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1 次浏览

《少年发声》-樊登讲书

读完本文约需40分钟,你真的知道,你的孩子在想什么吗?

这是一本我一拿到就决定要讲的书,叫作《少年发声》。就像这本书的推荐语当中杨东平教授(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所讲的那样,在中国,讨论教育问题时,儿童的缺席和失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很少听到孩子们怎么说,孩子们的话语到底是什么。很多家长在跟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交流的时候,孩子们会关起门来不跟家长说话。实际上这时候家长最需要了解的是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到底要说些什么。

这本书的作者陈瑜,采访了16位不同年龄阶段,来自不同城市、不同家庭的孩子,让这些孩子说出了自己心中想说的那些话。很多话你听完之后,就能够意识到家长的问题到底在哪儿。所以我读完这本书以后,就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让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读一读这本书。有很多问题只有被看到才能被解决,或者换句说法,有的问题从被看到的那一刻就开始被解决。

所以我们接下来就进入这16个孩子的生活,听一听他们的话语。

第一位登场的孩子是一个八年级(就是初二)的女生,小黎。这个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考上了一所市重点,算是一个好学校。但是她却有非常严重的抑郁的症状,曾经休学了半年的时间。后来,妈妈逼着她上学,妈妈说:“心理医生说你可以上学了。”这个孩子死活不愿意去,甚至爬上了学校教学楼的窗台要跳楼,被人拉了下来。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她和心理医生展开了对话。

陈瑜 你是想吓吓妈妈,还是……

小黎 真的想死!(流泪)其实也有吓吓妈妈的意思,如果有人把我拉下来,就算了;如果没人把我拉下来,我觉得跳下去也没什么。

陈瑜 你觉得没什么?对这个世界都没有一些贪恋吗?

小黎 (脱口而出)没有。

陈瑜 不觉得有什么美好的东西?

小黎 没有!除了学习,都是不美好的东西,都是“不务正业”,但是我现在并没有在学习,所以我就是在不务正业,而且我再也回不到“务正业”的状态里去了。我一直都是个垃圾,所以我就想跳楼!(抽泣)

这个孩子在从小到大的教育过程当中,被父母不断地灌输和强化了一个理念,就是“如果人不学习就是不务正业,不务正业就是垃圾”。

陈瑜 小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有压力的?

小黎 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班主任开始训话说:“马上就要三年级了,要考虑小升初的问题了。你们要在课外多学一点,不然小升初就考不到好初中;考不到好初中,就考不到好高中;考不到好高中,就考不到好大学;考不到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

陈瑜 那时候才二年级,这些话听在耳朵里是什么感受?

小黎 挺对的。

可能我们那个班主任比较“鸡血”一点,现在想起来很不舒服。比如说,下课的时候不让我们下楼,不让我们去操场。当时觉得真对,下课怎么可以去操场,当然是要坐在座位上乖乖写作业了。

上了初中之后,过了半年、一年才发现,小学的时候不让我们下楼,初中怎么就让我们下楼了呢?才觉得原来那些要求好像有点问题。

孩子是特别容易信任家长和老师的,家长和老师灌输给孩子的价值观,比如“考不上好初中就没有好高中,没有好高中就没有好大学,没有好大学就没有好未来,你的人生就毁掉了”,这种极其错误的价值观,真的会让孩子深信不疑。

陈瑜 对于班主任灌输的这套价值观,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

小黎 那时,妈妈一直都在跟我说:“我们已经很轻松了,我们补的课很少。”我当时还傻傻地觉得我妈真好。没有做补课班的作业,我也会责怪自己,很愧疚。

我一直觉得我小学的时候太不努力了,一直都是这样想的,但最近我回忆了一下,感觉我妈妈好像要求很宽松,但其实她跟别的家长都是一样的!

现在她一直在跟我说:“当时是你自己要报补习班,我给你报了,结果你没有好好上,你在浪费我的钱。”其实我明明记得事实是这样的,我不想上补习班了,我妈说:“你真的不上这个补习班了吗?你不上,你就赶不上别人了。”

陈瑜 她这么说,你是什么感受?

小黎 挺对的。

妈妈实际上在用道德绑架的方法,让孩子能够配合她去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所以这个孩子最可怜的地方在于,她发自内心地认同这件事,进而当她上了初中,发现小学时候的努力不管用的时候,她会特别愧疚。

陈瑜 你一直在强调“努力”,在你看来,什么才叫“努力”呢?

小黎 一天24小时,除了吃饭、睡觉,都应该在学习。

陈瑜 机器才这样吧?

小黎认为只有这样才算是一个努力的孩子。

小黎 嗯,一直在挨妈妈的骂,她说:“你又要回到以前那个状态吗?”就是读小学时浑水摸鱼的状态。我也觉得是我自己的问题,如果我认真写作业,全身心投入,会做得更快;如果做得更快,就可以更早一点完成;更早一点完成,我的精力就更多一点;精力更多一点,就会做得更好一点。

陈瑜 你还觉得自己不够认真?

小黎 我天天都在想,明天我要更认真,明天我要更认真,但已经完全集中不了注意力了。(抽泣)我天天都在想,什么时候才能变好?什么时候才能变好?我甚至想着熬到暑假就好了,天天都在这样想,天天都在这样想!

后来变得全天都很困,相比做题、上课,我更想睡觉。然后我就请了假,睡了三天三夜,除了吃饭,都在睡觉。那个月就是想睡觉。

我想让自己去学习,但再也不想学了,再提笔就会呕吐。

各位,这个孩子已经达到了极限,所以进入了无法学习的抑郁的状态。而在这之前,妈妈只是一味地给她施加压力。

陈瑜 坐在教室里是什么感觉?

小黎 总想着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每天上学10小时,因为课后还有强制性的补课,所以时间很长,基本上每天都是这样。现在想想挺恐怖的。(流泪)

陈瑜 怎么熬过这10个小时?

小黎 老师允许我睡觉、走神,但是就算这样也不行,感觉一秒都不能再待下去了,再待下去,会烧起来!(哽咽)

陈瑜 听得进老师讲课的内容吗?

小黎 听不进!听不进!什么都听不进去!(抽泣)

陈瑜 有跟老师说吗?

小黎 说了,老师都知道。他们说,为了我的心理安全着想,让我转学。也有些老师说,我应该继续来上学。

陈瑜 听到老师说让你转学,当时是什么感受?

小黎 死也不要转学!就不能转学!就不能转学!好不容易考进来了!(流泪)

小黎认为转学对她来讲,是绝对无法接受的事,因为她好不容易才考上了这样一所重点中学。

陈瑜 你那个时候期待怎么被对待?

小黎 期待死掉!要是我哪一天莫名其妙地挂掉了,那是最好的事情。(抽泣)

……

陈瑜 爸爸妈妈现在还说吗?

小黎 不说了,但我自己还是有压力。我昨天晚上梦到上一届成绩不好的学生,被扔到一个尸体堆里,我是这一届成绩不好的学生,我差点被扔到那个尸体堆里。

上个月,梦到L老师,我好久不去上学,结果一到学校,L老师就说“你现在语文不如谁谁谁好了”,还阴阳怪气地对我嘲讽一番。

学校里的老师评判孩子,孩子们是非常敏感的。而有的老师评判孩子的唯一依据就是孩子的成绩是高还是低。

陈瑜 这种观念会有一天瓦解吗?

小黎 就是因为不会瓦解,所以……就很难受。(流泪)每天看到任何一个东西,都会觉得我不够努力:比如,我现在看到你的衣服是蓝色的,就会想到我有一个朋友也很喜欢蓝色,她现在每天都在好好学习;我看到套水瓶的这个网,就会想到菜市场里包苹果的那个网,想我小时候怎么会跟着家长去菜市场呢,好浪费时间;看到电脑支架就会想,当时我好像是用这个电脑支架学习的;铺了棉被,会想到当时的味道,我好好学习的时候睡在被子上是很舒服的;听到鸟叫声就会想到,以前上学的时候我是6点起床的……所有所有所有的事情,最终都会扯到学习上面去,虽然这个想法其实只持续了一两秒钟,但已经形成习惯了,生活的全部就是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你到底学习了没有?你到底学习了没有?你到底学习了没有?每天都在问自己这个问题!

这样的话作者是编不出来的,只有小孩子才能够发自内心地讲出这样的话。当一个孩子看世界的视角被窄化到了只有学习这一件事的时候,他的精神会崩溃,因为所有信息都在提醒他“你是一个糟糕的学生,你学不进去”,他的大脑很可能会因此而停滞。

很多家长非常享受孩子在小学阶段出类拔萃,成绩很好的幻象。我告诉你,养育孩子最重要的事情是孩子的大脑健康、快乐。但是很多家长根本不看这一点,而且会采用各种手段,包括吼叫、打骂、陪他写作业、给他报班等,试图提高孩子的成绩,而这是最愚蠢不过的行为。

事后,小黎的妈妈给小黎写了道歉信,告诉小黎,她以后不会再对小黎的学习提出更多的要求了。

“好成绩=好孩子=好未来”这个公式是真的吗?我们怎么能够把如此复杂的人生浓缩成这么简单的一个公式呢?在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人被表示成绩的那些数字所绑架,这是非常值得反思的事。

这是第一个孩子的故事。当然,在这本书里,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学习不好,都不幸福,而是有各种各样的孩子。

第二个孩子叫崽崽,是一个三年级的男生。他最大的问题是脾气很暴躁。他有一个6岁的弟弟,在采访当中他说:“我有时候想把6岁的弟弟一脚踢飞,但是又不忍心。”这是一个有二胎矛盾的家庭。

崽崽 我写作业,妈妈批评我,弟弟过来问问题,妈妈侧过身跟弟弟好好说话,很温柔。我本来已经很生气了,他惹得我更生气。我就觉得弟弟特别欠揍,想把气出在他身上,想上去把他一脚踹飞。

所以崽崽觉得自己脾气不好,很容易冲动。但其实他跟弟弟的关系是不错的,在很多时候他可以跟弟弟一块儿玩。只是弟弟才6岁,喜欢逗他、找他玩、拿他的东西,这就容易让他生气。而崽崽之所以这么暴力,跟妈妈经常揍他是有关系的。孩子揍人的习惯,其实很多是跟大人学来的。对于他们兄弟俩闹矛盾这件事,崽崽觉得爸爸的处理方式很好。

崽崽 爸爸的处理方式,就是叫我们过来,先跟我们讲道理,然后让我们自己化解矛盾。我觉得爸爸这个方法很好。但是爸爸很忙,平时都不在家。

陈瑜 如果觉得爸爸的处理方式很好,你可以告诉妈妈,让她借鉴。

崽崽 我不敢。因为有时我想跟她说些事情,她根本不会理我。我说:“你怎么不听啊?”她说:“因为我现在不想理你啊,怎么办呢?”我也就不想理她了。

陈瑜 你觉得妈妈为什么不想理你啊?

崽崽 有些事情我没有做得很好吧。有时候和妈妈吵架后,我有一个想法,想把妈妈的手机抢过来,在妈妈的微信群里发消息:不要小看小孩子!

陈瑜 你觉得妈妈爱你吗?

崽崽 现在感觉妈妈有点变了,“随我便”“无所谓”“不管”的那种态度。她很注重弟弟,不是很注重我。

有时候,我也想得到安慰。以前她会非常关心我的学习,现在就一切随我,根本不管。

当妈妈生气、烦躁或者无力的时候,确实容易说一些伤害孩子内心的话,比如“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便你吧”,孩子听了这种话其实是很伤心的。

陈瑜 嗯,很有道理。不过有一条,我总归觉得打人是不对的。

崽崽 大人也会打小孩,以前爸爸妈妈经常打我,现在少了,因为我会反抗。我有次跟妈妈说“以后不要打我了,我也不打弟弟”,她说“可以,我同意”,但她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做到,有时候还是会忍不住打我一下,我也有这种感觉。

陈瑜 如果你的愤怒没有到达爆发点,你也不会想着要打人,主要的问题是,不要让矛盾发展到你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地步。

崽崽 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孩子觉得自己遇到了一个能够理解他的人。)

陈瑜 最讨厌大人对你说哪几句话,你一听就烦得要死?

崽崽 都是妈妈说的,比如,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我现在不想听你说话……还有很多。

陈瑜 为什么这些话让你这么反感?

崽崽 很伤心。

这些话真的会伤到孩子的心,但是家长在气头上的时候会口不择言。实际上对于家长来讲,家长也觉得很委屈,“那我还不能生气吗”“我不就是个普通人吗”……但是要知道,对孩子真正有用的教育就是家长的示范。家长在情绪不好的时候是怎么处理情绪的,是怎么处理矛盾的,家长以身作则,这才是对孩子真正有用的教育。而嘴里说的那些话,并不是真正的教育。

作者给多子女家庭有三条最基本的提醒:

1.不要总是要求老大让着弟弟或妹妹;

2.不要当着一个孩子的面表扬或批评另一个孩子;

3.不要拿孩子们的优缺点比来比去。

如果可能,创造一些机会,分头带每个孩子出个门,他们其实很期待能拥有和爸爸妈妈独处的时光。

还有一个建议,父母不能够只做孩子的“法官”。如果父母是“法官”,那么孩子之间的矛盾永远不会得到解决。我们需要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孩子们要协调出一个机制来。这一点请大家参考我们讲过的一本很早期的书,叫作《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这本书对多子女家庭应该会有帮助。

接下来的这个孩子,小含是一个十年级(就是高一)的女生。小含还挺快乐的,她从公办学校转到了国际学校。妈妈为什么要给她转学呢?因为这所公办学校的老师有两件事触到了妈妈的底线。

第一件是学校的老师不允许孩子带课外书上学。小含有一次带了《哈姆雷特》去学校,竟然被老师没收了。这让妈妈觉得不能接受。第二件是老师在学校里鼓励孩子们互相打小报告,揭发同学。妈妈觉得这样做不对,很多家长联合起来找学校谈,但没有任何改进。所以她只能“用脚投票”,离开了这所公立学校,到了国际学校。

小含成绩一般,但是她非常快乐、自信,对未来也不迷茫。她觉得到了新的学校以后,大家都“躺平”了,都很开心。现在,她每天都很从容地干着一些她很感兴趣的、有探索性的事。她甚至还去了坦桑尼亚扶贫,开阔了视野。

她有一次考试只考了40分。

陈瑜 拿着40分的卷子回来给你妈妈看,她会说啥?

小含 我妈妈也没说什么,只是说“行,下次加油”(这是一位比较放松的家长)……

……

小含 其实我小学、初中基本都在公立学校,也是被管过来的,我们那时候没有什么自主性。比较离谱的,就是我们班主任曾经跟我们说:“你们所有人都要拿第一,怎么都拿第一呢?你们全班40个人,都给我考100。全班都是第一,就是你们的目标!”

这老师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到了国际学校以后,课业轻了,小含说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想明白了很多事。

小含 我想明白很多事情,在这个过程当中,我突然觉得看破红尘了。

陈瑜 怎么讲?

小含 对人性,还有父母、家庭关系,都有了不一样的理解。那时候还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采访我的同学们跟父母的关系。

读人和看书一样,能学习到很多,领略到很多,最大的发现,就是“别人是人”。比如有的同学是我的同学,他的名字叫作巴拉巴拉,但我从来不会感觉他是个人。而当我真正了解他的时候,才发现他是人。

陈瑜 当你发现“别人是人”后,带来了什么改变?

小含 首先是那种直观上的震撼,突然参悟的感觉,我发现人和人之间比想象的要更加相似。

陈瑜 那是不是意味着你在人际关系里会带着更多的同理心?

小含 有更多同理心,也理解了很多社会现状,从一个很小的点看到了很深刻的人性。

陈瑜 你对人性怎么看?

小含 世界是美好的,但普遍来说,人不是什么好东西。最让我反感的一点是,人是无比相似的,但是他们始终厌恶自己,不可避免地要抹杀自己的一部分,包括抹杀别人的一部分。

一个高中生已经思考到了形而上的高度了。

小含 我觉得她作为人的完整性很高,很有人格魅力(这是她评价自己的妈妈),她是我想成为的人。她不是有意地影响我,只是我在她身边,不自觉地被她影响。

陈瑜 青春期的孩子能给妈妈这么高的评价,真的不多。

小含 表面上我和我妈妈是母女关系,但很多时候,我们作为两个平等的人一起聊天,她很尊重我,把我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我觉得这非常可贵,是了不起的。

陈瑜 你们聊什么?

小含 各种话题,更多时候是我主动跟她聊,听她的反馈。我会问她,你觉得人是什么?你觉得我去追寻他人的痛苦,这是好事吗?正确吗?有道德吗?

陈瑜 她跟你聊天的时候,没有让你失望过吗?

小含 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我对她的认同度是非常非常高的,99%,我们的价值观非常相似。

你看,这是一个开朗、淡定的孩子,她可以做到这样,有部分原因是她的妈妈跟她是平等对话的。

陈瑜 你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有什么样的构想?

小含 我不是很想坐办公室,我应该不会很有钱,我有自己的处事模式,可能不会那么努力工作,但我觉得我的精神世界比较富足。

如果有可能,我想做一个自由工作者。至于以后能干什么,其实我不是很在意,也并不担心,因为我大部分都能干好。我觉得世界还是很美好的,有很多东西可以追求,了解了很多人以后,我意识到自己是个很幸福的人,非常非常非常幸福……

作者把和小含的对话告诉了她的妈妈,她的妈妈回应说:“老泪纵横,幸福爆棚。”因为觉得自己在孩子那儿得到了充分的认同。

找到一个不盲目、不跟风的家长非常难得,家长没有盲目地让孩子刷分,没有盲目地逼迫孩子学习,把大脑用坏,而是选择让孩子过上相对自由的生活,去探索这个世界,去思考人生哲理。这样的话,孩子的内在潜力是非常大的,他还有很多空间可以开发。而那些头脑被家长逼到尽头的孩子,他们对自己的人生会觉得无能为力。

接下来的这位孩子叫天天,是一个初二的男生。天天最大的问题是在学校里老惹祸,经常打人。有一次很严重,他差点把一个同学的眼睛打坏了。每次打完人之后,家长就得去帮他处理,回到家他就被妈妈拿着衣服架子揍。他的妈妈用衣架抽他,抽得衣架都变形了。作者问他:“那你现在还打人吗?”他说:“我现在不打人了。”

陈瑜 你觉得从你小学到初中,你妈妈有什么改变吗?

天天 有,不打我了,至少屁股不疼了。我妈学了很多课,感觉她变好了,让我不那么心累了,每天回家差不多都是轻松的。以前有点怕回家,怕见到她,确实感觉非常不好。

陈瑜 一般孩子都是在青春期的时候,跟家里闹得不可开交,你是小学的时候跟你妈妈各种不对付,那现在你们的关系怎么样?

天天 很好!因为我现在看淡一切了,觉得什么都不重要了。跟同学也都相处得来,不要说打架了,就连吵架都没有。

一个初二的孩子说看淡一切。天天的成绩中等,并不是很好,但是他熟悉历史,喜欢读历史书。作者后来采访了天天的妈妈。天天的妈妈初中毕业后就进城务工,没有掌握太多的文化和育儿知识,所以在一开始,她很焦虑,经常打孩子,用暴力的方法教育孩子。后来,她发现这样不行,越打孩子的情况越糟糕,越打孩子越暴力。但这时候,她还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是不对的。然后她加入了一个网上的育儿群,开始在这个育儿群里学一些课程。学习之后,她发觉自己应该更耐心地去处理孩子的问题。有一次天天惹了祸,妈妈竟然没有揍他,而是不卑不亢地在学校里替天天承担了责任,并且处理好了问题,这一点让天天很惊喜。

妈妈 天天上小学时,我害怕老师对孩子造成伤害,每次教师节都会送礼,到了初中,我再没有这样的想法了,我只是很真诚地跟老师沟通。班级有什么活动,需要我们家长支持,我就尽自己的力量去支持老师。平时我不会因为孩子的小事去找老师,都是让天天自己找老师说。现在我跟老师的关系也特别和谐。

……

天天现在这个状态,我觉得挺满意的。

他是个有情有义的孩子。上个星期,他爸爸在洗碗,我在洗衣服。我就跟他爸说:“你快点洗完去洗澡吧。”天天听了就连忙过去跟他爸爸讲:“爸爸,你去洗澡吧,我来帮你洗碗。”我真的特别欣慰,还拍了天天洗碗的照片,存在手机里。

通过不断学习让我受益良多,分享这些,是希望能帮助像曾经的我一样迷茫的家长。教育认知提高了,自己变得有力量了,当家长其实一点都不累。

我经常讲,当家长一定不能累,你要是累,那一定是搞错了。但是很多人不相信,说我是运气好,碰上了一个好孩子。实际上家长只要做一点点改变,孩子就会有大幅度的改变,因为孩子对于家长的状态是非常敏感的。希望家长们可以向天天的妈妈学习一下,去尝试改变一下自己。

接下来是一个叫团子的男生,高中二年级。团子说自己有强迫症,他的强迫症表现在哪儿呢?写字特别慢。他每做一道题都要反复地验算,比如说1+2=3,他算出来答案以后,他就会想:那么3减2是不是等于1?3减1是不是等于2?他要把这个答案反复验算很多遍,才能够做下一道题。他写字特别慢,但他很爱学习,觉得学习很有趣。虽然做题做得慢,有时候答不完题,但是每道题他都想把它做对。这个孩子还是B站的UP主,在B站上粉丝过万,甚至还有一些收入。

陈瑜 你做的这些事情,爸爸妈妈知道吗?

团子 今年我爸爸学法律时,关注了几个UP主,他登错账号了,登的是我的,意外发现我有1万多粉丝,才知道这个事情。

陈瑜 他知道后是什么反应?

团子 那天正好我在睡觉,我爸爸进来说:“儿子,睡着了吗?我给你买了你最喜欢吃的鸡蛋仔,明天可以吃。我看到你的B站账号了,有1万多粉丝,希望你可以保持下去,加油哦!”

陈瑜 哈,他的反应还是很积极的,出乎你的意料吗?

团子 主要是那天快睡觉了,他这样说让我很意外。后来,我爸爸说看我做了那么多视频,至少花了几十小时,希望我把更多时间花在学业上,但如果我真心喜欢,也可以合理安排好时间。

你看,这么一个有强迫症的孩子,能够如此健康地成长,并且发展出自己的兴趣爱好,这跟他爸爸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有关系的。父母虽然很希望孩子能够好好学习,但这绝不意味着一切都要按照父母的节奏来安排,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些空间和弹性,让孩子自己去尝试着探索。

陈瑜 你的学习和生活,自己折腾的空间好像蛮大的,爸爸妈妈管得不多?

团子 我觉得老爸有一句话让我受益匪浅:“我们可以不比别人优秀,但一定要比昨天的自己优秀,哪怕进步只有一点点。”妈妈则是一直鼓励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同时也会告诉我底线是什么。

陈瑜 你觉得如果一个孩子有比较多的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他是不是会自己去发展?

团子 光有时间不行,关键要有目标。

我朋友圈里面,有很多人凌晨4点还在抖音上发搞笑小视频。我感觉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可以用威逼利诱或者等价交换的方式让孩子读书,但孩子大了以后,自己就会毫无限制地放纵,以前刷抖音几十分钟,现在可以刷一整个晚上。就好比一个装满水的瓶子,被扎了很多洞,水到处乱喷。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就是在浪费时间。这个目标是要他们自己建立起来的,否则完成了高考的目标后,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这个高中生价值观很正,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的潜力。一个孩子会爱自己,一个孩子会希望自己的人生活得精彩,这是不用怀疑的,因为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好。但是很多家长会觉得“我如果不管他,他就会一直玩下去”,这是因为你根本没有把生活交还给他,所以你总是对他玩手机、看手机这件事极其敏感。孩子很有可能在按照他的计划看手机,或者在慢慢地学会控制玩手机,但是很多家长希望“今天我信任你了,明天你就必须变好”,这怎么可能呢?人的变化都是有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没有信任和支持,那他永远都会让你失望。

作者说,你有没有胆识接受孩子“不务正业”?看起来孩子在玩B站,在做UP主,但是这个经历很有可能未来对他有所帮助。未来我们的孩子从事的工作,是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我有一个同学的孩子,在小红书上有将近百万的粉丝,他高中还没毕业,收入已经比他爸高了。这个孩子就是在这方面有灵感,做得比别人出色,而且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学业也同样出色。父母得有胆量,父母得能够相信孩子是可以处理好这些问题的。如果父母因为小红书、B站的事跟孩子吵架、封账号,不允许他做这些,那很有可能连学业也一块儿毁掉了,因为你把主动权从孩子手里夺走,变成你掌控了。所以家长们要向团子的爸妈学习。

依依是整本书里作者采访的年纪最小的孩子,是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小女生,很可爱。但是这个小女生有着无尽的烦恼,她有读写障碍症,写字、认字对她来讲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普通的孩子可能写一两遍或者三四遍就能认识一个字,但是像依依这样的孩子,有可能要写100多遍才认识一个字。所以她描述自己写作业就是擦擦擦,写完了就擦,擦完了再写,不停地写。

很多有读写障碍症的孩子在小时候是非常痛苦的。比如著名的漫画家朱德庸曾经跟大家讲,他是有童年创伤的人。他小时候每天会在院子里玩一会儿,只要听到他妈妈喊“朱德庸,回来写作业!”他就会泪流满面,因为他有读写障碍症,写作业极其困难。这么一个写100遍才能记住一个字的一年级的小姑娘,我们听听她会说些什么。

陈瑜 所有学科,哪一门最让你头疼?

依依 语文和数学。语文是因为要写字,写不快;数学是因为没有拼音,字不认识,所以数学题目容易丢分。我数字也写不好,所以得报写字班。

陈瑜 那你每天学校作业加上补习班作业,要做到晚上几点钟呢?

依依 11点。

陈瑜 不会吧,你才一年级呀!

依依 作业好多。

陈瑜 你几点钟睡觉?

依依 11点。

陈瑜 有点太晚啊。

依依 对呀。我吃完晚饭先睡一会儿觉,起来再做作业,做完再睡觉。

依依一直觉得自己睡不够,而老师觉得依依的成绩不好,希望家里能够多使点劲。

陈瑜 妈妈听到老师跟她反映的情况,会跟你说什么呢?

依依 不跟我说。

陈瑜 你妈妈会说你吗?

依依 不说,用她的鞋板“伺候”我。

陈瑜 她打你吗?

依依 对啊。

陈瑜 她因为什么事情打你呢?

依依 我也不知道。她打我,我打她,对打。

陈瑜 你还记得最近一次,她是因为什么事情拿鞋板“伺候”你吗?

依依 她就是嫌我不听话,就打我、打我、打我,然后我就打她、打她、打她。

陈瑜 这次发生了什么事情,妈妈说你不听话呢?

依依 她说我太不听话,一点用都没有,唉……她就喜欢打我、打我、打我,我都气死了!!!

陈瑜 打人好像不太对,如果你跟她讲道理,她会听吗?

依依 她不听!

陈瑜 你有努力跟她讲过道理吗?

依依 努力讲过,她也不听啊,唉……

陈瑜 她会因为学习的事情打你吗?

依依 没有,没有没有。

依依太小,才一年级,所以在她的眼里,自己被揍是因为做了很多不听话的事。她最希望的就是能够好好地睡觉,能够玩。

陈瑜 现在每星期玩的时间有多少呢?

依依 没有!

陈瑜 哎哟,我要抱抱你了,现在玩的时间一点都没有啊?

依依 对呀!没有,没有!

陈瑜 那你会跟小朋友约好出去玩一会儿吗?

依依 没时间!

陈瑜 你叫妈妈陪你玩。

依依 妈妈不陪!

陈瑜 你们俩平时会一起出去看电影啊、吃吃饭吗?

依依 现在没有,以前有的。有一次,她说我做完作业就带我出去玩,我做完了,她也不带我出去玩,唉……

这个孩子在采访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叹气,经常发出“唉”的声音。

陈瑜 如果给老师提一些建议,你会提什么?

依依 不要太严格,心情好的老师我才喜欢。

陈瑜 如果要给妈妈提建议,你会提什么?

依依 妈妈对我好点。

陈瑜 什么叫对你好点呢?

依依 就是心情好点呗。

陈瑜 你觉得妈妈现在心情不好吗?

依依 不好。

陈瑜 你怎么看出来她心情不好的?

依依 我不知道。

陈瑜 她有经常对你笑吗?

依依 没!就是骂骂骂骂骂骂骂,唉……

陈瑜 你会对着她笑吗?

依依 我不会,我对她生气!

但是,当作者问依依现在最想对妈妈说什么?依依说:“妈妈,等我长大了,你老了,我可以照顾你。”作者说:“你不喜欢妈妈,你为什么还要照顾她呢?”她说:“因为那时候外公外婆就不在了,只有靠我照顾她。”孩子的内心是非常善良的。

作者在这儿提醒大家:先别急着责备孩子“不用心、不努力、不用功”。因为有好多孩子确实是神经发育有问题,神经发育程度和他所要进行的学业不匹配,但慢慢地也会变好,只是他的发育节奏跟别人不一样。很多父母就是想让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都一样,别的孩子6岁、7岁能坐在那儿,那我的孩子也要能坐在那儿。

作者建议:“第一,学龄前孩子把大量时间花在认字、算术上,缺乏运动,尤其是缺乏亲近自然的户外运动,会影响孩子感知觉、视知觉的发育。”所以孩子在幼儿园阶段,甚至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玩,一定要玩得足够充分,他的大脑才能够发育得健康。“第二,与上一代相比,现在的学生一进入学校教育,就开始面临高强度的竞争,所以孩子们的问题暴露得更早、更严重。”就是没有必要那么早就希望孩子出类拔萃,尤其是像依依这样有读写障碍的孩子,你更需要对她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她的大脑逐渐地发育。

接下来这个女孩子叫作小依,十年级,就是高中一年级。小依是向作者求助的,说她的同桌有自残的行为,划自己的胳膊。聊到最后,小依说:“说实话,我也有点。”她跟她的同桌一样有自残行为,喜欢用铅笔划胳膊。她说:“用铅笔划胳膊的好处是很疼,但是不会留痕迹。”小依还咬指甲,咬到指甲几乎都没有了,指甲周围的死皮也都被咬掉、吃掉了。这是非常非常焦虑的表现。

后来她的爸妈发现了这个情况。妈妈处理的方法是什么呢?她塞给了小依一部新手机,说:“这下你满意了吧!”小依觉得这不是她的要求,她并不想要一部新手机。但是妈妈以为孩子是用自残的方式,“勒索”他们买一部手机。

陈瑜 对自己用这个方法感到害怕吗?

小依 有一次我把自己的手抠破了一块,结痂了,结果洗澡的时候痂掉了,流了挺多血的。

陈瑜 当时是什么感受?

小依 “啊,流血了”的感受。

比起划自己,我啃自己指甲啃得更可怕。咬指甲比较疼,我是往下撕,然后把里面那层啃掉,超疼的。

陈瑜 嗯,十指连心啊。

小依 嗯。

陈瑜 现在还会在难以忍受的时候,伤害自己吗?

小依 会的吧,所以我也没法劝我同桌改掉。

小依流血了,她的反应是“哦,流血了”,这是典型的麻木。这个孩子对疼痛已经上瘾了。人在疼痛的那一刻会分泌内啡肽,它会让人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这已经是很危险的状况了,但是父母把它视作孩子在挑衅、找事,是孩子不懂事。

陈瑜 你说你觉得这个班不适合你,但不敢说,那说了会怎样?

小依 会被我妈妈骂吧,她虽然说不会骂我,但是我小的时候她经常让我面壁思过,我怕了。

陈瑜 发生什么事情要让你面壁思过?要站多久?

小依 不记得了,就是一边哭一边站在墙角。不知道为什么,我老是哭,我一哭我妈妈就更生气。后来她一吼,我就哭,我一哭,她就吼,鸡飞狗跳的。

当时我妈妈骂我的频率还蛮高的,以至于让我形成了三天一小骂、五天一大骂的错觉。

妈妈的情绪失控,导致孩子特别容易焦虑。因为孩子会很恐惧,害怕自己达不到妈妈的要求。而这种恐惧的累积,会导致皮质醇和肾上腺素的累积。时间长了以后,孩子就会想办法麻木自己,让自己对妈妈的吼叫或者殴打没有反应。但是人在麻木自己的时候,是不能够选择性麻木的,不能够只麻木糟糕的感觉,留下那些美好的感觉。所以,当孩子选择让自己变得麻木的时候,不仅失去了糟糕的感觉,也失去了美好的感觉。而没有感觉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

陈瑜 你刚才提到初三时作业要做到凌晨1点,这是常态吗?

小依 初三的时候,吃过晚饭7点开始写作业,写3小时数学、2小时理化、半小时语文英语,大概凌晨1点能睡觉。

我们班有一个同学数学不太好,天天做到凌晨三四点,6:30起床。

陈瑜 要命了!

小依 要命了!每次看着阅读材料里写“青少年睡眠不应当少于8小时”,我都觉得是在嘲讽我们。

我们初三的时候,一个班40多人,每天半夜11点半之前能睡觉的屈指可数,绝对不超过10个。我们只能上课补觉,像我们班,上课睡觉都是普遍现象了。我也打过不少瞌睡。

我依稀记得我同桌曾经一天8节课睡了7节课,根本叫不醒。我当时叫她,旁边一圈人都醒了,就她没醒。

孩子们实在是太可怜了。而且从作者跟小依的谈话中我们会发现,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在父母面前隐藏得很好,父母是看不出来的。

陈瑜 每次考试,接受一次暴击。那他们心态怎么样?

小依 大部分人都已经爆炸了。

陈瑜 “爆炸”是什么意思?

小依 指拿到卷子的那一刻放弃地微笑了一下。

陈瑜 哈哈哈哈,你真是脱口秀女王!

小依 脱口秀女王,指只有在键盘上才能唠出很多话的普通人类。

小依有她的幽默感,但是幽默感的背后是残酷的现实。她用“爆炸”这个词,说心态爆炸了,但是孩子们的反应只是对着卷子苦笑一下。难怪很多家长在孩子抑郁,甚至自杀之前都觉得孩子一切正常。我最近讲了一本书叫《永远的女儿》,就是讲一个自杀身亡的17岁少女。她在自杀前一天,她的妈妈都觉得一切正常,因为这个孩子还在给她的妈妈买咖啡,还在跟她的妈妈聊天。青少年是很会伪装自己的情绪的,他们的内心已经翻江倒海,已经爆炸了,但表现出来的就是微笑一下。

陈瑜 你刚才说,有时会觉得自己多余,是什么意思?

小依 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就会很挫败嘛,想着我爸妈在我身上投入了这么多钱,挺愧疚的。

说自己多余,就是因为有过自杀的念头,不过我是很惜命的。

陈瑜 那是几年级?

小依 一直都有,从初二初三开始,但是我不会真的这么做。

孩子抑郁,有自杀念头。作者接着问她是不是害怕权威,比如老师、家长?

小依 有点,我妈妈也是个老师。我妈妈只要不生气就没事,老师只要不找我就没事。

孩子希望大家能够相安无事,你不要找我的事,我也不要找你的事。这时候她几乎已经放弃了和家长沟通的可能性,她觉得跟家长没法沟通,只要互相不找事就行。这是青春期常见的现象。

小依在小学的时候曾经考过全班前三名,300分的满分,她考了298分。然而她的妈妈拿着300分的孩子的成绩跟她对比,说她为什么比别人低2分。这让她觉得考了前三名也抬不起头来。

后来,小依在中考前紧张得要死,中考的模考考得很差。全家人都紧张,连年都没有过好,她的爸爸发脾气,妈妈很焦虑。有一次,小依考了年级前13名,都被爸爸嘲讽了好久,所以这个家里给孩子的压力非常大。

小依最后感叹:“现在的家长都把孩子越养越远了……”孩子养到初中、高中,逐渐地不爱跟家长说话了。我见过很多家长给孩子发微信,孩子都不会回,完全不愿意跟家长做任何交流。而家长似乎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做错,自己只不过希望孩子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前程。

作者在跟小依聊完之后,很快收到了一个家长的求助消息,说她的孩子吞服了大量的安眠药。作者说她现在接到的咨询,已经不是早年间的那些孩子不写作业、注意力不集中这样的问题了,现在一上来就是孩子重度抑郁、精神分裂、辍学、自残,甚至自杀的问题。所以,希望所有人都能够了解一下孩子们的心声。如果你跟孩子的关系已经搞砸了,那你是听不到孩子说这样的话的。在这本书里,你至少能够找到一个跟你们家孩子有同样问题的孩子,去听听他的心声。

有一个11年级的男生叫小D。小D在网上做心理测试,测出来自己是中度抑郁,重度焦虑。他的妈妈把他送出了国,但是他的成绩依然不好,考试经常是倒数第一。他说他从小喜欢哭,学什么都慢,动不动就哭,哭得很厉害。他觉得自己的智商不高,学骑自行车就学了三年。其他的孩子很快就学会了,但他学了三年才学会。

小D 小时候我被我妈妈打,衣架打断好几根,她用手指戳我太阳穴,我爸爸用手掌拍我后脑勺。有好几次,我的姑姑在旁边喊:“不要再打了,不要再打了!看孩子都哭成那样了。”

……

我每次进门,只要一看到我妈妈的鞋,就开始全身发冷、发抖。我跟妈妈讲,我妈说:“没事啊,你不是好好的吗?!”

小D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当小D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希望妈妈不要再催他逼他的时候,妈妈说:“好了,那我以后就不催不逼了,你到时候就看着办吧,爱干啥干啥!”很多家长是两极的,要么就是往死里管,揍孩子、吼孩子;要么就是压根不管,跟孩子说“我没有你这个孩子”。这两种态度都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爱、被抛弃或者被控制。我们为什么不能够恰到好处地爱他、关心他、尊重他,跟他平等对话呢?这事情这么难吗?

小D 我妈妈很不喜欢学习,她认为自己很厉害、很牛,不用学了。我很喜欢学习,哪怕在看电影的时候,我都很想学习。比如,看一部科幻片,我会闭上眼睛,想象那个画面。我真的很喜欢学东西,真的。……我如果上不了大学,就是废物一个。

小D在学校里被人欺负。

小D 我爸爸说别人打过来,我就打回去。别人欺负我,我真的是想打回去,而且不是用拳头打,是用铁棒打后脑勺,管他死不死呢……好在我没有真的这么做,不然我就监狱见了,那我就废了。

……

你知道我妈妈怎么说吗?她说:“你必须要承认,你有多么糟糕!你必须要诚实地面对自己。”

可以啊,我就是个垃圾,够诚实的吧。

我妈妈就说:“每次我跟你讲话的时候,你就给我摆这个脸,你不想听了是不是?好,不听,随你便,到时候扫垃圾去。”

这种话,对任何人都不应该说,何况是对自己的孩子。小D在网上找到了一些给家长听的课程,然后给妈妈放来听。

小D 我妈妈听了不到一半,问我:“你这是给我听的?我不听!”

妈妈觉得自己没有任何错。

小D 我父母还喜欢讲“活该”。我摔倒了,他们说活该;我学不好,他们说活该;我交不到朋友,他们说活该……什么都是活该!

……

目前我最担心的就是上不了大学,如果上不了,那就前功尽弃了,什么都没有了,真的就是废人一个——这些大部分不是我讲的,也有我妈妈讲的,但我的确只有考上大学,才能实现我的理想:当一名小学老师……

这个孩子被打击得太惨了。父母觉得这个孩子给他们丢脸,因为家里的姐姐、堂弟都很聪明,学习都很好,但这孩子学东西很慢。其实,学东西很慢并不代表着笨,他只是接受信息的方式、节奏不一样,他很可能有自己的特长,很可能有自己擅长做的事。但是当家长用同一个标准来度量所有孩子,发现自己的孩子不满足这个标准的时候,家长会感到羞愧,因为他们会觉得这个孩子给自己添了很多的麻烦,再加上有的家长过度自恋、自信,觉得自己能够掌控一切。

作者感慨说,母爱到底是托举,还是打击?我们都知道,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爱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最强大的底气,托举着我们往上走。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看到很多人受到的最大的伤害,往往来自身边最亲近的人。

小米,是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女生,她上的是公立学校。作者描述她“欢乐无比,眼里有光”。小米是完全自主学习的,她的学习都是由自己来掌控,而且她的成绩全班前五,年级前二三十名。她是一个非常开朗、能干的孩子。她喜欢读像《法医报告》这样的书,这种书在别的家长看来,可能会说“这还了得,让孩子读那些阴暗的东西”,但她的家长不管,她的家长说:“没关系,你愿意读就读,那是你自己的事。”所以她就可以去探索这些东西,自己做选择。而且她很喜欢自己的老师,无论是语文、数学还是英语的老师,她都喜欢。小米的家庭氛围是什么样子的呢?这就是我们传闻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她的家里是什么状态?

小米 我觉得家庭环境很重要。我爸爸注重硬性教育,不是应试教育。硬性教育是指培养一个人必备的生存技能,包括烧饭、炒菜、安全教育等等。我学跆拳道,每次回来,他就说“来来来,趁热打铁”,然后他就跟我一起练。

我为什么会喜欢上心理学、哲学呢?全拜我妈妈所赐。我妈妈是咨询行业的,所以她接触的公司啊、人啊都非常多。他们开那种小小的短会,她就给我一个耳机,让我速记。

让孩子参与大人的生活。作者说这有意思,问她全家人平常都看什么。小米回答说全家人有很多happy hour(快乐时光),大家会一块儿看节目、一块儿看电影、一块儿讨论问题。

陈瑜 全家人有一起共度的快乐时光,真的很好。理论上你现在处于青春期,看起来跟爸爸妈妈沟通都很顺畅,没有什么所谓的“青春期叛逆”吗?

小米 在进入青春期之前,我就看了很多关于青春期叛逆小孩与父母之间各种矛盾纠葛的文章和新闻,而且是我自发去看的,不是爸爸妈妈给我看的。看了这些,我问我爸:“叛逆的小孩是不是特别可怕?”我爸爸跟我说:“什么叛逆?没有叛逆这回事儿!”

这个爸爸跟我的观点一样,所谓的叛逆,只是小时候累积的矛盾到这时候爆发了而已。如果孩子从小到大,家里人都和和气气、很开心,家长不用暴力的手段、不尊重的态度来管教孩子,孩子到了青春期就没有所谓的叛逆问题。

陈瑜 你刚才提到,你对爸爸妈妈的家庭教育特别满意,你满意什么?

小米 散养式管理。我朋友有个特别形象的比喻:他们画了个圈,在这个圈里,你随便跑,但是只要出了这个圈,就有问题。游戏就是在圈外了。

陈瑜 你也觉得这个圈足够大了?

小米 足够大了,绝对够!

允许孩子去探索,允许孩子去适应。我为什么喜欢这样的案例?我平常讲课的时候,经常会举我家的家庭教育例子,大家觉得没有说服力,因为那是我们家,觉得我们家孩子不一样。那我们看看这个案例,只要你的方法对了,你就能够感受到做父母是多么轻松。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所以,别再给自己的不改变找借口了。你要想改变,你就能够像小米的父母那样学习,让自己不断地进步,不再试图控制孩子,而是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

洋洋,一个四年级的男生,这个孩子智商140,很聪明。但是他最大的问题是不爱写作业,因为他觉得写作业无聊,很多东西都是他早就学会的。洋洋很喜欢历史和科学,讲起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讲起恐龙,他都知道,阅读量极大。他唯一的抱怨是觉得课外班太多,自己有点累。

陈瑜 如果给爸爸妈妈提些建议,你提什么?

洋洋 别给我报太多校外辅导课。

陈瑜 你现在有多少校外辅导课?

洋洋 周一有外教口语课,周四有一个编程课,周五有羽毛球课,还有另一个编程课和中教老师的英语课,那就有5节了。周六有3节课,语文课、数学课,还有一个乐高课。一共8节课。

陈瑜 这些校外辅导课,你喜欢吗?

洋洋 还可以,就是觉得有点累。

这是一个智商很高的孩子,但是他不愿意按照学校的节奏去完成作业,经常不写作业这一点让父母很头疼。作者讲,作业、考试、纪律,这些东西是老师和家长强调最多的东西,老师很少强调个性化的人。然而人跟人不一样,有的孩子就是发展得更快,就是比一般人学得更快,他对按部就班、一遍一遍抄作业没有兴趣。那为什么老师和家长不能够对他们区别对待呢?

接下来是一个标准的好孩子的案例。畅畅,一个七年级(就是初一)的女生。这个孩子从不补课,但是在重点学校排年级前十。她家的家庭氛围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云淡风轻。

陈瑜 我感觉你妈妈跟你的沟通非常平等,你从孩子的角度,也是这个感受吗?

畅畅 是的。从一年级开始,每天上学穿什么衣服,都是我自己决定。如果突然降温,我妈妈觉得我穿得太少,会让我带外套。如果我穿得太多了,就只是提醒一下,因为她认为我觉得热了,自己会把衣服脱了。而有些家长会规定孩子必须穿什么,衣服的颜色必须怎么样……但是我妈妈不管,我现在的衣服,都是自己在网上买。

再比如说,去哪里吃饭,她都会跟我商量,而不是她想去哪儿吃,就带我去哪儿吃。

从四年级开始,我妈妈就不让我上学校晚托班了,让我自己从学校走去她的单位。我很享受一个人走路的感觉。

这个妈妈心真大,把这些东西都交给孩子,让孩子来解决。如果你听过我讲《母爱的羁绊》的话,你就会知道,很多妈妈控制女儿就是从穿衣、走路开始的。这些细节代表着这个妈妈是以自我为中心,还是以孩子为中心。以孩子为中心的妈妈,各种事都愿意跟孩子商量,让孩子自己来做决定。

陈瑜 你跟妈妈之间发生过很大的冲突吗?比如,她把你骂哭,或者你在那里大吼大叫?

畅畅 好像没有吧。她催我整理房间,我会有点小怨气。

陈瑜 妈妈有逼你做过什么事情吗?

畅畅 没有吧。

陈瑜 你在你同学那里,看到过你和妈妈这种亲子关系吗?

畅畅 没有吧。

陈瑜 有时候聊到你和妈妈,同学们会羡慕吗?

畅畅 有,这个有。他们说“你妈妈真好哦”,或者说“你太幸福了”之类的,感叹一下。

其实孩子们希望拥有的就是一个正常的妈妈,就是控制欲没有那么强的、能够尊重孩子的妈妈。

陈瑜 虽然爸爸妈妈都不怎么在乎,但我还是想问问你,你成绩如何?

畅畅 小学时,班级前十,进了中学,年级前十。

陈瑜 很好啊!妈妈是什么反应?

畅畅 她不是很在乎,也不会给我奖励,但是我会给自己奖励,比如说,看一会儿电视,或者吃点什么东西。

陈瑜 这么说来,妈妈肯定对你的成绩也不会表达什么期待。那考试之前,你会给自己设定目标吗?哪几门要考多少分?考多少名?

畅畅 其实我觉得只要不考太差就行,心态很轻松。

在很轻松自主的情况下,能够考到年级前十,这绝对是真学霸。她有无穷的潜力可以开发,因为她自己愿意学,她的头脑是放松的。

畅畅 我刚刚跟我妈妈提出来想报一个舞蹈班,目前还没有上课。

陈瑜 所以很多事情是等到你自己提出需求了,爸爸妈妈就给到你相应的资源,而不是说拽着你往前跑?

畅畅 对。

陈瑜 没准以后到了高中,学业上需要报补习班,也是由你自己提出。

畅畅 对。

陈瑜 你在你们家很有话语权?

畅畅 对。

一个在家里边很有话语权的孩子,面临繁重的学业,她可以做到云淡风轻,并且成绩很好。我认识的很多优秀的家庭都是这个样子,核心就是家长尊重孩子,允许孩子来决定自己的生活。

我非常高兴能够看到这样的案例,这样的案例可以让更多的人相信教育的方法,包括发展心理学、脑科学提供的方法,是可以复制、借鉴的,因为这些方法符合大脑发展的规律。但是家长要战胜内心的恐惧和焦虑,不要担心万一孩子管不好自己怎么办,因为就算他管不好自己也是他的事,他管不好也比家长来管更强,希望家长能够理解。

接下来是一个叫宣宣的初中二年级的男生。

宣宣 平常比较放松,没有这么紧张,临考前几个星期才开始去复习。从六年级开始,我妈妈动不动就要吼几句,包括现在也能感觉到,因为一点小事,也要抱怨几句。一直以来,因为手机的事我们也老是吵架。

有的时候,的确是我不对,大部分时间我还是有问题的,但是那一次,我觉得我真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个孩子有一天夜里睡不着觉,起来写作业,需要看手机上钉钉的资料,他就去动了手机。在手机上查了资料以后,他还在门上给他妈妈留了一个字条,写着“昨天晚上写地理作业,所以看了手机”。结果妈妈早上醒来以后说:“你违规用手机,手机没收。”这个孩子觉得很委屈,跟他妈妈争辩,争辩的时候他越说越激动,因为妈妈给他增加了很多限制条件。

宣宣 (她)说“你接受条件就给你,不接受就如何如何”。我就有点激动了,她也有点激动,我们就吵起来了,她就把我的手机摔了。

很多家长会摔孩子的手机,这是一件非常粗暴而且严重的事情。

宣宣 挺无语的。……手机控制这方面,我现在可能会好一点,但以前真的不太行,可能确实会出点问题。尤其是疫情严重的时候,每天在家,除了上网课,没什么别的事可以干了。

我妈妈觉得我老不看书,其实我是看的,不过我看的书,不是她想让我看的。我比较喜欢看推理、科幻小说,但她非得让我看课内老师要求的。

这个妈妈对于手机极其敏感,孩子需要用手机跟同学交流,需要加入班级群,等等,但是妈妈认为孩子只要拿到手机就是打游戏。

宣宣 最后说来说去,就变成周六给我用一下午,周日上课外班的时候让我用来联系,其余时间都收走。

陈瑜 这点手机使用时间,你觉得其实也够了,还是远远不够?或者觉得没办法了?

宣宣 我想肯定是稍微少了一点。

陈瑜 你希望她怎么协助你管理手机,会让你觉得比较舒服?

……

宣宣 本来都说好了,她到时候又变,说是我记错了。我就说:“答应的事,您老变。”她说:“对啊,所以我这一次绝对不会变啊!我要坚守我的原则!”……我真是无语了。

陈瑜 把约定写下来会好点吗?

宣宣 写下来的时候,全都是给我加一堆条件。

疫情那段时间给我写过,早晨7点到下午5点,断网,手机给我。每天必须干吗干吗,哇,写了一长串,用了一张纸。后来我一生气,把那张纸给撕了,又和她吵了一架。

陈瑜 那一长串的约定,给你什么感觉?

宣宣 我感觉已经木然了。

……

陈瑜 心里会有一些愤恨吗?

宣宣 以前有,现在没了。

陈瑜 为什么现在没了?

宣宣 现在就感觉特想笑。愤恨也有,但愤恨也没用啊。

陈瑜 就是那种“哎呀,又来了”的感觉?

宣宣 对,对。

孩子对父母已经无奈了。

陈瑜 其实说来说去,爸爸妈妈反对的也就是打游戏和聊天是吧?

宣宣 不,她反对的是手机。很多时候,只要不是她规定我用手机干什么,在她眼里,我拿着手机就是在聊天和打游戏。

陈瑜 会冲过来问你 “你在干吗”?

宣宣 我之前老锁门,不想让他们进来,他们就把门锁给我卸了。现在我妈妈能直接推门进来,看一眼,问我:“你在干吗?”我说:“我在用手机。”她关上门,往后假装走两步,突然返回来再推开门看。我就特烦。她又关上,再走两步,又回来看,总是这样。没事儿也给我吓出事儿来!

陈瑜 哈哈,你妈妈简直是侦察兵。

宣宣 有时候就因为这个事儿,我就烦了,就抱怨两句,然后又吵起来了。

陈瑜 你会说妈妈什么?

宣宣 我说:“别再进来了!”她说:“你跟我说话什么态度!你跟我说话就这个态度!你怎么跟我说话的!”然后推门进来,往那儿一坐,那个架势,就是准备训我半小时。

主要就是她一个人说,能说半小时。

陈瑜 你是什么反应?

宣宣 听着吧,也就听着。

也不解释了,孩子的感觉是认了,遇到这样的妈妈没法讲理,因为妈妈都变成侦察兵了。妈妈不但把门锁拆了,还要假装走几步,再突然冲进来,看孩子到底在干吗。作者感叹,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已经荡然无存了。

陈瑜 我跟你妈妈建议了,以后不要老跟你“谈交易”,什么期中考进年级前100可以养猫之类的。

宣宣 我猜到她跟您聊了,那天吃完饭她就跟我说了,说 “我以后绝对不会拿什么东西当你学习的筹码,无论你学习好不好,都能养猫”。我就猜到她不是跟您聊过,就是跟别人聊了,要不她肯定不会说出那些话来。

陈瑜 不过从这个角度来说,你妈妈还是有反思能力的。

宣宣 我知道,我也挺欣慰的。其实我能感觉到她也一直在尝试做出改变。她之前绝对不是这种状态,要是之前,我停学在家,她肯定就“炸”了。

陈瑜 如果她“炸”了,你会更痛苦。

宣宣 对,就是相互理解吧。

谢谢您,当时我妈妈让我跟您聊,我表现得不是很想说,但其实我还是挺激动的,很想找个人去说说这些。

孩子们其实很想解决问题,很希望能够抒发一下情绪,但是因为家长破坏了彼此之间的信任,再加上有的家长不具备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以及基本的心理学知识,所以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糟糕。

作者说,家长可以把青春期的孩子当作一个需要尊重的室友。孩子是室友,你得尊重他,不能随便闯进他的房间,不能用粗暴的方式限制他使用手机,不能过度严苛地限制他的人身自由。很多家长根本不理解为什么我说孩子快乐、开心很重要。我直播的时候,有家长就问:“老说开心,开心有那么重要吗?开心能带来好成绩吗?”我告诉你,开心才能带来好成绩,因为孩子开心,代表着孩子大脑是健康的、放松的。当一个孩子像宣宣这样,已经笑不出来的时候,他的大脑就已经沉重到无法上学了。

接下来是一个高中一年级的男孩,叫奶盐。奶盐跟同学的关系很融洽,跟父母的关系也很融洽。他在学校里还是社团领袖,学习成绩也很好,考托福考了100多分,是一个很优秀的孩子。作者问他为什么喜欢学这么多课外的知识,并且能够学得这么好。他说有一个招生办的老师对他帮助很大。这个招办的老师带着他们一块儿学习网上的课程,比如说我经常介绍的发展心理学(我讲的《园丁与木匠》就是一本关于发展心理学的书),还有哈佛的《幸福课》。把这些课学完了以后,他们的视野得到了很大的开阔。奶盐告诉作者,孩子如果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一定会更好,因为没有人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失败者。

奶盐 我的爸爸也不是一个很威严的爸爸,我后来才想到,他明明是个理工男,怎么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那么先进?

我小的时候社会有一股热潮,大家都报很多兴趣班,我爸爸也帮我报了少年宫的琴棋书画课。我上到二年级,新鲜感就没有了。三年级的时候,有点自己的想法,觉得就这么混着上,没劲,没兴趣,不想去了。

我妈妈就觉得都已经为你花了那么多钱了,你不去不是浪费吗?而我爸爸就会反复跟我确认:“你确定你不想去了?你确定吗?”我确认后,他就帮我退掉了。

很多时候,他会尊重我的想法,给我很多自由,很开明,比如说他也不怎么管我打游戏。

……

陈瑜 你说你爸爸很尊重你的想法,你觉得什么想法是别人的爸爸比较难以接受,但是你爸爸却可以接受?

奶盐 打游戏算一个。爸爸的手段很高明,假期里我会打得很疯,他就跟我说 “早点睡,少打一点”。有时候,我突然觉得:我打这么久,他都不管了吗?

后来我跟他聊:“你当时是怎么静得下心来,可以这么放手的?”他说:“管你有用吗?说你、批评你有用吗?你最后还是会打,还不如就放手,你自己会醒悟的。”

陈瑜 如果你是一个不会醒悟的小孩呢?

奶盐 这个问题就很辩证。有没有可能是因为爸妈觉得我会醒悟,所以放手,然后我突然就醒悟了?

陈瑜 你醒悟是“悟”到了什么?

奶盐 突然一下子就觉得没劲了。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向着好去的,不会允许自己变得很差。玩久了,就会开始想,是不是我该去学习学习了?其实大家都会这样想,但有的人被爸爸妈妈一催,会产生逆反心理。

奶盐的父母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平等对待孩子是多么重要。

奶盐 我说要改变一些东西,是要去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尊重先天就存在于他们身体里的能量,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他们潜在的能量激发出来,像催化剂一样,父母不应该参与孩子人生的化学反应。写化学方程式时,催化剂是不写在方程式里的,它不参与反应,它催化反应发生。

陈瑜 这个比喻特别好。

奶盐 我们能够加快,或者说能够让他们的自然发生完成得更好,但不能按自己的想法把他们塑造成我们想要的模样。

这个孩子简直可以做心理学的研究了,他说的话太有哲理了。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催化剂,而不是参与反应的化合物,家长不应该被写进这个方程式当中。有多少父母的认知能够达到这个高一男孩的水平?不读书、不学习,你就不会认知到这一切。

接下来是一个令人叹息的孩子,兔球。她是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女生,在河南考上了一个尖子班。她的妈妈用了很大的力气,花了钱,好不容易才让她进了尖子班。兔球进了尖子班以后,感觉到“压力山大”,非常紧张和痛苦。

兔球 很紧张,有时候考烦了,就会很难受,会疯狂喝水、吃东西、系鞋带、抠手,会经常在空闲时间发呆,上课容易走神。

……

陈瑜 成绩似乎变成了你唯一的救命稻草。

兔球 如果没有它,我还不如去死。

陈瑜 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考高分来证明自己的。

兔球 ……我努力学习,因为我害怕我妈妈说“你真无能,我怎么生了个这么蠢的孩子”。在目前的大环境,成绩代表学生的一切,我只能努力。

兔球有一个双胞胎的弟弟,弟弟跟她的感情还不错。但是她的爸爸出轨了,跟别的女人跑掉了。她的妈妈后来也有了男朋友。但是他们没有离婚。

陈瑜 一边应付繁重的学业,一边还要烦心父母的婚姻和家庭的事,你真不容易!

兔球 在我5岁到14岁的九年里,我妈妈经常骂我爸爸,还说她后悔嫁给他,说要不是因为我们,她就离婚了。

5岁的时候我爸妈要离婚,我妈大半夜出去,让我别跟着她,她只能带走我弟弟,我哭着跟了她一路,求她别丢下我。我去找我爸爸,我爸爸却说他也不要我。我不顾尊严地求他们别留下我一个人,所幸后来他们没有离婚。

陈瑜 好心疼。

兔球 12岁的时候,我养了一条狗,那是我童年唯一的朋友和爱了吧。

在我12岁时,我们家只有两个房间,我只能睡客厅,那条狗就陪着我,半夜还会叫我。三四个月后,我妈妈要把这条狗送走,因为养狗花销大,而且她不喜欢小动物。

我又一次没有尊严地哀求,可是第二天我去上学,她还是送走了那条狗。我没有哭,只是感到惊讶,原来我的意见根本不重要,我们的关系就开始破裂了。

她的妈妈也很不容易,一个人要把两个孩子带大,但是孩子的所有压力全部来自“我必须表现得很好,我必须成绩很好,才能够留住妈妈”。

兔球 我妈妈就会抱怨、抱怨、抱怨,没完没了地抱怨,每天都叨叨一大堆让我恶心的上辈人的恩怨,要是不喜欢面对他们,就离婚啊!

有时候孩子的离开,是父母逼的,我渴望离家出走,想去寻找诗和远方。可妈妈让我以后就考当地的学校,找个有钱人嫁了,烂在这个地方。她也不支持我买书,说那是浪费钱。可另一方面,也许是孩子天性的依赖吧,内心里,我深爱我的家人,我爱我妈妈,因为我深知她的付出和期望,我也希望我能被她爱。

作者问她想跟妈妈说什么,兔球想跟她妈妈说:“你是一个母亲,却不是一个好妈妈。”兔球是一个非常缺爱的女孩。这个女孩长大以后,她会一方面特别渴望被爱,一方面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因为她从小被打击得太厉害了,很让人心疼。

作者在这个案例结尾补充:“在中国式家庭中,真的有太多‘亲子关系倒置’的情况:要孩子接住父母所有的负面情绪;要孩子对父母的失败抱有愧疚感;要孩子用成绩来回报父母的付出;要孩子为家庭的矛盾和纠纷担忧;……孩子没法安心做孩子了。兔球还是会常常陷落到深深的孤独里。过年的时候,她给我发来一行字:如果有上帝,我想问问他,要多么炽烈的爱才能让人感受到温暖?”就是爱的匮乏会导致她极度地渴望爱,同时她又会严重地怀疑自己是否值得被爱。

一个叫颜颜的九年级(就是初三)女生,一见到作者就说:“我成绩不好。”她觉得好累,她做不到10分努力,最多能做到七八分。为什么呢?因为她感觉很烦躁,很多方法都试过了,但是学习成绩就是上不来。有一次她跟爸爸吵架,就是因为爸爸在她面前不断地夸别的同学成绩好。

颜颜 我就说:“我同学考得好不好,跟你没什么关系!”然后他就发火了,说我不努力,说了很多让我很不开心的话。

……

我爸爸很固执,这两年越来越不讲道理。我不太喜欢我爸爸讲话的语气,给人的感觉好像高人一等,什么都懂,他可能想在我和妈妈面前表现出他还是很厉害的。

听我妈妈说,我爸爸在单位里工作不顺,可能因为这个,他每天回来脸色都特别难看。我觉得确实要理解他,但是他自身还是需要改变一下。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向他表达,我很爱他。

(陈瑜 跟妈妈的关系更近些?)

颜颜 ……有时,我在手机上看到好玩的新闻,想跟她(妈妈)分享。可是她会说:“你每天不学习,就看这些东西。”

陈瑜 嗯,妈妈这个反应在家长里头还蛮普遍的。

颜颜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愿意跟大人沟通,而是大人会把事情搞得让人扫兴,渐渐地,孩子就把门关上了……

颜颜初中毕业后,选择去读七年一贯制的职校。七年学完之后,能够获得一个二本的文凭,将来可以当一个幼师。她已经放弃了自己能够考上更好学校的想法。只要能够离开这个家,只要将来能够顺利地当一个幼儿园老师,她就觉得非常庆幸。中考成绩出来的时候,颜颜给作者报喜。

颜颜 老师!我稳了!我妈都激动得哭了。

陈瑜 我也要哭了!跟自己家闺女考上似的,太激动了!!!希望你能如愿以偿!

这个孩子选择了适可而止,上一所学业挑战不那么大的职业学校,为自己的未来找到了方向。但是人生是不是应该这么早地确定方向?在我看来,这个孩子还有非常多的可能性,但是由于长期的压力和内疚心理,甚至连她自己都觉得自己不可能成为一个成绩很好的人,所以她过早地放弃了进一步努力的机会。不过最终她总算是从这种压力中走出来了,这也很难得。

最后一个孩子18岁,叫定慧。这个孩子是这里边比较特殊的,他小学五年级就辍学,在家里自学了8年,并且成立了一个叫自由学社的组织,联合了很多不在学校上学的孩子,大家相互交换学习的资源,在家里自学。我们不能忽视社会上还存在着这样一批学生。

陈瑜 目前中国的自学生群体,大致是什么样的组成?

定慧 有抑郁症休学的孩子;……有父母在教育上有自己追求的孩子;有准备留学的孩子,他们不参加学校课程,直接考托福、雅思;还有个别高三生和初三生,他们考试前半年在家上学,这样的伙伴现在我身边越来越多;还有自考大学文凭的。

陈瑜 ……你觉得在家自学,最大的难点和挑战是什么?

定慧 第一个挑战,是跟父母的关系。

……一多半的自学生会和父母有肢体冲突。过去一两年,我还曾被我父亲捶倒在地上。……

第二大挑战,是抑郁情绪。

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在学校感到抑郁才选择自学的,但在家以后,这样的问题依然要面对。

定慧有很多情绪需要处理。

定慧 我是直到最近脱离家庭,有了自己的经济来源以后,再翻出一些旧账,跟我父母发火。

陈瑜 怎么翻旧账?打电话回去把爸妈骂一顿?

定慧 我跟我妈妈上次打电话,我问当时我有抑郁情绪时,他们的态度和处理方式,然后问着问着,我的情绪就爆发了。最近我知道我妈妈为了学投资,花了一万块钱去参加一个投资训练营,我想说:“你有那么多精力和那么多钱去学投资,在我当时出现抑郁情绪的时候,为什么不去学习一下该怎样更好地支持我?!”

然后他跟父母就在电话里边吵了起来。所以你看,所有孩子都特别期待父母哪怕花一点点时间、一点点钱,学习一下,有一点点改变,因为这样孩子就能够感受到特别大的自由度。

陈瑜 这么多年,你怎么解决和同伴交往的问题?

定慧 没有解决啊,我回不到学校,又没有伙伴,直到创办自由学社。

陈瑜 中学阶段的同伴关系特别重要,缺失的话,会痛苦吗?

定慧 会,一直以来,我都想找到知己,好在现在这些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了。

陈瑜 当时无法得到满足,那怎么办呢?

定慧 没办法,只能渴望。

陈瑜 是很深的孤独感吗?

定慧 对。虽然好像也挺习惯的,但还是渴望着碰到这样一个人。现在遇到了更多越来越契合的人,能够“交心对弈”,能相互切磋,到达一种境界,然后又能彼此深入交流。

陈瑜 那会儿没想过,我好孤独啊,回去上学算了?

定慧 不可能,我拼命地想要离开家,但是我离开家,不是想去学校。我想去创新教育学校,那里能给曾经的我归属感。因为我被他们的价值观和思考方式影响。我跟学校的伙伴其实没有太多的共同语言。

这个孩子现在的目标是创办一所学校,招收这些不愿意在传统学校里上学的孩子。另外,他现在经济上基本独立了。

定慧 我在广州实习,一个月到手4000元多一点。父母给我掏住宿和伙食费,我所有的收入全部用在参加各种培训工作坊(上各种各样的课程)……可以说我多年以来想上的课,基本上都快上完了。

这个孩子完全是自己给自己打造了学习的道路。当然,他没法像很多应试教育下的孩子一样,把每门课都学得很好、很均衡,但是这也不失为一种自救的手段。作者讲,我们需要呼唤更多的可能性。像定慧这样的孩子,选择了这样一条道路,这也是一种方法。在这个社会,人的成才、成长,不只是在学校受教育这一个可能性。

我把这16个孩子的话基本上都转述了一遍。我觉得读这本书最合适的方法就是不加更多评判地去读,了解孩子们的心声就够了,不需要有任何的说教,要知道孩子们会这样讲话,孩子们心里是这样想的。他们在家里不跟家长说的话,通过这本书这个“树洞”讲给了家长听。

很多父母留言给作者,说看完孩子的话自己流泪了,在孩子的话中看到了自己的问题。所以讲这本书就是想让大家知道,家长要觉醒、成长、改变,才能够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如果家长固执、僵化、自负、自以为是、控制,那么家长跟孩子是在相互折磨。希望所有人有机会都能够读一读《少年发声》。

谢谢大家,我们下本书再见。

来自樊登读书

 

发表评论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