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次浏览

一口气了解稳定币-小Lin说

Hi 朋友们,咱们来聊一聊最近给我私信最多的选题——稳定币。

5月20号,美国参议院通过了稳定币《天才法案》的关键性程序投票。香港就通过了《稳定币条例草案》。欧盟、新加坡、英国、韩国等等,都在这一年之内,接二连三地推出了稳定币相关监管立法草案,开始扎堆立法。连中国人民银行的行长潘功胜,都在6月份首次公开讨论了稳定币。

而市场这边,稳定币第一股Circle上市不到一个月,股价就涨了750%。特朗普家族控制的公司,也发行了自己的稳定币。Paypal、Stripe这些支付巨头,摩根大通、花旗、高盛等等各大银行,包括国内的京东、蚂蚁、小米,都已经率先冲进了稳定币市场。

我相信很多人潜意识可能就会觉得,币圈那些概念就是炒作,就是圈钱,或者就是这都是美国的阴谋,美国的圈套。可你想这么多国家地区的政府,这么多主流的大公司也全都冲进来了,它不可能都是为了圈钱,或者明知道是圈套也往里冲。哎,你说为什么突然间大家全都冲进来了呢?这个稳定币就是金融市场的未来吗?来,我们来一口气了解一下稳定币这个混沌的战场。

哎,开始之前我先说一下哈,最近有人打着小Lin的名义,在社交媒体上拉群,教大家投资,甚至有那种AI配音的,全是诈骗!!我们不会私信大家,不会拉群,不会教大家投资,但凡看到都是骗子!!看到的包括大家跟我们说的,我们全都举报了,但是这个骗子出来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所以希望大家如果看到的话,也可以顺手帮我们举报一下,但最关键的是千万别信!!

我们会先来聊一聊稳定币的特点,稳定币市场的一些基本情况。如果你说我就是想看美国是怎么想的,我就是想看各国在干什么,哎,那你可以跳到这个时间点。

稳定币呢,它就是一种加密货币,跟比特币以太坊一样,都是建立在区块链上,但它最大的区别就是稳定。绝大部分都是和美元1:1绑定。目前呢是各个私人公司都可以发行自己的稳定币。比如说现在市值最大的稳定币叫做泰达币USDT,它就是一个叫泰达的公司发行的。你就可以拿着一美元找到泰达,然后泰达呢把这一美元给你收走,在区块链上给你创造出这么一个价值一美元的泰达币,放在你钱包里。

你得到这个币呢,它是可以自由地在加密世界大部分的链上流通的,你就可以拿着它去支付,去交易去投资等等。哎,我们稍微往深思考一点哈,你说这个泰达凭什么就能保证这个USDT稳定在一美元呢?它为什么不会像比特币那么上蹿下跳呢?就是因为它保证了,我既可以以一美元发行一个币,同时又可以以一美元赎回一个币。就是说它的买入价是一美元,卖出价也是一美元,而且不限量。这样一来呢,一旦市场价高于一美元,你就可以找泰达去买,然后在市场上抛售。要是市场价低于一美元呢,你就可以在市场上买入,然后卖给泰达。就让市场把这个价格自动锁定在一美元左右了。

而泰达它凭什么可以保证可以无限量的赎回呢?因为它每发行一个币,都需要至少一美元的储蓄来作为担保。这有点像早期美联储发行美元的时候,背后得有黄金做支撑。而这个稳定币呢,背后其实是美元做支撑,而且是要100%的担保。

比如你看泰达一季度的报告,他当时总共发行了1436.8亿的泰达币,而他储备的资产呢,有1492.7亿美元。你看还富裕了56亿。所以你发现没有,你甚至都不用去理解什么区块链、加密货币,它其实有点像一个游戏公司,发行了自己的游戏币、Q币,然后通过抵押资产来给这个游戏币的价值担保。

实际上也有去中心化抵押的稳定币,也有纯粹通过算法维持的稳定币。但这些从体量来说,现在所有的稳定币里,最主要的就两个币,一个是泰达币USDT,大概占60%。还有一个是USDC,就是刚刚上市的Circle发行的,占了24%。这俩都是刚才咱们说的那种,一个公司在后面担保发行的稳定币。而这次各国的各种立法,也主要是针对这种情况的稳定币。你看是不是也挺讽刺的,虽说区块链的理念是去中心化,但是稳定币这个建立在区块链上的货币,主流还是依赖这种一个机构发行的中心化的模式。

这些发行稳定币的公司,它的利润率是很恐怖的。泰达去年的利润是130亿美元,而他的员工只有100个人出头,人均利润一亿多美元。而这些稳定币发行的公司,它是怎么赚钱呢?哎,其实也很简单,他发行稳定币的时候,你不是给了他一美元吗?他就主要靠这一美元投资带来的利息。当然他一般都投资在那种极其稳健的短期国债,或者是隔夜逆回购里头。但你想,现在美国利率那么高,所以他能拿到的利息是非常可观的。你比如说泰达,他发行了1500亿美元的泰达币,咱就按4%的利息算,这就有60亿美元了一年。那我估计哈,要是搁几年前,哪个公司发行的是个日元稳定币,那估计就亏得叮当响了。

而另一个稳定币发行巨头Circle呢,它能增长这么快,其实是严重依附于交易所的。2024年利息收入是16.8亿美元,但这其中有超过10亿,都是分给交易所。然后呢交易所会自掏腰包去做补贴,做激励返还,去吸引用户。比如说用户往里头存USDC,除了正常的年化收益,平台还会再补贴一部分激励。你看这个利益链条,是不是有点像信用卡的那个激励循环?哎,有点扯远了哈。

为什么这么多人他看中稳定币,觉得它非常重要呢?主要是呢,它不光可以在加密世界当货币,你要是用在一些实体经济的交易里头,好像也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呢它特别的便捷,这个相对于跨境汇款来说尤为明显。你看传统通过银行的那种跨境汇款,稍微小众一点的货币,平均的手续费就超过了5%,而且可能还得好几天。但是稳定币呢,因为都在区块链上,它没有跨境,没有汇率转换,没有银行对接,没有SWIFT,分分钟到账,而且手续费也低很多。

同时呢它还私密。这就好像在游戏世界里头交易游戏币一样,你可能就只知道对方叫做“九亿少女的梦”,但并不知道对方就是隔壁老王。加密世界跟游戏世界不一样的地方是,它在区块链上,所有的账本都是公开的嘛。所以你不光能看见他跟你之间的交易,你可能还能看到这个“九亿少女的梦”昨天刚刚给“伤心的泪”转了120个币,上个月收到了“寂寞的张无忌”32个币等等,反正所有都是公开的。

其实哈,这个便捷私密,它是所有加密货币都有的优势,这也是当时为什么大家鼓吹比特币嘛。但同时呢,它又弥补了比特币最大的短板,它还稳定。便捷,私密,咱光看这几个优势,这不就是一个理想的交易货币吗?所以说虽然稳定币现在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但它已经吸引到了大量的需要这三个特征的经济活动。

首先一个,我估计大家都能猜到,就是黑市。之前很多人用比特币洗钱,可能觉得还不够稳定,现在稳定币把这个缺点也给弥补上了,自然就会受到大量地下交易的青睐。可能那个什么“伤心的泪”啊,“寂寞的张无忌”背后在那搞些什么黑色活动,那也说不准。

就是咱们刚才提到的跨境支付,大概在一年半之前吧,稳定币的跨境支付应用几乎还是零,现在已经达到大概500亿美元每个月了,而且还在以每个月20%-30%这个惊人的速度增长。这个全球跨境支付的市场规模大概是每年200万亿美元,你看这个天花板还是相当高的。这也是为什么像亚马逊、沃尔玛、京东这些涉及到跨境支付的巨头,好像跟加密货币没什么关系的公司,都冲在了布局稳定币的最前线。

还有一个目前非常主要的应用,就是在那些高通胀的国家,其实有点类似于当一个数字美元来用了。比如说像阿根廷、尼日利亚、巴西、土耳其,在2022年之后,这些国家的民众可以说是饱受本国货币飞速贬值的困扰,又实施非常严格的外汇管制,怎么办呢?这些国家的民间就开始大规模地使用稳定币来交易和支付。

本来这些国家政府的第一反应肯定是禁止啊、限制啊,但是因为民间对于稳定币的这个需求过于强烈了,这一看堵也堵不住,干脆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成了积极支持稳定币的先锋。我与其让这么多钱流到黑市,不如我就顺水推舟,我就开放,我拥抱稳定币。像巴西就直接开始试点,把稳定币接入了巴西官方的支付系统PIX。在阿根廷,你也可以合法地用稳定币来付房租等等。

全球稳定币的总量超过了2500亿美元,五年里头翻了20多倍。虽然它的总市值跟比特币那2万多亿美元还没法比,只有它大概的1/8,但实际上,如果我们看交易量的话,稳定币已经超过比特币了。这个也从侧面印证了它非常强的货币属性。

2024年稳定币的交易量是27.6万亿美元。虽然现在还只是萌芽阶段,但是这个交易量已经超过了2024年Visa和Mastercard的支付总和,可见它这个潜力是不容小觑的。

刚才为了快速介绍它的发展,我们讲的主要是它偏正面的一些属性。它目前来看,还是有很多风险和问题的,又是极强的投机属性,又是跟洗钱挂钩,每隔一段时间可能还得来一个重大崩盘,重大诈骗,那大家对它的印象自然好不了。这其实也是为什么大部分国家的官方一直都不太待见稳定币的原因。

但其实一部分原因呢,也是因为各国没有明确的监管,模棱两可的法律,你也不知道什么是合法合规的,这个红线在哪。所以大部分的跨国公司,大部分的经济活动,他也不太敢涉足这个领域,更导致加密货币很多的参与者是什么洗钱啊、投机这些了。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各国的立法,不管它有多严,对于稳定币乃至整个币圈都是一个重大的利好。

至于为什么最近各国突然开始扎堆立法了呢?哎,这个其实就跟大国博弈、货币博弈有关系了。最主要的推力自然就是美国。咱们先来看看特朗普今年上任以来哈,围绕着加密货币的一些主要动作。

1月份特朗普刚一上任,就立马签署了一个行政令,题目就叫《加强美国在数字金融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并且禁止数字美元。这一下基本就定调了,就是加密货币我是绝对支持。

同样是在1月份,特朗普又发行了自己的$TRUMP币,其中80%都是特朗普旗下的公司控制。这个不是稳定币哈,它是像比特币那种价格可以波动的,一度涨到了超过80美元,总市值高达600亿美元,但是现在已经跌的不到10美元了。

特朗普的老婆也发行了自己的币,他儿子也发行了自己的币。3月份特朗普又宣布,把政府之前没收的比特币列为美国战略加密储备。之后特朗普的关联公司又发行了一个稳定币USD1,本来呢规模也是小打小闹,大概就1亿多美元,结果5月1号突然翻了十多倍,达到了22亿美元。这怎么回事啊?因为阿布扎比来了,阿布扎比投资局一下投进来了20亿美元。

说实话啊,一个美国总统能发行自己的币,我虽然对美国法律没那么了解,但这个行为我还是挺惊讶的,但非常明显是有利益冲突的。关键是什么哈,市场的反应好像也OK,可见特朗普干点什么,大家接受度好像都还挺高的。

真正对稳定币市场产生重磅影响的,还是这个“天才法案”了。它叫天才法案,特朗普认为这个法案很天才哈,因为它的缩写恰好就是GENIUS,是美国针对稳定币的一个立法提案。6月17号的时候在参议院高票通过,但众议院还没过,所以现在还只是一个草案。

这个草案呢,它不像大而美法案1000多页那么变态,一共就二三十页,所以我还能大概笼统地扫一下。它的核心呢,大多数都还挺标准化的。其实这不光是在美国,大部分那些国家的立法呢,也都大差不差。我简单总结一下,大概就这么几点。

首先资质上,发行稳定币的企业,你得有个牌照,谁能发谁不能发,得我政府先说了算。到底是州政府说了算还是联邦政府,这个目前还在拉扯。然后呢监管上,他规定了一下,哎,哪些机构负责,大家也就不用知道了。再有就是储备资产的要求上,他要求发行所有稳定币背后,得是有这个高质量的资产作为储备,就比如说短期国债、隔夜逆回购这种流动性非常好的,而且他们不能拿去再抵押。这些储备资产,他在清偿时候优先级也是最高的。你就比如说发行稳定币的公司破产了,这些储备你不能先拿去还债,你得先给稳定币的持有者。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风险管控的要求啊,信息披露的要求啊,反洗钱的要求等等。

说实在的,在银行待多了,你看这些要求还是挺熟悉的,就非常标准的三件套。不过相对于银行的监管,它对储备资产的要求明显更严格,你想要100%的储备,毕竟这些公司真的有点类似于在发行一个货币了。你想银行都要花这么大功夫在合规上,那币圈的公司就更是了。

关于合规,我们再来说两句哈,什么叫“合规”?就是怎么符合各国的法律法规。比如说各种牌照审计要求,反洗钱要求,技术安全要求,储备资产要求等等。现在各国都得先推出这个“规”,哎,才好合嘛。你比如说泰达币,虽然它现在市场规模最大,但是因为信息披露不足,又注册在维京群岛,没注册在美国,有可能因为不合规被赶出美国市场。

其实不光是对于稳定币的发行公司,对于这些加密货币的交易所,这个合规就更重要了。因为早期市场各种规范不完善,这交易平台可以说是野蛮生长。而最近两年呢,随着这个监管的规范化,其实是也给各大交易所来了一波整顿。

有个非常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叫做OKX,在美国这边,今年2月份刚跟司法部达成了和解,支付了8400万美元的罚款,还直接放弃了4.2亿美元的收入。后来呢因为发现有非法组织用Web3钱包链上交易洗钱,自己主动给关了Web3钱包的链上交易。你看新闻是不是感觉他今年为了合规真是损失惨重啊?实际上呢,他也是因为看到了合规的重要性,所以干脆就迎合监管,跟美国司法部那是主动交罚款和解。那个Web3钱包链上交易,是实际的DEX理给关,不是错误地将我们的聚合器识别。意思就是说,哎,欧洲美国的监管老师们,你看我们重视合规,重视安全,我们好好表现,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交易所。

虽说监管对交易所的储备金没有要求,但他也跟稳定币发行的公司一样,出了100%的储备金证明报告。从2022年底开始,每个月发布,用户也可以自己去看自己的资金是不是有1:1的真实储备做支持。总之就是表现的非常的积极,这也帮他们顺利拿到了美国、欧盟、新加坡、迪拜等等地区的牌照。

迎合监管,确实会给币圈公司带来非常大的初期成本,但从长期来看呢,不管是对用户信任还是监管信任,都是有巨大的好处的。

前两天刚有传闻说OKX在考虑美股上市。你看这下,他之前费那么大劲,又是交罚款,又是关停钱包链上交易,是不是就更能说得通了?这个美股上市在币圈,其实是有着非常不同寻常的意义的。因为对他们来说,这相当于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合规美国市场的证书。

说实在的,这些币圈公司其实都不怎么缺钱,他们缺的就是信用,是证书。这个才是他们美股上市最大的收益。不管是对用户还是投资人,还是合作商,甚至是监管层,都有非常大的信用加分。这也是为什么Coinbase一直以来都可以说是币圈合规一个典型的好学生。包括刚刚上市的Circle也是,合规方面都是相对做的最多最充分,其实也帮他们率先抢占了大部分的美国市场。

好,那为什么美国要这么积极地推进稳定币呢?

总结来说,它有三大主要目的。

一个是维持甚至加强美元的地位,一个是增加美债的需求,再有就是抢占加密世界的地位。当然有人说应该再加上一条,就是特朗普他自己想赚钱,你看他自己发了那么多币,他就是想,对吧?这条我们就不做评论了,我们主要讨论之前那三点。

首先加强美元地位。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三月份就明说了,特朗普政府将会利用稳定币维持美元的主导地位。我们之前也说到过很多次了,最近尤其是特朗普上台之后,很多国家甚至整个市场都在非常缓慢地去美元化,这个肯定是美国政府不希望看到的。

而稳定币呢,虽然它什么都可以挂钩,它可以有欧元稳定币,有离岸人民币的稳定币,有黄金的稳定币,但实际上现在市场百分之九十九都还是美元的稳定币。短期内推广稳定币,那不就相当于推广美元吗?虽然稳定币这个交易是在链上,但背后需要抵押的都是美元,还跟美元的汇率挂钩。

咱举一个稍微极端一点的假设,你就比如说,土耳其、尼日利亚、阿根廷全都用美元的稳定币交易了,那这些国家印的什么里拉、奈拉、比索就没人用了,制定的利率什么也都没有用了。基本上相当于这些国家就全用美元了,完全美元化了。所以如果美元稳定币被广泛应用在非美元国家,这肯定是增强了美元的应用范围和国际地位,这点非常好理解。

就是刺激美债的需求。因为稳定币绝大多数都是挂钩美元的,这背后的储备资产现在百分之六十都是短期国债,立法以后可能就更多了。你比如说泰达,就是那个稳定币最大的发行机构,二零二四年净实入的美债是三百三十一亿美元,这是去年全球美债的第七大买家。贝森特在听证会上又说了,到二零二八年,稳定币的规模可能会翻八倍,对短期美债的需求可能会超过一万亿。你看美债正愁没人买呢,这不挺好。

这点大家提的非常多,因为他这个逻辑链呢,非常的顺理成章,非常的合理。不过我个人认为,它并不是美国这么加急推出稳定币法案的主要原因。当然这个纯粹是我个人观点,你可以听听我是怎么想的。首先呢,这些美债的需求它并不是一个全新的需求,但这都不是最关键的点,更关键的是国债的期限。

大家经常说泰达是国债的第几大持有者啊,主要看的是它国债的持有量。但对于美债来说,期限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稳定币储备的国债,大多数都是那种三个月以内的超短期的国债。而像日本啊,中国央行外汇储备的国债,都是那种三年到三十年的中长期国债,这俩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的。

做过交易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三个月的国债和十年期的国债,它俩是有本质区别。对于这种超短期利率,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其实并不是市场的需求,是谁呀?美联储。这美联储就随便降息二十五个基点,它能比你十个泰达在那疯狂买三个月短期国债都有用。这部分稍微有点跳步,我没讲很详细。反正就是这种超短期的国债,美国政府他是不发愁卖的,他愁的是那个长期国债。咱们之前讲海湖庄园协议里头,米兰他不也建议吗?说可以让别的国家把那些短期国债都换成长期,甚至超长期国债。就你们买短期的,我根本不关心,最好都给我换成长的。

总之你要是说美国费了半天劲,紧急推出这么一套加密货币的法案,推动整个加密世界的发展,带来了巨大不确定性,就是为了三年之后有那么一万亿美元短期国债需求的增加,这点我是存疑的。这个增加国债需求肯定是个好处了,但远远不是美国最主要最根本的目的。另外那两点我觉得要重要的多。

咱再来看这个第三点,就是争夺加密世界的话语权。美国对加密货币主要就是观望,他望着望着他就发现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加密世界好像不是昙花一现,它的需求在持续的扩大,理念也在不断的更新,甚至有点挑战传统金融体系的苗头了。那既然压不住,我不如就拥抱它,抢先一步,立法规范化。这点其实不光是美国,那些支持稳定币立法的国家和地区基本都抱有这个目的。美国呢,它也不是最先的,你看之前欧洲、新加坡、香港都推出了稳定币的草案,而像中东、瑞士更是一直以来都非常支持区块链。所以说美国不能说是为了抢先一步,只能说是为了不掉队,不能在加密世界这个新战场丧失自己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对吧?只能加急赶紧立法。

好,下面咱们再来说说中国。中国大陆一直是禁止加密货币的,目前主要推动的呢是数字人民币,但这个数字人民币跟稳定币还是很不一样的,这个我们有机会再说。毕竟美国想在稳定币抢占这个主导地位,中国肯定也怕错过这班车,也想在新市场去争取离岸人民币的话语权。所以现在主要是在香港试点稳定币,试点人民币的稳定币,采取这种双轨制。

香港是在今年五月份推出《稳定币条例草案》,会在八月一号生效。你看这个草案一推出,稳定币那些概念股都涨疯了,最少都涨了百分之七十。可见市场对香港稳定币的市场那是非常乐观。当然香港主推的稳定币就不是美元稳定币了,而是港元稳定币,同时也会计划推出离岸人民币的稳定币的试点。

这个条例的内容理念其实跟刚才我们说美国那个差不多,咱就说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它叫“沙盒”,就是在一个隔离的、完全可控的监管环境下进行试点。他在二零二四年七月份的时候就公布了三个“沙盒”参与者的牌照,这三家就可以说是香港稳定币圈的第一批参与者。

京东币链、原币创新,还有一个包括渣打银行在内的联盟。这个京东币链很明显是京东的嘛,而他背后的托管银行叫天星银行,天星银行的两大股东是谁呢?是小米和富途。第二个原币创新,他背后主要是一些币圈的资本。第三个联盟呢,主要就是一些香港的资本。然后还有一个玩家,当然目前还不是“沙盒”参与者,众安集团但是早就虎视眈眈,想成为拿下首批牌照的玩家,就是蚂蚁集团。香港这个稳定币的条例还没生效,这个牌照的角逐厮杀就巨烈开始了。

然后香港再有一个特点呢,就是它明显会更注重跨境支付。比如说香港经管局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启动了跨境支付通,六月二十二号的时候刚上线。大概呢就是让内地和香港之间可以点对点的直连,不需要经过特别复杂的跨境交易,这样呢这个资金流通可以更顺畅。这个跨境支付通呢,它虽然不是在区块链上的,但它也用了分布式账本的技术,和稳定币数字人民币的兼容性非常高。所以市场也普遍认为它是推动人民币稳定币未来国际化的一个重要路径。

欧盟这边是在二零二三年的时候就通过了针对加密资产的MiCA监管法案。新加坡的经管局也是在二零二三年的时候就发布了针对稳定币的监管框架,这俩是非常早就发布正式的监管条例了。

总的来说呢,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就把各个国家针对稳定币的态度简单分了个类。首先就是积极开放类的,典型的比如新加坡、香港、阿联酋。尤其是这个阿联酋,那家伙一直走在币圈的前沿,感觉别的地方是得允许什么才能做什么,但在阿联酋就是只要不禁止,你都可以试试。各大币圈的公司,你们欢迎来我这玩啊,来我这建公司啊,我连税几乎都不收。而香港、新加坡,这都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他俩还在争抢亚洲金融一哥的位置,自然谁也不想在加密世界这个新的赛道上落后,自然就在稳定币这开始争先恐后。上个月新加坡的《金融服务和市场法案二零二二》明确规定了在新加坡注册并且向海外客户提供数字代币服务的实体必须得拿到牌照才能营业。

第二类呢,我就把它叫做谨慎包容类。最主要的就是美国、欧盟。欧盟你别看他这个监管法案推的早,但态度可以说是非常谨慎,甚至比美国还谨慎。比如说他这个MiCA条例就规定了禁止收取代币赎回费,禁止稳定币支付利息,还严格限制日交易量等等。理由就是这些稳定币它会对金融稳定、支付系统的平稳运行、货币政策传导或者货币主权构成风险。总之限制还是挺多的,尤其是这个禁止稳定币支付利息,还挺狠。现在很多稳定币的平台都已经开始针对用户在这放稳定币支付利息了,就有点像是加密货币世界的一个存款。欧盟他规定稳定币不让付利息的话,这其实会大大降低稳定币的吸引力。感觉潜台词就是我不禁你就不错了,你别给我整那些金融圈虚头巴脑的东西。可见欧洲人对于稳定币的态度是那种谨慎中略带排斥,比较保守。

韩国呢,其实二零二一年之前也是比较排斥加密货币,尤其是二零二二年崩盘的那个Luna币,总部就在韩国。这个让韩国的投资者损失了超过四十亿美元。之后韩国推出的各种立法也都是倾向于严管,就你别再出事。虽然管的很严,但是韩国的民间加密货币市场还是非常火热。尤其是最近的这个新总统李在明,你明显能感觉到他对稳定币啊,对数字资产的态度还是比较友好。他竞选的纲领里就说了,允许韩元稳定币。韩国也刚刚在六月份提出了《数字资产基本法案》。

其实很多国家都跟韩国类似,对稳定币的态度在最近一年从谨慎变成接受,甚至拥抱。然后第三类就是明确限制了,最典型的就是中国大陆。除此之外,像是孟加拉、阿富汗也都是。

我稍微拓展一点,咱们今天主要聊的虽然是稳定币,但各个国家想要推动的其实不光是稳定币,而是“代币化”。这个就涉及到区块链最近很火的一个概念叫做RWA,Real World Assets,直译过来就是“真实世界资产”。大家别晕,不复杂,其实就是把现实世界的一些资产给它数字化,挂到区块链上。比如说现实世界我有个房子,我就可以在区块链上去对应的构建一个它的映射资产,一个RWA。你可以把企业发的债放到链上,你可以把知识产权放到链上,而且在链上还不能被篡改,交易也公开透明,甚至还能挂一些智能合约等等。你看这个稳定币,它其实就是RWA的一种,它就是把现实世界的美元给它对应的放到链上了嘛。贝莱德在今年三月份的时候就和Securitize一起联合在链上发布了一个美元的货币基金,叫做BUIDL。

这就是把一个投资基金给放到链上,你用稳定币投资它,然后定期你就会拿到更多的稳定币作为回报。在区块链上各种金融的玩法可以很花,搞这么个投资基金也不稀奇。关键他不是哪个不知名的公司在链上发了个基金,这是贝莱德呀,全球最大的资管公司发行的。

一个主流的金融公司能够这么早、这么成功、这么大规模的布局,说实话我还是挺惊奇的。国内呢像蚂蚁也在非常积极地研究推进这个RWA,非常积极地参与香港那个Ensemble沙盒项目,搞了充电桩RWA、光伏RWA、换电站RWA。这些项目就可以在区块链上融资,大家也可以在区块链上投资。

这个RWA尤其是被香港和新加坡看作是加密世界一个非常有潜力的领域,它也是稳定币发挥的主战场之一了。而稳定币这个支付现在发展的也非常迅猛。你比如说前一阵子OKX就推出了一个叫做OKX Pay的功能,就两个人拿着APP互相一扫码,就可以实时转账,就跟支付宝似的,只不过它转的是稳定币。然后你这个稳定币的余额放在钱包里,也可以账户管理,就跟余额宝似的。然后像什么Paypal、Stripe这些线上支付巨头也都已经把稳定币纳入到他们的支付体系里头了。

为什么各国各大公司最近纷纷开始加入了稳定币的战局?这就是一个全球版的“打不过就加入”。大部分的公司,大部分的各国政府,一开始他可能都是拒绝的,都是抗拒的,毕竟他们大多数都是原有市场体系的既得利益者。当他们一部分人逐渐意识到这个潮流似乎短期之内不可逆的时候,打不过怎么办?那我就加入,我就冲在这个最前头。越多的人掉头冲向稳定币市场,这个势头就会越猛。其实面对这个大潮流,每个人都是想争取自己的利益的。

大家虽然目的不同,但从做法的角度来讲,都是在推动稳定币市场,推动加密货币市场的完善和发展。这个其实很像一些风口,比如说大家抢着投AI,抢着投机器人。只不过稳定币这波潮水,还有各国的政府,各国的监管,各国央行的加入,是吧?那就是个全球性的大混战。

至于各国具体的策略,各国立法的目的,我们刚才简单分析了一些。再深入的,说实话我觉得各国政府他们自己也没怎么想明白。你别以为参与各国稳定币立法讨论的都是一些加密货币的专家,哪有那么多专家。美国国会一帮五十岁打底的参议员们,能有几个真正透彻的理解稳定币,透彻理解加密货币?他们就得投票决定这个关键的稳定币法案了,那八成就是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

好,如果大规模应用稳定币的话,会对现有的金融体系产生什么冲击呢?我们非常高概念地说,稳定币的崛起,包括去中心化金融,它本质上就是跳过了金融中介,跳过了支付公司,有一个名词叫做“金融脱媒”。所以银行也紧张,支付公司也紧张,他们只能冲在最前面。摩根大通的老大Jamie Dimon二零二三年的时候还说比特币就是个大骗局呢,最近都发行自己的摩根币了。预计到二零二五年底,欧美主要的银行、金融科技公司应该都会纷纷推出自己自有的稳定币。

其实你看,要求稳定币的发行方有百分之百的储备,这些钱理论上很大一部分是要回流到银行体系的。所以理论上银行体系流出去的钱其实应该不多,但问题是什么呢?它会丧失很多灵活资金,丧失很多放贷的能力。

所以他的利益肯定会大大受损,还会降低银行跟整个经济体的联结。这银行本身利益受损,大家可能也无所谓,但是他跟整个经济体联结的减弱就比较麻烦了。因为中央银行它就是通过银行体系去调控货币政策,联结的减弱就会导致央行货币政策效果的降低。至于谁来调控加密世界里的货币政策,调控稳定币的流通速度,稳定币的信贷规模,这个其实是更大也是更重要的问题。其实现在各国监管机构都在有意回避这个问题。你看美国,它把稳定币定义叫做支付稳定币,意思就是说你主要就是用来支付,少拿来存钱。

不光是美国,各国咱们看了都差不多,基本上都是禁止或者极其严格的限制稳定币支付利率,那就更不用说放贷了。你看这其实就是先有意避开了稳定币利率这个问题,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稳定币这个东西吧,真的非常有意思。我肯定没有能力说一段视频就把它聊透,但我希望大家通过这一段内容呢,至少能意识到它并没有那么简单,它引发了很多重的冲撞。它引发了不同国家、不同货币之间的冲撞,引发了传统金融体系和加密交易体系之间的冲撞,引发了私营公司和官方监管机构、中央银行之间的冲撞,引发了稳定和创新之间的冲撞。

这个革新虽说风险很大,但是这么多国家和地区能这么积极地拥抱,说实话我还是挺兴奋的,也挺想看看这个所谓的Web3世界到底能发展出来一个怎么样的形态,来颠覆一下我们的认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