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次浏览

《弃长安》-樊登讲书

读完本文需40分钟,穿越长安盛衰,追寻安史之乱的真相。

各位好,今天讲一本非常过瘾的书,这本书叫《弃长安》。有中国古诗词基础的人,大多会知道“汉皇重色思倾国”这句诗。安史之乱的故事就是发生在李隆基统治的年代。根据相关统计,安史之乱之前,唐朝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六千万人左右,但安史之乱之后只剩下了不到两千万人。当然,统计数值可能有误差,但是安史之乱确实是一场在盛世突然发生的变故,自此之后整个唐朝由盛转衰,从盛唐过渡到中唐。那么,这一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

开篇我们先讲“李林甫的盛世”一章,了解一下安史之乱是如何开始的。这一切应该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十一月张九龄被罢相开始谈起。张九龄当时是右相,右相就是职位最高的宰相。张九龄被罢相以后,唐朝进入了李林甫时代。他当了十六年的右相,加上之前当宰相的三年,他总共当了十九年宰相,所以他在位的时间比其他的宰相都要长得多。李林甫和张九龄之间有非常深刻的矛盾,这个矛盾其实就是文学派和吏治派之间的矛盾。

大家都知道,张九龄是大诗人。我曾经还在一个地方见过张九龄亲手种的一棵大树。张九龄的口碑很好,学问也很高。他曾经在见到安禄山时铁口直断,说:“乱幽州者,必此胡也。”安禄山后来何止是乱幽州,是乱全国。唐朝皇室的家风不太好。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夺下了天下,他杀死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从李渊手里抢来了天下。李隆基也是通过发动宫廷政变获得了皇位,所以他觉得最需要防备的是自己的儿子。

也正是因此,当时的太子李瑛被很多人所构陷。最后李隆基决定要废掉他,但是张九龄不同意,张九龄说:“太子在这么多年里,没有犯过什么大错,为什么要废他呢?”李隆基听了很不高兴。而李林甫的办法是什么?李林甫当着大家的面什么都不说,等到别人都退了,他假装腿疼走得慢,然后扭回头通过宦官跟皇帝讲:“这是你们家的家事,你怎么让别人议论呢?你想怎么做就应该怎么做。”听到这种话,李隆基就觉得很舒服,觉得这个人很懂自己。有一个成语叫“口蜜腹剑”,就与李林甫的做派完美契合,他就擅长干这种事,以此获得皇帝的信任。那个时候的李隆基,已经不复当年的英明神武了,他已年过半百、体力不济,而且很容易依赖那些对自己百依百顺的人,因此犯下了很多的错误。开元二十五年,李瑛被废。开元二十六年,后来的肃宗李亨被立为太子。开元二十八年十月,五十六岁的李隆基遇到了二十二岁的杨玉环(杨玉环当时是寿王妃)。安排他们在华清宫见面的,很可能就是高力士。两个人坠入了爱河。

当时唐玄宗让杨玉环当道士以掩人耳目,所以在大明宫里出现了一个太真道士。到开元二十九年,杨玉环入兴庆宫(就在现在的西安交大对面),然后被封为娘子。天宝四载,杨玉环被册立为贵妃。皇帝觉得自己特别累,总想把政事委托给李林甫。所以针对这个想法,他曾跟高力士进行了一次谈话。天宝三载,李隆基对高力士说:“朕不出长安近十年,天下无事,朕欲高居无为,悉以政事委林甫,何如?”翻译过来大致就是说:“我这十年没离开过长安,天下平安无事,干脆就把治国理政之事都交给李林甫,让我好好地谈恋爱,这样也挺好。”但高力士表示反对,说:“天下大柄,不可假人;彼威势既成,谁敢复议之者!”李隆基当即面露不悦,高力士见状,赶紧顿首请罪:“臣狂疾,发妄言,罪当死!”他在这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使得皇帝不悦,这也让他有点后怕。但实际上,李隆基对于高力士还是相当信任的。李林甫是一个什么人呢?这个人品格不高,但是能力很强,主要强在哪儿?强在吏治——管理得好、善于收税。中国自古最怕的就是聚敛之臣,聚敛之臣比偷东西的人可怕多了,因为他是名正言顺地为皇帝聚敛,让天下的财富悉归于皇帝。这种做法实际上会引发大乱子,但是会让皇帝觉得很舒服。而且在当时,门阀已经没落了,皇权独大,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皇帝的身上,而宰相的权力就来自皇帝的权力,所以李林甫几乎做到了只手遮天。

由于皇帝忌惮太子,要想能够取悦李隆基,就必须得罪太子。因此,李林甫所有的政治举动都是针对太子的。因为他知道,哪怕跟太子稍有亲近,都会让皇帝害怕。所以,“天宝三大案”中的每一个案件所针对的人都是太子李亨。我们就讲其中一个案子——王忠嗣案。王忠嗣是跟太子李亨一块儿长大的,原本就是河东和朔方节度使,后来又兼领了河西、陇右两镇节度使,所以可以说他是大唐军界的第一号人物。天宝六载十月份,李隆基跟王忠嗣说:“你能不能去收服吐蕃控制下的要塞石堡城?”王忠嗣说:“我知道那个地方,是一个小地方,不是那么重要。如果攻打石堡城,所得不如所失。”因为那里易守难攻,要攻上去至少得死几万人,用几万人的命拿下那么一个小地方不划算。李隆基很生气,因为皇帝想要干的事他竟然不想干。然后李隆基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董延光。大唐的“军神”李光弼是一个明白人,李光弼就悄悄提醒王忠嗣:“彼无功,必归罪于大夫。”如果董延光攻不下来,肯定会把责任推卸在王忠嗣身上,所以要小心一点。这时王忠嗣就说了一句能够名垂青史的话:“忠嗣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乎?”就是我怎么能够用数万人的生命去换一个官职呢?后来,董延光久攻石堡城不克,便将主要责任推到王忠嗣身上,说王忠嗣故意阻挠,害得王忠嗣差点连命都丢了。王忠嗣曾经的属下、名将哥舒翰在李隆基面前极力求情,“言词慷慨,声泪俱下”,才让王忠嗣留下了一条命。天宝八载,哥舒翰出兵收复了石堡城,唐军此战死了数万人。在这个时候,李林甫针对王忠嗣,说他“欲拥兵以尊奉太子”,就是王忠嗣想造反,他跟太子是一伙的。

这个指控罪名是很大的。最后还是李隆基出面,说太子久在深宫,不可能跟他有什么联络,才将这件事平息。你就知道,太子的生活是非常不容易的。还有一个人叫安禄山。关于安禄山有一个很著名的桥段:安禄山到朝会上,见太子不拜。你想想看,一般人看到储君在这儿,总得打个招呼。但安禄山见太子不拜,别人问他为什么,安禄山说自己“只知陛下,不知太子”。他就是为了在李隆基面前立自己的人设,想要让李隆基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只知道对皇帝效忠的人。李林甫特别倡导用蕃将,安史之乱就是从他这儿埋下了祸根。为什么他倡导用蕃将呢?因为蕃将“不识文字,无入相由”。他最怕“出将入相”,如果你在外边能打仗,回朝能当宰相,还能调动兵权,这多危险啊!假如你再跟太子联合,那皇帝不就不安全了吗?所以他更愿意用安禄山、高仙芝、哥舒翰这样的蕃将。李林甫特别怕读书人,因为他是吏治派,特别讨厌读书人。讨厌到什么程度呢?大家读《杜甫传》就会知道一个故事:杜甫跑去科考,那一年一个进士都没有,皇帝问:“为什么一个都招不到呢?”李林甫说:“野无遗贤。”“野无遗贤”是什么意思?这个国家正值盛世,经营得实在是太好了,所有能干的人都在朝廷中有位置,所有的人才都被任用了。

皇帝一听,说:“这很好,能够做到野无遗贤,这简直是大好事。”今天我们总说“野无遗贤”是个好词,但但李林甫口中的“野无遗贤”实际上是一个特别恶心的词,这样的做法导致大量的文人根本没有机会崭露头角。但李林甫也得用人,他喜欢用什么人?他喜欢用那种没文化的、没底线的、手黑的人,他找到了一个人叫杨钊。杨钊也姓杨,但是跟杨贵妃关系其实并不密切。杨钊是杨贵妃的远房堂兄,底层出身,为人粗鄙,下手狠毒。然后李林甫觉得这样的人正好,于是杨钊不断被提拔起来。后来,杨钊受到了皇帝的接见。天宝九载十月,李隆基一下子给了杨钊两项恩宠。一是给杨钊的舅舅张易之兄弟平反。杨钊的舅舅是什么人?张易之兄弟,是武则天的面首。给他的舅舅平反,为武则天皇帝的两位面首恢复了名誉,也等于洗白了他的家世。二是亲自给杨钊赐了一个非常正能量的名字,叫“杨国忠”——还有什么比皇帝亲自认证为忠臣更能显示荣宠?自此杨国忠登场。有一句话叫“恶人自有恶人磨”,李林甫自以为能够把杨国忠控制得很好,但是杨国忠是一个没有底线的人,他对李林甫的暗害使得李林甫极其害怕,所以两个人产生了激烈的斗争。天宝十一载,剑南告急,李林甫建议派杨国忠去。杨国忠哭着不愿走,跟皇帝说:“我如果走了,一定会被李林甫害死。”因为跑到外边就没有皇帝保护了,李林甫就会立刻要了自己的命。

皇帝说:“你放心,我保护你。你去去就回,我很快就将你调回来。”于是杨国忠哭着走了。结果在这个时候,李林甫的身体不行了,他已经老了。十一月二十四号,李林甫病逝。病逝之前,他还见到了杨国忠,跟杨国忠讲:“以后的事就委托给你了。”听到这话,杨国忠汗出如浆,依然担心李林甫会有什么后招。李林甫死的时候七十岁。实际上,整个安史之乱的祸根是在李林甫掌权的这十几年埋下的。首先,蕃将受重用;其次,文人得不到任何发言的机会;另外,小人当道。这时候唐朝的政局已经变得岌岌可危了。接下来让我们进入“杨国忠的预言”一章。李林甫死后,杨国忠成为右相,所有人都攀附他,都希望杨国忠能提拔自己。有一个叫作张彖的士子说:“君辈倚杨右相如泰山,吾以为冰山耳。”这句话真是有大智慧。他说:“你们都把他当泰山倚靠他,但在我看来他就是一座冰山,不知道哪天就化了。”说实话,杨国忠掌权的时间其实很短,没几年安史之乱就爆发了。《资治通鉴》评价李林甫“养成天下之乱”,而杨国忠“终成其乱”,最终把这件事挑破了。杨国忠一上台就清算李林甫,因为李林甫干过很多坏事,得罪过很多人。除此之外,杨国忠进一步地聚敛,为皇帝搞了很多钱。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皇帝太喜欢打仗了。“皇帝好大喜功,宰相逢君之恶,边将建功心切,诗人歌颂军功,在彼时的大唐边疆,皇帝、宰相、边将和诗人组成了一个自驱动的盛世军功名利链,日夜旋转,将开边大业次第推向国力极限,直至反噬盛世。”大家都在努力地追捧皇帝,都觉得皇帝打仗的策略是对的,而且人们都以建立边功为荣。

就在这个时候,皇帝跟高力士之间又有了一次对话。天宝十三载,李隆基已经七十岁,年纪已经很大了,便又想退休,于是他对高力士说:“朕今老矣,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夫复何忧!”高力士给出了一个警示,说:“臣闻云南数丧师,又边将拥兵太盛,陛下将何以制之!臣恐一旦祸发,不可复救,何谓无忧也!”高力士是个明白人,他说:“你看咱们前面打那几仗,死了那么多人,一仗下来死十万人、二十万人,损失惨重。而边将又没什么文化,手里有那么多兵马,一旦出了乱子怎么办?”高力士是有前瞻性的。安禄山有三百三十多斤重。到朝廷上,皇帝开玩笑问他:“你肚子那么大,里边都有什么?”安禄山说:“更无余物,正有赤心耳。”意思是这里边没别的,就是对皇帝的赤胆忠心。这时候,杨国忠站出来预言安禄山必反。小人有一个问题,就是喜欢斗争,没有斗争就不舒服。杨国忠斗掉了李林甫,回头一看,安禄山形成了威胁,再斗安禄山。那杨国忠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预言家呢?对此我们得分开来讲。

一种可能是他正确地预言了安禄山要谋反这件事;另一种可能正是他的预言导致了安禄山必须得反,因为他一再逼迫,使得安禄山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天宝十三载,安禄山最后一次到长安觐见。因为皇帝说:“安禄山如果真的要造反的话,我召见他就不会来,咱们再试着召他一次,看他来不来。”安禄山来了以后就在皇帝面前哭诉:“这里有人要害我。干脆这样,请封我为宰相。我留在长安当宰相,就不领兵了,那不就可以了吗?”但杨国忠不同意,后来安禄山被封为仆射(pú yè)。安禄山郁郁寡欢地回到了范阳。范阳是哪儿呢?就是今天的北京一带。安禄山回到了他的根据地范阳后,就开始做准备。在这个阶段,李白还投靠过安禄山,到了那儿以后发现安禄山必反,所以就赶紧跑了。安禄山是怎么造反的?他将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第一步,安禄山主动向李隆基请缨,掌管全国军马最高管理机构,马在古代就相当于坦克。李隆基同意了,于是安禄山将数千匹好马全部偷偷运到了范阳,先把自己的“坦克部队”建立起来。第二步,安禄山为收买军心,加强对军队的控制,以军中有大量有功将士为由,要求李隆基授予自己打破常规自行提拔军官的人事特权,获准后,他一口气在军中任命了五百多名将军、两千多名中郎将。各位知道这个临时提拔的特权意味着什么吗?扩编。

当你有了更多的中郎将,有了更多的将军以后,底下一扩编,这个队伍就会呈几何级数地增长。这时,很多人都跟李隆基讲:“这个胡人必反。”但李隆基不仅置之不理,甚至谁敢在他面前说安禄山谋反,他就把这个人绑了送到范阳去,让安禄山来处置,因为他觉得自己对于安禄山是全权掌握的。“天宝十四载二月,安禄山在前一年刚获准一次性提拔数千名军将的基础上,又派遣副将何千年入朝,要求以蕃将三十二人取代汉将(将蕃将的比例提高,削弱汉将的权力),李隆基不假思索地准奏了。”这时候,左相韦见素已经断定“其反明矣”,这个人肯定是要反了。但李隆基还是不信,派了太监到范阳去视察。太监去了以后,安禄山招待得很好,他会来事儿,给了太监特别多钱来贿赂他。于是太监回来以后说安禄山“竭忠奉国,无有二心”,安禄山没有任何问题,不用再担心了。李隆基甚至跟韦见素、杨国忠说:“朕推心待之,必无异志。”——我对这个人完全信任,他绝对不会辜负我,你们放心吧,我替他作保。皇帝出面作保,其他人说还有什么用?李隆基的关注点根本不在安禄山,李隆基的关注点只在太子,因为他自己的权力就是造反得来的,所以一天到晚防备太子造反。天宝十四载四五月份的时候,杨国忠干了一件大胆的事——没有经过李隆基的同意,搜查了安禄山的宅子。安禄山的儿子就在长安城里做“质子”,所以马上就把这个消息通报给了安禄山。如此,安禄山必反,因为这时候朝廷已经开始搜查他的宅院,想要获得罪证了。

当杨国忠的预言实现了以后,他竟然有点得意,当安禄山真的大兵压境时,杨国忠说:“你看,我的预言很准。”但是他可能没有想到,可能是他过度的压迫以及过早的预言使得安禄山走上了这条道路。安禄山造反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所有人都能够看到皇帝越来越老了,已经七十多岁了。在古代,“人生七十古来稀”,而且皇帝还沉迷酒色,万一哪天皇帝驾崩,上台的可就是太子李亨。而安禄山为了能够跟皇帝亲近,曾说自己眼中没有太子,那等到太子当上皇帝的时候,他的日子还能好过吗?所以,这可能也是安禄山起兵造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率十五万兵马从范阳起兵,名义很简单——清君侧。意思就是他不是造反,而是要杀杨国忠,因为杨国忠在皇帝身边乱说话。当时唐朝的国防已经完全跟初唐时不一样了,变成了募兵制。募兵制的问题是什么呢?首先是经费要求特别高;其次,募来的新人都不会打仗,得慢慢训练。士兵要打很多年的仗,变成老兵之后才会有比较强的战斗力。而安禄山手下都是老兵,是从边疆打过来的。在李世民的时代(初唐的时候),整个国家军事格局“内重外轻”,就是说,大部队、能征惯战的军队都在长安周边,在外面的比较少。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军事格局是“内轻外重”,重兵都在西北和东北边疆,长安附近没有能打仗的部队,都得现募。

所以安禄山起兵以后,势如破竹,一路打了下来。七天以后李隆基得到消息,这时他还在华清宫。预言成真,杨国忠特别得意。他们派了毕思琛和程千里分别奔赴洛阳和河东募兵防守,但打不了几下就完蛋了。李隆基又召安西节度使封常清觐见,封常清是大唐的著名的大将。封常清来了以后,就跟皇帝说:“没事,放心吧,我去平乱,要不了几天,我就把他的头提来给你。”皇帝问他怎么这么有信心,他回答说:“咱们是盛世,整个河北一带其实不愿意造反,都是被安禄山裹挟的。”皇帝对封常清非常信任,他听到封常清如此自信地说战争很快就能平息,他连长安都没有回,继续待在华清宫休息,没有进入战时状态。然而,封常清五战五败。为什么呢?因为他手下的兵全是新兵,都是现场募来五六万人就跟对方打仗,而对方是能征惯战的边将,又有大量的骑兵,所以他的军队根本打不过。十一月二十一日,博陵失陷。李隆基觉得事态严重,才回到长安。他回到长安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直接杀掉了安禄山的大儿子安庆宗。这时候李隆基才开始重视这件事,随即进行了军事调整,李隆基也是会打仗的人。“第一,新设河南节度使,领陈留等十三郡,由卫尉卿张介然担任。

这也是唐朝第一次在边境以外的内地设置节度使。”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河南当时已经是唐帝国的边境了。“第二,让朔方节度使安思顺转任户部尚书,由安思顺在朔方的下属郭子仪接任节度使。”然后,李隆基又召见了“西北军三巨头”之一的高仙芝,高仙芝也是蕃将。十二月初一,高仙芝率领五万大军从长安出发,进驻陕郡(今河南省三门峡地区)。高仙芝出师的第二天(十二月初二),安禄山大军就在灵昌郡(今河南安阳滑县东)强渡了黄河,然后向南直逼陈留。张介然刚去河南当节度使就被俘,然后被杀了。安禄山不仅杀掉了张介然,还屠杀了近万名陈留的降兵。打到荥阳的时候,守城的士兵因为都是新来的年轻人,一听到号角响,便“自坠如雨”,大量的兵吓得腿软,从城墙上掉下来了。这仗根本就不用打,安禄山轻松拿下荥阳。这时安禄山距洛阳只有二百七十里了。荥阳失守前一天,七十一岁的李隆基宣布要御驾亲征。七十一岁皇帝要去打仗,这件事根本没法实现。为什么呢?他还没出征,最后的集结日十二月二十号还没到,洛阳就已经失陷了。安禄山进兵的速度是很快的。封常清五战五败以后,被李隆基贬为白衣。封常清白衣襄助,就是他没有官职了,但仍在军前效力,因为他还有点经验。封常清(在临刑前的谢死遗表中)跟皇帝讲了一句话:“望陛下不轻此贼。”绝对不能轻视,因为这家伙实在是比想象中要厉害得多,他是蓄谋已久、准备好了的。

封常清到了高仙芝的阵前,然后劝高仙芝别打了,直接退到潼关,因为潼关有天险,所以说守住潼关是更有效的做法。在潼关外边,在河南跟他们打,根本打不过。高仙芝接受了封常清的建议。高仙芝曾经合作过的一个太监叫边令诚,做了监军。边令诚以前救过高仙芝的命,但是这一次却坏了他的事。边令诚知道皇帝想要什么,皇帝急于解决这个问题,希望早点平定叛乱。因为皇帝所收到的信息都是轻视安禄山叛乱的,都说这就是小小的一次作乱。然后边令诚给皇帝上奏折说:“封常清夸大贼军兵势,动摇军心;而高仙芝在陕郡不战而退,弃地数百里,又贪污士兵的口粮。”这个奏折呈上去以后,李隆基赫然震怒,当即下令赐死高仙芝和封常清。这两个著名的西北军将领,竟然因为宦官弄权被杀掉了。这个时候真正让大唐喘了一口气的,就是安禄山称帝。安禄山打到了洛阳以后,停下来了,因为正好赶上他过生日,安禄山是大年初一的生日。756年正月初一生日,安禄山称帝,说:“咱能不能打到长安先不说,咱先当皇帝,当皇帝过瘾。”安禄山称帝,国号大燕,起了个年号叫圣武。所以,圣武元年和我们说的天宝十五载是同一个年份。

安禄山在洛阳称帝以后,潼关这个地方的僵持状态持续了半年时间。如果没有这半年时间,李隆基说不定跑都跑不了。而且安禄山停留在洛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河北乱了。他身后的河北有很多起义军,这里领头的人是非常著名的兄弟俩——颜真卿、颜杲卿。关于颜真卿,大家都知道颜体,他写字写得特别好。颜杲卿在常山郡和史思明打仗,“粮尽矢绝”,箭都射光了,粮食也都没有了。随后颜杲卿被抓,被抓了以后破口大骂,根本不投降,史思明直接将他送到洛阳去见安禄山。安禄山说:“颜杲卿,你是我提拔起来的,是我手下的人,你怎么能够反叛我呢?”颜杲卿说:“我是大唐的臣子,哪里是你手下的人?”然后痛骂不已。于是安禄山命人将他绑在柱子上割肉,此时颜杲卿仍骂不绝口,行刑人又把颜杲卿的舌头割掉了,颜杲卿就这样死了。颜杲卿的儿子颜季明也同时身死。颜真卿两年后(派人)到常山去寻找他们的尸骨,只找到了颜季明的头颅。他非常难过,所以在巨创之下写下了一篇祭文,这就是我们今天知道的所谓“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颜杲卿死去二十八年之后,安史之乱早就结束了,颜真卿被另外一个叛臣李希烈所执,之后也被杀,终年七十七岁。颜家这是一门忠烈。河北的起义、平叛,以及颜真卿这些人不断的斗争,也拖慢了安禄山军队向长安进军的步伐。

接下来这一章叫“哥舒翰的膝盖”。哥舒翰是朝廷“硕果仅存”的大将。天宝十四载十二月十九日,李隆基在长安见了哥舒翰。哥舒翰是名老将,当时都已经中风了,身子都不协调,但没办法,因为只有他统领的西北军能够跟东北军抗衡,于是皇帝就派他到潼关去。哥舒翰到潼关以后,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坚守潼关,而不是出关决战。因为敌军确实兵盛,而自己手下的士兵都很年轻,没有什么经验,肯定打不过。但是皇帝不允许,皇帝一封一封的诏书发下去(这跟岳飞收到的十二面金牌是一样的),要他赶紧出潼关,赶紧平叛,不能够在这儿耗着,因为耗着需要钱,需要大量的成本。天宝十五载六月初四,哥舒翰恸哭出潼关。他知道出去是打不赢的,于是恸哭一场,带兵出潼关,近二十万大军中了埋伏。他的对手也很厉害,叫崔乾祐。崔乾祐先是用小股的几千人引诱他,等他们跑到山谷中间的时候,周围的滚木礌石就全下来了。哥舒翰的近二十万大军最后只剩下八千余人跑回潼关。次日潼关沦陷,潼关就这样被攻破了。潼关被攻破了以后,哥舒翰一开始不降,但是被押到安禄山面前的时候,哥舒翰扑通一下子跪下了。我们过去有一句话讲:“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面临生死考验的时候,如果一个人在气头上会说“杀头吧”,这兴许容易一点儿。但是等到被折磨一段时间以后,你的内心当中就有别的想法了。哥舒翰与安禄山这俩人原来不是上下级,而是死对头,向来关系不和。所以当哥舒翰见到安禄山时,安禄山说:“过去你一直蔑视我,现在又如何呢?”哥舒翰扑通就跪倒了,伏地叩首说:“臣肉眼不识陛下,以至于此。

现今天下未平,李光弼在常山,李祗在东平,鲁炅在南阳,只要陛下饶臣一命,我愿写信招降他们,可一举平定这三面唐军。”安禄山很高兴,说:“行,给你封个官,留下来。”结果等到安禄山战败的时候,哥舒翰就被随手杀掉了。后来杜甫写诗,叫作:“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过去都是“哥舒夜带刀”,哥舒翰代表着大唐的军力,代表着大唐的威武;但是现在变成了“慎勿学哥舒”,就是不要学他。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杨玉环的香囊”一章。潼关一陷落,过了潼关就是一马平川了(我是陕西人,所以很清楚)。从洛阳往潼关的道路全是山路,确实易守难攻。但是一过潼关地势就平了,没有天险可守。而且没有多远,过了华阴、临潼就到长安了。所以这时候就出现了这本书的名字《弃长安》,把当时全世界最繁华的大都市长安城抛弃了。天宝十五载六月十三号的凌晨,李隆基和杨玉环一行人抛弃了长安,从兴庆宫出发逃跑。这个逃跑的建议是谁提的呢?是杨国忠提的,叫作“幸蜀之策”。对于是否要逃,当时实际上有讨论。

比如诗人高适就说:“长安城城墙很高,如果我们把长安城的部队和我们的老百姓调动起来,我们死守长安,再加上外边还有大量的部队,各处都在勤王,长安肯定能守得住。”一些史学家判断,当时长安未必守不住。但是这种方案对于皇帝的生命来讲是个威胁,所以皇帝决定还是走。他号称要百官亲征,实际上既没有百官,也没有亲征,只有一小撮的皇室人员跟着陈玄礼所带的禁军跑掉了。还没出城的时候,杨国忠建议把左藏库给烧了。左藏库是什么呢?相当于国家金库。李隆基说:“算了吧,留给叛军吧。”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叛军进了城,发现什么都抢不到,肯定会杀老百姓。李隆基还是有一点仁厚之心的,将左藏库留了下来。杨国忠还建议逃跑的时候把桥都烧了,但是李隆基还是说:“算了,后边的人还要跑,给他们留条路。”实际上这样就增加了被追兵追击的危险,但是他挂念着更多的百姓。

他们一行人一路向今天的宝鸡方向走,最后要到蜀地去。逃跑前连吃的都没准备好,一路上都没什么食物,就在路边买点胡饼给皇帝、皇子们吃,禁军们就更没饭吃了。一直走到马嵬驿这个地方(今陕西省兴平市西马嵬坡),军队发生了兵变。这场兵变怎么发生的呢?可以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是诛杀杨国忠,下半场是缢杀杨贵妃。禁军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和诸将商量,说:“今日大败局,都是杨国忠的问题,要是没有他瞎搞,咱们都不至于如此。”杨国忠当时很倒霉,在队伍逃跑的过程当中,他被几个吐蕃的使臣围着。二十多个吐蕃使臣找他干吗呢?要吃的,说跟着他跑,他就得给吃的。士兵们看到了,便说杨国忠勾结吐蕃,意图谋反。杨国忠几乎未经任何抵抗,就被乱兵杀死,那二十多个吐蕃使者也全都被杀了。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杨国忠的长子杨暄当场被杀。杀了杨国忠以后,士兵们去见李隆基,李隆基说:“朕虽然长期被杨国忠蒙蔽,但最近也醒悟了,本来就计划一到剑南就公开处斩杨国忠,你们做得很对。”然后李隆基又找高力士去跟陈玄礼沟通,问这样军队是不是就可以收队回营了。但陈玄礼说不行。为什么呢?他的回答是:“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尽管李隆基说:“贵妃跟这件事没关系,跟杨国忠也不熟,我可以作证。”但是,在兵变者看来,“贼本尚在”,贼子的靠山还在这儿。

我们今天把杨国忠杀了,贵妃在皇帝身边依然当着贵妃,过两天她缓过劲儿来了,要杀我们怎么办?所以,士兵们不能够接受。李隆基犹豫不决,说:“朕当自处之。”一个人拄着拐杖走来走去,就是不能够下定决心。他还跟其他人解释说:“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这时还是高力士会说话,他出来说:“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他说的是要点,就是只有让将士们安心,皇帝才能安全。高力士这话一说完,李隆基没办法了,“缢杀之”。一年多以后,李隆基秘密下令改葬贵妃。太监们来掘墓的时候,发现贵妃“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他们把那个香囊拿给了皇帝,“上皇视之凄惋”,看着那个香囊流眼泪。虢国夫人及其儿女,杨国忠的妻子裴柔和他的幼子当时不在现场,可能逃过了一劫,这一行人逃到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这个地方的时候,被陈仓县令带兵擒杀。杨国忠三子杨晓逃到汉中,后来被汉中王捶击而死。

再加上留在长安的杨国忠次子被叛军所杀,至此,杨贵妃的三姐妹、杨国忠夫妻及四个儿子尽数被杀,杨家这一支在这儿算是断掉了。马嵬驿之变之后,士兵不愿意入蜀,皇帝就说:“咱们不一定去蜀地,咱们先走到扶风再说。”于是大家就磨磨唧唧往前走。但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三个人拦住了太子李亨,就是太子的两个儿子李俶、李倓和宦官李辅国。两个儿子和一个亲信宦官拉着他的马头,不让他走。建宁王李倓跟李亨说:“今日殿下如果跟随陛下入蜀,叛军必定烧毁蜀地与关中的栈道,如此一来,无异于把中原拱手让于叛军。人心一旦离散,就很难重新聚拢,到时候悔之晚矣!为今之计,只有集结西北边军,再召回人在河北的郭子仪和李光弼,并力东讨叛军,克复两京,削平四海,使社稷宗庙转危为安。到那时,殿下再清扫宫禁,迎回陛下,这才是孝之大者。又何必执着于区区父子温情。”马嵬之变、遮道请留以及灵武称帝,是李亨的称帝三部曲。

这一切幕后的导演很有可能就是太子李亨。李隆基听说李亨要留下来,还给他分了两千兵马。李亨带着这些人先到奉天(今陕西咸阳乾县),然后到新平(今陕西咸阳彬州)。熟悉地理的人就知道,这是在往甘肃走。然后,队伍从新平(今彬州)到安定(今甘肃平凉市泾川县),到平凉(今甘肃平凉市),最后到灵武(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而皇帝走到扶风后,他还是要去四川,士兵们还是不愿意去。这时候四川进贡的绸缎刚好到了扶风,李隆基要求大家把绸缎全部放在院子中间摆出来,士兵们都在周围听着,李隆基说:“去留听卿。”他对将士们说:“是我不对,我之前做得不好,所以现在我一个人走,你们不用跟着我,这些东西给你们分了,拿着钱都散了吧。”这话说完,士兵们不再闹了,保着皇帝去蜀地,从此以后没有再闹过事,一路跟着李隆基去成都,七月二十八日抵达成都。其间,六月二十三日,叛军占领了长安,大肆地杀戮,尤其屠杀李唐家族的贵族。接下来一章就是“李亨的中兴”。李亨到了灵武以后,大家说他应该称帝。经过五次劝进,做了十八年太子的李亨终于称帝,就是唐肃宗。李亨在756年七月十二号称帝,定了一个新的年号,叫作“至德”。所以我们说这一年有三个年号,有安禄山的“圣武”,还有“天宝”和“至德”。李隆基到了四川以后分封了几个王子,让这些王子都领兵进行平叛。

其中真正有用、得意的就是永王李璘,因为永王李璘那时三十七岁,正值当年。李璘当时在南方,以江陵一带为核心,募集了大量的军队。也有人说,李隆基这样做,实际上并不是为了平叛安禄山,而是为了制衡自己的儿子李亨,给李亨找麻烦。八月十二日,李隆基得知肃宗称帝,表示很高兴,说马上就完成交接工作,把自己身边的三个宰相,就是韦见素、房琯和崔涣,都派去灵武见肃宗,并且把传国玉玺都带去,进行册封典礼。李隆基宣布:“只要收回长安,我即退位,不再过问政事。”756年七月底,郭子仪和李光弼回到朔方。因为皇帝在这儿,要求郭子仪跟李光弼带兵回来。其实从战略上讲这是不对的,因为他们正在打胜仗,应该一鼓作气直接拿下范阳,然后围着洛阳不就完了吗?但是这是个政治问题,皇帝让你回来,你敢不回来吗?所以这两个人打到一半,又带着兵回到了朔方,以此表明自己是非常忠诚的,然后两个人都拜相。那几个从成都派过来的宰相中,房琯特别能说,喜欢纸上谈兵。后来,李亨让他带兵去打长安,结果大败,损失了数万兵马。在河北地区,由于郭子仪和李光弼撤出,史思明又进一步崛起,力量逐渐增强。这就变成了安禄山、史思明叛乱,也就是安史之乱。颜真卿一看守不住了,也从河北撤出来,追到了凤翔。因为皇帝的队伍是不断地从甘肃往陕西挪的,挪到凤翔这个地方停下来了。颜真卿过来以后,被封为刑部尚书。在凤翔的时期,应该算是李亨的至暗时刻。房琯出去打仗损失了几万人,而在河北地区,史思明又越来越厉害,李亨觉得根本就没有希望。但是李泌告诉他:“不过两年,天下无寇矣。”因为这个趋势已经很明显了。

756年九月,永王李璘在江陵起兵,起兵的借口是平叛。对此李亨非常生气,因为李亨其实是抱着李璘长大的,两个人感情还是不错的。李亨派了淮南节度使高适去平叛。高适是文人,但是会打仗,他写了一封信,在这封信中有一句话叫“使绝永王,各求自白”,就是“你们别跟着瞎掺和,赶紧跟永王分开,各求自白,不要当乱臣贼子”。所以绝大部分人不战而散,讨伐李璘的这一战就没怎么打。最后一章进入“张巡的牙齿”了。安禄山那边发生了问题,因为安禄山的长子已经被杀了,他想要让自己的小儿子安庆恩继承王位。当时他最大的儿子是安庆绪,安庆绪对此很不满。安禄山身边的汉人谋士严庄经常被他辱骂,严庄非常生气,跟着这么一个暴君压力也是很大的。于是严庄联络了一个叫李猪儿的人,李猪儿是个宦官,从小跟着安禄山长大。李猪儿跟严庄密谋,说:“咱们干脆杀了安禄山。”要杀安禄山,那得拉上安庆绪,于是他们又找到安庆绪密谋。安庆绪说:“大哥你要干,我愿意添把手。”于是李猪儿当天就拿着刀进了房间,冲着安禄山的肚子一顿猛砍。安禄山惊得大喊:“是我家贼!”喊罢,“腹肠已数斗流在床上”,当场毙命。为了掩人耳目,严庄让人在床下挖了一个几尺深的洞穴,用毛毯包着就将安禄山草草埋了,什么安葬仪式都没有。安禄山最后还是死得挺惨的。

为什么我们要说“张巡的牙齿”呢?是因为安禄山在占据了洛阳以后,就兵发睢阳(就是今天商丘睢阳区)。这个地方为什么重要?因为一旦打通睢阳,就可以进入江淮地带。江淮地带是肃宗李亨最重要的财政来源,李亨之所以能够持续不断地跟安禄山打仗,就是因为背后有江淮一带富庶的税收。如果江淮一带被安禄山的叛军攻占,李亨就没有钱了。而守着睢阳的人就是著名的《正气歌》当中的人物,叫作张巡。张巡在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正任真源县令,官并不大,但是他立刻就开始作战,而且打得非常好。后来,他遇到了睢阳太守许远。张巡和许远在战场上首次合作,唐军就大破叛军,斩首一万余级,后来两军合兵一处。睢阳城下,尹子奇带来了十三万大军,多次进攻,都只留下几万具尸体,无功而返,因为张巡防守得特别好。七月初,尹子奇又征兵数万,再攻睢阳,因为睢阳确实太重要了。而睢阳城里边已然粮绝,完全没得吃。后来,因为怎么都打不下来,尹子奇就放弃了进攻,干脆挖沟把睢阳围起来,围到城内守军饿死为止,尹子奇一共挖了三道壕沟。进入八月,睢阳守军只剩下了六百人。张巡派南霁云率三十骑骑兵突围,向贺兰进明求告。

这个南八(就是南霁云)是盖世勇将,“直冲其众,左右驰射”,以仅阵亡两人的代价,冲出了叛军的数道包围圈,见到了贺兰进明。但贺兰进明不愿意去救,因为敌军太多,数万敌军围着睢阳城。最后,城破被俘。“张巡等三十六人被杀时,许远被押赴洛阳,但很快,就在安庆绪逃离洛阳前被下令杀掉。和许远一起被杀掉的,还有哥舒翰。”尹子奇跟张巡说:“我听说你指挥战斗的时候,眼眶都迸裂,牙齿咬得特别狠,都掉了,这是真的还是假的?打仗干吗使那么大劲儿呢?”张巡就大骂他。他拿刀撬开张巡的嘴看,真的只有三四颗牙,其他已经全部碎掉了。这就是《正气歌》里的一句:“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这就是张巡所做的贡献。之后,郭子仪和李光弼带着兵向长安进发。郭子仪和长安的叛军打了一场大仗,竟然大败,叛军比他们想象的要厉害得多。没办法,郭子仪建议李亨向回鹘(原称回纥,贞元四年改为回鹘)借兵。回鹘一听很高兴,叶护太子带了四千回鹘骑兵来帮忙,都是回鹘能征惯战的铁甲士兵。然后,他们和叛军在香积寺大战,这是整个安史之乱中最重要的一次战役,是决定着唐朝命运的一次战役。燕军骑兵多,每次获胜都是因为打到一半时,他们便用骑兵突袭。但是这一次,燕军骑兵还没有突袭的时候,就被一支天降的回鹘骑兵直接扑到埋伏之处,全部消灭了。回鹘骑兵一出现,便让燕军军心大乱,终于全线崩溃。这场仗打了三个时辰左右,经过大约六个小时的血腥屠杀,唐军斩敌首级一共六万余。后来燕军四散奔逃,长安不设防,就是说攻长安城没有费力气,因为在香积寺打了这一仗以后,燕军都跑了。“当天(九月二十八日),唐军光复长安。”从叛军大将孙孝哲占领长安至此时,光复长安一共用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

唐王朝在跟回鹘借兵的时候有过一个协议,就是城市归我们,财产归你,你们可以随便抢东西。军队一到长安城,老百姓、官吏们看到回鹘兵进来了,都吓得要死。这个时候,李俶下马拜于叶护马前,这个与叶护称兄道弟的人给叶护太子下拜,然后对他说:“咱们这个约定能不能往后延一下?因为现在如果一抢,军心必然大乱,不利于后边的战斗。能不能等光复了洛阳以后,再完成这个交易?”叶护太子哈哈一笑说:“可以,没问题。”所以,长安城没有经受过于严重的劫掠。后来大家都哭着感谢李俶,说:“广平王真华夷之主也。”连李亨都说:“朕不如这个儿子。”说这个儿子厉害。就在这个时候,李亨派遣使臣入蜀,奉迎太上皇回銮长安。然后,大军继续收复洛阳。在十月十五日的时候,曲沃大战爆发,唐军与安庆绪的十五万大军在曲沃这个地方大战。十月十八日,洛阳光复,安庆绪被打回了河北。

十月二十三日,李亨还都,同日,李隆基从成都出发。这个过程当中有些细节很有意思:当李隆基的队伍走到凤翔的时候,遇到了李亨派来的禁军来负责太上皇的安保工作,于是跟着太上皇的部队全都缴械。这时候李隆基心里其实很忐忑,因为他是怎么对这个儿子的,他心里很清楚。当他回到长安以后,李亨“紫袍拜舞”。什么叫紫袍?李亨是皇帝,原本应该穿黄衣服,但他把黄衣服脱掉,穿着太子的紫袍进行拜舞(拜舞就是一种非常夸张的磕头的样子,即下跪叩首之后舞蹈而退,咱们今天也看不着了),这让李隆基大为感动。然后,李隆基骑在马上,李亨走在前面替李隆基牵马。所以,李隆基后来感慨:“我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都没有今天当太上皇这么光荣。”他觉得当太上皇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成为太上皇后,李隆基有一段时间的生活还是很好的,他特别开心地生活在兴庆宫。但是太监李辅国不放心,总觉得太上皇身边有一群政治团体。然后,李辅国就开始跟李亨不断地讲坏话,最后李亨下令让太上皇迁入太极宫。

太上皇一开始觉得也行,就住到了太极宫。但是他身边的所有人,有的被流放,有的被抓起来,有的被迫出家,一个自己人都没有了,包括高力士也被流放到了南方。李隆基就孤独地在太极宫里住着。762年的四月初五,李隆基驾崩,享年七十八岁,也算高寿。高力士当时遇到大赦,正在往长安赶,打算回长安,想着能够见一下李隆基。走在路上的时候,他听说了李隆基驾崩的消息,痛哭呕血而死。高力士终年七十九岁,比李隆基大一岁。最后,高力士在泰陵随葬。李隆基的泰陵只有一个随葬的臣子,就是高力士。李亨只比他爸爸多活了十三天。四月十八号,李亨在大明宫逝世,享年五十二岁。这个中兴的肃宗,这一生过得实在是太过压抑了。前面十八年他做太子,胆战心惊,后来又一直在战乱当中度过,没过几天好日子。最后,这个故事就到了史思明这一段。本书的作者说,这个阶段是安史之乱的“垃圾时间”,因为没有什么精彩的战例,就是一件事一件事非常无聊地向前推进。两京克复没多久,至德二载(757)十二月二十二号,李亨就收到了一个来自范阳的喜讯,史思明宣布归顺朝廷,说他不打了,投降了。

李亨想等史思明归顺以后将其杀掉,结果这个消息被史思明知道了。史思明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直接吞掉了安庆绪的五千人,再次宣布造反。接下来,乾元二年三月,邺城大战爆发。这一次唐军有六十万人,史思明军只有五万人,“毕其功于一役”。“乾元二年三四月间,史思明以替安禄山报仇为由设计杀掉了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改范阳为燕京。”我为什么要讲这一段呢?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用“燕京”这个名字称呼北京,就是史思明干的。乾元二年十月,史思明发兵南征,兵不血刃地拿下了空城洛阳。“上元二年(761)三月十三日晚,史朝义在鹿桥驿(今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东北)发动兵变,囚禁了逃跑未成的史思明。次日,史思明被史朝义的部将勒死,用毡毯裹尸,由骆驼运回洛阳,终年五十九岁。”为什么他的儿子要杀他?还是因为立嗣的问题。

史思明不想让这个大儿子继承皇位,所以大儿子就把他给杀了。宝应二年(763)正月,众叛亲离的史朝义走投无路,在一片树林中自缢身亡。这时候,整个安史之乱算是结束了。

但实际上,从李亨和李隆基回到长安时起,安史之乱最重要的节点就已经差不多结束了。“长安是盛世怒放之都,是乱世离散之城,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猝不及防。……在大时代的丕变中,帝王、宠妃、储君、宰相、边将、诗人、宦官、枭雄、叛将、贰臣……每个人都深陷于走不出的盛世困境,每个人都在寻路突围,每个人都付出了自己的代价。

每个人都回不到长安。”希望大家有机会去我的老家长安城看一看,也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中国历史上更多的细节。谢谢大家,我们下本书再见。

来自樊登读书

 

《《弃长安》-樊登讲书》有1条评论

发表评论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