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8 次浏览

《原生母爱》-樊登讲书

读完本文约需30分钟 因为了解你,所以更爱你。

各位好,我们今天在顺义的樊登书店,为大家讲一本非常温暖的小书,叫作《原生母爱》。我为什么要讲这本书呢?因为编辑向我推荐这本书的时候,竟然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她不是假装地为了说服我才哭,而是真的发自内心地难过。我说:“你怎么回事?至于吗?就因为一本书。”她说:“我妈妈属于第二种类型。”意思就是她妈妈属于这四种妈妈类型里的第二种。

但我们讲这本书,不是让大家责备母亲,知道妈妈有什么样的类型,做了多少糟糕的事,不是这样的。我读完这本书以后,最大的感受是疗愈,也就是我们知道应该怎样跟妈妈相处,或者在我们当妈妈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出现这样糟糕的状况,以免自己做错还不自知。所以,我给这本书的定义是“不仅要了解,更是要疗愈”,这才是它的核心。

母爱肯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每个人一定爱自己的妈妈,妈妈也爱自己的孩子,这种感受是怎么歌颂都不过分的。但我们也能够感受到,很多人谈到自己母亲的时候,感受到的是束缚、压抑,甚至是窒息。母爱给你带来多少温暖,也同样会给你带来多大的压力。一些人跟自己的妈妈相处只要超过两天,就开始吵架。过年的时候,他们想回家,因为看不见妈妈心里非常想念,但见了面以后两人就开始吵架,妈妈算着时间让你走,确实也是很痛苦的一件事。而且,我们和他人关系的好坏,其实和我们小时候与妈妈互动所产生的依恋关系有关。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母爱为什么会这么沉重。我们先要了解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就是“依恋”。孩子和母亲开始是一体的,当我们与母体分离的时候,会有一个分化的过程。当孩子出生以后,从肉体上看,他(她)跟妈妈分离了,但这个分化的过程需要几十年的时间。等到孩子上大学,甚至结婚、工作以后,妈妈才能慢慢地觉得这是另外一个人,这个人跟我分开了。如果一个妈妈始终完成不了分化的过程,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来对待,这看起来很感人,但后果相当恐怖。

我认识好几个这样的家庭,女儿根本没法工作,也没法结婚,因为妈妈替她安排好一切,同时妈妈又问:“你为什么还不结婚?你怎么还不找对象?”女儿根本没有时间找对象,因为妈妈天天跟她在一起。

我还见过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妈妈,她的女儿很优秀,国外留学回来。这位妈妈非得找到我们,说:“能不能把孩子安排在你们的店里打工?”我说:“在我们店里打工,不需要留洋回来这么高级的人才啊。”她说:“我已经想好了,我们家不需要她挣钱,她离家近就行。”妈妈连从家到店里开车需要多少分钟都算计过,所以她说这条路上最安全。她一直控制这个孩子,所以你发现孩子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不说话。虽然她已经二十多岁,大学毕业了,但还像个小姑娘一样跟在妈妈身后,所有的事都是妈妈做决定。这就是一个没有完成分化的过程。

那么依恋关系是什么呢?孩子刚刚出生,从母体中分离出来以后,他就会啼哭,这是孩子唯一的武器。他在哭泣中会产生三个信号,会形成三种不同的模式。哪三个信号呢?当他哭了以后发现有人来帮忙,第一个信号就是“身边有人在帮我”,这会产生一种模式,让孩子认为周围这个世界是有帮助、可依靠的,不是绝望的。因为小孩子没有任何能力,他连翻身都做不到,所以他只能靠啼哭。当他啼哭以后判断“原来周围的世界是有帮助、可依靠的”,这能带来安全感。

第二个信号,是“仅凭我哭这一个能力,可以让这个世界为我转动”,有人愿意听指挥,愿意为我做事,我真了不起。所以你别小看哭泣之后妈妈的照顾,它会给孩子带来自尊和自信。在孩子小小的心里,他会觉得我是有自尊的,我是有自信的,我能够指挥其他的人,虽然我不知道哭声具体是怎么指挥他们的,但我一哭,就会有人来帮助我。

第三个信号,是“原来关系是这么美妙”。人和人之间可以产生关系,这个关系是安全的,是美妙的,是不可捉摸的。

这就是正向的三个信号。如果我们能够给婴儿建立起这样正向的三个信号,就会让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人格,他们的典型特点是自信、独立、自强,能够相信自己,也容易相信别人。有时候我们在生活当中会遇到一些人,会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么缺乏安全感,这个人怎么谁都不相信,他甚至不相信自己,跟谁都是炸着刺去斗争,这就不是安全型依恋人格。安全型依恋人格的人会更容易相信别人,善于跟别人和谐相处,也愿意给别人提供帮助。

如果我们没有建立安全型依恋人格,就会走向另外一个方向,叫“焦虑型依恋人格”。焦虑型依恋人格分成三类。第一类叫作“缺乏母爱的回避型依恋”,妈妈对孩子的关爱不够,孩子哭了没人管,妈妈总是很冷漠。这本书里有非常多的心理学的实验,都在研究冷漠的各种表现:妈妈总是没有感情,不唱儿歌,也不哄孩子,提供非常不情愿的照顾。而这些行为带来的就是“缺乏母爱的回避型依恋人格”。

第二类叫“忽冷忽热所导致的抵抗型依恋”。有的妈妈是随心所欲的,她高兴起来对孩子好得不得了,给孩子买东西吃,逗孩子玩,给孩子开心地唱歌,但她一旦不高兴起来,就根本不理孩子。我甚至见过这样的案例,有的父母在婴儿阶段就开始打骂他了,因为他们觉得好烦、好难,带不了孩子,但高兴的时候,又会心肝肉宝地叫着,抚慰他。所以这个孩子就会觉得很奇怪,他们怎么对我一会儿好一会儿不好。(这类妈妈)她是随心所欲的,她对孩子的爱不是来自孩子的需要,而是来自自己的需要。自己今天心情好,想要给予爱,你要不要都会给你;但如果今天心情不好,谁要都不给。

“拥有抵抗型依恋人格的孩子使人揪心。抵抗型依恋关系中,妈妈的爱与关怀毫无规律,并不出现在孩子需要的时候,而是出现在妈妈愿意给予的时候。因此,孩子为了获得妈妈的不稳定的爱而变得终日不安。”孩子会惴惴不安的。

最后一类叫“混乱型依恋人格”。混乱型依恋人格是残酷虐待导致的——父母打他、骂他、把坏脾气全部发泄在孩子身上。大家今天坐在这儿听,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你回去看一看社会新闻,会发现有很多父母是这个样子。所以,拥有混乱型依恋人格的孩子,“多是成长过程中受到了非人的暴力、压迫等虐待,这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使孩子深受心理阴影的折磨。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每次遇到这样的孩子,我便万分心痛”。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关于依恋类型的实验。他们找来很多十二个月大的婴儿(一岁左右的孩子)参与实验,实验时间大概是八分钟。首先是不加干涉地让妈妈跟孩子在里边玩,过一会儿,让妈妈离开大概两到三分钟的时间,再让一个陌生的实验人员进来,待了两三分钟以后,妈妈再返回房间,实验人员会在门外观察这些婴儿的反应。

我们会看到,安全型依恋人格的婴儿,当妈妈离开房间时会表现出不安,因为妈妈走了。但妈妈返回后婴儿马上感到开心,而且很快从不安中平静下来,继续玩游戏。这是安全型依恋人格的表现,安全感被建立得很好。

对于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婴儿来说,“当妈妈离开房间时毫无反应,妈妈在身边或不在身边没有太大区别。妈妈不在房间时,婴儿待在角落里对游戏室的环境毫不关心,当妈妈返回房间后,婴儿表现出对妈妈的回避行为,甚至无视妈妈”。他离开、逃避妈妈,不觉得跟妈妈亲近。

“抵抗型依恋人格的婴儿在妈妈离开房间后,对房间内新奇的游戏环境丝毫不感兴趣,甚至表现出极大的愤怒、沮丧与不安。当妈妈回来时,婴儿则表现出十分矛盾的行为:一方面对妈妈发火、胡搅蛮缠、抵抗接触,另一方面却又寻求接触。”这种状况太多了,你们有没有见过小孩子一边哭一边喊,一边打他的妈妈,但又要妈妈抱?妈妈说我不要抱你,孩子就会哭得很厉害,他一方面愤怒,一方面又害怕妈妈不抱他。

“因为孩子在与妈妈的交往过程中,没有得到始终如一的、充分的关爱,这就使得这类孩子形成了‘他人对自己的关怀和照顾时有时无,内心不安,无法完全相信他人’的固定认知,从而建立了‘与他人的关系时好时坏,不稳定、不可信’的矛盾型关系模式。”

“混乱型依恋的婴儿表现出肩膀低垂、手放在颈后、头部深深低垂等激烈的行为反应,显示出在陌生环境下的紧张与巨大压力。混乱型依恋与回避型依恋、抵抗型依恋都属于焦虑型依恋。”

所以总的来讲,会有两种大的依恋模式,一种是安全的,一种是焦虑的。焦虑里又分成了三大类。

这本书里用了很大的篇幅,让大家去测试自己的依恋模式。我们现在是成年人,但小时候养成的依恋模式,很有可能影响着我们长大后与别人相处的方式,比如我们如何和老公、单位的同事、领导、兄弟姐妹相处,都跟这个依恋关系有关。当然这是一个流派的说法,书里的测试题太多了,我们在这儿不能一一地念,但我可以给大家念一下最后这四种依恋类型长大以后的表现,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种。

“安全型依恋人格的人比较容易在情感上与其他人接近,总是放心地依赖他人,同时也让别人依赖自己。既不害怕独处,也不担心不被他人接受。”我跟你在一起过,很好;不在一起过,我也能接受,我是独立的、安全的。

回避型依恋的人,“与其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会使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人感到不舒服。回避型依恋的人不喜欢依赖别人,同时也不喜欢被别人依赖。”我们说他是一匹独狼,他喜欢一个人过日子。

“抵抗型依恋人格的人渴求在情感上与其他人变得亲密,但别人似乎无法满足他们的期待。此类型的人只有与某个人建立亲密关系后,才能安心。”这种人是不断地追求,不断地渴望爱,但是一旦有了爱以后,又很快把它搞砸了。他特别希望得到照顾,得到爱情,得到亲密关系,但是真的离得近了,他又害怕,这种叫作“抵抗型依恋”。

“混乱型依恋人格的人无法相信其他人,难以与其他人维系关系,并且害怕受到别人的伤害。”他们相当孤僻。

这就是四种不同的依恋型人格。

为什么要讲依恋关系?当我们认为妈妈有问题,妈妈对女儿的控制太多,或者妈妈怎么样的时候,我们要想到妈妈也有妈妈,所以我们要了解妈妈的依恋人格是怎么来的。她的依恋人格会影响到她对孩子的行为,进而孩子也会受到这样的影响,依恋人格就有可能代代相传。所以你会发现,家庭里的很多悲剧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只有我们意识到了这个剧本,我们才能够改写这个剧本。

接下来,这本书的重点就是四种需要改变的妈妈。因为依恋关系不一样,就会出现四种不同的需要改变的妈妈的类型。

第一种叫作“需要学会放手的妈妈”,就是前面讲的孩子三十岁了也不懂得放手的母亲类型。

这里我要念一个人的真实心情。有一个来咨询的患者说:“我只要看到妈妈的来电就会精神崩溃,因为妈妈总是重复同样的话。每次接完妈妈的电话,我都会因此变得情绪失控,无法正常生活。别人的妈妈都会说:‘我过得挺好的!你们不用管我,好好照顾自己就行!’为什么我的妈妈永远不会说这样的话?为什么我要负责妈妈的人生呢?我到底要照顾妈妈的生活到什么时候呢?”

很多人长期的痛苦来自妈妈,孩子需要背负的不是自己的生活,而是妈妈的不幸。如果妈妈总是把女儿或者儿子当作倾诉的、承担压力的对象,这就是没有完成分化的过程。

大家知道健康的分化是什么样的吗?这是我读完这本书之后一个很大的收获。我们判断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健不健康,应该看什么呢?这句话叫作“可分离,常牵挂”。你和你的父母可以分离:你在北京,他在老家;或者你在国外,他在国内,这是可分离。常牵挂,就是内心当中有牵挂,你们经常可以打电话、聊聊天。糟糕的状况是不可分离,或者是完全分离、没牵挂,也就是分开之后说“我再也不要见到这个人了,我再也不要收到他的新消息了”。

“可分离,常牵挂”是一个比较健康的体系。什么叫分化?分化是一个人在不断成长的过程当中,逐步地形成自我意识,并且从家庭当中分离出来的过程,这是每个人成长的必备阶段。如果父母和孩子不能完成分化的话,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双方都难以识别自己的情绪。父母会混淆自己的感受和孩子的感受,同时孩子也会混淆:“这是妈妈的感受还是我的感受?”

作者说:“未分化的父母认为,孩子不应违背自己的想法,而是认为:‘我难过,孩子也必须难过’‘我这么辛苦,孩子必须得理解我’‘妈妈伤心的话,孩子也要一起伤心’‘妈妈痛苦时,孩子必须同样痛苦’‘孩子不能存在与妈妈相异的观点。’有些妈妈甚至会将自己对丈夫的仇恨强加到孩子身上:‘爸爸让妈妈这么难过,这么辛苦,你怎么能喜欢爸爸呢?’一旦孩子想要拒绝妈妈的要求,妈妈就会动辄以切断经济支持相威胁,或者做出极端的断绝母子关系等行为。

“未分化的父母认为,子女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因此他们将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寄托于子女。还有的父母将自己想要证明的事情强加于子女身上。尽管孩子并不想这么做,但往往在妈妈的强烈愿望下无可奈何地接受这些要求。倘若孩子拒绝按照妈妈的心意做事的话,未分化的妈妈便会表现出对孩子的深深失望,甚至恐吓、威胁孩子。”

有一个最典型的情况就是婆媳关系。为什么婆媳关系会成为一个很大的矛盾?当媳妇嫁到男生家里以后,她发现家里有一个垂帘听政的“母后”,“母后”什么都要管,什么事都要插手。虽然嫁过来的媳妇应该是女主人,但是这个家里已经有一位女主人,她对自己的老伴毫不关心,只关心自己的孩子。婆婆所有的精力、所有的打算、所有的安排都围绕着自己的孩子,但她的孩子已经是别人的老公,人家有自己的生活。这时候愤怒的种子就埋下来了,就会产生大量的矛盾。

还有结婚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发现,很多女孩子在出嫁的时候会哭?女孩出嫁一般都会哭,但为什么有的人哭得撕心裂肺?作者就问一个要出嫁的女孩,说:“你妈妈离你很远吗?你结婚以后就见不着面了吗?”女孩回答说:“不是,妈妈就在隔壁街,离得很近,在同一个区,不太远。”

她为什么会哭成这个样子,各位理解吗?这并不是像旧社会一样,嫁出去以后十年或八年见不着。(有的女孩子)她哭的原因是她内心有负罪感。女儿想逃离,想通过结婚这件事离开妈妈的掌控,但她又觉得内疚,因为妈妈从小到大给她灌输的概念都是“妈妈好可怜”“妈妈都是为了你”“如果没有你的话,妈妈早就不想坚持下去了”“我就是为了你才会这样一直受苦”。

很多妈妈喜欢把自己对家庭的抱怨、对老公的抱怨、自己的疲惫,都告诉孩子,说“都是为了你”,所以孩子会对妈妈产生极强的内疚感。这时候孩子真的要离开了,反而会哭得特别难过、特别伤心。实际上,如果你真的想明白这件事,结了婚,领了证,在隔壁买个房子住下来了,你隔三差五也能回去看看妈妈,没必要哭成这个样子。

另外,有的妻子结婚了以后,会把愤怒投射在自己的丈夫身上,冲丈夫不断地发脾气。原因是什么呢?这个叫作“投射性认同”。什么叫“投射性认同”?比如说,你生气了,对方并没有生气,但你会觉得对方生气,因为你内心当中有气。你说:“你给我什么脸色看?”对方说:“没给你脸色。”你又说:“你就是给我脸色了。”于是两个人开始生气,发脾气。这叫投射性认同。

回到上个案例里,因为妻子认为她离开了自己的妈妈,所以自己有错。而她为什么离开妈妈,她觉得是因为丈夫,会觉得“我是为了你才离开我的妈妈的”,所以她内心中的这种矛盾、纠结会变成愤怒,在夫妻之间爆发出来。

分化是一个很不容易的过程,需要父母主动地做一些事,否则单靠子女的力量是不容易做到的,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

很多人接受了心理咨询以后,才开始认识到:原来自己每天承受的沉重负担,自己内心的那种痛苦,很多都来自妈妈的痛苦,而不是自己。他这才能够意识到:“原来这些是妈妈的情感啊。妈妈一定很累。但这是妈妈的人生。我要过属于我自己的人生。”如果你有这样的状况,也可以照着念一念,体会一下哪些负担不应该由你来承受,但被你背负了下来。

接下来我们要做两项训练,“其一是尝试着理解妈妈。妈妈之所以成为这样,是因为妈妈没有遇到良好的榜样,没有人曾在妈妈想要摆脱不幸的生活时伸出援手。回首妈妈的人生,便可以理解妈妈。其二则是需要妈妈以身作则。妈妈首先要去理解上一代人的难处,解开自己的心结,从而将这些抚慰人心的故事传递给自己的女儿。”我经历过很多心理治疗的现场,在心理治疗过程中,被治疗的人如果能够按照治疗师的指导,说出一些疗愈性的话,效果会非常好。

比如,作者写,妈妈可以对女儿这样讲:“女儿,妈妈对不起你。妈妈给了你这么多的压力,对不起。妈妈没事。从现在开始,你就去过属于自己的生活吧。”

有人会说:“我妈妈不在身边,或者我妈妈已经去世了,但是她给我的压力还在,怎么办?”疗愈性的话不一定非要当面讲,它在你的脑海中能够被回想起来也是可以的。甚至有时候治疗师会找一个人扮演你的妈妈,讲出这样的话,对你一样是有疗愈效果的。

妈妈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妈妈是一个位置。有的人已经六七十岁了,说:“我妈妈都不在了,这一辈子是不是都没机会疗愈了?”不是的,虽然妈妈人不在了,但她的位置还在,只要有人能代表那个位置,对你说出这样的话,你就能够放手,能够感受到疗愈。这是我们说的第一种妈妈,要学会分化。

我认识几个大姐,希望她们能通过这期节目理解这件事。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还不出嫁?为什么还不好好工作?实际上,我们作为旁观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妈妈从来没放过手。妈妈连三十多岁的孩子坐地铁都担心,孩子怎么能够拥有自己的生活?她会觉得自己的一切东西都是跟妈妈紧紧捆绑在一起的。

我也是个家长,养孩子养到十八岁以后,一定要学会一件事,叫作“体面地退出”。你要学会体面地退出,孩子养大了,交给社会了,他就是独立的一个人。而我们要学会过自己的生活,要有自己下半生的安排,不能继续附着在孩子身上,虽然孩子确实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安慰。

我也在想,将来我儿子上大学离开家以后,我们要做点什么呢?我们夫妻俩整天互相看着也没意思,但是你就得等到那一天,并且重新找到另外一个乐趣,最好还能提前做准备,才能够完成体面地退出,才能够分化。这是第一种类型的妈妈。

第二种类型的妈妈,就是我们的编辑哭着说“这就是我妈妈”的状况,叫作“错误定位爸爸的妈妈”。你们有没有发现,很多妈妈喜欢说爸爸的坏话,喜欢在家里拉着孩子一块儿对抗自己的爸爸?

母子关系和父子关系是不一样的。母亲和孩子的关系是二人关系,就是母亲跟孩子两个人,但爸爸和孩子是三角关系,因为爸爸跟孩子的关系都要经由妈妈,这是很有意思的。因此,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大多会大过爸爸对孩子的影响。好多妈妈都会犯一个错误,就是她试图通过三角关系来解决她和丈夫之间的二人关系。妈妈希望引入孩子,通过孩子来做调节的按钮,控制这个孩子,或者让孩子与她形成同盟,来对抗自己的丈夫。

“爸爸与孩子的关系中离不开妈妈的存在,甚至可以说妈妈对父子关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妈妈对丈夫有怨言、感到不满意时,常常要求孩子与自己站在同一战线,不断地向孩子抱怨丈夫,倾吐对丈夫的不满。这样一来,孩子自然而然地就开始怨恨爸爸,并且逐渐疏远爸爸。另外,妈妈还会向子女灌输这样的思想:‘我现在就是为了你们而活。要不是你们,我早就不活了。’这样的妈妈将生活重心全部放在了孩子身上,过度地依赖孩子,同时企望孩子能够为妈妈的人生负责。”这样一来,孩子的情感和需求就会被绑架,从而丧失自己的人生。

这些妈妈的典型特征是什么?她们有很多的抱怨,在孩子面前抱怨,在别人面前抱怨,但她也不离婚。你问她为什么不离婚,她就说:“我怎么都行,但是我的孩子不能没有爸爸。”其实这些话对孩子是极大的绑架,孩子就会觉得“我给我妈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我给我妈造成了多大的负担”“我妈当年年轻的时候想改嫁多容易,现在老了”等。

这样的家庭最后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这是很多家庭的写照:一个坏爸爸,一个可怜的妈妈和一群可怜的、痛苦的孩子。甚至有的人三十多岁离开了父母,到了另外一个城市工作,妈妈打电话过来,讲的还是“你爸爸怎么样”“你爸爸又欺负我了”“你爸爸又搞了什么坏事”,孩子就崩溃了。

所以,很多孩子会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快乐,这个叫作“资格感缺失”。她认为幸福的事跟自己无关,能否遇到一个好男人也跟自己无关,因为自己不配,自己没资格。而这种没资格的感觉来自爸爸妈妈的生活,她会想:“爸妈生活得这么痛苦,我又凭什么有资格幸福呢?”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到大被灌输的想法,就是家里的人都很不幸,爸爸很坏,妈妈很可怜,这个孩子怎么能够没心没肺,变得开心、阳光、幸福、快乐?这就是痛苦的代际传递。所以,一个家庭最后形成这样的模式:坏爸爸+可怜的妈妈+痛苦的孩子,孩子因此资格感缺失,不能去寻找轻松幸福的生活。

这种代代相传的魔咒是怎么形成的呢?好多人在找对象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感觉:我绝不要找跟我爸爸一样的男人,我只要按照我爸的负面指标来找就行了。比如,我爸抽烟,我就要找一个不抽烟的;我爸个子矮,我找一个个子高的,反正就要跟他不一样。但是到最后,她们往往会得出一个结论:怎么这个男人跟我爸一样?我怎么又找到了一个跟我爸爸同样模式的男人?这太常见了。

今天我们来破解这件事。我们有两种寻找幸福的模式,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一种叫“发现幸福模式”,一种叫“回避不幸模式”。大家扪心自问一下,你们平常做一件事的时候,是要去发现幸福,还是要回避不幸?比如说“我上大学”,假如是发现幸福模式,那就是“我要上清华大学”“我要上北京大学”“我要上交通大学”,这是“我要”;如果是回避不幸模式,那就是“只要不学数学就可以”“只要别学文科就可以”“只要别怎样就可以”。这两种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发现幸福模式的人能够找到幸福,而且他能比较容易地找到幸福。比如说,出来散步真开心;孩子笑了好欣慰;打开窗户,微风习习,心情真愉快;咖啡香气扑面而来,真令人神清气爽;午饭吃得很满足,真幸福。我刚才念的就是我今天一天的写照,午饭吃得很饱,还喝了咖啡。

但如果是回避不幸模式,就会变成“要是丈夫不喝酒,我就开心了”“要是丈夫不大吼大叫,我就心满意足了”“要是家里不这么乱,我应该就能幸福一些”,这全是回避的方法。这样想的结果是什么?当女孩在找对象的时候,眼睛盯着的不是这个人真正的亮点,而是这个人没有那个缺点。只要这个人没有那个缺点,那我就嫁了,因为他至少跟我爸不一样,至少他没有我心中那些负面的东西。

但两个人一旦结婚,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对方只要出现一次负面问题,你就会立刻神经质地反应,说:“又回来了,我爸爸又回来了。我丈夫还是我爸爸那样的人,我根本没有逃脱他的影响。”你越是想尽一切办法,用回避不幸模式去寻找合适的人,你越是容易掉入到不幸当中。因为回避不幸模式是把焦点聚集在一两件事情上,你会忽略掉这个人生命中的其他缺点,只看到那一两个优点,然后就认为他跟我爸爸不一样,于是开始动心。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孩子小时候没有感受过幸福,没有感受过平等的对待,没有感受过爱、自由、尊重这样的东西,她在找对象的时候就会特别容易丧失防线。那个人只要给她送一束花,只要对她好一点,陪她打一次吊瓶,送她去医院,只要有那么一两次温暖的事,女孩马上就觉得“他对我太好了”。在对自己好这件事上,如果孩子没有见过世面,她就不知道真正对自己好是什么样。

为什么健康快乐的孩子人生容易幸福?她有鉴别力,她知道真正的尊重是什么样子,真正的平等是什么样子,真正的关爱是什么样子,而不是被心血来潮的一个关心打动。在求偶期间,一个人受荷尔蒙的支配,做出各种各样令你感动的事都是有可能的。

我经常会告诫很多年轻的女孩,如果一个男孩取悦你的方式让你极其感动,比如布下天罗地网的大阵,带很多人给你举办了一个特别美妙的派对,你一定要小心。这么刻意地做一件事并不难,你要小心的是这个人平时是什么样,这个人跟其他人是怎么相处的,这个人懂不懂得尊重女性、懂不懂得尊重别人,这才是核心。我们要让孩子习惯美好的东西,她才能够鉴别这件事。当她不习惯(美好的东西)的时候,她是鉴别不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用发现幸福模式,而不是用回避不幸模式。

当我们能够摆正爸爸的位置,也就是让儿女们知道爸爸其实也有优点、爸爸不像妈妈描述得那么糟糕,这时候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当儿女放下妈妈灌输给自己的执念,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问题时,就会发现爸爸的形象开始改变。曾经被儿女视为恶魔,不肯与之亲近的爸爸,渐渐地在儿女心中有了一席之地。‘原来爸爸也并不全是妈妈所说的那样啊。’‘原来我以为的爱和爸爸以为的爱不是一种形式啊。’‘原来爸爸在家中的处境竟然是这么糟糕啊。’在这些惊奇的发现之下,他会一点点地逐渐找回了对爸爸的感情,也渐渐地形成了自尊、自信的人格。”

一个人如果在心中瞧不起自己的爸爸,或者痛恨自己的爸爸,或者觉得因为有爸爸而感到羞耻和难过,他是没法建立真正的自信和自尊的,因为他没有这份爱。但实际上,一个孤儿可不可以有自尊和自信?也可以。他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爸爸,但他一样可以有自尊和自信。他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对爸爸那个位置的理解。

比如说,你可以告诉一个没有爸爸的孩子,说“爸爸在天上看着你”。他只要能够想象到爸爸在天上看着他,就能感受到那种力量和爱。我们不能破坏这种感情,要让孩子建立对爸爸的爱和信心。爸爸也会有他自己的原生家庭的问题,会有他自己人生遭遇的问题。爸爸妈妈关系好坏是他们的事情,并不与我们有关,重点是爸爸妈妈都会爱你。

我们要相信一件事,就是内心的力量要大于命运的力量。虽然命运是个玄学,不可捉摸,但是当一个人整天讲“这是命运,没办法”,实际上就意味着他放弃了自己内心的力量。

一个人内心的转念、内心想法的改变,是可以让命运走上另外一条道路的。我们既不要自大,也不要自卑。当人生遇到挫折的时候,有些人的表现是极其自大,他觉得“我什么都听不进去,我什么都要防备,把自己包裹起来”,因为他是跟父母天天斗争长大的。另外一种人就会完全臣服、自卑,认为“我不行,我什么都往后缩”。这两者都不合适,我们应该是平等的、有爱的、愿意探索的、相信他人的。这是第二种,叫作“错误定位爸爸的妈妈”。

第三种妈妈,叫作“不管不顾不会爱的妈妈”。生活里真有这样的妈妈,她们把孩子生下来扔给老人,直接就走了,甚至有些妈妈都不待在孩子身边。还有妈妈生完孩子以后,发现自己还没长大,心里还想玩,所以天天出门,孩子就扔给家里的老人或者保姆照顾。

有一位来访者,也叫作“案主”,向作者抱怨说:“我这辈子就希望我妈妈能给我做一顿饭,我没有吃过一次我妈妈给我做的饭。”她非常执着于“妈妈从来不给我做饭”这件事,这让她非常难以接受。

这位作者把来访者的妈妈也找来,要了解她,做家庭治疗。关注这位妈妈的家庭,我们就会明白她为什么从来不给孩子做饭。这位妈妈是一位高知,每天都忙着上班,她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办法就是不照顾家庭,完全投入在上班这件事上。

后来,作者看到妈妈的原生家庭才理解了真正的原因。妈妈小时候生活在非常艰难的环境中,她的爸爸重男轻女。如果妈妈在他们家想要获得一席之地,她必须表现得极其优秀,必须成绩很好。所以,小姑娘从小到大所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就是“我必须在事业上非常成功,才能够获得安全感”,于是她放弃了家庭当中的照顾,这却给自己的孩子(也就是来访者)造成了伤害。

但实际上,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和照顾好孩子未必是矛盾的。像我们小时候,我们的爸妈——咱们现在都早已忘记80年代的生活了——一周工作六天,上午、下午、中间有一个中午。那时候中午回家哪有食堂、哪有外卖?妈妈们回家得做饭,做饭还没有燃气灶,要回家现生炉子,劈柴烧火。现在很多“90后”肯定不理解,但我们小时候就是这样过来的,没有洗衣机,甚至没有水龙头。我们的爸爸妈妈要上班,还要照顾这么多的事,竟然也能做得下来。所以,工作和照顾家庭之间未必是矛盾的。

但是当孩子心中建立了这样错误的观念以后,她认为“爱不重要,成绩才重要”,于是就会忽略掉爱。这些子女会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形态,就是我们前面讲的“抵抗型依恋”,她会说,“我恨我的妈妈,因为我的妈妈从来不照顾我”,但她又离不开,又特别渴望获得妈妈的保护和爱,这叫抵抗型依恋人格。

如果大家不能理解的话,想一下苏明玉就明白了。我们看过《都挺好》,姚晨演的苏明玉就是典型的抵抗型人格。她说起妈妈的时候是愤怒的,甚至根本就不能提那个人,觉得她们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她真正提到妈妈的时候,又总能戳中自己的泪点,因为妈妈对待自己和哥哥是完全不一样的,苏明玉感受不到妈妈对她的关爱。

这种问题怎么解决?我们得学会回忆美好画面。因为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你没法让妈妈再来一次,让她重新做饭把自己养大,这不可能,这事已经过去了。唯一自救的办法就是好好想想:不做饭,做点别的行不行?有没有别的美好回忆?如果一个孩子内心中被自己说服了,认定了“我是一个可怜的、没有人照顾的孩子”,他在选择信息的时候也会偏颇,就会忘记那些美好的画面,只会想到糟糕的画面。

妈妈可能没有给你做饭,但她有没有带你去郊游?有没有帮你做标本?陪着你去采摘?或者她手把手地教你一些知识?你生病了,她连夜蹬着自行车把你送去医院、陪你打点滴?这都有可能。我们所谓的记忆是什么?记忆就是一幅一幅的画面。当你在脑海当中重新构建那些温馨画面的时候,你的内心就会温暖。如果你的脑海当中整天都是爸爸打你、饿着你、不给你钱那些画面,那你永远是痛苦的。所以,重新构建美好的画面很重要。

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就算我们长大了,我们依然需要来自父母的爱。成年人长大以后,他有时候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为什么我身上从来没有发生过好事,一点爱都没有得到过?我怎么也想不起来父母为我做过些什么?”这种想法导致成年人没有被爱的感受,我们要用的办法就是重写自己的记忆。

当一个人能够珍视自己时,正面的情感记忆就会涌现出来:“我珍视自己,那些曾经伤害我的记忆不算什么,我现在什么都不怕了。”作者举了几个例子:“小时候,我从床上掉下来受伤了。大冬天,妈妈光着脚就背起我跑向医院。那时,妈妈的背真是温暖啊,我一点儿都没有害怕。”“有一次,我考试考砸了,妈妈什么也没说,只是紧紧地抱住了我。我的眼泪唰地就流下来了。”“我小时候起疹子,浑身难受,妈妈为了照顾我彻夜未眠。”

这跟那个不做饭的妈妈很可能是同一个妈妈。在被遗忘的某些地方,我们曾经有过如此美好的画面,请大家能够珍惜它。重写记忆,才能够解决“不管不顾不会爱的妈妈”的问题。

第四种需要改变的妈妈类型,叫作“区别对待孩子的妈妈”。父母经常会对这一点无感,他们觉得我对谁都一样,对老大、老二、老三的态度都一样。但事实上真的都一样吗?不一定。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术语,叫作“家庭牺牲品”。什么叫“家庭牺牲品”?前两天有个朋友到我家,跟我讲他的三个儿子。他说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对老二发脾气,老大、老三做错事他都没那么生气,但是只要看到老二做错事,他就会生气,也不明白为什么。(老二)这种孩子就叫作“家庭牺牲品”。

原因是什么呢?有可能是时间的问题,有可能正好那段时间家庭有矛盾,父母发现在这个孩子身上发脾气能够缓解其他矛盾。比如,当夫妻之间的关系紧张,或者别的关系太复杂、压力大的时候,他们发现在这个孩子身上发泄一下,恰好能缓解问题。这时候孩子就是调皮一点,他又恰好造成失误,导致很多问题的矛盾就转移到了这个孩子身上。但实际上,那个问题可能来自夫妻关系,他们回避这个问题,不解决问题,每次都拿孩子说事,这叫“家庭牺牲品”。

很多家里都存在这样的家庭牺牲品,看起来是他最不听话,但很有可能因为他最不听话,反而把整个家庭黏合在了一起。因为父母害怕家庭分崩离析,所以需要找一个有问题的孩子来做“替罪羊”,把大家的矛盾焦点放在这件事上,来缓解和弱化其他的矛盾。这种孩子被称作“家庭牺牲品”。

很多父母在孩子长大了以后,都依然会区别对待子女。这里既有出生顺序的问题,但更多的是性别的问题,比如重男轻女。“在兄弟姐妹中,得到父母更多爱的那一个孩子就会更幸福吗?答案是否定的。父母的偏爱对所有孩子来讲都是一种伤害:没有得到父母关爱的孩子会产生被伤害的意识;被父母过度偏爱的孩子则无法实现与父母真正的分化。两种孩子同样受到了伤害。父母的区别对待,将会使所有的孩子都带着伤痛生活。”

所以,大家理解樊胜美为什么比她哥哥优秀那么多了吗?往往在家里边成为“问题小孩”的孩子,反而会更早地独立,更早地成功,更早地离开这个家,完成分化。他越调皮,生命力越旺盛,越不被父母待见,最后他混得更好。但是那个被捧在手心上的心肝宝贝,反而赖在家里不走,最后变成啃老族,这些都有可能。这两者都是被伤害的对象。

大家看那些小说、剧本或者生活里的故事,其实都不是瞎编的。很多编剧是具备心理学常识的,才会知道像樊胜美这样的人,她一定要自己成功。如果自己不成功,就更没人管她,她会更加悲惨,所以生活会逼着她离开家庭到大城市去打拼。

如果一个人总是被灌输这样的思想:“你不能超过你的哥哥”“你不能比他更优秀”,他会形成一种被动型的人格。在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人,他做事总是往后缩,因为他小时候被教导“你不能够占先”“你不能够抢了哥哥的风头”。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父母,我们自我拯救的办法就是做自己人生的预言家。我们可以重新界定自己的人生,要用“我可以”开头造句,而不要用“我不要”开头造句:我可以做什么,我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可以环球旅行,我可以成功。这就是寻求幸福的模式。

但是,假如你说“我不要倒霉”“我不要怎么样”,变成了回避不幸的模式,我们就很容易选择错误。因为你认为只要能回避不幸,就愿意选择这条路,但你根本没有考量那个东西是不是你真心想要的。你应该奔着真心想要的东西,而不是“只要不是那个”就可以。我们要做自己人生的预言家,这是重新界定我们人生的一个方法。

最终的疗愈手段,是我们得能够寻找到内心深处的家人。什么叫“内心深处的家人”?如果你看父母只能看到那些家长里短的事,是体会不到那种深层次的爱的。深层次的爱脱离于这些事情,可能双方都说过很多难听的话,都做过很多不开心的事,但“内心深处的家人”的连接非常具有疗愈功能。这种连接应该怎么找呢?

作者说,他让很多孩子写自己有哪些优点,比如“我正直”“我善良”……写完了以后,作者问这些优点来自哪里。我们会发现,无一例外,这些优点或多或少都受了家人的影响。一提到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关爱他人、乐于奉献,你会想“这是我爸,这是我妈,这是我爷爷,这是我奶奶”,都是因为家里的人拥有这些品质,才会给我们带来这些优点。我们得先理解这一点,才能够相信内心当中的家人是存在的,他们真的在给我们力量。

我们自身的价值感也是一样,问问自己有什么价值,价值感存在在哪儿,最后会发现这些价值感也都跟家人是有关系的。

所以我们得通过思考,通过重新认识家人,意识到这么一句话“我有一个好妈妈,我的爸妈都爱我”。有的人说不出这样的话,有的人会觉得这话是假的,我爸妈根本不爱我。但是你得慢慢地建立这个意识,慢慢地知道“我有一个好妈妈,我的爸妈都爱我”,否则内心的伤痛是没法疗愈的。

我们要重新认识自己的父母,要知道父母的痛苦并不是我的痛苦。这本书里有一个案例:一个女孩跟别人打交道做事,总觉得别人瞧不起她,经常跟别人把关系弄僵,甚至在正常的商业谈判中,对方还价时,她会说“你是不是瞧不起我”,然后掀桌子不干了。这种人在生活中有很多。她把周围的一切困难、矛盾都上升到一个高度,叫作“你瞧不起我”。为什么一个人会如此敏感地觉得周围人都瞧不起她?其实是因为她承担了很多不应该承担的压力,她替她的父母接受了很多痛苦和负担。

那么我们应该知道,重新认识自己的父母,理解父母的痛苦并不是自己的痛苦,他们的事由他们解决,我们只需要知道:我有我的父母爱我,我的父母给予我的是爱,而不是负担和压力。只有把这个观点扭转过来,我们才能改变自己内心中对其他所有人的看法。如果你不是一个被爱的人,肯定会觉得自己孤单、无助、弱小,周围的人都想欺负你。

英文里有句话“You

are

beloved”为什么很重要?这是国外做心理治疗的时候最常用的一句话,“You

are

beloved”,你是一个被爱的人。当你成为一个被爱的人时,你才能够正常地看待别人的眼光。

比如,我们跟别人约定会议,有人迟到了五分钟,如果你是一个被爱的人,你会觉得他今天迟到了五分钟,可能他有事,可能路上堵车了。如果你是一个特别担心的、恐惧的、害怕的小孩,你会觉得他是不是瞧不起我,他是不是不重视我这件事,就会把这个矛盾无限放大。这些痛苦都是源于我们内心缺少足够的爱,我们得重新找到父母和我们的连接。

那么,妈妈该说些什么话,才能够帮助孩子找到这种连接?心理治疗师教导说:“孩子,妈妈现在要放开你的手了。妈妈只希望你能过好自己的人生,你的快乐就是妈妈最大的幸福。孩子,妈妈真的希望你快乐。”这是孩子内心中想要听到妈妈说的话,想要知道的几件事:妈妈爱我,妈妈祝福我,妈妈离开了我,她也能够很好地生活。这是孩子应该知道的。

但很多妈妈不会说这样的话,她们喜欢说“行,没关系,你过你的,我怎么都行”,她总在强调自己怎么都行,她的痛苦不重要。这其实是孩子没法接受的,孩子无法说出“我走了,你自己好自为之”,他们不会这样的。所以,妈妈要能讲出这种科学的、能够给孩子自由的话语。

作者常用的心理疗法叫作“建立家庭疗法”,意思是帮你建立家庭的秩序。全家人都要来参与治疗,首先要做的事是画出家族的谱系图,从爷爷奶奶开始,然后外公外婆、舅舅舅妈,全部用谱系图画出来,梳理清楚你们家族的整个关系。这时候再找矛盾点,寻找矛盾在哪儿,谁有不舒服和难受的地方都要讲出来。

讲完以后,下一步进行结构大调整。比如,让两个人换一种相处方式会怎么样?重新摆摆你们的位置,直到你们舒服了为止。记住那个图形,记住那个场景,记住人跟人的关系应该变成什么样。

我们见过一个非常内疚的大学教授,他在治疗过程中说起他的妈妈,就会哭得非常难过。因为教授的妈妈不在现场,心理治疗师就帮他找了一个人代替妈妈,让他摆出他和他妈妈相处的样子。我们发现,他把“妈妈”放在前边,然后面对着“妈妈”,这是一个保护的动作,也就是他想抱着妈妈,想保护妈妈。

这其实是错的,因为“妈妈是大的,我是小的”。很多孩子都会搞错,觉得妈妈现在弱小了,所以“她是小的,我是大的”。当你潜意识中认为“我是大的,妈妈是小的”的时候,你根本完成不了这件事,因为你掌控不了她的人生,而且她最终是要离开你的,你没法用生命还给她,所以你一定会痛苦、纠结。

那位治疗师帮教授调整,让他站在前边,“妈妈”在后边托着他,这时候两个人都觉得舒服了。妈妈虽然看起来身体很弱小,但她是大人,你是小孩,你要从她那里获得力量和爱,可以在她面前撒娇,有问题可以向她请教,而不是她有什么问题,需要找一个比她小二三十岁的小孩来解决,其实也解决不了。妈妈背后的支撑是谁呢?妈妈有她的爸爸和妈妈,这才是一个正常的家庭的关系。

但是当你搞不清这个关系的时候,就会觉得很无助,没有办法,会觉得“为什么我的妈妈那么可怜,但我什么都做不了”。在重新调整家庭关系以后,等家庭成员都感觉舒服了,我们就进入保持阶段——记住这个画面,记住正常的家庭结构应该是什么样子。

这一套方法叫作建立家庭疗法,是一种典型的经验式的治疗。作者介绍说:“‘建立家庭’是以精神科医生雅各布·莫雷诺发明的‘心理剧辅导’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法。此后,美国家庭治疗专家萨提亚更是将“家庭雕塑”的心理治疗技巧融入‘心理剧’的治疗方法。‘家庭雕塑’是萨提亚模式中一种常用且重要的家庭治疗技术,类似于雕塑技术,即利用空间、姿态、距离和造型等非语言形式,生动形象地重新再现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和权力斗争情况。‘建立家庭’的心理治疗方法就是在‘心理剧’和‘家庭雕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立家庭’就是塑造崭新的家庭结构。”我们用这样的方法重新梳理家庭关系,并且能够认同和记住这个家庭关系,有助于内心长期的疗愈。

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个原则,叫作“先夫妻后子女”,也就是在一个家庭里,夫妻关系优先于子女关系。一定要先处理好夫妻关系,才能更好地处理子女关系。要相信“我好,家才好”,就是你能够保护好自己的内心,让自己能够健康,你的家才能够逐渐变好。

这本书里讲了这么多母亲行为偏差的内容,最后我们要学会一件事,是用“意义转换法”来重新看待我们的母亲,甚至也包括我们的父亲。什么叫“意义转换法”呢?不开心的事情都已经发生过了,已经是过去小时候的事了,原生家庭不应该是你痛苦的借口,而应该是你人生动力的来源。它究竟是痛苦的来源,还是动力的来源,其实只取决于你如何看待。

走出原生家庭这件事,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说难,是在于很多人根本意识不到这些问题,就觉得永远被它困扰;说不难,是如果你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以后,唯一的转变只需要发生在你心里。你现在已经离开原生家庭了,唯一能改变的是你的想法和意识。当我们的视角变得积极的时候,这些关系就开始变得积极。所以我讲这本书,既是讲给妈妈们听,也是讲给子女们听。

假如你是妈妈,你可以对照一下,不要犯书上的四种错误,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关系。假如你是子女,需要修复你和你妈妈的关系,那你要理解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并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才能够疗愈这段关系。

这位作者(李南玉)一辈子都在做心理咨询,她是韩国非常著名的、泰斗级的心理咨询师。她热爱这件事,认为让人和人之间建立良好的感情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她说,修复关系要从自我开始。你应该是那个打破定式的人,关于家庭的定式,我们刚刚讲了,上一代的依恋关系会影响到下一代的依恋关系,如果没有人站出来打破这个定式的话,它就会一代一代地影响下去,悲剧就会不断地发生。但如果你理解了,站出来了,你就很有可能成为那个改写家族剧本的人。建立健康的自尊、良好的心态,能够决定我们的成败。

我们用作者的话来结尾,她说:“心理咨询就是帮助来访者摆脱外界的评价或看法,承认并尊重自己的本来价值。尽管‘心理咨询’存在着种种局限,而且这些局限使得咨询过程十分困难,但心理咨询仍是卓有成效的。通过心理咨询,来访者能够以一种崭新的视角看待自己与世界,从而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正如我想献给所有人的一句话:‘你身上潜藏着无穷的力量。你值得一切美好的事物。请永远不要忘记,你是独特而又强大的人。’”

谢谢大家,我们下本书再见!

来自 樊登读书

 

发表评论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