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的经济增长要实现5个百分点。具体怎么增长,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了重点的发力方向。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然后聊一聊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出了哪些信息,分享我的一点心得。
我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应该怎么去看。关于去年的工作成绩,其实这一块儿不重要,大家简单看看就得了。一般来说,去年的工作那基本上都是完成的,除非遇到重大变故,比如前两年疫情期间,没有完成GDP增长目标。
2024年定的GDP目标也是5个百分点。但是前3个季度可都没有实现5个百分点的增长,第四季度压力山大。那怎么办呢?我们都知道,修改了统计标准,把虚拟房租也计入了GDP,多了一点助力,然后5个百分点就实现了。这可不是批评,而是为了说明中国的GDP统计啊,被低估的地方太多了,很多领域都处在忽略,甚至是刻意压制的状态。好好统计的话,别说5个百分点的增长了,某一年给你拉出八九个点、10个点那都没有问题。比如说今年,把全国居民区附近的小商小贩好好统计一下,GDP轻松多两个点,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大量的私营小业主经济长期都处在低估,甚至是刻意忽略的状态。
今年的目标还是5个百分点,这其实对于大国来说,已经是1个很不容易的增长了。不过大家不用担心,还是那句话,除非发生重大变故,正常走的话5个百分点还是能够实现的,而且都还是真实的,根本就不用作假。你把以前忽略掉的地方拾回来一点儿就足够。
去年的工作完成情况不重要,那今年的目标也不重要,那么到底什么才是重要的呢?怎样去完成,通过什么方法去完成今年的目标,那才是最重要的。政府工作报告其实只要认真看,今年的工作重点就足够了。这涉及到我们的投资方向、投资决策,同时也能看出国家要发展的意图和战略方向。
财政部分是这样说的,赤字率按照4%左右安排,赤字的规模呢,比上年增加1.6万亿。这句话的意思是今年要放水,而且是大放水。很多朋友可能对于货币政策呀、财政政策呀还不是太清楚,大家有可能听说过这么一种说法,说你看上边要放水,但是卡在银行的环节出不来,因为大家都不贷款,你放水都放不出来。这种说法其实指的是货币政策,但是财政政策不一样,财政要放水那可真的是能放出来的。总体来看,比上年增加1.6万亿,赤字规模已经达到5.66万亿,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是11.86万亿,比上年增加了2.9万亿元。这些钱那可真的是能放到社会上去的,因为他有花钱的主体,那就是政府政府花钱。官方的赤字已经是创记录,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还有不计入赤字的地方政府专项债,还有特别国债,超长期的特别国债是1.3万亿,国有大行补充资本金特别国债5000亿,地方政府专项债是4.4万亿,唉呦我的天哪这是多少钱哪,不敢算啊算不清。反正今年政府方面要花的钱是破记录了,前所未有。
这么花钱是为什么呢?我们觉得还是要联系国际经济形势这个环境来看。我觉得大概率是要对冲美联储降息预期减弱的货币政策,以及美国川普政府对于对华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换句话说,现在已经不再指望美国方面的政策了,只能说是靠自己。我觉得确实还没有下这么大的决心,因为毕竟数字是骗不了人的。去年我国的贸易顺差创了新高,9920亿的贸易顺差,其中对于美国的贸易顺差是多少呢?3610亿,它占了1/3还要多。这么大的一块肉,谁舍得把它丢?但是现在不丢你也得丢,不丢不行了,再也不能去指望了。3600亿美元净收入,如果说没了,你可不就得多花个几万亿来对冲。
然后就是消费这一块,今年要安排超长期的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我们回顾一下去年,也就是2024年,我们经历了大力度的各种消费补贴。
大家知道2024年消费补贴花了多少钱吗?总共才1700亿,中央财政安排了1500亿,地方上解决了200亿。这个数字是由财政部司长符金陵和商务部的副部长盛秋平给出的。而今年3000亿的预算,不过去年的1700亿主要是集中在下半年了。但即使如此,今年可以预计各项补贴力度也不会低于去年的下半年,因为今年也不排除会有阶段性的加码。这是促消费方面的措施。
重头戏就是新质生产力,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的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设备。这些都是技术附加型和利润更高、不可替代性更强的经济驱动路径,希望能够尽快替代以往的投资驱动、扩大产能的那种提供总量的经济增长模式。这都是国家的战略大方向,但是对于个人来讲,重点关注这方面的投资机会就行了。同时呢,它也是就业和创业要关注的内容。
因为刚才我们说了,今年要大放水,放水放到哪儿?新质生产力这一块儿肯定是一个重要的承接点。单独列这一块儿,明显的忽视了传统基建,这就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有大量的钱要往这个领域去走,有这样的表述给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关于新质生产力这一块,热点一定会贯穿全年,它会层出不穷,这个热点下来了,那个热点又起来了。这对于投资市场来说,自然是个好事,有热点就有机会,那资金就会有热情。所以呢,我对于今年的市场还是抱有很大希望的。
我觉得报告有点欠缺的地方就是对民营经济的更大支持,当然有可能是政府工作报告它起草的时间比较早,2月5号国务院第七次会议就已经定稿提请讨论,它没有考虑到2月中旬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有可能是来不及修改了。但是即使如此,关于新质生产力那一部分内容的表述,其实也可以看作是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只不过它没有单独列出来一块。如果说独立进行表述的话,那意义可就真的不一样了。
对于更多的普通人来讲,可能大家最为关注的就是就业了。恕我直言,就今年的政府报告和往年一样,关于就业这一块还真看不出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其实时代走到今天这个状态,我认为大家应该想开,就业这个东西真的要跟个人能力紧密挂钩。以前是一个粗放的时代,人力密集,只要说你不挑啊工作其实比较好找。其实即使在今天,只要你不挑那工作也并不是像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难。只是很多人不愿意去做自认为配不上自己付出的那种工作而已。低端工作到处都有招人的,而高端一点的工作确实不好找。这种现象没有好的办法,真的还是要靠个人,鱼有鱼路,虾有虾路,各凭本事而已。你想要半数、多数人都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哪个国家都不可能做到。所以也就那样,政府工作报告没办法细说,这都是也都是一些官面上的话,讲一下拉倒。
其他的部分基本上也都差不多,咱们也不人云亦云。最后我们总结一下,政府工作报告它是一个参考,它确实会给我们提供很多观察的角度。很多人是这样说的,天天啊经济要复苏,但是你看我找不到工作,我家周边的小商小贩店铺全都倒闭完了,我看到的明明是经济萧条,形势一片大好到哪去?难道我生活在一个假中国吗?这就是观察角度的问题,政府工作报告的观察角度肯定是更加全面和宏观的。我们普通人吧,如果你不是专业相关的,那最常见的肯定都是周边店铺倒闭了等等这些现象。但是呢,难道你真的不知道《哪吒二》的票房已经冲到150亿了吗?你真的没有听说过DEEPSEEK,中国去年下半年人工智能的大爆发吗?对吧。
我们在看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这些官方的总结和展望确实能给我们更为全面的视角,它是比较平衡的,在叙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相比于任何人来说,它都是客观的,也确实少了很多偏见和误读。这可是真的,别以为我是在捡好听的说。任何一份报告、任何一个人的观点和意见都不可能比政府工作报告更全面更客观。它能帮助你打开视野,这就是它最大的意义。
来自大刘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