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 次浏览

新太空竞赛开启,低空卫星抢位战,中国怎么打?

前几天地球之外首次发现“生命之源”的新闻火了一把,说日本的小行星探测器‘集鸟2号’
采集的样本检测到20 多种氨基酸,暗示地球之外的确存在生命物质基础,这件事叠加上个月美国国会50 年来首次举行的 UFO 听证会,的确让很多人对外太空浮想联扁。


有人马上宣布,要升级自己的家庭地址前缀改为:“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室女座超星系团->银河系猎户臂->古尔德带->本地泡本星际云->奥尔特云->太阳系->中国”,讲究,相当讲究。
其实借这个新闻我想说的是,新一轮全球太空竞赛正在加速,比如日本,他在蛰伏多年之后2021 年突然宣布要打造“亚洲太空中心”,所以这两年他们在太空领域变得很活跃,而公布 UFO 证据的美国,也有不少力量在推动 NASA加速太空计划,因为最近五年中国的太空探索实在发展太迅猛了,特别是最近两年,从天问一号天舟二号三号 四号到神舟十三十三和前不久的十四,中国国家队的动作实在太频繁,对比之下美国的国家队 NASA似乎动作迟缓。


但是别急着自豪,因为在另一个战场上美国的优势却在不断扩大,就是他们的民营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比中国快很多,尤其是低轨道卫星领域,今年5 月份Space x的”星链”卫星发射数已达2600颗,新入场的亚马逊 Project Kuiper也计划发射3236 颗卫星,就连英国卫星通信公司One Web的发射数也已达394颗。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球在轨运行卫星4.852颗,美国第一2,944颗,中国第二499 颗,俄罗斯第三269 颗。能看出来美国已经大幅领先中俄两国,但优势还在扩大,比如 Space X就计划到2025年要发射42000 颗卫星。而近地轨道总共才能容纳6 万多颗卫星,这意味着Space x一家要占掉2/3,也让全球各国压力山大,因为卫星的轨道和频谱资源是总量有限,先到先得。


卫星系统投入使用之前,都必须向 ITU (国际电信联盟) 申报,从申请成功之后第7 年算起,要在两年内发射卫星总量的10 %,换句话说只要占了资源,就可以获得14 年的建设时间,所以航天业内才有一个词,叫占频保轨。这意思非常直接,就是一个轨道和频段被别人占了,你就再也占不了,这是一场抢时间的圈地运动。


而今天全球的共识是要想以最快速度 “占频保轨”,一定要有民营公司的参与,只靠国家队绝对不够,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防科工局就联合发布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制定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 )》,开启了民间资本参与航空航天的大门。这之后的几年,中国民营航空产业迎来了高光时刻,融资金额一路从2015年的0.6亿,一路飙涨到2020年的97.6亿,增长率大大高于美国同期。但这个高光时刻在2021年戛然而止。这一年中国的商业航天融资金额突然大幅下跌,融资数量也菱缩到六年来最低。而美国的商业航天却继续猛进,spaceX2021年成功完成了31次发射任务,亚马逊集团也高调宣布要在航天项目 Project t Kuiper 投入超过100 亿美元。


这种中美商业航空的分野是怎么造成的呢?原因有很多,中国这边发射资源短缺,政策需要完善,前期融资过热,都是成因。但最直接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缺乏商业模式,这不光是中国公司的问题,也是全球行业的通病。
比如上面提到过的 One Web,2020年就曾经宣布过破产,后来是被英国政府和印度移动运营商Bharti Global 联合收购才起死回生,同年破产的还有曾经全球最大的卫星通信公司 Intelsat 和低轨道星座运营商 Sky And Space。
这些公司都已经探索了很多年却始终无法盈利,这个事实让很多投资人心里发麻,所以才有了2021 年中国航天投资的一次大退潮。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大家都找不到赚钱方法,Space x 又是怎么搞定这个问题的呢?关于这里面的门道,我半年前专门请教过一个研究航天产业的投资人,他说 Space x 的赚钱路数,有三条明线和一条暗线,所谓明线就是公开资料可以查到的业务,分别是火箭发射、太空旅行、互联网连接。


不是传闻还有军事合作吗?这方面现在资本圈基本拿不到数据,先暂时忽略。
总而言之,就是火箭发射和太空旅行都是小生意,只有互联网连接才是大生意。目前全球互联网连接业务规模大概1万亿美元。假设 Space x的星链可以获得其中的1%,就是100 亿美元,星链组网成功需要4.2万颗卫星,按猎鹰火箭最多一箭143 星,按照每颗卫星制造成本50 万美元计算,单颗卫星的制造和发射成本是70万美元左右,所以4.2万颗总成本是300亿美元左右,低轨卫星寿命一般为5 年,按会计学的平均年限法折旧,每年分摊成本60 亿,100亿收入减去60亿还剩40亿,加上火箭发射和太空旅行的收入,大约每年有50 亿美元的盈余,这些钱用来覆盖火箭研发、深空探测人员成本,和其他成本刚好能打平。


但这也只是及格线,星链真正的想象空间是来自它跟特斯拉的跨界联动,这就是那条至关重要的暗线了。所谓的暗线,就是公开资料查不到,但是业内都推测会发生的事业线。这个词用在这里好像不太对,反正一旦能天地联动,星链将让特斯拉带来极高的竞争壁垒,毕竟地面道路是无限的,但是天上轨道却是有限的,所以星链的壁垒比特斯拉高,但是特斯拉的市场比星链大,两者就可以梦幻联动。那么这种联动怎么变成钱?
两年前space x 载人龙飞船发射成功,特斯拉股价一夜就上涨7 %,这就是钱。我朋友预估如果接入星链,特斯拉股价至少可以提升25 %,按照它高峰期接近1 万亿美元市值来计算,这个部分可能就值2500 亿美元。
另外有了独家卫星,还能让特斯拉在全球汽车市场份额再增加1 %,这又是接近100 亿美元年收入。关键是,增加这些收入,星链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这是 Space x 今天为什么有花不完的钱。只有看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明白中国的卫星产业,也必须找到属于自己赚钱模式,才能不被人降维打击。你说不对啊,商业航天这么重要,国家补贴不就行了吗,当然不行,因为之所以要鼓励民营商业航天就是为了减轻财政投入的压力,毕竟中国今天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所以想办法激活民间资本,一起参与“占频保轨”才这么重要。
我自己真的一直非常关心,中国商业航天产业赚钱方面的新闻,不过遗憾的是,大多数报道聊的都是技术多先进,梦想多宏大,就是不谈如何赚钱。


直到前几天,那位投资人朋友给我发了一条新闻,说这是他看到的,中国放卫星最靠谱的商业模式之一。航天业内也有不少人讨论,那篇新闻的名叫李书福的”星座”和马斯克的”星链”谁更强?说的是吉利,就是吉利汽车那个吉利,它们最近搞了一个叫未来出行星座”的卫星网络,计划用三年时间发射72 颗低轨道卫星,搭建一个小型星座,而且在刚刚过去的6月2日已经成功发射了第一批9 颗小卫星,说真的这个新闻似乎并没什么爆点,你拿吉利的星座去和 Space x 的星链对比,不觉得标题党吗?


space x 的星链已经搞了这么多年,发了2000 多颗,而未来出行星座才计划发72 颗,有什么可比性呢?我这么一说朋友就笑了,他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具体来说,要把天时和地利两个因素分开看,天时是 Space x 最大的优势,它作为行业开创者,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独自摸索,没有人跟它抢资源,这使得它可以发展出全产业链模式,从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回收、星座组网运营、互联网服务,全都自己干完。这么一来,它的卫星制造成本和
发射成本就远低于竞争对手。


但今天的中国航空航天创业者根本没有这种自由,在任何领域大家都面临激烈竞争,既没有哪一家能融到特别多的钱,也没有谁能掌握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所以国内单颗卫星的平均造价是1000-3000万人民币,而星链卫星的平均造价却低于350 万人民币,国内单颗卫星发射成本在100 万美元以上,星链单颗卫星发射成本在25 万美元以下,这么一对比成本差距肉眼可见,所以中国商业航空公司跟 Space X 拼天时拼规模根本不明智。


既然天时拼不过,就得拼“地利”,航天产业有两个赚钱大方向,靠天吃天和靠天吃地。
所谓靠天吃天,就是直接依靠太空赚钱,比如互联网接入,太空旅行和火箭发射都是这一类。靠天吃地,就是间接依靠地面赚钱,比如星链通过特斯拉赚钱,就是典型的靠天吃地。目前星链是什么都要,既要靠天吃天又要靠天吃地,这导致它的技术难度很大,投资成本极高,落地周期很长,这恰恰是它最大的软肋。
而这个“未来出行星座”,就想明白了这一点,它直接放弃了靠天吃天的思路,一上来就全力以赴的搞靠天吃地。在功能上,它主要专注在提供遥感和高精定位,服务于汽车的智能驾驶领域,这就减少了很多技术压力,让它全球只需要72 颗卫星就能发挥完整功能。这对比需要发射42000 颗卫星才能为组网成功的星链,压力小了几百倍,不过尽管压力小了,但成本还是不小,按照每颗卫星造价1000 万人民币,发射成本100 万美金计算,72颗卫星总成本接近12亿人民币,没有政府补贴,这笔投入要怎么收回来呢?


回忆一下星链和特斯拉的联动逻辑就明白了,如果星链可以通过提升特斯拉的品牌价值获得高收益,那么“未来出行星座”一样可以通过赋能汽车品牌收回高成本,这么看来十几亿的卫星成本,能换来几十亿的潜在收益,车企账是算得过来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这位朋友推崇这个案例的原因。他觉得这是今天中国少有的不用靠政府补贴,就能去“占频保轨”的好模式。这个模式要是能跑通,就会有更多中国汽车品牌跟进,这样一来中国势力在低轨道卫星领域的存在感就能大幅提升,而且更多车企加入战局,还能创造更多就业,比如3 D 建模、卫星遥感、地图测绘、气象分析、计算机视觉的各类人才也会跟着受益,这也算是就业寒冬里的一个好消息。
当然除了商业机构,这两年国家队也没闲着,从2018 年我们还陆续启动了,“鸿雁””虹云”“行云”多个工程,都是直接对标星链的。目前看来,只有国家项目和民间项目一起合力,才能让中国在低轨道争夺战里守住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对于人口众多,干什么都卷的中国而言,采取人海战术,也许恰恰是制衡 Space x 最可行的策略。而且这个策略越快启动越好。再过5 年,真的什么都来不及了。我们头顶的星空争夺战,已经不可避免开打了。这个战场虽然没有人能看得见,但是所有人都逃不掉。

来源:林超

发表评论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