我听完之后呢也感觉到特别的震撼,所以在这里呢分享给大家。那大家都知道百年孤独的另外一个主题呢是破译是吧,那整个家族呢都有代表人物在破译那张神秘的羊皮券。那直到第六代人,我们把他叫小奥,是吧,终于是把他破解了出来。而在破译之后呢,他也发现自己原来只是异闻中的一个角色。那么呢,他在破译这个行为结束的同时,他也都走向了生命的尽头。但是呢,在这个破译的过程中,其实除了小奥以外,还有另外一位隐形的异者也在场,那这个异者呢,就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此时正在看这本书嘛。所以我们就可以把百年孤独,看作是羊皮卷的一种异文景象。如果是在这个角度上来看的话,那创作了这本小说的作者马尔克斯,他就成功换位变成了异者,而他笔下那个人物几乎赛人老梅,他反倒成为了原作者,因为羊皮卷是他创造的嘛。

那么大家听到这里可能觉得这是一个过度的解读,或者是一个很无谓的脑洞。是吧?但这些其实在小说中早有伏笔的,那就像小说的后半部分,小奥在书店购买书籍的时候认识了四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但是他这四个好朋友中其中有一个跟他走得很近,这个人叫做加弗利尔。而这个加弗利尔的祖父是马尔克斯上校,他的原名是赫雷内勒多·马尔克斯。这位加弗里尔后来离开了马孔多,逃离了这场飓风。那也就是说这个幸免了年轻人,他的全名应该叫什么呢?应该叫加弗里尔·马尔克斯,这个名字恰恰就是《百年孤独》中作者的名字。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解读的话,这本书立马就神了是吧,百年孤独的作者居然是百年孤独中人物所创造出来的人物,陷入了一种恐怖游轮中的一种宿命循环中。想想是十分有趣的。当然了,这个是没有什么官方的认证的,大家就当逗一乐听一听就可以了。

那最后呢,我们来为百年孤独做一个总结。那这部作品呢,描绘了整个拉美的性格和命运,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都是生活在自我封闭,互不交流的孤独之中,甚至包括每一代新生儿都是带着孤独的特质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从小就被遗弃不被关心。那这证实20世纪初拉美的现实状况,那马尔克斯塔神说过,孤独就是拉美的代名词,拉美之所以走向今天跟他的迷信,僵化落,愚昧,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些特质早已深深的渗入了民族精神当中,他开始成为了阻止国家民族进步的绊脚石。所以拉美文明是一种不被外人理解的文明,因为不被理解,所以孤独。

但拉美文明并不是没有机会接触到新文明的,那就在小说中也有类似的说明,文中加斯通这个角色到来的时候,预设着外来文明尝试着与拉美文明来做一个相容交互的尝试,但随着加斯通在马孔多的无聊以及格格不入,到最后创业梦想的破灭,返回了欧洲。那从这个举动就可以说明,马孔多这个地方摆脱孤独的失败,那更深层次来讲,外来文明与拉美文明交互的失败,新进的文明并不能拯救落后的文明,而拉美人民不但不自知,更在某些时刻正在忘记他们的历史。

那就如《翻石楼飘香》这一书中提到过,拉丁美洲历史是一系列代价而徒劳的奋斗集合,是一幕幕事先要注定被人遗忘的戏剧集合,至今在我们中间健忘症仍然存在,只要时过境迁,谁也不会记得香蕉工人横遭屠杀的惨案,谁也不会想起奥雷里亚诺上校。那小说最后的结尾是说,这个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出现在大地之上,那这个家族呢就像拉丁美洲最后呢随风而去。那这些种种的经历呢只要经历一次就够了,那这个呢就像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的结尾一样,没吃过人的孩子,或许还有,舅舅孩子,那他们呢,都在用文字唤醒着一片又一片的国人,使其摆脱苦难。所以百年孤独,它不是关乎某个国家,或是某个人的故事,而是关乎整个人类的故事。所以说到这里,还是那句话,我们为什么要回看历史,因为历史就是往事的先知,它通过赞成或反对的往事来预告未来。

终于来到最后一个板块了,我个人读后感。那在这个板块中呢,我并不打算长篇大论说的太多,因为我想说的也上面已经说的差不多了,也不想去强行的升华主题,那更多呢是想来分享,我读完这本书之后的一些心情还有感受吧。那么百年孤独这本书呢,我从很早以前就听过也看过了,但很惭愧,我第一次看它的时候呢,是把它当成某种书籍来观赏的。那时的我就惊叹于,嗯?怎么黄书都能卖得这么好?当然这很明显是我格局小了是吧。那等我长大一点之后呢,我重读这本书,虽然感受不一样,但是还是看得一头雾水。那直到去年呢,我有了把它做成视频的打算,于是我才真正的开始去了解它,包括它的作者生平,它后面的历史等等。这个期间才让我真正的走进百年孤独。

而这一次读完之后,我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好像时间也过去了很久,我似乎也随着书中的人物,还有情节度过了这一个百年。读完这本小说呢,会有一种很明显的宿命感,那所有人的生命呢,都是在进行一个循环和重复。但是呢,我想了一下,当我们跳出了这本小说,我好像也发现了,这何尝不是我们的人生呢。

比如说啊,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好好的学习,将来考个好的学校,找份好的工作,组建一个好的家庭,然后呢,再教我们的小孩好读书考个好的学校,你看,如此的仿佛,大家似乎都在过着同一种人生,要不怎么说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呢?但是我们反过来想一想,虽然大家都在过着同一种人生,但是我们的孤独是一样的吗?我不太确定。那然而最大的孤独是什么样子呢?我想大概是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我们完成了很多事情,但最后这些事情似乎都注定是会被遗忘的,或者说无人提及,我们一无所有的来也终将一无所有的离去。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孤独它就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它总有那个阶段的孤独,所以我们才需要不断的去折腾,去不断的经历,那无论成功与否,这些最后都会变成我们的记忆,而记忆无疑就是抵抗孤独最大的武器,因为回忆会比经历要长得多嘛。

那如果大家有去过农村的话,肯定是能够发现,那每个村里都有整日无所事事,然后独自坐在门口等待的老人家,那你说他们孤独吗?那答案无疑就是肯定。那什么能够拯救他们的孤独呢?那唯有他们过往的记忆还有对未来的期许,我们也是一样。所以在马孔多,最可怕的孤独莫过于村里人都得了失眠症,那长久失眠使他们都丧失了记忆,那就在人们想不起来自己来自哪里,将要去往何处,自己能干什么的时候,是最孤独的时刻。而读完这本书呢,以及结合历史的资料,那从宏观上来讲,我认为我们是很庆幸的,那好在我们今日的孤独啊,并没有建立在被列强的侵略上,那好在我们的孤独没有被一阵飓风抹去,那好在我们的孤独,是建立在今日强大的中国之上。

那从个人角度来讲,我认为孤独呢,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穷极一生,没有按照我们自己的想法,去做过一些什么,那可怕的是,我们从来不敢独自去面对孤独,那可怕的是,我们以为我们自己从不孤独,虽然孤独它不可避免,但生活呢,也会因为大家的负重前行,而变得更好。同时呢,也希望拉美的历史,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出现在这片大地之上。我很喜欢我自己的这个比喻,孤独就像一片茫茫大海,而我们每个人就像大海上的一叶扁舟,祝愿大家随风而去的同时,能够与他人相伴而行。

这个视频中我也毫不保留,把我能够知道的东西分享给大家了,但是我也必须要承认,想要真正的读懂《百年孤独》,仅靠我这个视频是完全不够的,还是需要大家真的去拿起这本书,一字一句去感受孤独的魅力,相信你也能够在书中收获颇丰。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你将会在大年29,或是最晚大年初一看到这个视频,在这里也和大家拜个年,新年新气象。

在这里也开个新坑,如果本期视频能够点赞超过8000的话,那么下一个名著系列,我们就来讲讲马尔克斯的另外一本名著,《霍乱时期的爱情》。然后呢,也谢谢你能够看到这里,我是包子,我们下一个名著系列视频,再见,拜拜,新年快乐!

本文根据视频整理并适当修改。

来自 一只萧包子

 

发表评论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