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本文约需37分钟,人性真的经得起检验吗?带你读懂人心,洞察人性。
今天我们讲的这本书太有意思了,叫作《人性实验》。我记得我曾经盛赞过另外一本书《思辨与立场》,这两本书是同一个出版社出的。《人性实验》这本书讲了28个改变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也就是用实验来证明我们对于人性的一些观点和洞察。读这本书至少有三个好处:第一个好处是了解人性,这里面包括了解别人,也包括了解自己;第二个好处是了解社会现象,读完这本书我们就知道,为什么社会上会出现各种状况;第三个好处是让我们了解科学精神,就是我们不能够凭空相信一个结论,我们需要通过实验证明,才能够知道这个结论是否具有科学的依据。当然,所有经过实验获得的有科学依据的结论,也有可能在很多年以后被推翻,这是科学进步的过程,但是至少它具备可证伪性,在证伪的条件没有出现之前,它是值得信赖的。
这本书里讲的每一个心理现象都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验,一部分是结论。我没法把每一个实验都非常具体地讲出来,但是我会比较详细地讲其中一两个实验,让大家知道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套路,我想尽可能把足够多的现象呈现给大家。
第一个现象叫作迎合,就是指服从群体规范。这个实验其实很好做,你自己也可以做。比如你进电梯的时候,带上两个朋友一块儿进去,你们仨别面朝着门站,你们背朝着门站,然后观察一下,下一个进来的人会怎么站。大部分情况下,你会发现下一个进来的人犹豫了一下,然后也会转过来跟你们一块儿背朝门站。不过这只是一个自己的体验,并不严谨。
和这个现象相关的科学实验是在1955年,由阿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做的。他的办法是画了3条线段,这3条线段的长短不一(原书表述为,另有一条标准线段,实验人员让被试将这3条线段与标准线段做对比,看哪条线段最接近标准线段),在正常情况下,99%的人都能够分辨哪条长哪条短,长短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如下图)。
阿希的线段实验示例
他们让受试者来判断长短(哪条线段最接近标准线段),在参与实验的人员中,一整个小组只有一个是真被试,也就是说只有一个是对实验情况完全不知情的,剩下的受试者全部是实验人员假扮的。当其他实验人员(假被试)都说某条短的线段更长(更接近标准线段)的时候,他们观察这个真被试的判断,最后得出的数据是,大概有25%(也就是1/4)的人能够一直保持独立的判断,因为那条线段的长短太明显了;还有8%的人是几乎完全从众的,就是如果前面几个人都说那条线段短,那就说那条线段短;剩下的这些人有时候从众,有时候不从众,从众与否可能取决于线段长度的差距,还可能取决于参加这个实验的受试者人数,比如有更多人说那条短的线段更长(更接近标准线段),那他也可能会怀疑到底哪条长(更接近标准线段)。
这个实验让我们看到,人是会从众的。有一部电影,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叫作《十二怒汉》,电影里讲了一个案件,11个陪审员都已经判断这个凶手有罪,但是有一个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据理力争,挽救了那个嫌疑人的生命。所以对于我们来说,独立思考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这是第一个现象,叫作迎合,我们得知道我们有服从群体规范的冲动。
第二个现象叫作认知冲突,这涉及行为如何改变态度。这里面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家,叫费斯汀格。费斯汀格在1957年的时候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认知失调理论。我讲过一本书叫《社会性动物》,里面详细地讲了认知失调。那么认知失调这个现象是怎么样用实验来证明的呢?他们请了一群大学生来拧螺丝,这是一个非常枯燥的工作。拧完了以后,又来了一群新人,然后让之前拧螺丝的人告诉这些新人:这个工作很有意思,这个工作很有趣。他们把拧过螺丝的人分成了三组:第一组,给被试每人发20美元(20美元在1959年的时候是非常大的一笔钱);第二组,给被试每人只发1美元;第三组,不给他们发钱,他们也不用骗别人说这个工作有趣。收1美元的人和收20美元的人就需要骗人,需要告诉别人这个工作很好玩。
重点在哪儿呢?重点在于这个工作结束以后,让他们填一个表,填写他们对于这个工作的评价。你们猜怎么着?凡是收了20美元的人虽然对外说工作很有趣,但自己还是认为那个工作没有意思,很无聊,自己是昧着良心说它有趣的。但是那些只收了1美元的人,就会觉得这个工作很有意思,他们确实觉得这个工作蛮有意思的,拧螺丝能够拧出心流的感觉来。这就是弥补认知失调的过程。也就是说,那个收20美元的人,有一个强大的外部理由叫作“我干这么乏味的事还要说谎,原因是我收了20美元”,所以他们不需要其他的理由了,他们有一个足够强大的外部理由。而那些只收了1美元还要说谎的人,他们就需要说服自己:“我又没挣着什么钱,又干了这么无聊的工作,我还要骗人,那为什么呢?”这个认知失调需要弥补,弥补认知失调的方法就是自己给自己一个解释,比如认为这个工作是有意思的。
各位,你们有没有听出来这个实验的伟大之处?比如,一个小孩子不爱吃菠菜,然后你现在告诉他,吃一棵菠菜就给他10块钱,那这个小孩子一辈子都不会爱吃菠菜,因为他觉得每次吃菠菜都很难受,得有人给他10块钱才行,他要靠这10块钱才能吃下去菠菜。所以,强大的外部理由使得他没法体会到吃菠菜本身的好处和菠菜的美味,但如果是他自己主动地吃了一口菠菜,说不定就会从此爱上这件事。大家可以反思一下我们在家庭中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我们让孩子写作业,孩子不写就不让他打游戏,用游戏来控制孩子,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会越来越喜欢游戏,越来越讨厌写作业,因为我们给他了一个外部理由。
大家可以去看一下《社会性动物》那本书,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人们会合理化那些自己不能接受的行为。你做了一些自己都觉得很奇怪的事,你一开始会想:“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逐渐地,你会认为这样做是对的,这样做是合理的。
第三个现象其实是和认知失调相关的,叫作困苦成就喜好。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呢?实验人员找了一些学生,让他们参加一个社团,这个社团的入门条件特别高,极其苛刻。后来实验人员发现,入会条件越高,入会越困难,社团成员对这个社团就越忠诚,对社团的评价也就更高。我们去参加一些活动的时候,也有这样的现象,比如我们花的钱越多,对活动的评价就越高。别人可能会觉得你被骗了,你参加那个活动花了那么多的钱,但是你会对这个活动越来越忠诚,因为你会觉得“我已经花了那么多的钱,我的判断不会错”。这也是弥补认知失调的一种表现。还有些极端的案例,比如那些被骗的老人。如果你们见过家里的老人被骗子骗的话,你就能够理解,一个被骗子骗得“深入骨髓”的老人,会不断地替那个骗子说话,但实际上他不是在替那个骗子说话,他是在替自己说话。这就是“困苦成就喜好”。
第四个现象叫作“服从命令:令人震惊的服从权威实验”。我们看那些纳粹杀死了大概六百万犹太人,曾经有人问这些纳粹的刽子手:“你们为什么会这么没有人性?”这些刽子手说:“我以前只是个中学老师”“我以前只是个医生”“我也是个好人”……再问他们:“那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些人说:“是上级命令的,我只是遵从上级的命令。”
米尔格拉姆(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就专门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是非常惊人而有效的。他请了一群被试,说咱们做一个关于人的学习能力的实验(这是实验的掩饰故事,实验的结构中要有个掩饰故事,就是告知被试这个实验是关于人的记忆能力的),墙的那边是你的伙伴(原书是扮演学生角色的假被试),他负责学会做一些题,我们在这边出题,只要他答错了,你就电击他,你摁下按钮就可以电击他,答错的题少,就电得轻一点,答错的题多,就电得重一点。电流最强能强到什么程度呢?电击装置上有一个写着“危险电击”的标签,这个标签上面的按钮已经标明了用这个电击可能会出现危险,最后两个按钮直接打着三个红X,写着“XXX”,你就能想象这是多么可怕的电流。当然,墙那边做题的人是实验人员假扮的,所以当出题的实验人员开始提问以后,那个做题的实验人员就不断地答错,这边的受试者就摁电钮,摁到“危险电击”的时候,那个做题的人就开始喊了,“啊,我不玩啦,结束吧,救命,我要死了”,到最后,如果受试者摁下那个写着“XXX”的按钮,对面做题的人连声音都没有了。
你想,这是在参与一件什么事?摁电击的按钮,有可能会把对方电死。但是受试者的对面站着穿着白大褂的、看起来非常严肃的实验人员,拿着本儿在那儿记,说“摁,继续摁”“答错了,摁”。在这种情况之下,请问有多少人会服从这个实验,摁下写着“XXX”的按钮?这个实验的结果是相当令人震惊的,这些受试者都是普通人,都是普通的职工、大学生,然而有65%的人摁了“危险电击”和“XXX”的按钮,尽管这很有可能造成答题者遇到生命危险。这就是服从实验。所以不要高估我们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我们在社会中很容易就会变成从众的、服从权威的人。
接下来这个现象叫作旁观者效应,这涉及多元无知。这里的案例是一个真实的社会事件,在纽约,有一个女性在晚上遇到了一个暴徒要杀她,暴徒拿着刀捅她,她大声地呼救,周围很多人家的灯都亮了,都听到了她的呼救,但是没有一个人出手救她。因为所有人都觉得跟自己没关系,可能别人会救她吧,这就叫作多元无知。
这个旁观者效应是怎么通过实验来证明的呢?他们找了一些人来参加实验,说你要用耳机和麦克风跟其他人一块儿对话,我们来做一个统计。结果在聊天的过程中,对面的人突然癫痫发作。当然,对方事先就跟大家说了:“我这个人有癫痫,有时候会发作,但不是很重要。”他们正说着话,这个人突然就癫痫发作了,癫痫发作可能会死人的。实验人员观察了这些人的表现之后发现,当受试者知道没有其他人,只有他们两个人在对话的时候,有85%的人都做出了帮助的举动,及时报告了对方癫痫发作的情况;当受试者知道除了他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人在听的时候,有62%的人及时做出了帮助的举动;当受试者知道除了他之外,还有4个人在听的时候,及时提供帮助的人的占比就降低到了31%。这就叫作旁观者效应。所以,旁观者效应这个现象是经过实验证明确实存在的。
那么,这个实验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呢?假如你在大街上受到了别人的侵害,你应该怎么呼救?千万不要站在马路中间喊救命,这大概率是没有用的,因为大家可能会驻足旁观,你要做的是找一个大哥,过去抱着他的腿,说“大哥救命”。找一个人帮助你,比向所有人呼救要有效得多,因为找一个人求救可以打破旁观者效应,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性实验。
接下来这个现象叫作表现的社会提升与抑制。什么叫作社会提升与抑制?就比如你做一件事的时候,周围有一群人在看,请问对你来讲这是件好事还是件坏事?它会让你做得更好,还是做得更差?人们很容易就能观察到这个现象,比如跑步,有一群人看着你跑步的时候,你的速度肯定比自己跑的时候快,这是可以证明的;但是当有一群人等着你,在那儿盯着你系鞋带时,你就会比平常系得慢。所以对人来讲,在做简单行为的时候,有别人看是一种社会促进;在做复杂行为的时候,有别人看是一种社会抑制。
然后心理学家想,那其他动物身上会不会也有这样的现象呢?他们找来一只蟑螂,蟑螂有避光的本能,喜欢待在黑的地方,所以只要灯一亮,它就跑走了。所以他们给蟑螂设计了一条直线赛道,让这只蟑螂自己跑,然后又找了一群蟑螂,给它们弄了个“看台”,让这些蟑螂都坐在看台上看着那只蟑螂。然后他们一打开灯,就发现蟑螂也是在有同伴看的时候跑得更快。如果给蟑螂设置一个迷宫,它自己能走出来,但是有同伴看的时候,它就走得特别慢,找不到路。
接下来这个现象叫作基于细小社会类化的歧视。什么叫作细小社会类化呢?比如,黑人和白人之间的歧视,就是因为一个简单的分别——肤色。尽管他们之间肯定有非常复杂的区别,但是有歧视观念的人就会认为不需要考察那么多,只要看你的肤色来区分。那与此类似的,比如种族、信仰、国家、地区、受教育程度、性别,甚至文身以及爱好,都有可能产生我们所说的“基于细小社会类化的歧视”。这个现象后来怎么用实验来证明呢?他们找了一群孩子,用非常简单的方法把孩子们分成了两类,之后给他们一笔钱,让他们来分配这笔钱,然后观察他们怎么分。分配的结果是,72.3%的人都会把钱更多地分给和自己同属一类的这群人;19.2%的人会把钱更多地分配给跟自己不属于一类的人;对于两类人都平均分配的人只占8.5%。也就是说,人确实倾向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喜欢找共同点,找到我们的共同点之后,那么我们就是一群人。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提醒自己,要保持一颗平等的心,不要因为这些细小的社会类化来给他人分类或者歧视他人。
接下来这个现象叫作情境因素与个人特质。就是我们说有的人做好事,有的人做坏事,到底是因为人的本质有好坏之分,还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比如你走在马路上,有一个人需要帮助,但你没有帮助他,到底是因为你自私、不会关心人,还是因为你那天很着急,有急事要处理?哪一个因素对你的行为影响更大?
这个实验很有意思,他们找了67个神学院的学生,这些神学院的学生都是信上帝的,他们都有一套自己对神学理论和体系的理解。实验人员告诉他们,有一件很重要的事需要去做,但是在告知这67个学生时,实验人员对这件事紧急程度的描述不一样,有的人收到的消息是这件事特别紧急,有的人收到的消息是这事不那么紧急。然后,让他们走过一条特定的路线去办这件事,在这条路上就有一个需要帮助的、像流浪汉一样的人,突然之间疾病发作了,躺在地上,需要救助。然后实验人员就看到这些学生有的给他提供了帮助,有的没有提供帮助。他们把这些学生给这个“流浪汉”的帮助分成了从0到5一共6个层级,最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
你会发现这个层级跟他们的学习成绩,跟他们所学的神学的类目,跟他们个人的品性关系都不大,与这个层级相关程度最高的是他们的匆忙程度。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急匆匆地要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他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小,当他没那么着急的时候,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大很多。
因此,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最有效的方法,并不是改变人格,改变人格当然很重要,但改变人格是一件“慢工出细活”的事,得从基础教育开始做起,才能够逐渐地去改变一个人的人格。如果你想要改变这个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和表现,最有效的方法是改变情境,让环境变好。举个例子,你要想减肥,最有效的办法不是提醒自己少吃点,而是换一个小一点的碗,把你吃饭的那个碗换小一号,你吃的饭自然就少很多。你去电影院看电影,如果你想少吃一点爆米花,最好换一个小桶的爆米花,而不要买大桶的爆米花。这就是情境对人的影响。这是心理学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用这个原理来改变人们的行为是很有效的。
接下来这个现象叫作奖励的隐性成本。什么意思呢?我们不要过度地看重“胡萝卜加大棒”的激励方法。为什么?“胡萝卜加大棒”只对低等动物有效,也就是说对于牛、马、猪、狗这些动物来说,“胡萝卜加大棒”是很有效的。但是人不一样,人有非常发达的前额叶皮质,人有自己的想法和意志,人有尊严感,人有弥补认知失调的动力和欲望。所以,如果你不断地对一个人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他不会产生任何内在动力。
那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呢?他们找了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来,给他们发一些白板笔,让他们在白板上画画。实验人员把小朋友分成了三组,第一组只要画画就给他们奖励,事先告知了他们画得好就会有奖励;第二组没有任何奖励;第三组是在他们画完了以后,意外地给他们奖励。这三组画了很长时间的画以后,这次画画活动就结束了。最重要的是观察什么呢?哪一组的孩子还会画。
各位可以猜一下结果。这里的具体数字是这样的,预期奖励条件下的孩子,只有8.6%的时间又在玩白板笔,无奖励的一组有16.7%的时间在玩白板笔,有意外奖励的一组有18.1%的时间在玩白板笔。这三组的差异非常显著,有些甚至差了一倍以上。所以我们一再地跟家长强调,不要诱惑孩子。在孩子学习的时候,不要用奖品来诱惑孩子,不要用平板电脑来控制孩子。威胁和诱惑这两件事就是“胡萝卜加大棒”,只会使孩子越来越不喜欢学习,就是这么简单。这是经过心理学实验证明的,不是我们瞎说的。所以,这个实验让我们知道了奖励的隐性成本。
接下来这个现象叫作行动者-观察者偏差。这个实验特别有意思。1975年,韦斯特和他的同事们做了一个和这个现象相关的实验。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呢?因为不久前水门事件曝光了,水门事件就是尼克松总统的手下潜入水门大厦,在竞争对手的办公室里安装窃听器的这么一件事。这件事被曝光了以后,就引起了很多心理学专家的好奇,他们要做一个测试,什么测试呢?韦斯特找了一群学生来,说我有一个任务交给你们,你们愿不愿意到一个公司里去盗窃一些资料回来?你盗窃的这些资料可能是对国家有用的。
他们把学生分了几部分,一种情况是告诉这些学生,你盗窃,我给你钱;另一种情况是告诉这些学生,你盗窃也是为国家做事,国家会给你做担保;还有一种情况是告诉这些学生,你盗窃,但是没有钱也没有担保。重要的是什么呢?重要的是在很多学生参与了这件事以后,实验人员又找了一些外部的人来评价这些学生的行为,这些学生在这之前已经对自己的行为做过了一次评价。你会发现,这件事的参与者和观察者的评价截然不同,这个就叫作行动者-观察者偏差。就是当我们自己做错事的时候,我们会有很多理由为自己开脱;但当我们观察到别人做错事的时候,我们会非常苛刻。
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迟到。你跟别人约了见面,结果你迟到了,去了以后,你说“不好意思,堵车了”,或者说“今天遇到点事,孩子出门的时候突然咳嗽”。你看,你会找出很多理由来。但是如果你跟别人约了见面,别人迟到,你可能就会说“这个人没素质”“这个人不尊重我”。我们对于自己和他人的归因是完全不同的。基本上讲,对于消极行为,行动者喜欢情境归因,观察者喜欢内部归因。各位理解吗?做这件事的人就是行动者,行动者喜欢情境归因,喜欢把自己的行为归结于外部的原因。而观察者会进行内部归因,把他人的行为归结于这个人的本质有问题,是这个人跟别人不一样,他的修养有问题,等等。这叫行动者-观察者偏差。知道了这个道理,你就能理解为什么人和人有那么多矛盾,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别人不理解自己。因为我们是行动者,他人是观察者。
接下来这个现象叫作沾光效应。沾光效应是西奥迪尼(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在1976年用实验证明的一个效应。这个实验证明的过程很有意思。他们找了很多大学生来,然后问这些大学生对他们学校球队的看法,实验人员就他们对球队的看法做了访问。实验人员专门选了一个获胜球队所在的学校和一个失败球队所在的学校做访问,访问以后就发现,获胜球队所在学校的受访者,在谈到球队的时候,更多地使用“我们”“我们球队”“我们队”这些词语;而失败球队所在学校的受访者,说的话里更多地使用“他们”这一说法,“他们今天没踢好”“他们今天输了”“他们没有好好训练”……这从侧面证明了沾光效应。
什么叫沾光效应呢?就是我们更喜欢将自己和能够给我们带来荣耀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比如足球等体育比赛(获胜)。而且这里面有一个现象特别有意思,就是在自尊受挫时,沾光效应会更加明显。就是在进行访问之前,如果问受访者几个很难的智力测验题,这个人自尊就容易受挫,比如问点相对论、量子力学的问题,他可能会觉得自己太惨了,什么都不会。当他自尊受挫后,再进行这个访谈,沾光效应就会变得更加明显。他就会觉得自己特别需要跟一个对自己有利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这是西奥迪尼在1976年提出的沾光效应。
沾光效应其实也属于印象管理术之一。什么叫印象管理呢?比如说,有一种印象管理的技术叫自我妨碍。举个例子,老板让你去完成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你觉得这个工作如果完成得不好的话,自己的形象可就毁了。那怎么办呢?生病,告诉老板自己病了好几天,最后是昨天晚上加班写完了这个方案。但对于老板来说,谁在乎这个方案是你加班写的,还是用了一个礼拜慢慢写的?方案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过,对于你的内心来讲,这很重要。对于你的内心来讲,自己这次没写好,是因为这个方案是加班写的,自己之前生病了,没法写。做戏,这都是你内心的戏。这就是自我形象管理。
实际上,很多人花了大量的时间表演给自己看,做自我形象管理。老板、客户,或者是竞争对手,他们根本不会关心你有没有生病,只是看你的成果,但是我们需要给自己这样的解释。人会做很多自我设限的行为,而自己却不知道。有的人一辈子生活得平凡、普通,他不是没有任何机会,而是他在任何机会来临的时候,都会首先想到自我形象管理,让自己不要出丑。因为他会觉得,万一自己真的去跟别人搭讪,跟别人聊天,别人拒绝自己怎么办?这样可就太伤面子了。这就是沾光效应相关的心理学现象。
接下来这个现象叫作“蒙面的暴徒:去个体化在反社会行为中的作用”。你们有没有看过那种新闻,一个人在楼上要跳楼,楼底下聚集着很多人,当人群越聚越多的时候,就会有人喊“跳吧”,楼底下人少的时候一般没人喊,但是人多了以后,人群中就会有人突然喊“赶紧跳”“到底还跳不跳,我还要去吃饭呢”,然后引起一阵哄笑。这种做法当然很残忍,那么这种做法背后的心理动机是什么呢?就是当一个人淹没在人群中的时候,他才敢做这样的坏事。因为这时候他的那个自我消失了。在“蒙面”的情况下,我们会出现生理唤醒水平提高的状况,产生匿名感,自我意识降低,还会自动模仿他人的行为。所以一旦在人群当中迷失,进入游行队伍,或者是蒙面、涂上油彩等,这时候离暴力行为的出现就不远了。法国经常出现罢工的状况,一开始是罢工游行,游行的时候突然就会有人开始点火,点了火,游行的人一兴奋就可能开始砸商店、烧车,都是这么一步一步发展的。这个叫作蒙面暴徒效应。
接下来这个现象叫作纯粹曝光效应。这一条非常有意思。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呢?对于一对情侣来说,男朋友跟女朋友这两个人看到的女孩的模样是不一样的,男人看到的是女孩在现实生活中的脸,女人看到的是自己在镜子里的脸。所以他们就找来了很多对情侣,然后给这些情侣发了两张照片(分别是这对情侣中的女孩的镜像照片和真实照片)。然后让这对情侣挑,各自觉得哪张照片好看,把自己喜欢的、觉得好看的挑出来。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绝大多数的男性挑出来的,都是这个女生正面的、真实的照片,而绝大多数女性挑出来觉得好看的,都是镜像照片。为什么?因为大家都跟镜子里的那个自己更熟,你天天看到的是镜子里的那个自己,这个叫作纯粹曝光效应。
纯粹曝光效应还有一个特别常见的情境。就是我们在网上看到的爆火的歌曲、爆火的段子、爆火的舞蹈动作……一个东西在大众面前曝光十几到二十次的时候,是它最热的时候,但是问题在哪儿呢?就是如果曝光次数过多的话,大家对它的评价就会立刻下降。所以现在还有多少人在听《小苹果》?几乎没有了,这首歌流行的那阵风已经过去了。一个东西被过度地曝光,最后它的热度也可能会突然下滑。那些热点事件都是由于被高度地曝光,快速地被人们喜欢,然后快速地被人们抛弃。那么重点来了,什么样的喜好持续的时间会比较久呢?第一,这个东西本身是好的。然后,它带来的是中性的刺激,这样对它的喜好反而能够持续得更久。比如,帆书已经做了十个年头了,现在还有这么多人听,原因是什么?就是我们从来没有做过度的炒作,没有刻意地刺激用户,没有刻意地打造所谓的人设,而是保持着这种中性的、缓缓流淌的调性,这样持续的时间反而更长。
接下来这个现象叫作内省的心理加工。这一条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告诉大家,你每天没事干在那儿内省没什么用,因为大多数内省基本上就是一个不断重复刻板印象的过程。我们在日常的反思和判断过程中,最常用的是光环效应和公共知识。什么叫公共知识?就是那些口头禅、社会上的共识,类似“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种口头禅,这些平凡而普通的认知绝大部分经不起推敲,但它们是公共的认知,我们的反思大多数也仅止于这个层面。
所以这个作者说没事别反思,大多数反思都是低质量的重复,这叫内耗。很多人经常会说自己内耗得很厉害,为什么一个人会内耗得很厉害呢?因为你想来想去都是那些事,想来想去就是那么几个道理,你知道的道理太少了,所以你想来想去也没什么用。真正有效的办法是什么呢?要有外部信息的输入。外部信息的输入包括出门走走,旅游,跟别人交流,认识一些不同的人,还有读书。只有输入更多外部信息,你的反省才能够更有价值。影响人下判断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大家千万不要对自己的判断过度自信,你得多读点书,才能够更深刻地反思一件事,否则你根本就没法反思到更高层面的道理。
接下来这个叫作自我实现预言,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怎么回事呢?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些“专家”跑到教室里跟老师说,我们是专家,你们班上有几个小孩是天才,我告诉你哪几个人是天才,但实际上他们就是乱指的。过了几个月,他们跑来学校回访,发现这几个被点到的小孩,成绩都有大幅的提高,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老师认为,人家专家都说了这些孩子是天才,所以不论这些孩子做什么、说什么,老师看待他们的眼光是不一样的,老师对这些孩子的看法进而影响到这些孩子的行为,这些孩子真的就变得越来越好。这个在教育心理学上是被验证过的,叫作皮格马利翁效应。因此,你怎么看待他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这叫作自我实现预言。
我经常在直播间里跟家长讲,要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因为很多家长一到我的直播间就问“我的孩子不学习怎么办”“我的孩子喜欢玩手机怎么办”“我的孩子别的都挺好,就是脾气不好怎么办”……我说:“你不能多看看他好的方面吗?你们能不能多看看孩子的优点,多盼点孩子好?多去关注孩子很棒,因为孩子会长成你们心中的那个样子。”这就是自我实现预言。你怎么看待他,他就有可能朝你想的那个方向成长。所以,你需要有勇气,才能够理解和接受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就是自我实现预言)。
接下来这个现象叫作加尔文主义与无意识地制造好兆头。你们有没有人会安慰自己,比如对自己说“今天状态不错,出门遇到了喜鹊,听见喜鹊在叫,运气很好”“今天运气很好,出门捡了两块钱,很高兴”。这种好兆头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就是自己骗自己。我们自己会给自己“制造”很多好兆头。这跟加尔文主义有什么关系呢?
加尔文主义是宗教改革期间的一个基督教流派。加尔文主义的宗旨是上帝已经在我们当中选择了一批人进天堂,这些人都已经被选好了,但是不知道是谁,也跟你在生活中的表现没有关系,你千万不要以为你只要好好干活,就肯定能上天堂,不一定,因为没有人知道上帝有没有选你进天堂。加尔文提出这个说法很有意思的是,他利用了心理学当中的规律,创造了一个未知的概率,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上天堂,但也可能上不了,没有任何事情或任何人能够证明你能不能上天堂,所以人们就天天在生活中寻找那些好像可以表明自己能上天堂的征兆。“我今天遇到某个启示,我觉得应该是选中我了”,人们都在这样猜。人们都这样猜的结果就是大家更愿意去做一些符合上帝旨意的事,这就是加尔文主义。
那这跟心理学有什么关系呢?实验人员找来一群年轻人,告诉他们要测试一下他们的心脏健康程度,方法是做冰桶实验,把他们的手臂放在冰桶里,然后看他们能够坚持多长时间。冰桶是很冷的,手臂放进去是很疼的。先不说任何推论,直接让他们做一个基础的测试,先看他们能忍受手臂放进冰桶多长时间,有人可能可以坚持10秒,有人坚持12秒,等等,测完了以后,告诉他们,心脏分两类,一类是Ⅰ型心脏,一类是Ⅱ型心脏,Ⅱ型心脏的人比Ⅰ型心脏的人更长寿。实验人员告诉第一组人,你的手臂在冰桶里耐受的时间长,你的心脏就更健康;告诉第二组人,你的手臂在冰桶里耐受的时间短,你的心脏就更健康。其实这是个掩饰故事,耐受时间跟心脏健康程度无关。
然后让这些年轻人再做一次测试,测试的结果大家能猜到吗?很容易就能猜到,凡是被告知耐受时间长,心脏就更健康的人,他们的耐受时间普遍地变得更长;凡是被告知耐受时间短,心脏就更健康的那一组,他们的耐受时间普遍地变得更短。这就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好兆头。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进行自我欺骗,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告诉自己一切都很好,每个人都会这样,给自己一些心理安慰。所以你现在知道了,这是加尔文主义,来自我们的内心对自己能够过得更好的渴望。
接下来这个现象叫所见皆所信,就是我们的感知偏见,也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的选择性接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因为我们的心理资源有限。所谓的心理资源有限,就是我们的大脑能够容纳的事情有限,所以我们很难站在“敌人”的角度考虑事情,我们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所见皆所信就是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够看到我们相信的东西,我们只能够得出我们愿意得出的结论。比如你们今天听完我讲这本书,最后每个人得出的结论基本上都是你们进这间屋子之前就已经有的结论,这是非常常见的事。让我常常觉得很糟心的事情就是,我做了一个演讲,然后看到很多朋友发了朋友圈,朋友圈里总结的都不是我想表达的东西,都是他早先固有的想法,甚至是我反对的观点,但是他根本听不进去我讲的东西,他就只想记下让他有感触的东西。所以我们说,批判性思维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这是关于偏见的介绍。
接下来这个现象叫利他主义。我们直接说结果,一系列的实验证明,利他是一种移情的表现,移情水平高,利他的倾向就更明显。比如,如果你在帮助一个人之前,回忆起来自己小时候有过和他相同的经历,那你就会更愿意帮助他。一个人的利他之心可能有三个来源(当然,这还在探讨中),第一个是移情;第二个是集体主义,就是说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需要相互帮助;第三个叫原则主义,就是我是一个爱奉献的人,我是一个愿意帮助他人的人。这三个因素是促使我们利他的原因。
接下来这个现象叫作爱。爱到底是什么?爱是一个包容的过程。当你和他人之间真正有爱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扩展自己、容纳他人的过程。在1991年,阿伦(美国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证明我们会把最亲近的这群人的利益当作自己的利益,与这群人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你最亲近的、你爱的人拿到了钱的时候,你的感受跟你自己拿到了钱的时候是一样的。所以你在分配钱的时候,也会更多地分配给他们,而不是分配给自己。这就是一个爱的扩展的过程。你的自我扩大了,把他人包容在里面了,这就是爱的过程。
接下来这个现象叫作相信先于质疑。这一点太重要了,这也是我特别喜欢的一点。我们的眼睛往往快于思维。什么意思呢?就是绝大部分人对于自己在网上胡乱䁖了一眼的东西,很容易就会相信。比如某明星出了什么事,稍微有点认知能力的人,都得问一下这个新闻的来源是什么,说这话的人靠不靠谱,这会不会是瞎编的,或者这是不是去年的事。但是大多数人看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根本不会考虑这些问题。我们只要在网上看到一个小小的片段一闪而过,就会直接下判断,觉得“这件事做得不行”。
这个现象是怎么被证明的呢?实验人员找了一群被试,给他们一份起诉书,起诉书里写着某一个人犯了什么罪,有很多陈述。其中,显示为红色的那些陈述都是性质非常恶劣的犯罪行为,但是同时实验人员也会提示被试,红色陈述的犯罪行为不存在,不要相信红色的这部分内容,这部分是假的,只是写在了这张纸上。然后实验人员让这些被试看这个人的材料,看完材料之后作为初审法官给这个人判刑。如果这些被试信了那些红字,就会判得很重。
接下来,实验人员还干了一件什么事呢?就是让一部分这些读文件的人,一边读一边做数字搜寻任务(在文本正下方有一串蓝色数字,需要在看到数字5时按下某个反应键),这个设计是在心理学实验中很常用的一个手段,模拟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心不在焉的状态。因为你去参加一个实验,一定会很认真,而不像你平常的状态,所以实验人员需要让你的脑子乱一点,让你的脑子有一点负担,有一点压力,比如告诉你一个7位数,并且要求你记住这个数字,当你的脑子要记一个7位数的时候,你再读一篇文章,你就会分心。这就是在分心的状态下去读文章。
实验人员发现什么呢?绝大多数同时在执行数字搜寻任务的人,判刑都会很重,因为他们会把那些红色的部分当作真的。所以你们想想看,我们平常刷抖音、刷小视频、刷小红书这样的东西,我们是很用心地刷吗?不是。我们都相当于脑子里边记着一串数字似的,分着心在那儿刷,所以你看到屏幕上写的任何东西,你的第一反应都是相信。这就是因为我们所有人(不是说绝大多数,是所有人)的头脑都是相信先于质疑的。
那为什么有的人还有反思能力呢?这句话很重要:相信会与理解同时发生,只有具备足够的认知资源和动机,质疑才会随之而来。也就是说你要质疑一个东西,你的认知水平需要足够高,认知边界足够宽,知道的事多,还要有足够的动机。很多人没有动机,觉得“那反正是骂别人,跟我也没什么关系”,他就不会去质疑。但实际上这都属于社会公益、公共道德,我们不能够让一些人混淆这个社会的视听,让那些人靠骂别人、毁掉别人的创作获益,这是不对的。这一点叫“相信先于质疑:眼睛快于思维”。
接下来这个现象叫虚构的记忆。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记忆,我们的记忆基本上都有想象的成分,而且这种现象还很严重。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呢?特别好玩,实验针对的是女性对于经期的糟糕回忆。绝大多数女性都会认为经期来临的时候,自己会烦躁、生气、诸事不顺、心情不好。心理学家就思考,真的是这样吗?于是实验人员就找了很多女性,让她们记录每一天的生活,这里包含平日的生活,也包含经期的生活,把每天发生了什么事都记下来。这个是相对客观的,因为每天都记录了。记完了以后,过了一段时间,让这些女性回忆一下,上一次经期的时候心情怎么样。大多数女性认为当时自己心情不好、很糟糕,坏事都发生在那几天,一到那个时候就难受。然后实验人员再把她的记录拿出来对照,发现她的回忆跟那个记录根本对不上。这只是过去了一两个月的事,并不是十年或八年前的记忆。只是过去了一两个月的事,我们的记忆都已经随着我们现在的想法被修改了。这个叫作现在重构过去。
我们根据自己的刻板印象,认为那些糟糕的事都发生在那几天,但实际上你查一下当时的日记,很可能那些事并没有发生。所以,不要太过相信自己的记忆。我有时候跟朋友聊起当年,经常会发生争执,因为大家记忆里的当年都不一样,对于某件事是怎么发生的,具体是什么情况,我们的记忆甚至会截然不同。我们的过去有很大一部分是我们想象出来的。这是关于虚构的记忆。
接下来这个现象叫作目的陷阱,也就是情绪控制中的反讽加工。这一条特别有意思,什么叫反讽加工呢?我现在告诉大家,不要想一头粉红色的大象,脑子里边坚决不要想一头粉红色的大象。请问,你现在脑子里想的是什么颜色的大象?粉红色。这就叫作反讽加工,当你去刻意地抑制一个想法的时候,这个想法反而会不断地冒出来。那反讽加工这件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这个发现特别有意思,就是在认知负荷之下,情绪控制这件事会变得更难。比如,让你憋着别笑,来个憋笑比赛,这个憋笑比赛往往最后都以大笑结束。你越是抑制自己笑,就越想笑。尤其是再让你记一串数字,再增加一些认知负荷的时候,这个反讽的现象就变得更加明显。
怎么利用好这个反讽现象呢?有一个特别有效的使用场景,就是失眠。当一个人失眠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太想睡着。比如,我昨天晚上想着今天要录书,就告诉自己,今天晚上可不要熬夜,明天早上要录书,所以得早点睡,我越是跟自己说要早点睡,就越是睡不着。往往我们在第二天有事的时候,头一天晚上更容易失眠。大家不理解原因是什么,原因就在于你太想早点睡着,反讽效果就出现了,就是你想睡着,偏不让你睡着。
那么,在失眠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其实很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是从2000倒数回0,正数没用,得倒着从2000往0数,因为这个很难。为什么倒数有效呢?因为倒数的时候你得强迫自己保持清醒,越是强迫自己保持清醒,越容易睡着,这就是我们目的陷阱和思维过程当中的反讽。所以不要过度控制,要学会减压,压力大的时候,反讽效果会变得更加明显。所以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听书是很有帮助的。
很多人说听我讲书能够助眠,我从来不认为这是一个批评,为什么呢?因为你听我讲书的时候是想试图听清楚,你越试图听明白,越觉得这本书讲得好,你越容易睡着。这叫反讽加工。当然,白天不是这样,白天的时候,如果这本书讲得好,那你才容易听进去,讲得不好你就听不进去。但是到了夜间,你有入睡压力的时候,在压力之下,越是听一些容易让你清醒的东西,你就越容易睡着。所以建议大家睡不着觉的时候,听《人人能懂的相对论》《深奥的简洁》,还有《有限与无限的游戏》,这些具有高度思辨性的书是最容易让你入睡的。这是“目的陷阱:情绪控制中的反讽加工”。
接下来这个现象叫框架理论。框架理论我就不多讲了,因为我讲过一本书叫《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在这本书里写的研究就是关于框架理论的,他因此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这里面讲的就是厌恶损失、峰终效应这些理论,揭示了我们人类思考的非理性,大家去听《思考,快与慢》就好了。
还有一个现象叫作被排斥的愤怒。美国发生过很多校园枪击案,心理学家就去研究,是什么促使这些孩子滥杀无辜,为什么有的人在报复的时候,不是只杀仇人,而是见人就杀?最后研究人员发现原因是这些人都被排斥过。更重要的事是什么呢?自恋水平高的人对于被排斥的反应更强烈。假如这个被排斥的人,平常就觉得自己很差,平常就觉得自己不行,他反而不容易愤怒,但如果这个人平常就是一个比较傲慢的、觉得自己很像样的人,当他被排斥时,他的愤怒情绪会更加厉害。所以,我们要做好人,不要参与排斥别人的行为,排斥别人的行为会引发他人极度的愤怒。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在企业管理、商业合作中都是很一件重要的事。
接下来这一个现象叫作亲社会流言。这也是我在这本书里新学到的。什么叫亲社会流言呢?就是说他散播这个流言的目的并不是作恶,他散播这个流言是出于社会公义,是因为他对某件事义愤填膺、看不惯。你们想想看,很多网暴都是这么来的,一旦一个事件激发了某一群人内心中的那种愤恨,他们一旦来劲了,就会不停地说,不停地骂人,不停地传播,表面上看起来他们是在做好事,实际上就是网暴,或者说客观上造成了网暴,而这种行为给他们的内心带来的抚慰,就是让他们觉得自己说出来以后好像舒服了一点,自己只要警告了别人,就好像舒服了一点、安全了一点。这就是亲社会流言之所以会蔓延的原因。
还有一个现象叫作爱能够让人减少对死亡的恐惧。这是心理学实验得出的一个观察。所有人或多或少地都会怕死,但是如果一个人在面临死亡的时候,知道有人爱他,而且这个爱他的人在陪伴着他、关注着他,他对于死亡的恐惧就会大幅降低。这是可以通过心理学的实验观察出来的。我专门讲过一本书叫作《怕死》,大家有机会可以把那本书找回来听一听,你就能了解人与死亡的关系。死亡不仅带给我们恐惧,还会带给我们在生活中做种种事情的动力。假如没有死亡这个结局放在那儿的话,你现在什么都不用做,你现在做任何事都没有意义和价值,因为你死不了,什么时候做都行。所以,死亡其实是自然给我们安排的一个非常好的发动机,没有这个结局,我们的生命游戏就不完美,就变得无趣了。
接下来,最后一条叫作人是否有自由意志。我们经常会觉得自己有自由意志,这是自己做的判断。但是心理学家并没有确认这件事,我们很难真正知道我们是不是有自由意志,我们做决定到底是因为自由意志,还是因为受了外部的刺激,还是因为大脑电信号突然之间的释放。所以在《未来简史》里,尤瓦尔·赫拉利讲过一个观点,他说,当量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能够比我们的大脑电信号还快,它的运算能力超过大脑的时候,它可以完全掌控你的大脑。到那一刻,你怎么确认自己是否有自由意志?你的自由意志其实是一个电信号,而计算机比你的大脑运算得更快,所以它可以控制你,让你抬左手、抬右手。为什么人得知道自己有自由意志呢?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你得承担道德责任,假如你没有自由意志,那你就不用承担道德责任,当你有自由意志时,你就需要承担道德责任。第二个原因就是需要证明对于错误行为的惩罚是合理的,我们承认自己有自由意志,那做错事就需要接受惩罚。这是最后一个发现。
讲这本书,我完全没有念书中的原文,因为如果按原文来念的话,根本讲不完。这本书内容非常庞杂,但是因为我对这些实验都比较熟,所以可以概括性地给大家讲解。希望大家通过听我讲的这20多个不同的实验以及结论,能够对我们的人性有一个反思,能够认识到人的复杂性。如果我们不了解人的复杂性,我们就会过于简单地去看待他人、看待自己。当你知道了人性背后种种复杂的运算逻辑和法则之后,能够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我个人的感受是,当我们更了解自己跟他人之后,我们会选择始终做一个好人,保持善良、公正、爱、同情,这些品质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谢谢大家,我们下本书再见。
来自樊登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