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6 次浏览

南京传–樊登讲书

读完本文约需28分钟

 

大家好,今天我们讲城市传记系列的《南京传》,这是叶兆言先生的大作。

这本书读得我特别酣畅淋漓,因为我原来在南京大学讲过课,经常去南京,但是每次去南京就是两点一线地从酒店到学校,从来没有觉得南京有那么多值得发掘的东西,但是这本书读完以后,相当于串起了大半个中国历史。

我之前对于中国历史当中的五胡十六国或者是五代十国总是搞不清楚,因为我们总是站在像西安或者洛阳这样的角度去审视中国的历史。

但是当你站在南京这个城市的传记历史上来看,你才能够把南北朝时期、六朝时期 、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的交替彻底看明白是怎么回事。

读完这本书之后再去南京,我相信每个人都会觉得不一样。

中国真正做过都城的城市其实也没有几座了: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杭州。

而南京的历史最早应该从东吴开始说起,为什么呢,因为在东吴之前,南京算不上是一个城市,基本上是楚王给它置了一个邑,叫作金陵邑。

金陵邑这个地方也被称作冶城,还有越城,它有很多不同的名字。

但是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传说,说这个地方有虎踞龙盘之气,有帝王之气,所以有一次秦始皇巡游,经过金陵的时候,别人告诉他说这个地方叫金陵,有虎踞龙盘之气,将来会产生帝王。

秦始皇听了很生气,就凿了一条河,把水引进城里边,这个可能无形中形成了今天南京的水系,冲破这个帝王之气。

他同时说,这里不许叫金陵,改名叫秣陵。

秣陵就是养马的地方,这个地只配给我养马,你不能够出现皇帝,因为我才是唯一的皇帝,这就是南京最早开始叫秣陵的原因。

我们过去都听过一首诗,叫作“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那时候所说的扬州,根本不是今天的扬州,那时候所说的扬州基本上是属于江南这一片,就是以南京为核心的这个地方,所以当你说下扬州的时候,实际上去的是南京。

而扬州这个地方在江对岸开始出现,还是在很晚以后的事情。

真正让南京成为一个城市的是孙权。

辛弃疾说:“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 孙权这个人到底有多厉害呢?他二十六岁的时候跟曹操打了一仗,叫“赤壁大战”。

这场大战打完了以后,三国鼎立的局势开始形成。

然后在他不到三十岁的时候,他迁治在南京,那时候都不叫南京,就是秣陵这个地方,然后他给这个地方起了一个名字,叫作建业。

你看,建业这名字听起来就是有一番雄心壮志,他要建立自己的大业。

孙权在公元211年的时候,迁治所在南京,也就是整个掌管江南、华东这一片地区的最重要的一个根据地,放在了南京。

中间还一度迁到过武昌,但是后来在229年称帝的时候,正式地迁回了南京。

那时候左思写过一篇文章,叫作《吴都赋》,把吴都描述得特别漂亮,非常富丽堂皇,人口众多,生意兴隆。

但实际上那时候的都城就是一个大农村,只是刚开始有了一些城市的格局,但是城市没有围墙,没有那种现在看到的城墙。

那时候的吴都整个的城墙都是竹篱笆扎的,就你要想像三国时期那打仗,就是扎一些竹篱笆在城市的外围。

孙权的年纪活得还是比较长的,活到了七十一岁,葬在了紫金山上。

这里边还有一个小故事,就是朱元璋在给自己看坟的时候,他选择了紫金山那个地。

朱元璋特别霸道,那里边其他的坟都给迁走了,连王安石他们全家的坟都给迁走了,就剩下孙权的坟。

他说孙权也算是个英雄好汉,在这儿给我看门吧。

然后把孙权的坟留在了紫金山脚下给他看门。

孙权把皇位传给了孙亮,然后孙休,一直到到吴后主孙皓。

我们重点讲一下孙皓。

孙皓这个人是特别有个性的一个后主,孙皓去到了司马炎的身边,司马炎跟孙皓讲说:“我为公至此座久矣。

” 就是你看我在这旁边置这个座位,时间很长了,一直等着你呢。

你猜孙皓怎么讲?孙皓说:“臣于南方,为陛下亦置此座久矣。

” 我在南方给你也留了这么一个座位,很长时间了。

你看这个人胆子多大。

然后有一次王济和司马炎下棋,下棋的时候孙皓在旁边看。

王济因为是大臣,又是战胜国的大臣,所以王济就拿话挤兑孙皓。

他说,听说你过去在吴国的时候,喜欢剥人脸皮,一般什么情况会剥脸皮?他就这么问孙皓。

孙皓早看他不顺眼,因为他跟皇帝下棋,脚伸得特别长,都伸到皇帝那边去了。

孙皓讲,凡是对皇帝举止无礼的,就拉出去剥皮,吓得王济马上就把脚收回来了。

那段时间魏蜀吴三国,最早灭的看起来是蜀国——最早是司马懿灭了蜀国,但从实质上最早灭的是魏国。

因为魏国的曹丕死了以后,很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到了司马炎的时候,就已经直接当上了皇帝了。

所以从司马炎称帝以后,魏国就算是已经灭亡了,这是西晋的开始。

司马炎代魏之后,叫“一片降幡出石头”,就是吴后主孙皓投降。

这是南京历史上的第一个后主,叫作吴后主。

然后接下来进入到“六朝人物”的时期。

我们说南京“六朝古都”、“六朝金粉”,哪六朝呢?实际上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六个加一块儿叫作六朝。

吴国灭了以后,南京成为秣陵县——就是你不能再称国都了,你变为秣陵县,属“丹杨郡”管,就是那时候丹杨比南京管得还大。

在那个时候,因为你不能再作为国都那么高的建制,怕你再反,所以就得降制。

然后在晋武帝的时候,晋武帝南巡到了现在南京这个地方,说“外江无事,宁静于此。

” 这句话要记住,叫“外江无事,宁静于此。

” 于是南京又有了一个名字叫江宁,这就是江宁这个名字的来历。

到了公元307年,大家听到这个年份就知道,叫永嘉元年。

历史上有个永嘉之乱,就是八王之乱。

晋朝最大的问题在哪儿,晋朝发现曹操他们家,也就是曹魏为什么那么容易被我们推翻,是因为曹魏家的氏族没有力量,所以他们就说,我们不能够再重蹈曹魏的覆辙。

他就把凡是姓司马的人都封成王,封了特别多的封疆王。

这些司马家的王,后来全部都造反了,叫八王之乱,打得一锅粥。

在北方打成一锅粥的时候,司马睿和王导两个人跑到了南京来做官。

司马睿和王导来到南京以后,把这一块经营得还挺好。

北方打得乱成一锅粥,然后开始衣冠南渡。

中国古代讲衣冠南渡的意思是说,文明都在北方,从北方把这个文明传到南方来,所以叫衣冠南渡。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移,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启了五胡十六国的局面。

然后在公元313年的时候,司马邺登基。

司马邺登基,南京就不能够再叫作建业,所以就把建邺又改名叫作建康。

我们现在知道,南京还有一个名字叫作建康。

那么五胡十六国,到底是哪五胡哪十六国,在这个地方给大家普及一下:五只是一个大概,基本上包含了匈奴,羯,鲜卑,氐,羌,卢水胡,乌桓,巴人以及高句丽。

当时能够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确实是有十六国,分别是成汉,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前凉,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南燕,西凉,北凉,大夏,北燕。

谁能背过我佩服谁,这是五胡十六国。

这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时代,对于老百姓来说,没有什么比生活在这个时代更糟糕的事情了。

316年,西晋灭亡,西晋就是在北方的朝廷灭亡,然后318年晋元帝(正式)登基。

晋元帝就是我们说的司马睿,他和王导在南京称帝,这就是东晋的开始。

所以那时候有一句话,叫作“王与马共天下”。

也就是说,看起来是司马睿在当皇帝,但实际上真正说了算的人,是琅琊王氏。

琅琊王氏就是当年最有名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一个叫王家,一个叫谢家,这个王指的就是琅琊王。

琅琊王包括王羲之,这也是他们家的后人。

王羲之叫“东床快婿”,咱们讲过《魏晋风华》。

如果你能够参考着和这本书一起听,你就能够理解那一段时期的很多故事。

王导觉得自己一个人还没法帮着司马睿掌管好天下,所以又把自己的从兄,叫作王敦,引入进来。

王敦是一个文武全才,这是一个曹操式的人物,后来差点就把东晋推翻,自己当皇帝了。

所以那时候非常危险的事情就在于,大量的人从曹丕身上,或者从司马炎身上,学会了禅让这件事。

当一个军事力量变得尾大不掉的时候,他经常可以向皇帝要求,你禅让给我。

所以王敦是非常危险的一个大臣,但是他也确实做了很多了不起的贡献。

这里边我们中小学生可能学过的一个典故,叫“新亭对泣”,各位记得吗?就是在新亭这个地方,那些过江诸人,每至美日,就是到天气不错的时候,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

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 说一片山河都在,但是这已经不是我们的山河了,然后“皆相视流泪”。

就这些从北方南渡到南方的人,觉得特别难过,因为家破了,那边西晋已经灭亡了,相视流泪。

唯王丞相变色曰:“当共戮力王事,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这个王丞相就指的王敦。

王敦说你们有点出息好不好,干吗坐在这儿一块儿哭?我们应该一块儿努力杀过江北去。

这就是王敦给人们留下来的印象。

王敦也确实做过很多了不起的事,甚至有时候打到北方,也取得过很多很大的胜利,所以东晋并不是人们印象当中的那个非常软弱的朝代。

这个新亭在什么地方呢?因为后来很多人到南京都喜欢找新亭这个地,新亭对泣是很有名的一个典故。

很多人考证完了以后的结果是说,新亭大概就在今天的凤台南路和软件大道交汇的那个十字路口,南侧有一个小山岗,在那个小山岗上,大概就是当年新亭的这个位置。

在王敦之后出现了一个特别大的,也是曹操式的人物,文武双全的——因为那个时候的武将大部分文采都很好,六朝人物是非常风流倜傥的——他叫作桓温,桓温收复了成汉,这是蜀地。

你知道吴国当年想要在三国时期打败刘备,这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那时候都没有成功,结果在这时候东晋朝廷竟然收复了蜀地。

这再一次证明,东晋的武力还是蛮强的,但是他三次北伐都失败。

在他三次北伐的过程当中,他希望能够收复洛阳,收复长安,在这个过程当中屡次失败,导致了北方前秦开始崛起。

这时候前秦的那个皇帝叫苻坚,各位可能知道这个人。

这里边有好几个成语,比如说“投鞭断流”。

苻坚去打东晋,他说我们这么多人打东晋,我们都不需要怎么使劲,所有的人都把鞭子扔到江里边,这个河水都流不动了。

你看,投鞭断流,意思是他们很厉害。

然后接下来是“东山再起”。

东山再起讲的是谢安,谢安东山再起之后,领导了淝水之战。

然后这里边又有两个成语,叫“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些我们不用多讲。

后来在淝水之战这个地方,叫作“以少胜多”。

这是东晋能够保住自己天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役。

然后前秦开始消亡。

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一定要提到的一本书就是刘义庆所写的这本《世说新语》。

刘义庆其实是个王子,刘家人。

刘家人是在东晋之后刘宋的这个王朝。

刘宋王朝有很多的王子,这些王子当中的刘义庆是不怎么受待见的那么一个人,他没有加入到王族之间的纷争。

因为你知道刘宋王朝最喜欢杀的就是王子,大量的王子活不到青年,就全部被杀光了。

所以刘义庆选择退出政治斗争,我就编书,我成为一个文人,然后他写下了非常漂亮的《世说新语》这本书。

这里边所强调的就是当时人物的雅量和放旷,这是一对相对的名词:你必须得有放旷的行为,才能够显示出雅量的行为。

所以如果要把《世说新语》搞明白,我们可以去听一下我们讲过的《魏晋风华》这本书。

东晋王朝一直维持了大概有103年,其实皇帝一直都没有什么力量,基本上都是这些大臣做主。

然后在桓温的儿子,桓玄作乱的过程当中,崛起了一支队伍叫北府兵。

北府兵的领头人叫刘裕,这个人是一个混世魔王型的人,然后刘裕平定了桓玄的作乱,立了大功。

刘裕特别能打仗,屡立奇功,后来成为了特别重要的一个人物。

这时候你发现又一个曹操出现了,这次刘裕没有手软,人在419年杀了晋安帝。

但他杀了晋安帝以后,听说民间有儿歌流传,说晋国还应该再有一个皇帝。

这个人特别迷信,说不行,根据民间的儿歌,还应该再有一个皇帝。

怎么办呢,他就从司马家找了一个小孩,叫司马德文,说你出来再当皇帝,然后又把司马德文立为皇帝。

当了一年,一年以后说日子到了,又杀掉了。

杀掉之后自己正式地称帝,这就是刘宋的开始。

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特别喜欢杀皇帝。

他北伐打败了后秦,打败了南燕,他把后秦的皇帝姚泓,南燕的皇帝慕容超,全部都拉回到南京,然后在这个城市里边,在很多人看着的情况下,杀掉了这两个皇帝——这个在中国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

你看之前那些皇帝基本都是禅让,都给你一个官位,让你在这儿待着。

因为毕竟是皇帝,你有一份尊严。

但是到了刘裕的手上,就是展开了大肆地对于皇帝的杀戮,这个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

在历史上,帝王之间的杀戮,或者叫作整个皇族之间的杀戮是最为残忍的。

六朝的齐、梁也是这样,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就不一一赘述这个杀人的过程。

这一段历史基本上就是宗室之间的屠杀。

其实宗室之间不断地屠杀,南京这个城市里边老百姓日子过得还挺好,因为没有大的城市和城市之间、国与国之间的战争,都是宗室的宫廷政变。

宋,齐,梁,陈的开国皇帝分别是刘裕,萧道成,萧衍和陈霸先。

这里边值得提的萧齐和萧梁这两个姓萧的皇帝,一个称作齐国,一个称作梁国。

这两个人都是汉代萧何的后代,而且一个是二十四代孙,一个是二十五代孙,其实两个人是叔侄关系,但是最后照杀不误。

这个萧衍就是我们大家所知道的梁武帝,就是特别喜欢建寺庙的那个人,到最后还把自己捐给寺庙,然后让大臣们拿着国库的钱去把他赎出来。

这是梁武帝,就是见过达摩的那个皇帝。

萧齐,萧梁,到最后陈国的开国的皇帝,叫陈霸先,一直到589年陈灭亡。

大家可以算一下,419年到589年,170年,宋,齐,梁,陈四朝,国都都在南京。

大概有170年的时间,陈灭亡。

陈被谁灭亡的呢,就是隋文帝杨坚,隋文帝杨坚先是在北方。

平定了北方之后,就开始攻打南方,他的先锋官就是隋炀帝杨广。

杨广从桃叶渡渡江,拿下了整个的南京城。

这时候再次叫“一片降幡出石头”:第二个后主又出现了,叫“陈后主”。

陈后主叫陈叔宝,这个陈叔宝也挺有意思,到了隋朝接着当官。

隋文帝人特别好,说怕陈后主怀念故国,连南方的音乐都不要奏,万一一奏音乐,陈后主难过怎么办,所以不要奏南方的音乐。

然后给他一个三品的闲职,三品官挺大,一个闲职,让他当着官。

结果有一天陈叔宝就跟旁边人讲说,你能不能去跟皇帝说一声,给我这个闲职没啥意思,啥也干不了,能不能给个真正有权力的官让我干干。

这个话传到隋文帝耳朵里边,然后杨坚说了一句名言,叫作“陈叔宝全无心肝。

” 说你一个亡国皇帝,你给新朝当了官,还恬不知耻,想要干一个有实权的官,说这个人真是全无心肝。

这就是我们说,整个南北朝时期的结束,然后隋朝开始开启。

隋炀帝和隋文帝两个人虽然在位的时间不长,但是对南京的影响极大。

为什么,因为这两个人建立了隋朝以后,他知道南方容易造反,造反的根据地就是南京,因为南京容易成为国都。

所以他们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把南京给平了,整个南京夷为平地。

之前吴国、东晋,你想那么多的朝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那是非常美的一个城市,拥有那么多寺庙,那么多文化的城市,统统推翻,全部拆掉,变成一片废墟。

所以大家知道到了唐朝的时候,李白到南京来游玩,不是写过很多诗歌吗?其中有一句名言叫作:“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 为什么会突然成为这样,这也没多少年啊。

原因就是隋朝的时候灭掉了整个的南京,而且改名叫蒋州,只管三个县。

南京从一个国都,直接变成了一个县城,只管三个县。

那在这儿要跟大家讲一下,为什么南京会被叫作蒋州,这是一个非常曲折的故事。

因为南京的紫金山最早叫金陵山,汉代的时候叫钟山。

汉末有秣陵尉,蒋子文逐盗死于此。

就这个姓蒋的蒋子文,为了追逐盗贼,在这个地方牺牲了。

为了纪念他,东吴的孙权封他为蒋侯。

孙权的祖父叫作孙钟,所以为了避讳,这个钟山就不能够叫钟山了,所以改名叫蒋山——这就是南京之所以被叫作蒋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来自于逐盗的秣陵尉。

到了公元617年——大家都知道,隋朝也是一个短命王朝,传了两代就几乎没有了。

公元617年11月,李渊攻入长安。

李渊攻入长安之后其实并没有称帝,说我就是唐朝,并没有。

他先立了杨侑为帝,杨侑是隋炀帝的孙子,他把隋炀帝的孙子立为皇帝,把隋炀帝称为太上皇。

总之是唐朝又经过了一步,才建立的唐代。

隋唐时期的南京什么样?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破败。

隋唐时期的南京,除了破败还是破败。

作为六朝城市象征的台城,片石不留,没有了踪影。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台城都没了,哪儿来什么台城之柳。

也许还可以说的就只剩下两个孤零零的城堡,一个叫石头城,一个叫白下城。

石头城仍然是军事要塞,当年武则天当政的时候,徐敬业在扬州起兵作乱,他的策略便是利用金陵之王气,所谓依靠长江天险足以自顾。

所以唐朝发现,必须要把南京建设起来,不建设起来这个地方没有兵,守不住南方。

但是南方因为有了怀古之幽情,所以成了文人的天地。

李白就特别喜欢来南京。

李白有特别多的诗歌都跟南京有关,再加上李白是个名人,上过唐玄宗的朝堂,还让高力士替他脱靴。

你想,这么牛的一个人来到南京,所以有特别多南京人喜欢招待他。

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诗叫作“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 所以南京那时候非常热情地接待着这些来自北方的文人。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 李白在南京玩得太高兴,所以导致他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

因为李白是一个非常浪漫主义的人,他基本上不懂政治。

他给皇帝写信,他说能不能迁都到南京来。

这个在那时候是要杀头的一个罪过,你本来在长安好好的,大唐盛世,李白竟然敢随便说,你要迁都到南京。

然后跟李璘混在了一起——永王李璘——他怂恿永王李璘造反,后来被抓住,差点杀了头。

这就是他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现。

总之在唐朝的时候,北方的政府逐渐地放宽了对南京的看管,不像隋朝的时候那么担心了。

原因是什么,因为那个时候真正要担心的根本不是南方独立,那时候要担心的是藩王割据,就是整个北方的那些藩王割据,就是最后安史之乱的这些问题,才是真正安全的大问题。

这就是唐朝时期。

唐朝的时候在南京有一个三绝碑,这个三绝碑是李白的诗,颜真卿的字,吴道子的画。

三绝碑的原迹肯定是早找不到了,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一个汪伪时期的一个仿作。

就是这个汪伪时期的仿作也是非常珍贵的,但是它已经看得模糊不清了。

然后慢慢地从唐朝——因为不打仗了——南京真正的成为一个鱼米之乡。

在757年的时候建立了江宁郡,后来慢慢地又升为昇州。

在759年的时候来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刺史,叫作颜真卿。

大家读过《祭侄文稿》的话,就知道颜真卿满门忠烈,他的侄子在安史之乱的后期为国捐躯,牺牲了。

颜真卿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刺史,他把南京治理得很好。

他在南京做的最重要的一个历史上留名的事情,就是在乌龙潭修放生池。

为了表明和平的重要性,放生代表爱惜生物,人能够爱惜生物,爱惜生灵,人们才能够珍惜和平。

所以乌龙潭放生是一个延续非常多年的,南京的一个习惯。

唐朝没有更多的别的故事。

然后在中后期唐武宗灭佛,把大量的和尚赶回去,收回庙产。

原因是什么,那个时候如果你出家,你可以不交税,你在寺庙里边还能受到很多的供养,还能据有很多的庙产。

所以大量的寺庙非常富有,而国家没有钱,所以武宗灭佛,把很多人要求还俗,甚至如果你坚持不还俗要杀头这么严重。

大量的佛寺被毁,大量的僧人被关押。

这件事情有双面性,首先它给国家的确带来了很多的收入,很多的庙产收归了国有。

但是国家的信用遭到了破坏,就是国家之前所答应的事可以直接推翻,这就带来了民间的动荡,于是引发了长达十年的黄巢起义。

就是那个说“我花开后百花杀”的那个黄巢。

宋江不是还题诗叫“敢笑黄巢不丈夫”。

黄巢引起了整个十年的动荡。

黄巢起义后来被剿灭了,黄巢也被杀了头。

黄巢起义之后,有一个黄巢手下的猛将叫朱温,这个朱温在公元907年让唐哀帝禅让。

因为黄巢虽然没有直接推翻唐朝,但是已经严重地动摇了唐朝的根基。

所以他的大将朱温就直接灭掉了唐朝,建立了后梁。

后梁开始我们叫梁,唐,晋,汉,周,这时候开启了另外一段混乱的时期,叫作“五代十国”的时期。

然后另外一个大将杨行密,在919年建立了吴国。

你看这边北方有后梁,南方有杨吴。

孙权曾经建立的那个东吴,也叫作孙吴。

因为是姓孙的人建立的,叫孙吴,这个杨行密所建立的吴国叫杨吴。

这是公元919年,中国又形成了分裂之势,到这儿这是南北对峙的格局又再次形成。

然后杨吴坚持的时间不长,他手下有一个大将叫徐温。

一会儿是朱温,一会儿是徐温,一会儿是杨行密,就根本搞不明白这些人。

这次咱们得理顺。

这个徐温有一个养子叫徐知诰,这个徐知诰很厉害。

徐知诰推翻了杨吴之后,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你没想到,叫唐。

就是徐知诰当上了皇帝以后说,其实我不姓徐,我跟着这个徐温,我是他的养子。

我其实姓李,我是李家的后人。

他的本名叫李昪,所以他建立了一个新的唐朝。

他说我接续了唐朝的正宗,我建立唐朝,这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南唐。

这部分叫“南唐往事”。

大家一说到南唐就会想到李煜,李煜是南唐后主,南京人最引以为豪的文化。

包括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因为他的词确实写到了一个极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最后一句最重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在我们大家看来,是一个不应该当皇帝的人,他应该去写诗。

但其实李煜还是一个相当有野心的人,他甚至打仗比其他的皇帝打得还好一点,只不过他遇到的对手太厉害了。

李煜的对手是赵匡胤,赵匡胤打仗比他更厉害,所以他打不过赵匡胤,但是他其实是一个能够打仗的人。

这个李昪传给了自己的孩子李璟,然后从李璟到李煜,南唐三代而亡。

李煜怎么能够显示他的野心呢,他一方面向赵匡胤称臣,他说我只是你封的这个吴王,我不再是南唐的国主了。

然后他在自己的大殿前面,还摆了一个金鸡。

你知道金鸡代表的是皇帝的象征,然后这个事传到赵匡胤那儿,他非常生气。

赵匡胤就把他的使臣叫过来说,我听说你们立了金鸡,你给我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

那个使臣说哪有什么金鸡,那只是一只怪鸟而已。

李煜不爱杀人,他每次遇到这种诉讼的时候,他尽量能不杀人就不杀人。

遇到非得杀人的时候,他流着眼泪哭。

他是一个心地非常柔软的人,否则他写不出来那么美好的诗歌。

这个人为什么大家喜欢他呢,传说他生于七夕,死于七夕。

生就生在七夕那天,爱情的象征,死也死在七夕那一天。

后来有很多关于他的民间传说,不知真假,总之他是四十二岁的时候去世。

李煜在世的时候,除了他的诗词之外,还“创造”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名画,叫作《韩熙载夜宴图》。

这是他间接创作的,因为当时南方和北方对峙,所以很多人会在双方派间谍。

李煜就说,韩熙载家里边一天到晚有那么多人进进出出,他就怀疑这个人家里边是不是搞间谍活动,就派了一个画家去,说你帮我侦探一下。

那个画家看了一下,说这怎么办,也没有照相机,那就画下来吧。

他就特别认真地把韩熙载家里边夜晚的情况画下来,这就成为了今天流传的《韩熙载夜宴图》。

这是南唐后主的故事。

先是吴后主,然后是陈后主,现在到了南唐的后主,这时候就进入到了宋朝。

宋朝就是我们说,主要的核心在北方。

北宋期间,主要的核心在北方。

然后南京这个地方人口大增,因为没有特别多的战乱,成为鱼米之乡,是给这个整个宋朝提供粮食的一个地方,所以日子过得很不错。

这期间发生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就是王安石到南京来做江宁知府。

他干了一个特别荒唐的事:王安石把玄武湖给填平了。

大家知道玄武湖过去有多大?叶兆言先生说,玄武湖的大小不可测量,一眼望不到边,因为玄武湖直接跟长江连通,是特别大的一个湖。

在六朝时期,水军都是在玄武湖上训练的,但是今天在玄武湖上只能用脚踏船玩一玩了,当年水军训练都在玄武湖上。

结果王安石来了以后说,这么大的地不能种粮食太可惜了。

王安石是一个特别喜欢挣钱的人,大家知道王安石变法,他就不断地去算计,怎么样收到更多的税,怎么样赚到更多的钱,所以王安石费了很大的力气把玄武湖给填平了。

没了,玄武湖没有了,然后在上面种粮食。

后来直到元朝的时候,元朝人又花了很多的力气才把玄武湖给挖出来,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玄武湖,小小的那一片面积,是元朝人给挖出来的。

他们不断地疏通,说城市里边得有一个大湖,所以又给造出来了。

但是已经没有了过去那个巨大无比的玄武湖。

接下来没有什么别的故事。

一直到1127年靖康之乱的时候,大家如果听过我们讲一本书,叫《宋徽宗》,你会对这段故事非常的了解。

靖康之耻,宋高宗一直逃至江宁,宋高宗赵构逃到江宁。

所有人都认为,那南宋肯定放在南京了,因为之前都在南京,南京有非常好的基础,有很多宫殿,有南唐的遗址,文化非常兴盛的一个地方,所以你宋朝到了南方,肯定放在南京。

结果没想到赵构接着跑,跑到杭州,这个叫“错把杭州作汴州”,把杭州立为了南宋的国都。

这件事让南京人很不能接受,后来大家说为什么呢?可能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赵构真的被金人打怕了,因为南京离北方太近,金人一旦攻过长江来,南京就又失守了,所以他就得跑得更远一点,是因为胆小,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南京这个地太容易亡国了,就是前面的朝代都短命,所以赵构说 ,我们南宋不要放在这儿,放在了杭州。

所以这就是南宋和北宋时期。

这个过程当中,1168年的时候,南京来了一个建康府通判。

这个官职跟苏东坡的官职差不多,苏东坡是黄州通判,他是建康府通判,这个人叫辛弃疾。

辛弃疾是主战派,就是他身在南宋朝廷,在南京当官,但他一心想要通过武力去收复北方,一直到死也没有看到。

在南京的时候,辛弃疾写了特别多很棒的诗歌,我们不能一一给大家念了。

这里边最有名的一句就是《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就是他喜欢到亭子上,去看建康的景色。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 这是名句,什么叫吴钩?“男儿何不带吴钩”,吴钩是打仗时候用的宝刀。

所以南宋、北宋,接下来就到了元朝。

大家可能很少有人听过这段历史,就是在元朝灭宋之前这一段时间,蒙古人跟宋朝的关系相当不错,双方联手一块儿打败了金国。

这就是历史在不断地轮回,因为你知道金国打宋朝,就是因为宋朝跟金国联手打败了辽国。

打败辽国之后,金国强大,立刻转手就把北宋给灭了。

这一次,蒙古人找到了南宋朝廷,说咱们一块儿把金国灭了吧,南宋朝廷说好,然后双方一块儿把金国打败了。

金国打败了以后,还把金国亡国皇帝的尸骨都带回到杭州,在祖庙里边祭祀,说你看,我们终于报了靖康之耻的仇恨。

然后在1234年,这个时候宋理宗做了一件不理智的事,叫作“端平入洛”。

端平是宋武宗那时候的年号,就是当蒙古和宋朝一块儿把金国打下来了以后,整个北方这个区域是空着的:蒙古人也不过来,宋朝人也不过去。

中间就是一片荒芜的战场,打完了双方都退兵,蒙古回到了草原上,南宋回到了杭州。

这时候南宋就心痒痒,就觉得说你看这都打下来了,双方都不要,这也不是个事。

于是在1234年,宋理宗进入洛阳,带着大兵进入到洛阳,南宋庆祝。

你想这是多大的胜利,我们终于把当年失去的国土夺回来了,长安,洛阳,全部都收归到我们自己了。

结果这一下给了蒙古人开战的理由。

所以在1271年的时候,忽必烈建立的大元向南宋开战,1272年就直接拿下了襄阳。

忽必烈拿下襄阳这一段,我相信很多人脑子里想到的都是郭靖,郭靖死守襄阳很多年。

这个也是真的,虽说没有郭靖这个人,但是襄阳真的被围困了长达六年的时间。

忽必烈围困襄阳的时候,襄阳最重要的守军叫吕文焕,吕文焕的哥哥叫吕文德,吕文焕和吕文德两个人是当时拥有兵权最大的人,整个江苏江西这一带的兵全都归他们调度。

死守襄阳六年,确实很不容易。

不容易到什么程度,还有吃的,但是没有衣服穿,所有的人身上的衣服全都烂成一丝一丝的,就这样。

然后没有东西可烧火,吕文焕家里的宅子都全部拆掉,拿来生火用了。

整个城市被围困了六年时间,蒙古人一看说,就是不投降,怎么办呢,屠城吧。

蒙古人屠了樊城——襄和樊是两个城。

屠了樊城以后,给吕文焕写信说,你看到了吗,你这个城迟早要破,破了以后,你的百姓就要遭到生灵涂炭。

我把话说在前边,你让我打进去肯定屠城,我就要把这儿跟樊城一样,照样全部杀掉。

但是如果你有一点好生之德,你今天投降,我保证你全城无事。

然后吕文焕左思右想,投降了。

吕文焕和吕文德这一投降,完蛋了,南宋没有任何抵抗的能力,因为最重要的一个军事力量已经投诚了。

再后来文天祥还曾经见过吕文焕,就是元朝派吕文焕去劝说文天祥投降,文天祥不投降,文天祥骂这个吕文焕是汉奸,然后吕文焕还说“丞相何故骂我”。

后来文天祥写下了《正气歌》,然后凛然就义。

所以1272年拿下襄阳以后,很快兵不血刃进入南京。

所以,这一次元朝人攻入南京的时候,甚至在史书上被人描写成王者之师,秋毫无犯就这样进入到了南京。

南京这次没有经历过太多的战乱,你看好几百年了,南京都是非常和平地过来,然后人口在元朝继续增加。

很奇怪,元朝的这个蒙古人打仗那么厉害,但是没过100年元朝就灭亡了。

其实跟清军入关是一样的,你发现清军入关多厉害的人,八旗子弟进入到关内。

结果到了康熙的那个时代,康熙就说很多旗人,现在连马都不会骑了,就是太过优越的生活,一下子让这个王朝丧失了战斗力。

在北京那边的元大都建立了王朝以后,也是快速地开始腐败,过上了舒服的生活,整天欣赏元杂剧,所以元朝慢慢地也开始统治不了,天下大乱。

这时候出现了一个皇帝叫朱元璋,朱元璋在1356年3月攻克南京。

朱元璋攻克南京以后,他的一个谋士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说了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然后朱元璋就牢牢地遵守这三个要诀,他迟迟地不称王。

这时候在他身边的陈友谅,1360年在采石矶就称帝了。

你想采石矶离南京多近,这么近的地方,陈友谅称帝。

然后张士诚在苏州称王。

当时朱元璋叫吴王,这个张士诚也叫吴王,南方两个吴王,到底哪个真哪个假,所以必须得打一仗。

朱元璋那时候在南京,把南京改名叫应天府。

这个名字很吉祥,应天府。

然后1368年朱元璋正式称帝,他灭掉了陈友谅和张士诚,然后把南京定都称作南京。

各位请注意,直到这个时候南京才叫作南京,在这之前历史书上你所看到的,所有叫南京这个字的,都跟南京毫无关系,就只是南方的一个京而已。

而这个朱元璋把南京定为都城以后,把开封叫作北京,所以明朝的时候所说的北京,指的是开封,那是明朝的北京。

朱元璋最喜欢干的事就是修城墙,因为他要“高筑墙”。

所以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南京的这个城墙,就是以明朝的城墙为主体。

包括西安的城墙也是明朝修的,我们看到北京的那个长城也是明朝修的。

朱元璋特别喜欢修城墙,修城墙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还有老百姓的生命和时间。

在这个修城墙的过程当中,朱元璋还经常会突然停下来,说为了体恤老百姓,我们就不修了,然后过一段时间接着修——这个人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人。

曾经有人给他写诗,为了向他拍马屁,给朱元璋写诗。

结果那个诗里边,用到了一个特殊的殊这个字。

那古诗里边用殊这个字很正常,朱元璋一看,杀头。

为什么杀头?他说,你说我这个姓朱的人很歹毒:因为特殊的殊,一个歹一个朱。

所以朱元璋是一个相当喜欢杀人,相当喜怒无常的这么一个人。

包括朱元璋看《孟子》,一读《孟子》,说这个人如果活在我这儿,已经死多少回了,我非杀了他不可,这么大逆不道的一个人。

然后这是1368年,南京正式成为南京的过程。

接下来我们说明成祖朱棣,就是燕王朱棣造反。

这段故事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皇孙,他希望在南京继续下去。

结果朱棣能征惯战——这是一个跟朱元璋最像的儿子——然后朱棣开始称帝,从北京到南京来,然后自己成了明成祖,这就是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到南京干的第一件令人震撼的事,就是杀了方孝孺十族。

方孝孺是当时的大儒,朱棣要登基,找方孝孺说,你给我写一个登基诏书。

方孝孺不写,方孝孺在纸上写了一个篡字,篡位的篡。

你说这个人得有多血性,皇帝让你写登基诏书,这是非常荣耀的一件事,结果你写了一个篡,给朱棣气坏了。

朱棣说我们老朱家的事,关你什么事,诛十族!因为过去杀人只有诛九族,哪有诛十族。

诛十族怎么办呢?底下人思考,说九族之外,再找一族:老师一族。

就是把方孝孺的老师家都拉出来,全部杀掉了。

那一次一共杀了800多人,就是把整个方氏灭族,所以朱棣的残暴是出了名的。

但是这个人精力极其旺盛,所以能够看到他也做了很多事。

比如说他编了《永乐大典》,这个《永乐大典》是能够跟《四库全书》所媲美的一个重要的典籍的集合,三亿七千多万字。

而且明成祖还发动了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是一个纯花钱的事,就证明那时候明朝有多有钱,走到任何一个地方,一定要讲足够的排场,给对方足够多的礼物。

所以郑和下了几次西洋以后,把国库也掏得差不多了。

后来明成祖在南京大概呆了十八年,迁都北京。

所以明成祖在南京建都,也有十八年的时间。

他迁都北京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疏通大运河,没有大运河,南北之间没法交通。

所以你看,他又做了疏通大运河的事。

这中间还出现过一个明武宗南巡。

明武宗是什么人,大家听我们讲过《王阳明大传》,其中有一段王阳明平了宁王之乱,抓住了宁王。

结果这个武宗很生气,说怎么你给抓住了,我要抓他。

怎么办?你把他给我放了。

然后武宗要求王阳明把宁王在鄱阳湖上放掉,然后我亲自率领大军,把他再抓一次。

后来大家说这不行 这太危险了,说皇帝你不能干这样的事。

武宗在南京待着,说那不行,那怎么办,我这次来没玩够。

后来大家说那就唱戏吧,把宁王找来,给宁王和他老婆都穿上戏服,然后在那个宫殿前边放了——这是真人角色,宁王自己扮演宁王,然后在那个广场上,皇帝出现,然后打他,把他抓住。

这就算是皇帝御驾亲征,抓住了宁王。

就这么爱玩闹的一个人。

武宗到了南京给南京祸害得不浅,因为这个人实在没有底线。

他就在大街上走,看到谁家好看他就进去,然后就把人家祸祸得一锅粥,非常荒诞不经的一个皇帝。

在万历二十三年,也就是1595年的时候,一个外国人来到南京,他叫利玛窦。

利玛窦来到南京之后,在南京建立了第一个天主教堂,这事也值得记载一下。

这就是大概明朝的历史。

到了1644年4月25号这一天,李自成进京。

李自成进京就宣告了明朝的灭亡,然后崇祯皇帝在景山歪脖树下上吊自杀。

大家以为明朝到这儿结束了,其实没有,因为福王朱由崧逃亡到了南京。

老福王被李自成的部队抓住,杀了。

然后这个小福王朱由崧跑到了南京,有了非常隆重的迎接大典。

因为你知道北方虽然陷落了,但南方依然是明朝的天下,让朱由崧在这儿称帝,这就是我们说的南明王朝。

南明王朝坚持的时间实在太短,不到一年的时间。

为什么,因为这个朱由崧实在是一个更糟糕的家伙。

朱由崧有时候在那儿发愁,一个人坐那儿发愁,然后旁边的人就问说,是不是在为这个国家发愁,想着敌军怎么样挥师北下。

朱由崧说,不是,我觉得这几个唱戏的不够精彩,怎么找两个更好的戏子来。

就整天为这种事发愁。

然后史可法当时写了一个奏折递到南京,叫作“七不可立”。

说朱由崧有七个理由都不能立他,说这个人绝对不能让他当皇帝,写了七不可立的帖过来。

这件事被朱由崧知道,所以后来清军进入扬州屠城的时候,围困扬州那么长时间,福王就是不派兵,说你不是说我不可立吗,我就看你今天怎么死。

这是史可法的下场。

然后在南明王朝的时候,大家流传着一句话叫作“相公只爱钱 皇帝但吃酒。

” 可能是因为福王南逃的时候受过了战争的创伤和刺激,所以这个人在这儿当权的这一年时间昏乱无度。

他甚至发展到看到哪一家的女孩好看,就立刻抢回后宫,整天在大街上找女人,就是派了一大堆人在大街上找,哪家有好看的女人就抢到后宫去。

他知道自己根本无力回天,不管,就是完全胡闹。

然后在1645年的时候,顺治二年,你想他1644年才登基,1645年顺治二年的时候,清军就进入南京,然后朱由崧被清军抓住,拿红绳捆着送到了北京。

他还在北京住了几年,后来在菜市口被斩首。

1661年秋天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是清朝的天下了,那段时间当清军入关以后,南京的遗老遗少开始学会留辫子,因为叫作“留发不留头”,所以大家开始很屈辱地留辫子。

慢慢留辫子习惯了以后,觉得也还行,清朝的这个皇帝也还可以。

1661年秋天,在南京三山街,清朝政府杀了金圣叹,这件事情也是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

不是杀金圣叹一个人,杀了十八个人。

为什么,因为金圣叹带着这么一群儒生去哭庙。

中国古代的儒生有一个“哭庙”的习惯,就是当地方官不良,做派不正,压榨地方的时候,儒子们就跑到文庙那儿去哭:孔夫子啊怎么办,遇到这样的坏人我们没办法。

然后哭诉。

这种哭诉的方法往往能够获得政府的重视,因为儒生在发表意见。

结果这一次哭庙的时候,这个地方官非常歹毒,写了一封挑动满汉关系的信到了中央,说这就是要造反,这是文人干政,我们必须示以颜色。

实际上是反对地方官的做派,但是地方官陷害了他们。

后来清朝政府说,那就杀吧。

历史上传说,说这个金圣叹死的时候跟自己的孩子讲,你知道花生跟豆腐干一块儿嚼,能嚼出肉味来。

这个不一定,因为这个事是野史,没法确认。

但是这个事情是一个转折点:从此以后,南京人开始变得越来越质朴,越来越听话,越来越没有情调。

换句话说,清朝时期的南京,再也不会有秦淮八艳,更不会有学生运动。

唐伯虎点不了秋香,李香君也不会遇到貌似一身正气的侯公子。

改朝换代就是改朝换代,改朝造成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换代让南京人变得不再像过去那样潇洒。

明朝的南京是浪漫的,生机勃勃,活色生香,起码大多数时间是这样。

清朝则是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呆滞,刻板,暮气沉沉。

也就是说清朝的铁腕统治,让整个南京变了一种气氛。

在清朝统治南京的时候,南京有两座城墙,除了外边这一圈城墙之外,里边还建了一座“柏林墙”。

所谓的柏林墙是什么,八旗的人都住在这个墙里边,然后汉人住在墙外边。

这个墙很快就形同虚设了,因为八旗和汉人的交往非常多,每天过关一开始还检查,后来就慢慢变得非常松散。

直到后来,当南京需要大量建筑的时候,老百姓就把那个城墙给拆了,所以现在我们看不到南京城内的那个城墙的遗迹。

在南京这个地方,因为不是国都了,所以没有皇帝,但是有过最重要的官员叫“两江总督”。

两江总督谁当过呢,基本上我们听过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清朝人都当过。

曾国藩兄弟当过,左宗棠,张之洞,端方,林则徐,这些人都当过两江总督。

尤其是林则徐,林则徐当两江总督的时候,跑到了广东进行虎门销烟。

南京人觉得虎门销烟跟南京没什么关系,结果没想到虎门销烟之后,接下来就是鸦片战争。

1840年鸦片战争,大家认为鸦片战争打在广州,也打不到南京来,没有人相信英国的船会逆水而上。

就是我们过去的船是没有动力的,都是帆船,帆船很难逆水而上。

结果英国的船逆水就上来了,所以很快这个船就打到南京,后来逼迫了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这一段历史如果想要仔细地研究,我可以推荐大家读一本书,很厚,叫《鸦片战争》,就是写整个鸦片战争这段经历的。

然后在《南京条约》之后,太平天国开始闹起来了。

1853年3月12号,太平天国围困了南京。

太平天国打仗,从广西一路打过来,其实不是每个地都占领的,他是一边打一边走的。

所以基本上太平天国在前面打,清军在后边追。

那时候太平天国其实有两个策略,一个策略是我就一直打到北京去。

如果太平天国真的一直打到北京去,搞不好推翻了满清的王朝,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但是太平天国走到了南京这个地,不想走了,所以洪秀全就在南京定都,然后只派了两三万人去打北京,这两三万人很快就被剿灭了,结果就形成了湘军对太平天国的包围。

一直到1864年,南京被湘军攻陷,十年时间。

这十年南京人可没有过好日子。

因为一方面是围城,物资匮乏,另外一方面,太平天国的统治也比较奇怪。

太平天国没有家庭的概念,他们是把男的跟女的分开,无论你有没有成年,有没有结婚,男的住男营,女的住女营,所以这十年时间男女之间不能够见面。

但是太平天国的高层又非常荒淫无度,所以整个南京的老百姓,都过着非常糟糕的日子。

后来到湘军入城以后,又开始放纵军纪,然后屠城数日,抢劫无数。

所以你看历史,如果你探到细节里边去看,你发现老百姓就怕一件事,就是战争。

只要一打仗,老百姓一定倒霉,只要不打仗,不管是改朝换代,怎么样做,老百姓的日子还是好过的。

所以那个时候流行了一句话,叫“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 为什么这句话在那个时候流行呢?苏杭泛指的是苏州杭州这一片,原因是什么,这边没有战乱。

就是只要你能够离开南京,来到这一片地方,那就是天堂了。

所以只要能够不在战乱区,就算是天堂。

南京被湘军攻陷以后,这是1864年。

1865年李鸿章任两江总督,然后左宗棠在那个时候,也曾经担任过两江总督,他们俩共同的感慨就是,实在是没法经营。

因为一片焦土,南京变成了一片焦土。

但是你知道南京这个城市多么具有生机勃勃的活力,隋朝的时候变成了一片平地,然后太平天国之后,变成了一片焦土。

但是李鸿章在任两江总督的时候,在南京又开始建金陵机器制造局,开始进行洋务运动。

然后1895年,张之洞修筑了江宁马路,这个江宁马路修得非常现代化,相当漂亮。

甚至在史书上有记载,有很多日本人到了南京来参观,看到江宁马路叹为观止,说这真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样子——那时候已经开始修筑现代化的马路。

然后在1907年,沪宁铁路开通,这个孙中山从上海到南京就职临时大总统的时候,就是从沪宁铁路坐火车过来的。

然后1909年宁省铁路开通,宁省铁路是一条市内交通的铁路。

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南京清政府拒不让南京开放口岸,所以给了上海机会,于是上海开始崛起。

原来上海都是在南京治下的,是一个偏远的小渔村,但是上海因为随着口岸的开放,逐渐地开始崛起,成为一个繁华的大城市。

在1910年的时候,南京还有一件特别风光的事,就是办了南京(洋)劝业会。

我每次去天津看到劝业场,我都不明白说为什么叫劝业场,这什么意思。

实际上劝业会就是万国博览会的意思。

那时候在南京办了一个规模非常庞大的万国博览会,据说一天当中参观的人数能够达到二十多万人。

这是南京开始重新慢慢崛起的一个过程。

接下来到了1911年10月10号,这一天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的时候大家咸与维新,各地通电,说我们起义了,然后当年留下来的辫子,现在开始剪掉。

现在剪辫子代表着革命。

然后1912年1月1号,孙中山先生由沪赴宁,就任临时大总统。

这一段我们需要给大家念一下:孙中山虽然最后长眠于南京,但是他这一生当中,真正在南京前后待了还不足一百天。

1912年1月1号,来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4月3日便离任回了上海。

4月8号去武汉途中匆匆路过南京,几乎没有什么耽搁。

出了下关车站,立刻登上停泊在江边的联鲸号军舰,这以后的10月21日,又到过一次南京,这次也只待了一整天。

孙中山实际上一共在南京,待了三个月时间,就这么点时间,但是孙中山对南京的感情很深。

1925年3月,孙中山在北京逝世。

在北京逝世的时候,汪精卫在他身边,就问孙中山,说要不然葬在景山。

为什么要把孙中山葬在景山呢,是因为有人曾经说过,孙中山是崇祯皇帝的托世,所以就把他葬在崇祯皇帝的这个景山。

结果这时候孙中山突然异常清醒,说葬在紫金山。

然后周围一群人都在研究说,紫金山是哪个紫金山呢,研究了半天说是南京的紫金山,于是中山陵安排在了今天紫金山的这个地方。

我在想中山先生为什么选择南京做他的最后的归宿,是因为他在这个地方担任了临时大总统,这是他人生最重要最辉煌、革命成功的那一刻的见证。

那段时间,你想1913年就是二次革命,各地发表讨袁通电,然后北伐战争,1927年国民革命军进入南京,这时候南京政府成立。

这一段时间需要跟大家好好地解释一下,大家说起民国的历史,往往是比较模糊的,其实民国政府我们可以分成四段:从1912年到1927年,这是北洋政府时期,这段时期首都在北京;然后1927年到1937年的时候,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然后这时首都在南京;1937年到1945年的时候,是汪伪时期,就是汪精卫投降了日本,做了汉奸这段时期;然后1945年到1949年,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在北京的叫民国政府,在南京的叫国民政府,这就是区别。

所以如果我们以后听到说国民政府那就是南京的,如果说到是民国政府,那就是北京的。

整个民国时期分成这么四段。

然后接下来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然后就是南京大屠杀。

叶兆言先生在南京大屠杀这一段没有用太多的笔墨,我想可能是不愿意着重地去描写。

但是我们知道,那确实是中国的苦难的岁月。

然后一直到1945年5月1号,蒋介石还都南京,南京重新成为国都。

然后接着内战又爆发,这三年解放战争。

在1949年4月23号这一天,渡江战役打响,叫“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 一个叫作吴化文的三十五军军长,带着他的部队进入南京。

南京那时候已经成为了一个不设防的城市,能跑的人全部都跑掉了,所以几乎没有打什么硬仗就进入总统府。

然后大家看过那张油画,就是扯掉了总统府上的那个旗,换上了当时解放军的红旗。

这时候一段新的历史开始,新中国建立,然后南京成为江苏省的首府。

这本书就是写到这儿,写到了新中国的成立为止。

所以通过这么一本书,我们现在讲到了1949年,是在之前开篇的时候是东吴。

我们简单地梳理一下:东吴,东晋,然后宋,齐,梁,陈,然后隋朝,唐朝,接下来又乱了,五代十国:梁,唐,晋,汉,周;然后五代十国之后,又被宋朝统一,南唐到宋。

宋之后到南宋,然后元,明,清,民国到今天。

所以这么一座伟大的城市,能够承载中国历史了不起的一个侧面,让我们通过南京更加清晰地理解了中国的历史。

我特别希望我们樊登读书的会员朋友们,去每一个地旅游的时候,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我们能够带着一些对这个城市历史的理解,了解这个城市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这时候你会发现,你站在那个城市的中央,所呼吸到的、所感觉到的,都是历史的气息,而绝不仅仅是商业的氛围。

所以希望我们的城市传记,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享受。

在今天的留言区里边,我希望大家可以留言,写下你和南京这座城市的缘分。

来自 樊登读书

 

发表评论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