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本文约需35分钟 ,摆正心态指针,开启积极人生。
今天我们要讲一本跟每个人都有很大关系的书,叫作《心态》。大家可以看到,我手里拿的这本书是出版社的样书,它还没有正式出版,但是我迫不及待地想跟大家分享。
“心态”这个词的英文叫Mindset(思维模式)。我们之前讲过一本讲Mindset的书,就是《终身成长》。《终身成长》告诉我们:人的心态分成两种,一种叫固定型心态,一种叫成长型心态。但是人的心态真的只有这两种吗?有没有别的不同的心态呢?这本书就帮我们更加细致地剖析了人的心态的分类。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心态。作者先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觉不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答案是什么呢?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自己此刻的想法是对的。为什么?因为如果你知道自己此刻的想法不对,你一定会想办法改变它。那为什么我们不改变呢?那一定是因为你现在的想法是你对比了各种状况后,你所能做出的最优决策。所以这就是一种预设,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已经产生了一种预设,而这种最基础的预设就是我们每个人不同的心态。
但是让我们感到痛苦的是什么呢?痛苦的是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在尽量地做着自己觉得最正确的事情,但是通过统计,我们能够看到在职场中,有一半以上的雇员都觉得自己的老板很蠢,都觉得自己的老板给自己增加了很多痛苦,每天的工作都不愉快。所以很明显,我们大家的想法未必都是对的,但是恐怕我们不知道。
作者先找了一个最典型的反面教材,假设这个人叫约翰吧,他的特点有这么几个:第一,他为了维护自己的正确,经常会出卖自己的员工,把锅甩给别人;第二,他自以为是,喜欢打断别人,遇到任何问题都觉得自己没有问题,在会议上发言的时候说“别讨论了,这事听我的”,他用自己的地位来决定对错;第三,他经常喜欢操控局面来回避问题,就是他通过办公室政治,通过各式各样的阴谋诡计来操控局面,让别人看不出来;第四,他对这一切都习以为常。这是一个典型的职场当中的反派人物的形象,我们待会儿就能够看到他身上所反映出来的这几种不同的表现,分别对应着什么样糟糕的心态。
这个作者说,对他来说,学习跑步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心态的扭转。他是一个跑步的爱好者,他觉得跑步不需要学习,自己跑得也很快。结果有一天,他跑着跑着,突然发现膝盖不行了。他觉得很奇怪,就跑去问专家,专家说“你跑步的姿势就不对”。通过这件事,他就发现一个人对于自己完全不知道的事情,是不会意识到自己有问题的。
所以归根结底,各位知道心态是什么了吗?心态是我们心理能量的过滤器,我们每天需要做很多选择,而90%以上的决策是根本不过脑子的。有人专门统计过一个特别有趣的数据:一个人一天要做多少个决定。你想想你一天要做多少个决定?有人说十个?二十个?一百个?别逗了,你一天要做三万多个决定!从早上起床,你就开始做选择了:先洗脸,先刷牙,还是先吃早饭?用哪个牌子的牙膏?你一整天一直在做选择,直到睡觉。三万多个选择中,90%以上的选择,你是没有任何意识的。而这些没有任何意识的选择是通过什么来“过滤”的呢?或者说,你是怎么做出这些选择的?这就是我们最底层的、最基石的心态在起作用。所以心态决定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事情。
书里有一张对我影响很大的图,叫作心态金字塔。
我们能够看到,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三层问题,最底层的、很厚重的这部分叫作心态。中间这部分叫作思维、学习和行动,就是我们的认知。金字塔的顶端是生活、工作和领导力的成功,就是你所做的那些事在最上面。
各位想想看,如果你想要移动这个金字塔,你想让自己的人生发生位移、发生改变,我们会动哪儿呢?请看这张图。
我们很多人会喜欢花很大的力气去拖动我们的思维、学习和行动,以及生活、工作和领导力的成功。也就是说,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拖动上面的两层。当你好不容易把这两层拖动了——比如参加了一个为期两周的培训,花了很多钱,回来以后觉得信心满满,有种被打了鸡血的感觉——你会发现底下的心态没有动。就好像船被风吹到了一边,但是锚没有动。当那个锚没有动的时候,你能够想象过两天是什么样子?就是上面两层很自然地回来了,因为它们是用绳子拉在一起的。
那真正比较正确的改变方式是什么呢?你会发现,当我们能够想办法改变我们的心态,让心态产生位移以后,上面的思维、学习和行动,以及生活、工作和领导力的成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位移。这就是为什么心态非常重要。
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就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永远在问题之外”。为什么呢?问题之内就是上两层,就是我们肉眼可见的问题。我们觉得只要把这件事解决了,肯定就好了。比如我们会觉得“只要换人就好了”“只要改变流程就好了”“只要再加一个规定就好了”,或者很多家长说,“只要把孩子的手机收回来就好了”。我们做了很大的努力去改变上面两层,这两层就是问题之内。而真正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是来自问题之外。就是它没有显现在问题中,而是你的心态起了作用。只要你把心态挪开,它就发生了改变。
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是在酒店的服务员身上展开的。就是研究人员把楼里打扫卫生的服务员分成两组,他们对其中一组什么都没做,让服务员正常地打扫卫生;又让另外一组参加了一次培训,告诉他们铺床单、拖地的动作,相当于在健身房里做了多少运动,这些动作可以减少多少卡路里。就只是告诉这组人,他们所干的这些活和健身房之间的联系,告诉他们这些活能减少多少卡路里,除此之外,没有在他们的工作上做任何改变。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被培训过的那一组服务员普遍减肥了:他们的工作幅度普遍变得更大了,他们更愿意使劲,最后减肥了。而对这份工作没有感觉的或者觉得好烦的那一组,他们完全不知道这其实就是个锻炼。其实他们没想到,很多有钱人没事干,还要花钱去健身房里撸铁,而他们在这儿打扫卫生,既做了运动,又赚了钱,不是更愉快吗?心态一调整,你就会发现这两组人的身体表现就完全不同了。
各位不要小看那90%的无意识行为,它们是由心态自动过滤的。我们需要把这种无意识却自发处理的这90%变得更积极,这才是我们学习心态调整的最重要的原因。
书里也给了一些测试方法,你可以测一下你有什么样的心态,你属于四大类心态中的哪一种。但是我个人有一个建议,就是这个测试未必准。你可以测一下,但别把它当回事。为什么呢?因为大部分人选择的答案,和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所以测试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了解它的本质。
一共有四组心态,两两对应。第一组是大家很熟悉的心态,就是固定型心态和成长型心态。我们在这儿也不需要讲得特别多,因为我们用了整整一本书的时间讲了这个,就是卡罗尔·德韦克(美国心理学家)的《终身成长》。那本书在学界的影响力非常大,我们讲过的很多书的作者,都引用了《终身成长》。
《终身成长》这本书把人分成两种,一种是固定型心态的人,一种是成长型心态的人。本质区别是什么呢?固定型心态的人,更重视自己的形象、评价、表现,而成长型心态的人更重视自己的成长、学习和挑战。
所以固定型心态的人这一辈子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我要证明我自己”“我要面子”。面子是很重要的,所以无论他做什么事,首先想的就是这事丢不丢脸,这事我能排第几,跟别人比起来我怎么样,他总在和别人的对比中度过自己的一生。所以这种人容易傲慢、耍大牌、不讲究诚信、轻易放弃、回避挑战,因为这是固定型心态。
而成长型心态的人认为这个世界是变化的,我这辈子不需要跟别人比,最重要的是我自己能不能进步,能不能学到东西。虽然这件事情很丢脸,没关系,因为我今天学到东西了,我很开心。这是成长型心态。而成长型心态的人更容易诚信,因为他不认为这一次的博弈结果很重要,他认为未来还会和对方打交道,说不定还有更多合作机会。成长型心态的人更愿意接受挑战,接受失败,因为他觉得只要我能学到东西就够了。
这本书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叫作字迹模糊实验。卡罗尔·德韦克找来了两组学生,先对他们进行心态测试,就是让他们先做问卷,做完问卷以后,就能知道哪些人更偏向成长型心态,哪些人更偏向固定型心态。然后她给这两组学生发了两套难度差不多的题目,让他们做。前一半的题目都比较简单,所以大家都会做,这两组学生表现得几乎都一样,全都做了。
但是他们做后一半题目时出现了一点小状况,就是后一半题目的字迹是模糊的,就好像看盗版书一样,里面乱七八糟的,有很多错别字,还有印得模糊不清的地方,需要他们去猜测那里写的到底是什么。这是研究人员故意设计的,就是他们故意出了一套非常模糊、质量低下的卷子。
这次的结果就不一样了。这次的结果是:72%的成长型人格的人都继续去做题,并且做对了这些题目,而只有35%的固定型心态的人继续做这些题。为什么?因为对于一个固定型心态的人来说,他觉得“这事又不怪我,谁让你把题目印得那么模糊”,他找到了理由,所以就可以不参与了。
所以固定型心态和成长型心态最本质的问题在于,他们对于失败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成长型心态的人回答字迹模糊的题目,有没有可能会失败呢?当然有可能。但是他认为“这件事可以探索一下,就当是测字游戏,多好玩,而且最重要的是,咱们的任务不就是做这个题吗,就做呗,为什么要挑那么多毛病呢”,这就是成长型心态。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从固定型心态转变为成长型心态?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一定都有一部分固定型心态,也会有一部分成长型心态。你说一个人全都是成长型心态,这种人我反正没见过,这挺不容易的。所以我们应该怎么改?我们每个人应该如何修身,怎么改变自己?有几个方法。
首先,辨识自己的心态。就是当你出现了一个问题,你需要先提醒自己:“是不是我的心态有了问题,我有了固定型的心态?” 识别以后有了意识,然后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设定一个改变路线。就是“我在哪些方面需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我打算做哪几件事来让我变得更加具有成长型的心态”。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写心态日记。这招很管用,这个作者很推荐这个方法。就是他每天在本子上记录三件自己表现良好的心态,比如“今天我没有吼闺女,今天我跟闺女和颜悦色地聊了天”“今天我发现了闺女身上一个亮点,然后跟她聊天,我们俩的关系有所缓和”。
然后要多鼓励自己,就是发现自己有进步的地方,一定要多记。我记得我小时候记日记,每天都是自我批评:“我今天又很糟糕”“我今天真是个废物”……我们大家把小时候的日记翻出来看,几乎全是批评。我们完全记错了,我们觉得在日记中拼命地骂自己好像是一件特别带劲的事,但实际上真正有效的让自己进步的东西,是你能够发现自己的亮点,多鼓励自己。
然后多跟其他人讨论关于成长型心态的话题。甚至你可以跟别人讲讲,你读这本书的感受。以上是固定型心态和成长型心态之间的区别,这部分请大家参考我们讲的《终身成长》那本书,你可以听得更加透彻。
第二种心态就是封闭型心态和开放型心态。作者特别崇拜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利欧。他说达利欧曾经说过一句话,说他的公司的成功,取决于彻底地开放思想。有多彻底呢?就是达利欧的员工甚至可以在公司里给达利欧写信,说“你上个礼拜开会的时候,表现得太糟糕了”,然后写出他有哪些问题。他能把老板的问题用公开信的方式写出来。然后达利欧自己还把这封信转发给公司其他的人,然后大家一块儿讨论怎么样让老板变得更好。这就是一种完全开放的心态。
这种开放的心态有一个抓手。我们经常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有一个想法,叫作“我是对的”,今后你把“我是对的”这句话稍微改进一下,你的心态就从封闭变成了开放。改成什么呢?叫作“我是如何知道我是对的”。就是你稍微对自己的判断有那么一点点怀疑:“我怎么知道我这是对的呢,万一我这样做不对呢”。
比如我们APP上每一本书底下会有几个按钮,其中有一个按钮写的是“实体书”。后来我就觉得不对,我觉得“实体书”这个表达方式可能不太好。因为我们希望听众听完了这本书以后,点那个“实体书”按钮就可以去买这本书,给大家提供方便。而且我们卖书也有折扣,所以本意是挺好的。但是我就觉得,你让一个普通的听众看到“实体书”三个字,恐怕未必会点进去看,因为他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我自己拍脑袋就想了一个概念,干脆叫“购买此书”。然后我就告诉我们的团队成员,我说:“咱们把那个按钮改了,把‘实体书’三个字改成‘购买此书’,我觉得销量肯定能上升。”因为我觉得更直白、更容易听得懂嘛,我就想做这个实验。
结果过了大概一两个月,我都已经忘记了这件事。我们的CEO特别谨慎地给我发了一条微信,说:“樊老师,大家都不敢跟你说这件事,委托我跟你说一下。我们做了一个A/B测试,把按钮从‘实体书’,换成了‘购买此书’以后,销量断崖式地下降,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什么呢?大家不敢跟我说。大家会觉得“这是樊老师的想法,樊老师的意见”,结果做完了以后效果不好,没人敢跟我说。
我就跟我们的CEO反思:我们天天在强调开放的心态,大家永远要知道我说的话未必是对的,但是你看,即便像我们公司这样天天强调心态,大家依然这么照顾领导的面子,依然会觉得“这让老板太丢脸了”。其实这个测试根本不丢脸,奇思妙想就要通过测试你才能够知道结果,测了以后不行,改回去不就完了吗?这就是我们说你要调动好奇心,而不是回避问题。
那为什么我们会有封闭型心态呢?为什么我们老想确认自己是对的呢?你也不要把封闭型心态一棒子打死,因为它也有它的好处。好在哪儿?封闭型心态最起码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好处。
第一个好处,就是当一个人有封闭型的心态时,他更容易让别人接纳和喜欢。因为他能够表现出魅力、坚定感、领袖气质,让很多不明就里的人觉得“这个人什么都知道”,这是第一个好处。比如你去问医生“这个病咱们现在有没有办法治”,真正的大医生都会说“这件事情我们现在有一定的把握,但是也不确切,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风险,这个病的并发症很多、很复杂”,他不敢随便说“没问题”。但是只有江湖神医,他会说“没问题,我治好过一百个,你放心吧”,就是封闭型心态会让你显得很有魅力。
第二个好处,就是封闭型的心态效率更高。如果我们在每件事情上都保持开放型心态,那就没法做决策了,因为每件事都有别的可能,最后的结果就是谁说了都不算。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有人斩钉截铁地说“就听我的,就这样了,没问题”,这样就可以更快、更高效地做决策。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逐渐地发展出了这么一套封闭式的心态,这是有它管理学上、社会交往上的意义的,所以不能够全部否定。
但是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一旦我们对封闭的感觉追求得太过分了,我们在什么事上都希望自己赶紧拍板、赶紧决策,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是你真的封闭在一个地方出不来了。所以我们既需要有自信,也需要不断地开放。
这本书里有一句话推荐给大家,叫作“理直气壮,同时虚怀若谷”。要把握好这个度很难,就是有人过于虚怀若谷,什么事都不清楚,就没法理直气壮。有人过于理直气壮,就是“我自己说了算,别人说了都不算”。这两个东西要能够结合起来,就是你的心态越开放,你越减少自我欺骗,你就可能越理直气壮,越容易接纳自己和他人的不同意见。
我有一次采访周鸿祎。大家都知道,周鸿祎喜欢攻击各种各样看不惯的人和事。我就问他“你能不能听进别人的意见”的时候,他给的答案让当时的我很吃惊。他说:“我是一个非常乐于倾听意见的人。”我说:“我看着不像。” 他说:“那你不了解我,你没看懂我。”就是表面上看起来这个人很凶、很有进攻性,但是他非常乐于倾听不同意见,他倾听了别人的意见后,反而觉得这个意见有见地,很有意思。这种状态就叫作“理直气壮,同时虚怀若谷”。能把这个度把握好,你的开放型和封闭型心态就找准了度。
而在我们生活当中,封闭型的心态很普遍,比如当他人说到我们盲点的时候。我们讲沟通视窗(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和理论,将人际沟通的信息分为隐私象限、盲点象限、潜能象限和公开象限四大区域)的时候,经常会讲到盲点象限。盲点象限是什么呢?就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别人能够看得见,但是你自己不知道。一旦被别人指出来,你还恼羞成怒,你觉得他就是挑你的毛病。但实际上,他的话里很可能有你需要改进的部分。所以一个人要真正做到自信而谦卑,他才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才会有更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去提升他的领导力。
在工作当中,有人做过这样的研究。谷歌曾经推行过一个亚里士多德行动,什么叫亚里士多德行动呢?就是谷歌有很多个不同的小团队,他们就要研究为什么有的团队效率很高,有的团队的效率不如那些高效率的团队。他们专门组织了一批人研究团队的效率,命名为亚里士多德行动。
结果做完了长时间的研究以后,他们得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结论。谷歌的人发现,他们的行动力、他们小组的效率取决于一件事,就是团队成员心理上的安全感。一旦这个团队成员的心理安全感很足,那会是什么状态?各位想想看,就是你在开会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察言观色,不需要去揣度老板的心思,讲话的时候不需要考虑“这句话会得罪谁,会影响哪个人,那个人跟我不是一派的,万一别人这样说我怎么办”,凡是遇到这种想太多的情况,效率一定降低。因为你所表达、所做的事情根本不是你真正想说的或者真正应该做的,你总是在到处打太极拳,顾虑太多。而如果你的团队安全感很强,你看到了别人有需要弥补的地方,你一定会说出来。所以这就是让整个团队实行开放型心态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提升整个团队的心理安全感。
书里有一个皮克斯的例子。大家会想,皮克斯后来不是被迪士尼收购了吗?表面上看起来是皮克斯被迪士尼收购了,但实际上内行人都知道,是皮克斯吞没了迪士尼的动画片。因为迪士尼的整个动画片板块全部交给了皮克斯的团队。在十年中,迪士尼几乎没有产出过任何一部有轰动力的片子,而同时期皮克斯产出不断,《玩具总动员》《怪兽电力公司》《美食总动员》等等,全部都是皮克斯生产出来的。
后来有人就问皮克斯的人:“你们怎么能打造出这么多好玩的卡通片?”皮克斯的创始人说:“在早期,我们所有的电影都令人作呕。”“我们所有的电影都令人作呕”,你想想看,《玩具总动员》是一群玩具组成的故事,《机器人总动员》里的小机器人瓦力是一个开场半个小时,一句台词都没有的机器人,《美食总动员》是讲一只老鼠收集食物,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整部片子都是没法看的。
但是皮克斯非常乐于向别人宣传这件事:“我们的电影一开始都是令人作呕的,很恶心,但是整个团队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地改进,让这个片子越来越优化。”你想想看,如果整个团队没有一个开放型的心态,怎么可能把一个垃圾的片子,最后做成一个票房大卖的经典片子呢?所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开放型心态,以及让员工获得心理层面安全感的重要之处。
所有封闭型心态的本质来源在哪儿呢?作者在这一点上剖析得很透彻,他说:“你需要意识到自己内心的恐惧。”封闭型心态就是“我的地位、想法不能够被挑战”,这种心态的根源来自哪儿?来自恐惧,就是我们恐惧被他人看到自己的错误,我们恐惧不能够把控一切,我们恐惧不确定性。
为什么领导喜欢在会上拍板、做决策,甚至问每个员工的每个举措做得怎么样,会怎么样,前提就是他不信任那个员工,他觉得“员工八成没有我想得更深入”“这个员工肯定没有我经验丰富”,所以他一定要把控,这种把控就是来自内心的恐惧。所以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封闭型心态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种,大家可以对照一下:感觉要采取防御行为,或者自我保护行为;当有人反对你时,你自己会有一种挫败感;不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会迅速表示拒绝;感觉受到催促或者有压力;要在孰是孰非的问题上分出一个高下;对他人给出的意见极力地做出解释,而不是听取他人的意见;认为自己比周围其他的人都懂很多。
以上就是我们所说的封闭型心态的最重要的表现。那我们都容易恐惧,都容易有不安全感,怎么才能够从封闭型的心态变成开放型心态呢?作者给出的第一个建议是冥想。冥想为什么重要?各位要注意,心态从物理层面来说是什么?就是神经元的连接通路。你大脑当中几十亿个神经元会互相建立连接,一旦建立了连接,它就会被周期性地使用。所以,假如一个人特别容易警惕、恼怒、发飙,他“生气”的这条线就会很发达,会变成“高速公路”。而“淡定”的那条线却是漆黑一片。
所以如果你希望更换自己头脑当中的“高速公路”,把那个经常亮起的部分慢慢地暗下去,让从来没有用过的、淡定的、从容的、乐观的、开心的那部分亮起来,有效的办法就是冥想。冥想意味着打断,就是我不再按照惯性走了。我每天需要拿出几分钟时间来让自己坐一会儿,简单地冥想一会儿,就能够改变我们头脑中发亮的区域和部分。只有断开才有机会建立新连接,没有断开的过程,新连接永远建立不起来,因为人都是跟着习惯行动的。所以你要通过冥想不断地反思、调整,来改变自己大脑神经元的连接。
第二个办法就是改变你的认知。怎么做呢?提醒自己一句话,叫作“我或许错了”。在人际关系的层面,你可以承认“我或许错了”;在工作的层面,你可以承认“我或许错了”;在对他人的判断的层面,你可以承认“我或许错了”。这种想法会改变你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会让你用更加开放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第三个方法叫作增加你的思维容量。思维容量是什么?就是“器”。有人“器大”,有人“器小”。比如你的杯子已经装满了,你再往里倒水,肯定倒不下。就是当你能够增加自己的思维容量,让自己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让自己知道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永远是这个星球上相当局限的一小部分,你的心态会变得更加开放。这也是有效的办法。
以上我们就讲完了封闭型心态和开放型心态的区别,希望大家能够变得更开阔,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我们都不知道的人和事,有很多场奇遇,有很多跟你的想法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它们都可以存在。一旦你见得多了,你的心态也会好很多。
第三个,叫作防御型心态与进取型心态。防御型心态是什么呢?老怕失去,总是在努力地构造一个护城河,让自己不要失去。进取型的心态就是总在进取,总在想我能不能做得更好。我们自己有这样的人生经验,我们有很多朋友、同事、同学,从毕业以后就努力地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一辈子小心翼翼地呵护这份工作,“我一定要在这个岗位上干下去”等等。到了四十岁、五十岁以后,经历一次失业,一下子打入谷底,什么都没有了。这个世界你是守不住的,所以防御型心态经常会给我们的人生造成很多损失。
我知道这时候杠精就会跳出来说:“那你看看那个不防御的人会怎么样,不防御的人最后连工作都没有,你说怎么办?”这事我确实没法劝你,这是你自己的选择,你自己选择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月赚几千块钱,有五险一金这样的东西能够让你活下去,还是你到世界上来了一趟,你可以折腾很多很有意思的事,这是不同的选择。
那这两种心态的区别在哪儿呢?心理学家做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研究。点球大战的时候,有两种点球的时刻,一种时刻是只要进了这个球就赢了,一种时刻是只要这个球没进就输了,这是经常会出现的情况。比如罗伯托·巴乔——他是当时意大利队最大的球星——在世界杯上踢最后一个点球,那个球只要进了,就拉平继续比,那个球只要不进,意大利队就输了。这就是第二种时刻。
心理学家观察到,在这两种情况下,这些球员踢球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首先是眼睛能不能跟守门员对视,要不要盯着守门员看。其次就是会不会改变踢球的动作,敢不敢做出一些新动作,敢不敢挑战。最后的统计结果显示,这两种情况有很大的区别,就是如果这个球踢进了就赢了,92%的球员会采用新的角度、新的动作。而如果这个球踢不进就输了,只有62%的人敢于尝试新的角度、新的动作。这个区别还是很大的,差了30%。所以进取型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我们在踢点球的时候,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因为人本身的心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里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就是我们想赢怕输,我们厌恶失去。因为我们惧怕失去,所以我们会花很大力气去避免问题的发生。
所以为什么会有积极心理学这件事呢?马丁·塞利格曼(美国心理学家)当年在做积极心理学研究之前,有一次跟他的女儿打扫花园的时候,他就总觉得他的女儿做得不对,总想批评他女儿。后来女儿就说了一句话:“爸爸,你能不能不要整天光想着纠正我,你能不能想点积极的事?”这件事让马丁·塞利格曼发现,教养绝不是简单地挑毛病,而更多的是发现优点。我们经常做的事是限制和纠正糟糕的事,但实际上,我们更应该做的事是让我们的生活从好变成更好。
那你就需要做一个权衡。在你的人生当中,你究竟是要做一个别人给你设定好角色的过客,还是做一个驾驭者?你可以驾驭你的人生,还是说别人规定了你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
那么怎么培养进取型的心态呢?首先,给自己一个目标。跟我们前面讲的开放型心态一样,你的目标不能太小,你需要有更大的目标。我最近讲《孟子》,我觉得特别受启发。孟子说:“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我觉得这句话太带劲了,“有终身之忧”,就是一个君子应该担忧的事就是一辈子的事。什么事呢?“舜,人也。我,亦人也。”舜可以为历史定下基调,而我只是一个野夫,这就是差距。既然舜可以做到圣人,我也可以。这个叫作“有终身之忧”,你每天所担心的,就是我什么时候才能赶上舜、孔子,这是你宏大的目标。
“无一朝之患”,就是生活中遇到了一个烂人,一件糟糕的事,遇到了一些挫折,亏了一些钱,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没有像舜一样前进,这就是宏大的目标。但是这本书里可没有讲孟子的这个目标,大家可以自己想一下。就是我们未必要跟身边的那些人比,我们可以跟古人比,可以给自己树立更大的目标。
第二个,就是想办法让你的左侧的前额叶皮质更多地工作。就是右侧前额叶皮质工作的时候,人们更容易焦虑、烦躁,考虑人际关系,有很多烦恼。它会给你带来消极的感受。左侧前额叶皮质工作的时候,人们就会更容易积极。
那怎么能让左侧前额叶皮质工作呢?冥想、保持正念都是很好的方法,这些方法能让你的心态变得更加积极。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去读一些更宏大的好书。有很多好书是你不读就根本不知道它好,你不读就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想问题的人。你可以读一些人物传记,向那些令你钦佩的人学习。为什么人物传记会有帮助?就是人物传记能够帮你启发左侧前额叶皮质。当你读了那些令人激动的人物的人生以后,你的积极的那部分大脑会变得更加活跃。还包括记日记,我们前面讲的每天记三件好事,你可以用一件事就把这两个心态都改善了。
接下来是第四组心态,也是最不容易理解的一组心态,它从我们怎么对待街边的乞讨的人这件事上就能体现出来。我们大部分人,包括有一段时间我也是这样,我们的反应就是不要帮他,因为你帮他的结果是更多的人这么做。我们会觉得“他就是骗子,他其实很有钱”,我们经常会有这样很实用主义、很理性的想法。
但是这个作者就问了一句话,他说,你反过来想想看,你更愿意跟一个心里有点柔软的、有点不理性的、愿意给他们一些钱的人交朋友,还是跟那个板起一张面孔来说,他应该自力更生的那个人交朋友?你只要这么一想,就会觉得身边有那么一个温柔敦厚的人,好像挺好的。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虽然看起来受骗了,看起来傻傻的,见到人还要给几块钱,但是他并没有吃太大的亏,他的人生变得更好了。这两种心态叫作内向型和外向型的心态。
内向型心态的特点是什么呢?比如咱们早高峰有个车子要加塞过来,然后大部分的人就会顶上去不让他加。结果你没拼过人家,被别人加进来了,你就在后面骂他“这人真糟糕”,觉得很生气,甚至冲过去还要隔着窗子骂他两句。因为我们始终活在一个自己的身体里,我们认为自己有价值,别人没价值。所以这时候你会过度敏感,你会过度恨那些走了捷径的人。但是反过来,我们是不是可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你自己有没有加过塞?你自己有没有很着急的时候,或者不得已被逼到一条路上?甚至有时候没有任何理由,你就想往前走一点,这时候你有没有骂过自己是人渣?会不会觉得自己今天挤进来了,自己技术很好?所以我们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往往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标准。
这两种标准会导致我们产生不一样的心态——内向型还是外向型。外向型心态,也就是中国古人讲的“民胞物与”(指爱人和一切物类),就是我们能把众人都看作是我们自己一样来对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外向型的典型特点。而内向型就是“我要对我自己好,而你们这些人在我眼中看来都是‘东西’”。
书里举了本杰明·赞德(英国音乐家)的一个例子,这个人很有名,他是波士顿爱乐乐团的创始人和指挥。本杰明·赞德一开始就是很牛的指挥,指挥得很好,但其实水平也就局限在一个地方,因为他总在挑所有人的毛病。你知道指挥是很厉害的,他用指挥棒一敲,说“那个人吹错了”“那个有问题”“小提琴怎么拉的”,他跟所有的乐手为敌,因为他觉得自己很厉害,但是他的水平就局限在那儿。
后来有一天,赞德突然之间灵光乍现,意识到这些人也有他们的想法,这些人也是很不错的乐手,所以他开始尊重他们的意见,开始承认自己的错误。他开始跟一个鼓手讨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也倾听那个鼓手的说法。后来这些乐手都觉得“这个指挥怎么现在变得这么好”,然后整个乐团的演奏水平大幅地提升。因为人们成为一个有机体,而不是被一个人指挥的机械体。这就是从内向型到外向型的转变。
这个作者讲了一个案例特别有意思。说他有一次出差参加学术会议,预订了一间无烟房。结果等他到了酒店以后,发现与他同屋的人已经把屋子弄得乱糟糟的,到处都摆着吃的。见到他进来了以后,这个人说:“不好意思啊,这儿弄得有点乱。我收拾一下,你赶紧坐。”最让他接受不了的是,这明明是一间无烟房,结果同屋的人跑到阳台上去抽烟。他觉得很生气,就打电话向他的一个老师诉苦,投诉这件事。
讲完了以后,那个老师讲了一句话,说:“你觉不觉得他已经尽力了?”这句话震撼了我。就是我们会觉得“他尽什么力了,他这不是捣乱嘛,素质这么低”,但是那个老师说,你想想看,他跑到阳台上抽烟,说明他已经尽量地躲开你了,他已经表示了不好意思。虽然他的能力、素质有限,但是他努力地做了,他已经尽力了。所以“他已经尽力了”这句话,虽然未必一定是对的,但是它能极大地安慰你的内心。
比如我们走在路上,看到一个人站在路边,拿着一块牌子乞讨。我们在美国经常看到这样的景象,就是一个人在那儿举着“我今天晚上需要一个地方住”这样的一块牌子。如果你心中所想是说,“这个人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去工作”,你会很生气,觉得很不公平,但也没有任何解决方案,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但是假如你内心能够觉得:“他已经尽力了,他放下了尊严在路边乞讨,可能他的人生就这样了。我不清楚他的人生到底经历过了什么,所以我想他已经尽力了。”这时候你自己的内心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就是你不再专注于批评他、改变他,而是思考“我能做些什么”,能帮忙就帮忙,不能帮忙的话,最起码不要骂他,因为他已经尽力了。这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而不是我们简单地责备说“这个人太糟糕了”“这个人没得救了”。
内向型心态会把我们带入泥潭。虽然你觉得“我没错,我很理智,你别给我灌迷魂药”,你可以这样坚持,但是内向型会把你带入泥潭。什么样的泥潭呢?首先是自圆其说的泥潭,就是你会对周围发生的一切不对的事、糟糕的事自圆其说,所以你不会有动力去改变它。
其次叫沮丧的泥潭,就是你会觉得“为什么有这么多不靠谱的人”“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不努力”“为什么这些人都对不起我”,因为你都是用批评的眼光看待别人,都觉得是别人不好,所以你会觉得沮丧。你还会无法理解这个世界,你会觉得“这些人为什么都这样呢,不懂,我不懂”“我不明白,怎么会这样”,以后你可以把它们换成“他们已经尽力了”,这时候,你的心态就多了一份慈悲、一份力量,你也不会有那么多沮丧和不理解。
书里有一个很感人的故事,就是在一家医院里,有一个叫作爱丽丝的患者。爱丽丝因为受伤,丢失了半边的颅骨,看起来相当吓人。而且她的语言中枢也已经受到了损害,所以她说话说不清楚。有一个叫怀特的人到那家医院里做研究,她就躲着爱丽丝,因为她害怕,看到爱丽丝就老想绕开。结果有一天,爱丽丝在那儿含糊不清地说“杯子,杯子”,好几个护士从她身边走过都没有听清,或者没有听见,就不理她。爱丽丝就继续在那儿不清楚地喊着“杯子”。后来怀特觉得她太可怜了,于是就过去问她:“你究竟是要什么?”爱丽丝花了很大的力气说:“要喝水。”怀特就给她倒了水,让她喝。
喝完了以后,怀特就跟这个只有半张脸的爱丽丝聊天,两个人很艰难地对话,聊了聊她得了什么病,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家住在哪儿,家里还有什么人,就聊这些家常话,聊了大概半小时到一小时。聊完了以后,怀特的感受是什么呢?她说:“我想跑步,我想跳跃,我想手舞足蹈。”她觉得她接近了一个原先看起来不可能接近的灵魂,她觉得特别开心,她被治愈了。我们无从知道那个爱丽丝是不是被治愈了,虽然我相信这样的聊天也会有助于爱丽丝,但是怀特作为一个正常人,通过这样的交流和聊天,她被治愈了。
她会视一个人为人,尽管她只有半张脸,只有半个头,但是她会视她为一个人,她会关心她。这种感受是非常令人难忘的。我自己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所以我的感受很深。如果你有过类似的经历,你帮助过一个被别人排斥的人,或者看起来很奇怪的人,你的内心当中一定会有这种感应,就是你觉得你跟他人之间产生了连通。
所以我们有必要让大家了解一下内向型心态和外向型心态的区别。
如何看待自己:内向型的人认为我们比他人更重要,世界围着我们打转。外向型的人认为,自己是一幅大拼图里的一小块,所有拼图碎片都在人生这部巨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看待他人:内向型的人认为,其他人都是物品或资源,是给予我们帮助的,或者至少不能对我们起到阻碍作用。外向型的人认为,其他人都是真正有价值的人和合作者。我们如何看待他人的情绪、需要和情感:内向型的人认为我们缺少人性,不考虑他们的观点,或者情绪、需求和情感。外向型的人对他人很有人性,会了解他们的观点,以及考虑他们的情绪、需求和情感。我们如何看待他人的思想、行为和付出:内向型的人认为其他人都没有尽其所能,喜欢对别人评头论足、挑三拣四。外向型的人认为其他人都尽其所能了,更容易与他人共情,不评判和批评他人。我们如何看待失败和负面经历:内向型的人认为,自己所经历的负面事件都是他人的错。外向型的人会反思自己在失败或负面经历中所承担的责任。就是“我是不是可以承担更多的责任,我是不是可以做一些改变”。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的都是内向型的人,你会发现周围都是刺猬,会有很多烦恼。而如果你能遇到一两个外向型的人,他们能够把你当作人来对待,他们不是利用你,不是把你看作工具,而是把你看作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认识、有故事的一个人,你会觉得很温暖。所以这个心态跟我们工作和生活当中的痛苦有很大的关系。
怎么培养呢?第一,就是我们主动地学会关心他人,从小事做起。这个作者有一次去看一场棒球比赛,有一大家子人在那儿很兴奋。很明显,他们是从外地来的,不太看比赛的人。然后那家人中的爸爸就跑来问作者,说:“您头上这顶帽子在哪儿买的?”作者头上有一顶帽子。他说:“在纪念品商店。”结果他们到纪念品商店一看,发现那顶帽子没有了,它是一个限量款,已经卖完了。那家人中的小孩子就很失望,他特别想要那顶帽子,结果跑了这么大老远,发现卖完了。
球赛结束,这个作者本来都已经准备走了,听到了他们在后面的对话。后来他想了想,转身回去,把那顶帽子摘下来,给那个小男孩戴上,说:“送给你。”全家人觉得开心得不得了,觉得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人。作者失去了一顶帽子,但是收获了很多喜悦,他会觉得非常开心。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一个方法,你能够学会关心他人,你能够学会每天做一些真正触及灵魂的事,做一些让别人觉得你对他真的关心的事,你会非常开心。
第二,小心你自己的恐惧和自我背叛。内向型心态的根源就是恐惧和自我背叛。就好像我们前面讲防御型心态的根源是恐惧。恐惧和自我背叛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老担心别人会做一些对我们不利的事,所以我们得先做一些对他不利的事,这就叫自我背叛。为什么叫自我背叛?就是你其实并不想做这个坏人,你其实并不想做这件糟糕的事,但是你还是做了。你看孟子说,一个人要想做好人、学仁,其实很简单,不要去做你不想做的事就好了。但是我们在生活中最常说的话是“我不得不,是你逼的,是你们把我逼成这个样子的”。这种“我被别人逼成这个样子”的心态,就叫作自我背叛。
所以当我们有很多恐惧和自我背叛的心理的时候,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就是你背叛了别人,做了一些糟糕的事,接下来别人对你更糟糕。你越发地证明了“你看,我说的没错吧,他就是个坏人”,接下来这个“坏人”变得更坏,你的动作变得更恶劣,这就是恶性循环。
那你要想解开这个恶性循环,你说“他先解,他不松手,我也不松手”,何必呢?你非得等他也听完了这本书,也突然之间有点觉醒,加入了樊登读书,然后才决定要改变,那要等到什么时候?你不如自己先改变,先打破这个恶性循环,能够对他人有一些更良好的预设,觉得“他已经尽力了”——这句话很治愈,你只要记住这句话,就能解决很多内心的问题。当你能够想到这句话的时候,不是他会发生什么改变,而是你自己的心情马上就会好很多,然后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了。这就是打破恶性循环的方法。
第三,就是我们要学会对自己关爱。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别整天批评自己、辱骂自己、贬低自己,多看到自身进步的地方,把它记下来,然后刻意地给自己一些慰劳、放松。一个人如果不能爱自己,他也不会设身处地地爱别人。
以上,我们讲的是内向型和外向型的心态。到这里,我们结束了这本书最核心的部分,一共四组完全不同的心态:固定型心态对成长型心态,封闭型心态对开放型心态,防御型心态对进取型心态,内向型心态对外向型心态。我们希望大家能努力地走向积极的一端。这种改变当然不会一蹴而就,但是人生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探索。
发觉痛苦的根源,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如果我们之前对这些心态都完全一无所知,我们不觉得自己有任何问题,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所以听完这本书之后,也许你能有一些反思,能去发掘问题本身,减少我们内心的恐惧和贪婪。当你把恐惧、贪婪、自我背叛的根源找到了,你才有可能发生改变。
最后强调一下,一个人发生改变的最基本的路径是觉知、接纳、行动、反馈,接纳这一步是不能少的。你觉知了自己的问题以后不要批评(一般人会“觉知、批评、不行动”),因为自我批评会降低你的自尊水平,你就会更没有行动的动力。而如果你觉知了问题之后,能够接纳自己,你知道“我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但我依然爱我自己”,这叫接纳。接纳之后再制定行动计划,给自己不断地提供正向反馈。
有一部分人跟我说“我听完你讲的书之后,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另一部分人说“我听了你讲的书,我觉得很好,但是我没有改变”。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整天批评自己,说“我怎么又没有做到,我怎么听了就忘了”,你永远都记不住。而如果你能够稍微乐观一点,说“我在这件事情上改变了一点点”,这么一点点的改变,以及对自我的反馈和表扬,就能让你改变得更快。所以希望这本书能从根源上改变我们大家的心态,这个社会上心态健康的人越多,我们的生活就会越幸福。
谢谢大家,我们下周再见。
来自樊登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