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7 次浏览

《自卑与超越》-樊登讲书

读完本文约需33分钟 摆脱自卑,有且仅有一种方法。

很多朋友都问我说,怎么找到那么多好书的?实际上给我推荐好书的最靠谱的渠道是别的好书,一本好书会给你带来另外一本好书。我们读书会其实很少讲很多学术味特别浓的书,但是今天要讲的这本《自卑与超越》,我看是绕不过去了,这是必须要讲的一本学术书籍,为什么呢?

在我们讲《正面管教》的时候,在我们讲《幸福的婚姻》的时候,在我们讲《非暴力沟通》的时候等等很多的书籍,在讲述它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地提到自卑情结,提到《自卑与超越》,提到阿德勒。所以你慢慢地会发现说,要想把这些问题的根本搞明白,你必须得回到本源上,所以我们今天选择了阿德勒写的这本非常著名的心理学的学术著作叫《自卑与超越》。

这本书因为是公版书了,所以现在版本比较多,我这边就有两个不同的版本,译者不一样。我个人会觉得这本书是比较通俗易懂的,就是翻译得很流畅,而且排版也非常漂亮。另外这本人大社出的这本书,就学术味特别浓,非常严谨,比较艰涩,但是读完之后豁然开朗,觉得很有收获。

为了防止大家在后半段听不明白,我先把这本书的核心精髓讲明白,什么是核心精髓呢?阿德勒发现,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情结。你跟一个人做心理治疗的时候,你告诉他,你说这是你的自卑情结,这个没有任何用处。这就好像你跟一个头疼的人讲,说你的病是头疼一样,只说出了原因,但是没有任何解决的办法。这种或多或少的自卑情结在我们身上会变成一种前进的动力,就是整个人类社会就是因为有着自卑才会不断前进的。

你想想看,如果我们全人类现在都觉得特好,人类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一切都非常棒,那你说怎么还会出现大量的改进、发明、创造?一个人也是一样,所以当你有着自卑感的时候,你不用觉得丢脸或者内疚,这很正常。因为我们有自卑感,我们才会不断地进步,才会超越,但关键问题就是超越的方法是什么?如果你用错了超越的方法,那么就有可能万劫不复。

你比如说如果一个人说我自卑了,我小时候被别人伤害过,我很自卑。那好,我要出人头地,我必须比他们都强,我一定要很有钱,他咬牙切齿地要成为这样一个人。所以你就会发现,他长大了以后拼命地挣钱,他为了挣钱不择手段,他可以伤害周围所有的关系,所有的人,但是我一定要登到顶峰。

因为他童年时候受过伤,他心里边认为只有有了这么多的钱,我才能够完成对我自卑的拯救。这个钱其实根本没有意义,但是他必须要它才能找到安全感,你的人生会变得特别糟糕,你都不知道在追求些什么。还有一种人说,你欺负我,你让我觉得自卑了,好,我报复你。怎么报复呢?我让你怕我,了不起吧。你看他去虐待别人,他去欺负别人,他控制别人,甚至严重地到暴力犯罪。

所有暴力犯罪分子内心都有深深的自卑感,甚至阿德勒的原话是讲,暴力犯罪分子都是懦夫。就是他们因为没有办法合理地处置自卑的问题,他们觉得对这一切无能为力了,所以他们所能够想到的最简单的捷径就是用暴力。用暴力你就能够怕我,立刻就能够实现这种优越感。所以简单地追求那个优越的结果会带来暴力犯罪,会带来人际关系的恶劣,然后会带来对整个社会的伤害。

那还有一种人超越的方法是什么呢?说我很自卑,我小时候受过伤,所以我什么都做不了。不是我做不了,是我有病你知道吗?我有病,他总是让自己得病,比如说广场恐惧症、精神分裂症、人格问题甚至最严重的会彻底发疯。

还有一个案例,就是20多岁的小伙子还尿床。就是按理说,你不应该再尿床了,20多岁怎么会尿床呢?检查身体发现整个器官都没有任何问题,但他就是尿床,为什么?心理问题。他会觉得我没有长大,他希望自己不要长大,用这种方法来逃避对自卑感的这种感受。所以你看,如果你错误地用了解决自卑的方法和角度,无论哪一种都会是非常糟糕的结果,这就引起了心理的变态和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唯一正确的方法,阿德勒说唯一正确的能够超越自卑的方法,就是把你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联系在一起。

就是你通过为这个社会解决问题,你通过与他人的合作,通过关爱他人,然后来实现自己价值的增长。让自己觉得说,我在这个社会上是很有价值的,我在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人会喜欢我,我为这个社会作出了贡献,从而降低你内心的自卑感。这时候你才能够生活得幸福淡定,这话用孔子的话怎么讲?“仁者不忧”。

像特蕾莎修女这样的人,你说她有钱吗?她自己一点钱都没有,但她内心无比开心,非常阳光,到最后临近死亡的时候还在跟大家开玩笑,为什么?她心中就没有自己,她是为整个社会在生活。

所以阿德勒所讲的自卑与超越,给我们指明了一条人生最重要的方向。就是你得知道,无论你是创业还是打工,还是做一个作家,做一个自由职业者,你都应该时刻地感受到自己与这个社会的连接。如果你不能够通过自己这个社会的连接去解决问题,不是说一个人有了很多钱以后才要思考这样的问题,而是在你没什么钱的时候,你就要考虑我所做的工作跟这个社会有什么连接。这不是为了这个社会,同学们,这是为了我们自己,让我们自己的幸福感能够增加,让我们自己的价值感能够增加。

否则的话,你挣再多的钱,不断地进步、升值,买个大房子,你内心永远都会觉得空虚寂寞冷,都会觉得没有安全感。所以这一段是对于这本书,我个人最核心的体验,就是它最核心的是讲这个。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整个论证的过程,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和弗洛伊德和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而且他们年纪都很接近。

他曾经做过弗洛伊德的一段时间的学生,就他很挺弗洛伊德。但是后来慢慢地两个人在学术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分歧,阿德勒不欣赏弗洛伊德把一切都归结为性的这个解释,他认为这个说不通。这个确实也是,我们现在很多人发现弗洛伊德说不通的地方,就所有的事都跟性有关,这个事不对。阿德勒自己本身小时候是非常自卑的,因为他在家里边的排行也小,他的身体也不好。他整天弯着个腰,有点驼背,小时候还得过软骨症,所以他一直在自卑的环境当中长大,慢慢地去体会这个自卑。

然后怎么样消化这个自卑,最后这个自卑的童年给他带来了心理学研究上一个重大的突破,就是他发现了自卑情结和超越的方法之间的关系,那么这本书的前提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三种联结是我们没法避免的,也就是我们这个人所受的限制。

第一个就是自然环境的限制,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贫瘠的地球上,如果你不对这个地球做点事,如果你不去种地,你不去养动物,你就没法生活。你得天天和自然环境作斗争,这是我们人所受到的第一个难以摆脱的限制。

第二个难以摆脱的限制就是靠你一个人还活不下去,你必须得跟所有人结伴,你得有同伴,有社会性。没有社会性你就是一个动物,你就不是一个人,这是第二个限制,也可以叫作第二个联结,就是你要与同伴合作。第三个就是如果你希望你的基因能够延续,你就必须生活在两性关系当中。就是你需要和一个女人或者和一个男人,你们两个人要能够合作,这时候两性的关系就成为了我们的第三个联结。

这三大问题会带来我们每个人在人生发展当中的三个最重要的侧面,第一个是你的职业问题,就是怎么面对自然环境,你的职业问题。第二个是你的位置问题,就你在这个社会上处于哪个位置,你身边有没有人支持你,你的朋友多不多,你有没有社会意义?第三个就是你的夫妻关系问题,也就是性的问题。

这三个问题是所有自卑与超越理论的基石,就是每一个人其实费尽一切的力量,就是想解决这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解决得好,你的自卑感就会下降,这三个问题解决得不好,自卑感就会控制你的人生。那么每个人都是带着意义来生活,那么什么是生活的意义呢?这里边有一个界定,说所有真正的生活意义的标志是,他们是别人可以分享的意义,也是别人认为有效的意义。生活问题的良好解决常常会为别人扫清障碍,因为我们将在其中看清成功路上遇到的共同问题。

这就是阿德勒说,每一个人生活当中一定要带有意义,没有意义是很难完成超越的。那么哪些人在童年的时候比较容易出现问题呢?他总结了说三类人比较容易出问题,第一种人是有器官缺陷的儿童。就像阿德勒自己这样的人,一个有器官缺陷的儿童,很有可能在后来变成了像比如说霍金一样的人,或者是像海伦·凯勒一样的人,为什么呢?因为有人给他恰当地解释了应该怎么样去看待器官的问题。

但是如果不能够恰当地解释,不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所产生的这种器官缺陷,他在后期就有可能会变得性格偏执。就有可能会出现性格问题,就有可能会甚至出现精神层面的问题。

第二种就是受宠的儿童,受宠儿童是特别容易出问题的。比如说受宠儿童,他从小得到的训练是期望自己的愿望被当作法律来对待,他无需努力就出类拔萃,通常还会认为这种突出是种天赋的权利。他们认为生活就意味着要做第一,意味着成为最重要的人,意味着能够得到想要的一切。一旦他赋予了生活这样的意义,那么他所使用的每种方法都将是错误的。

这就是我们说一个从小受宠的儿童,他的生活中没有建立任何的规矩,没有感受到任何对他人的影响或者他人的需要。这种孩子长大以后,在心理方面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第三种是被忽视的儿童,你看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完全受宠,一个极端是完全被忽视。那么这种儿童,从来不知道爱与合作为何物,他编造了一通不包含这些友好力量的生活解释。就是这样的孩子从小到大没有得到过爱,没有得到过别人真正的关爱。所以在他的心目中就会觉得跟他人之间的关系是要靠斗争得来的,你不争取一切东西都没有。

所以你们去看电影里边那些大反派的说法,几乎反映的都是这两种人。一种是受宠型的,受宠型的人的台词经常就是说,你们不应该这样对我,你们这样对我是极大的背叛,为什么所有人都要跟我过不去?你看,因为他小时候是一个受宠型的人格,所以他长大以后他会觉得别人都是跟他过不去,别人为什么都不像他的爸爸妈妈小时候对他那么好。那种被忽视的儿童的台词一般就是说,你知道我经历过什么吗?我认为这个世界上,如果你不去努力争取的话你将一无所得,所有这一切都是你们逼我做的,这就是那种大反派的特征。

他会认为这一切东西都是被逼的,因此现在想想,我们讲过的《正面管教》,叫作“温柔但是有边界”。就是你既要给这个孩子足够的爱,但是又不是宠爱他,你帮他建立了积极的边界。有了这个积极的边界,这个孩子既能够觉得自身的价值,又能够感受到与他人的链接,这时候他才是一个心理阳光、健康的孩子。

所以这是容易出问题的童年,那么怎么看出你这个人的心里边有没有问题呢?这里边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方法。就是阿德勒说,他们在做心理治疗的时候会去问这个人最早年间的记忆,什么叫最早年间的记忆?就是你的脑海当中所能够想到的你人生最早的那幅画面是什么样子,这幅画面将有可能决定着你的人格当中有没有问题。

给大家举几个例子,你比如说有一个女孩的脑海当中,第一幅画面是咖啡壶倒在桌上烫着我了,你看她心中是这样一个想法。那么这个孩子在生活当中就经常责怪别人没有给她足够的照顾,因为她会有一个危险的记忆,她觉得生活就是这样,生活非常危险。有人说我记得三岁的时候从摇篮里边摔下来这段记忆,经常会出现在他的这个画面当中,那么这个人会有严重的焦虑和恐惧。

还有一个人,是个12岁的男孩,他说他最初的记忆是,母亲以为我丢了,跑到大街上大声呼叫我,非常担心,其实我一直藏在家里的碗柜里。这个孩子的心理有什么问题呢?就是他一直在用尿床跟他的母亲做斗争。就是他的早期的印象当中所留下的感受就是,他认为外界的生活充满了危险,他断定假如别人担忧他的行为,他才会安全。只有这样他才使自己安心,所以假使他有需要,他们就会保护他,他用躲在橱柜里的方法来捉弄别人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所以他长大了以后,到了12岁,他还在不断地尿床,来让他的妈妈不断地照顾他。所以这就是我们的生理和心理之间的这种微妙的联系。

有一个35岁的妇女的最初回忆是,当我三岁的时候走进地窖里,我走在乌黑的楼道里,比我稍大一点的堂兄打开门跟着我,我很怕他。你看,从这段记忆里边可以看到,她不习惯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和异性一起让她尤其不自在。阿德勒就猜这个女孩是一个独生女,果然她是一个独生女,而且在35岁的时候还没有结婚。

那这些记忆都是看起来有点问题的记忆,那什么是稍微好一点的呢?比如说有一个人记忆说,我记得母亲让我摇动摇篮车里的小妹妹,这里边有合作。当这个里边有着合作,有着对他人的帮助的时候,这个人会好很多。所以阿德勒说,如果家里边生了二胎或者三胎四胎,因为那个时候生得都比较多,要让大孩子参与到对小孩子的抚养当中。

就是如果你让大孩子参与到对小孩子的抚养当中,能够有效地培养大孩子的合作精神。能够让大孩子觉得我对他付出了,我对他有贡献,我对他有爱,小孩子也能够感受到来自姐姐来自哥哥的这种爱。

我当年最早期的回忆是什么呢?我那天读完这本书以后,我就在想,我想到的场景是很早很早,就是我最小的记忆,就是我妈妈要做饭,然后她让我去院子里边捡树枝,捡那个树枝用来烧火的。因为我们那时候需要拿树枝烧火才能够做好吃的饭,我就在那个学校的院子里边捡,捡枯枝,然后交给妈妈去生火。

根据我粗浅地分析,我觉得这个还蛮健康的,还是不错的。所以早期画面还是一个蛮有意思的东西,大家可以自己测一下,看看自己最早年间的画面是什么?这是你自传的开始。

那么大家都整天讲心理学,什么是真正的心理学?我在这书中找到了一个答案,简单的一句话讲,心理学就是对合作中缺陷的理解。

这话得好好思考一下,阿德勒说心理学就是对合作中缺陷的理解。就是如果你和他人、和社会、和家人在合作当中没有缺陷,那你的心理就很健康,不需要太多的认识。但是如果有缺陷,我们就要想办法来理解它。

在生命最初的四、五年里,儿童统一其心理的努力,并在心理和身体之间建立根本的关系,他会采用固定的生活风格以及相应的情绪和身体习惯。他的发展包括或多或少不同程度的合作,这来自我们学习、判断和理解个体合作的程度,在所有的失败者当中,最多的共同点是合作能力非常差。就是所有的失败者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从小到大没有学过合作。

实际上一个妈妈在从小抱起这个孩子的时候,那一刻妈妈和孩子之间就已经开展合作,所以在后边我们会讲到一个家庭是怎么样影响到一个孩子心理的问题。

那么自卑感是怎么回事呢?说一个妈妈带着孩子去看狮子,带着三个孩子去看狮子,然后狮子哇,大吼一声,有一个孩子吓得浑身发抖,说不出来话。第二个孩子说我要回家,我要回家。第三个孩子呢,朝那个狮子吐唾沫,说我要吐它,朝那个狮子吐唾沫。事实上这三种反应都是自卑的表现,所以自卑表现出来的形象是非常复杂的。

有人是用过度的自大来掩饰自己的自卑,你在生活中遇到那些特别喜欢吹牛的人,整天就讲说我跟谁在一块儿,我多有钱这种人。有一个规律特别值得去感受,就是一个人吹什么东西越多,他可能正好最缺什么。那么什么是自卑感呢?我们在这儿有一个定义,当个体对面临的问题没有做好恰当的准备或者应对,而且他认为自己无法解决时,自卑情结就出现。因为自卑感常常引起紧张,所以就有种朝向优越感的强制性行动,但却不再指向解决问题。个体尽力限制行动的范围,专心于避开失败,而不是追求成功,他会在困难前面犹豫、停滞甚至后退。

这个话得好好解释一下,就是一个人有了严重的自卑情结以后,他会有一种动力去寻找优越感,那么怎么寻找优越感呢?寻找优越感最好的方法并不是我真的去面对这件我拿不准的事,我去做它来解决这个。你去做它你很有可能变得更自卑,因为这事你真的没法处理,你不会。这时候能够获得优越感的最佳方法,比如说我捣乱,你们在做我在旁边捣乱,这种人是因为他不敢参与到合作当中去。还有一种人,说风凉话,别人在干活,他在旁边说风凉话。还有人说,我不屑于干,我就根本瞧不上那玩意,有什么了不起,他从来不参与。

所以如果一个孩子在童年的时候,与他人的合作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你会发现他在长大以后,面临困难的时候,采取的往往是这几种措施,就是退让、躲开、捣乱、说风凉话甚至去做暴力的破坏。他用这种方式来寻找优越感,他觉得我虽然没法像你们那样挣钱,但我能够有办法让你们像我一样倒霉。

那些破坏共享单车的人,或多或少内心当中都有这样的感觉。就是你们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是我告诉你这生意不好做,我要想办法让他生意变得更难做,这都是自卑情结的表现。所以自卑感,无论是广场恐惧,在人多的地方就觉得紧张。还是经常哭,经常抱怨,甚至是自吹自擂,这都是明显的自卑情结的展示。

那么自卑感并不是变态本身而是人类地位提升的动力,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如果你能够正确地去对待你的自卑感,这是我们人类地位提升的动力。自卑与优越的这个例子,阿德勒举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状况。他说假如你发现阿德勒博士今天来上课的时候拿了一把梯子,然后自己爬到梯子上去给你们上课,就他一个人坐在那个屋子的顶端这样跟你们上课,你会不会觉得他疯了?这时候大量的人就会说,你下来你下来你站那儿干嘛?我们对一个疯子,我们的办法就是你下来,没有人理解他为什么要坐在那个梯子顶上。所以当你把他从上边请了下来,骗了下来或者拉了下来的时候,你以为你治好的他这个病了吗?没有。下一次他会想办法站在桌子上,再下一次他说不定会踩一个高跷过来给你讲课,为什么?因为他需要有这种优越感,他觉得坐得比你高能够带来优越感。

所以这个问题的根不在于他是在梯子上还是在桌子上,还是他拿望远镜看你,还是怪怪的这种感觉。不是,不在于这些表现,而是在于你要理解他为什么要坐在那个上面。他是希望通过坐得高来解决内心自卑感的问题,因为自卑感的人都会去寻找优越感。很多案例,身边很多的案例,就是越是自卑的人越喜欢表现,越喜欢秀。这个确实也不能怪他,这都是童年时候所受过的伤。所以这本书的核心发现是什么呢?就是我刚刚开头讲的那一段,用他的原文讲一下。

只有真正面对并掌控生活问题的个体,才是在努力过程中表现出利人倾向的人,他们前进的方式也使别人受益。如果我们以正确的方式对待别人,我们就不会发现他们很难被说服。人们对价值和成功的所有评判最终都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这是人类最伟大的共同点。我们对行为、理想、目标、行动以及性格特质的要求,都应该有助于人类的合作。

我们从未发现完全缺乏社会情感的人,神经官能症和罪犯也知道这一公开的秘密,这一点可以从他们想努力地从自己的生活风格中找到合理的理由,或者把责任推卸给别人看出来。然而他们丧失了朝有用生活一面进行的勇气,自卑情结告诉他们合作中的成功不属于你,他们避开了生活中的真正问题。与阴影作战,来重新肯定自己的勇气。

阿德勒说即便是一个罪犯,即便是一个巨大的失败者,他内心当中依然向往着合作,这个可以从他们不断地推卸责任这件事上看出来。他知道哪个对哪个不对,他心中很清楚,像不像王阳明讲的,说一个贼,你骂他是贼,他还要恼怒。

就证明他心中有这个良知,这都是相隔了几百年的人,他们的理论竟然都指向同一个方向,这就是正确的方向。所以当我们知道这个核心发现以后,你要理解说我们应该把解决自卑的问题和这个社会整合起来,和社会的价值连接起来。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一个孩子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当中是怎么样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的?我们先从家庭开始说起,说一个妈妈在开始抱这个孩子的时候,就是在培养这个孩子和妈妈的合作。所以这个时候,这个妈妈是不是真的爱这个孩子,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些事情就变得特别重要。因为一个真的爱这个孩子的妈妈,会非常容易地学会用舒服的方式抱孩子。尤其是给孩子洗澡的时候,她会把这个孩子搞得特别舒服,孩子不会哭,会非常愉快,笑着跟她一块儿而洗澡,这就是合作。

他和妈妈的合作就开始了,但是如果这个妈妈打心眼里边本身就不关注这个孩子,真的有这样的妈妈。这个妈妈就觉得说,带来了好多的麻烦,怎么变得这么糟糕。所以她在给孩子洗澡的时候都会笨手笨脚,甚至我们见过很多年轻的妈妈根本就不会给孩子洗澡,把这些事全部交给爷爷奶奶去做,保姆去做,自己都不会。

所以这时候你发现她跟孩子的合作之间就会出现问题,这从最早开始就已经影响孩子。所以拯救母亲很重要,就是让母亲知道即便是做家庭主妇,这是一份非常伟大的工作。她和那个出门挣钱的男人之间根本没有高下的区分,你是发自内心地爱这件事情,爱这个家庭,爱这个孩子,你是带着联结和奉献去做这样的事情的时候,孩子是能够感受得到这种合作的感觉。

而反过来我们见过很多父母,一边照顾孩子一边抱怨,想想看有没有?一边给孩子做饭一边抱怨,一边陪孩子写作业一边抱怨,一边给孩子洗澡一边抱怨。因为他内心觉得我不应该这样,我应该过更精彩的生活。他试图努力地证明,他用这种抱怨来寻找内心的优越感,来感受到说我是屈尊了,我现在是埋没了这种感觉。

这时候你会发现孩子也不能够学会跟母亲好好地合作,所以决定孩子行为的不是孩子的经验,而是他从这个经验当中得出的结论。所以如果我们认为,一个孩子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他就一定会怎么怎么样的话,这个就太过简单了。比如说如果一个孩子小时候营养不良,长大了就一定会犯罪,是这样吗?不是,营养不良的孩子很多,有的成为了罪犯,有的没有,为什么呢?因为他重新解读了这个世界。

一个孩子对这个社会的感知能力很强,但是解读能力很差。所以作为大人,我们要能够帮助孩子正确地解读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候才能够帮孩子学会合作,学会和他人之间的链接和关系。

那么另外一个极端,就是母亲对孩子的爱如果被夸大了,变成了一种占有。有的母亲经常强调说,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就是她觉得,如果她过分地强调这个东西的话,孩子很快就会找到他获取母亲注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如果过度地受宠,这个孩子觉得他跟母亲之间的关系是占有的。那么他会觉得,我的母亲只属于我,不属于任何人,甚至连弟弟妹妹都不行。那么他为了能够获得占有这个母亲,他的办法就是晚上睡觉从来都不好好睡,他一定会半夜惊醒,他会尿床,他会翻来覆去,他会在夜里大喊大叫。他说妈妈我口渴,妈妈我身上痒,他把妈妈折腾得一塌糊涂,为什么?

因为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到你是我的妈妈,一旦出现了另外一个人会争夺他的妈妈,甚至那个人是他的父亲也不行,这个俄狄浦斯情结就会出现。他就会觉得这一切都是来阻碍我的,他会用尖叫、呼喊、无法入睡或者其他的某种方式来惹是生非,努力地使母亲靠近自己,反过来占有妈妈。

而这时候他会出现大量的人格问题,那么父亲的作用同样重要。父亲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与母亲同样重要,起初他与孩子的关系不够亲密,他的影响稍晚才会产生。如果母亲无法将孩子的兴趣扩展到父亲身上,可能造成某些危险。孩子在他的社会情感发展过程中就可能遭到严重的阻碍,婚姻不美满,对孩子而言处境就充满着危险。

就是如果母亲想要独占孩子,把父亲排斥在外,认为孩子都是我一手带大的,你这个当爸爸的尽到什么责任了。尤其是在孩子面前,如果表现出这样的想法的话,孩子将来长大了,婚姻会不美满。也许父母双方都会为个人利益而摆布孩子,每个人都希望孩子依附于自己,比对方得到更多的爱。如果孩子发现了父母之间的分歧,他会手法娴熟地让他们相互斗争,孩子会手法娴熟地让他们互相斗争。

如果父母间的合作不充分,那么他们也无法希望能够教他们的孩子们如何合作。不美满婚姻中的儿童,除非他们的最初印象被纠正过来,否则就会在悲观的婚姻观念下成长。那么如果父亲脾气火爆,试图控制其他家庭成员,这个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那么男孩们就会从对男人的预期中得到一种错误的观念,女孩则更受其害。她在后来的生活中把男人描述为暴君,婚姻对他们而言似乎是一种征服和奴役。

假使母亲控制欲强,对其他成员絮叨,情形就会逆转过来。女孩们有可能会模仿她,变得尖酸刻薄,男孩们总是自我防御,害怕批评,伺机去征服女性。像不像我们讲过的《母爱的羁绊》?就一个妈妈如果变成了自恋型的妈妈,对整个家庭都是一个灾难,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呢?所以这段很重要,说我用寥寥数语便可总结父亲的任务。

他必须证明自己是妻子、孩子以及社会的好伴侣,他必须以良好的方式应对生活的三个问题,职业、友谊和爱情。他必须以平等的立场与妻子展开合作,照顾并且保护好家庭。他不应该忘记,妇女在家庭生活的创造性方面所起的作用无人能比,父亲的作用不是赶走母亲,而是与其一道工作。他绝不应让他看起来是在给予,别人在接受,在美满的婚姻中,男人养家糊口只不过是家庭劳动分工的结果。家中不应该有管制者,每个场合都应该避免不平等的感觉,这就是一个理想男人的形象。

就是他是在挣钱,但他知道说挣钱这只是分工而已,妈妈在家里照顾整个家庭,这个工作更重要。家里边没有那个非得要说了算的那么一个人,所有人都必须得听他的。如果出现了这样强制性的这种特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权力争夺出现的话,这个孩子在内心当中就会产生大量的偏差。所以这是我们说,家庭对一个孩子非常重要的影响,当然后边还提到了一点关于性知识的问题。就是夫妻之间在孩子面前不应该表现得过分亲腻,表现得过分亲腻会引起孩子的防卫心理,孩子会觉得我应该做些什么事来争取大家的亲热。孩子的性知识,不用过早地告诉他,直到他想知道的时候,他问你告诉他,他不问的时候,根本不需要提前地就跟他讲这些露骨的东西。

阿德勒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稀里糊涂长大的,谁也没有犯太大的错误,所以保护孩子在这方面的这种天真是很重要的东西。

所以这是家庭影响,那么接下来讲学校的影响。阿德勒那个年代里边,他发现了自卑与超越的理论以后,他其实特别希望帮助更多的孩子健康地成长。但问题是,他说,尤其是那些需要被帮助的父母却从来不进行任何的学习,这个跟我今天的感受是一模一样的。越是那个家庭混乱,越是父母没有办法,父母不断地折腾或者用错误的方法,暴力等等,他越没有时间来学习。

他的生活压力越大,甚至他越排斥学习——要不是他早年间那么排斥学习,他也不至于现在变得那么糟糕。因为那时候是一九二几年,阿德勒那个时候,大量的人都在为生存挣扎,所以他认为帮助所有的父母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这是他那时候定的方针,他说帮助所有的父母做不到,因为所有人都在忙着挣钱,养家糊口都做不到,你怎么帮他们来学习呢?

所以阿德勒的策略就转向了学校,他说虽然我不能够帮到所有的父母,但我可以帮助所有的老师。我们培养尽量多的有心理学基础的老师,让他们知道应该怎么样对待孩子,这样的话能够弥补孩子在童年时候所受到的伤,长大了以后能够跟这个社会连接起来。

这个观点在今天我认为发生了改变,就是老师们也很忙,每天忙着做教案,忙着去应付检查,就已经累得够呛了,你还让他拿时间来读这些晦涩的书,做不到。但是父母不一样,我发现只要是父母听到了正确的方法,有的会流下眼泪,会哭,有的会忏悔,有的会觉得说我之前真的做错了,我应该改过来。

所以大量的父母在听完我们讲了几本书以后,就彻底地变了一个样。所以今天我觉得,我们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家庭里边,应该让更多的家长认识到自己到底应该怎么样去承担这个教育孩子的责任,跟阿德勒那时候产生了不同。

那么回到学校,我们看一个好的学校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他说教师必须做母亲应该做的事,什么事呢?就是和孩子联系在一起,对这个孩子感兴趣。孩子对整个未来的适应取决于长辈对孩子的兴趣,教师绝不能对严厉或者惩罚感兴趣。在阿德勒的教育体系里边认为严厉和惩罚这两件事是大忌,因为一旦你做了严厉和惩罚,你会发现这个孩子就很难跟老师建立起来沟通和联结。为什么那些坏孩子在找借口、撒谎、出去混的方面都特别有天分,但是他们就是不愿意待在学校里边,笨吗?智商不够吗?没有,人和人的智商相差是微乎其微的。

但是一旦他开始排斥学校,他觉得学校就是一个讨人厌的地方,学校就是一个不断折磨人的地方,他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远离学校,他失去了和这些人连接的机会。所以如果一个孩子来到学校,发现很难与教师以及其他同伴沟通,那么成人所做的最糟的事情就是批评、指责他,这种方法只是非常清晰地表明他讨厌学校是对的。如果教师想要吸引孩子的注意,他就会了解孩子以前的兴趣在哪里,并让他相信他在这种兴趣上以及在其它兴趣上都能够获得成功。当孩子在某一方面觉得有信心的时候,在其他方面激励他就容易得多。所以跟我们前面讲过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以及我们在领导力的课程里边讲的二级反馈,是一模一样的东西。

教育一个人最重要的机会,是在他做对事的时候。你真的关注他,发现他做对的事,给他足够的肯定,去提升他的自尊水平。他的自尊水平一旦提高了,在别的方面他改进也会变得非常容易,因为他觉得这些东西我都学得会。而反过来,我们现在的学校是怎么做的呢?关于合作和竞争这件事,他说在现今的体制上(指一九三〇年代),跟现在几乎没有变化。在现今的体制下(指一九三〇年代),我们通常发现孩子们开始上学时他们都对竞争的准备胜过合作,对竞争的训练持续整个学校时光,对孩子而言这是种不幸。如果他向前进努力打败其他孩子,他的不幸并不比他落后于人进而放弃斗争要少。

在这两种情境下,他在根本上都只对自己感兴趣,他的目标并不是奉献和帮助,而是不顾一切地索取,就少说一句叫不择手段都可以。

甚至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就告诉孩子说读书为什么?就是为了金钱和美女。读书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力,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你要不读书,你要不考上北大清华,你这一辈子就完了,用这样的方法跟孩子灌输。所以阿德勒这一段话说得特别深刻,他说这孩子如果胜出了,可能受伤更重。因为在他的心目当中,一定是打败别人自己才能够出色,觉得没有合作他只有竞争。

有很多人情商很高,很善于做事情,他学习成绩可能并没有那么好,但是他能够为这个社会做出很多的贡献。能够做出一个很大的企业,或者做公益事业,或者做老师做什么都可以。但是我们心目中只认定了,说只有考大学才行,这是一种典型的短视的行为。而这种短视的行为,在这儿你看明白了,他伤害的是孩子的合作能力。

所以一个老师在学校里边,核心是老师跟孩子的合作,核心是你有没有认真地关注到每一个孩子,你真心地跟他们产生连接,你和他的对话过程当中让孩子感受到了合作的乐趣和力量。这才是作为一个好老师最重要的点,而不是说老师高高在上。

那就像家里边那个父亲的权威是一模一样的,老师高高在上,一切人打架闹事干什么,只要告老师就解决问题。这时候,你培养出来的是一群斗争者,而不是一群合作者。老师应该跟孩子们俯下身来平等地对话,关注每一个孩子,发自内心地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未来,关注这个孩子的优点。把这个东西让孩子体会得到的话,他才能够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不用做班干部他也知道怎么样跟别人合作。

在学校里还有很多错误的鼓励方式,你比如说老师们经常这样说,说你很聪明,你只是懒,你要稍微使点劲,你的成绩就能够跑到前边去。你没发现用这样的方式鼓励的孩子,往往没什么变化吗?为什么呢?阿德勒说,如果这个孩子这么轻松地就能够得到这种优越感的话,他是不会轻易地放弃这个优越感的。就是我不使劲我都很聪明,那我就不要使劲,为什么?我一使劲万一不聪明的话,这个神话就被戳穿了。所以你越是这样鼓励他,这个孩子越是会保留这个优越感,他会永远吊儿郎当,永远懒惰,永远不努力。

因为其实是这些鼓励的话限制了我们,那你说这孩子真的懒惰,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阿德勒说如果这孩子懒惰,说明他没有学会克服懒惰这件事,你不应该去激发他的优越感。你应该把大家组织在一起,不针对任何一个人,我们小组大家一块儿来讨论懒惰是怎么产生的,懒惰的危害有哪些,为什么要克服懒惰,克服懒惰有什么好处,那么大家有什么办法来克服懒惰?你看这时候那个孩子甚至都感受不到这是为他举行的班会,因为你根本没有针对任何一个人,你只是把大家叫在一起来讨论懒惰的问题。

这个话题可能能够帮助到所有的孩子,这就是合作的过程,这就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本书里边还有一点很有意思的是,它跟我们前面讲的《刻意练习》竟然能够重合,你想想看,《刻意练习》告诉我们说,根本没有天赋这回事。而且这里边也用到了帕格尼尼和莫扎特,他说即便是像帕格尼尼和莫扎特这样的人也没有任何天赋可言。他们都是因为有了一个机会去接触那个事,他们都是因为有了正确的不断地练习的方法才能够成为大师。

所以在学校里边,根本就不应该告诉孩子说有天赋和排名的区别。如果所有的老师都能够听一下《刻意练习》这本书,如果所有的老师都能够首先放下对于天赋的成见,我认为教育会少伤害很多孩子。在我们过去的生活当中,一朝为学渣,终身为学渣,原因就是这个孩子可能那一个知识点没有学会,就被冠以了一个“你数学不行”这样的概念。我们的老师们经常讨论这样的问题,说这孩子语文不行,那孩子数学不行,那孩子慌得很,那孩子懒得很等等。

当老师给孩子们下了这么多的定义以后,这个孩子自我就会认同这件事情。他会在别的方向弥补,比如说我数学不行,但是我打篮球很行,他会玩命地打篮球去获得那个优越感。他就放弃这件事,因为他已经认识到了自己没有这个天赋。

实际上作为一个老师,最起码的一点你应该知道这个世界没有所谓的天赋,更不应该去做大量的排名。这些排名会使得自卑和自大的感觉不断地交织,会让孩子的心理出现扭曲。所以最终我们讲到学校里边给孩子最好的影响,是想办法跟孩子建立联结,让孩子感受到来自老师真正的关怀。让孩子能够感受得到,自己自身的能力是可以不断地通过训练得到进步的,他才能够去关爱别人,用老师对待他的方法来对待其他的人。

阿德勒还去大量的学校演讲,就是试图去改变当年的那些老师们。学习是一个终身的事,不是我在教大家,不是我比大家更好,我是一个更好的老师,而是我更愿意谦虚地去学这些前人的书籍。我们大家一起谦卑一点来学前人的书籍,这时候才有可能给我们的孩子创造一个不同的机会,这是作为一个老师的责任感的体现。

好了,第三个就是我们说,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犯罪?阿德勒说,犯罪是来自于努力的失败。就是在罪犯所有的行为和态度中都显示出他努力追求优越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将他区别开来的不是他在这个方向上努力,而是他的努力所采取的方向。

一旦我们看到他采取这个方向,是因为他不了解社会生活的需求,不关心同伴,我们就会发现,他的行为相当不明智。你知道一个人为什么要当小偷?是因为他根本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赚到比这更多的钱,一个小偷能赚多少钱,哪天万一被抓呢?风险又高。所以这其实是一份非常低劣的工作。

但是为什么这个孩子早早地跑去学偷东西了呢?因为在这个孩子性格还没有养成,还没有能力的时候,他就已经极度地渴望获得优越感,他就已经想要超越那个自卑了。他小时候自卑情结特别严重,所以他又不会打工,他又没有知识又没有文化,又上不了学,那么捷径就是去偷东西。所以犯罪都是来自于找捷径,来自于无助,总是以个人的方式追求优越感,他所追求的对别人没有任何贡献,他不具有合作性。

那有人说你说罪犯都不具有合作的能力,我看《速度与激情》那不是挺合作的吗,那几个人那么合作?你发现所有的犯罪集团的合作都只限于小范围,你没发现那个范·迪塞尔永远都在强调说family,我们是一个家人。他只重视我身边的这几个人,他把这几个人视为一个整体,在他们之间会有着充分的配合。但问题是他跟整个世界是断开的,他对于整个世界来讲是一个危险分子。

犯罪分子一般就这三方面出问题,要么是职业的问题,要么是与他人关系的问题,要么是爱情的问题。

阿德勒说,所有的罪犯都是懦夫,犯罪是对英雄主义的懦弱模仿。英雄高大上,特别棒。他希望成为这样的人,但是他不会,他没有办法,没有人教过他,他内心又特别自卑,又特别希望得到这种荣耀感,所以他懦弱地模仿。

我走一个捷径,我要让这些人害怕我的方法,不是让入侵的敌人害怕我,而是让这些普通人害怕我的方法来找到这种英雄的快感。他们在追求个人优越的虚构目标,一种失败的尝试。我们知道他们是懦夫,如果他们认为我们知道这一点的话,他们会非常吃惊。

这很有意思,我不是有朋友是警察嘛,他们说审犯人的时候尤其是那种恶性犯罪分子的时候,警察的气势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认为这个人真的内心无比强大所以才做犯罪分子,那你审讯经常突破不了这个口,但如果你能够指出来他的懦弱的地方,这个人可能很快就撂了。

这就是心理学,我们必须打破这种对犯罪的勇气和聪明的通常判断,但是我们在什么地方打破呢?我们必须得让孩子知道说那个不叫作勇气。犯罪,能够抢东西,能够偷东西,敢于替兄弟们坐牢,敢砍人,这都不叫作勇气。这都不叫作聪明,没有被抓到这不叫聪明。

很多犯罪分子直到被抓到,去死刑的那一刻,他所懊悔的事情都是我当时如果没听那个人的话就好了,我当时如果没有那么上当就好了。他始终认为是自己不小心才被抓到的,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人生的错误是发端于整个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方向。你做再聪明的努力都是错的,因为你所做的事与这个社会无关甚至有害,你只为自己考虑。

所以怎么去打破人们对这种东西的追求呢?这个地方是在家里、学校里以及管教所进行。就是如果能够在家里和学校里就把这件事进行过了,这个人可能就不需要进管教所。如果能在管教所里边把它解决了,他可能就不会再进监狱了,如果在监狱里边解决了,他可能就不会再回来或者走上更严重的暴力犯罪(的路)了。

学校和家里边我们前面讲过了,那么在管教所里边应该怎么做呢?阿德勒说,应该想办法教会他们合作,教会他们谋生的手段,教会他们为这个社会作出贡献的感觉。就这些犯罪分子可能从小到大都没有体会过为这个社会作出贡献以后所获得那种回报的感觉,这种感觉是非常陌生的。所以他说面对生活问题没有人一定会失败,罪犯选择了错误的方法,我们必须向他指出他在哪里采用了错误的方法以及为什么选择了他们。我们必须训练他有勇气对别人感兴趣,你注意这句话,叫作有勇气对别人感兴趣。

这些人在童年的时候,肯定对他们的妈妈感过兴趣,对他们的爸爸,对爷爷奶奶,对他们的第一任老师感过兴趣。但是他们受到了伤害,他的爸爸妈妈抛弃了他,他的老师揍他,他老是排名然后挖苦他,使得他丧失了对别人感兴趣的勇气而不敢去和别人合作。如果我们完全认识到罪犯是懦弱的、没有勇气的,那么我会认为最强有力的自我辩白会远离罪犯。没有哪个孩子会在未来去选择训练自己犯罪,我想说这种合作能力必须受到训练,他是否来自遗传根本不是问题。

人们有一种寻求合作的潜力,这种潜力应当被视作是天生的。就是包括那些犯罪分子在内,他也是希望能够通过合作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种是天生的东西,因为这是作为一个人的三大联结。

阿德勒博士不但是能够让犯人回归,这里边有一个非常震撼的案例,是他让一个疯子逐渐地回归过来。那些真的疯了的人,是怎么回事?他说有一个女孩,她总认为自己是条狗,她就满地爬、吐口水、学狗叫,这就彻底疯了。精神病院里的人对付这个女孩的办法就是打针、吃药、关禁闭、电她。这个女孩根本不为所动,就天天咬人、天天乱叫。

后来这个阿德勒博士看到这个案例,说这个人是与同伴分离的问题太严重了,什么叫作与同伴分离的问题。就是她没有一个同伴,她觉得太孤独了,周围的一切都不是同伴。所以当一个人与同伴分离的问题变得严重的时候,他没有跟同伴产生联结的时候,会出现什么问题呢?各种精神疾病肯定是从那儿来的,甚至包括阳痿和早泄这样的生理疾病,也是来自于心理上与同伴分离所导致的结果,最严重的是会发疯。

所以阿德勒博士说我来治疗她,他的办法就是坐在这个女孩旁边,跟这个女孩说话。这女孩子不理他,然后乱叫,还在地上吃东西这样。阿德勒是就不阻止她,没关系,就是跟她讲话,就是把她当作一个人,跟她慢慢地讲话。讲了整整三天,这个女孩动手打了阿德勒博士,就是挠他,打他,幸好,她打他也不会有特别严重的伤害。

阿德勒博士不批评,不说什么,就让她打,自己稍微躲一躲,就是别把脸抠破了。打了一会儿,这个女的发现打他没用,为什么?打他没有反抗。后来这个女的就拿手去把玻璃砸碎了,把那个玻璃窗自己用手砸碎,砸碎后手上全部都是血。这是惹大祸,这个在精神病院里边一般来讲就应该被拉去,然后关禁闭。阿德勒博士非常温柔地把她拉下来,没有任何的批评,给她包扎伤口,清洗伤口,这样温柔地跟她说话。

后来过了几天,这个女孩开始跟阿德勒博士讲话,慢慢地走上康复之路。最终这个女孩恢复了完全的正常,就是成为了一个正常人。后来有一天,阿德勒在大街上遇到这个女孩了,说你在这儿,说怎么样?还寒暄了一段,聊得不错。后来阿德勒博士说,我要去你之前的那个收容所,你愿不愿意跟我一块儿去,回到那儿看看?这个女孩说行,跟你去,然后这女孩跟着阿德勒博士回到了之前的那个收容所,还见到了之前治疗过她的医生。

然后阿德勒博士去办别的事了,留下他们两个人单独谈话,谈完话以后回来,他就问这个医生说怎么样,你觉得她的治疗效果怎么样?这个医生说这人完全正常,这人压根没病,她之前不会是装的吧?这个医生说,但是有一点,很明显她不喜欢我。

就这个医生能够感受到那个女孩好了以后也不喜欢他。阿德勒博士就讲说,如果你真的想要治疗一个人的心理疾病,你必须得知道他这个心理疾病的根源在哪里。就当他的根源是没有跟他人建立联结,她跟同伴之间彻底分离的时候,你就要想办法把这个联结对接上。甚至抑郁症的患者他怎么治呢?他对治疗抑郁症患者有一条最基本的原理,就是不要做任何你不想做的事。

你比如说我们会鼓励抑郁症的患者说,走,看电影看电影,咱们一块儿看电影,必须去,必须去。这人说不去,不去。咱们这些业余的人就会说,唉呀,大家都在这儿,你看你一块儿去吧,好不容易陪你一次。你越这样要求,他说你得走出来,你得怎么怎么样,他的病情会加重。只要跟着他就好了,因为抑郁症患者如果重度的话,他有自杀的可能,只要跟着他就好。

他说我去看电影了,好,跟着他。走到半路,他说不想看了,回来,不想看就不看,回来。没关系,不用责怪他。这时候他才能够慢慢地去找到跟同伴之间的联结,找到这种联结,才能够解决精神的问题,所以相当精彩。

从职业的角度讲,跟自卑也会有关系。这里边有一段我觉得很有意思的,就是他说有些人无论选择什么职业都不会满意,因为他们所要的不是一种职业而是对优越感的轻易保障。他们不想面对生活问题,因为他们觉得生活给他们带来的问题,这根本就不公平。这些人都是受宠的孩子,想得到别人的支持。

有一句话我觉得讲得特别好,就是如果你不会游泳的话,怎么换游泳池都没用,就这个道理。就是如果你根本没有从根上正确地认识职业是要为这个社会创造价值的话,你只是把职业当做给你带来优越感的一个屏障——就是你希望自己能够付出很少的努力,但是能够得到一个巨大的回报,这时候所有的职业都会令你觉得沮丧。这就是为什么大量的人在职业上一直找不到快乐的原因。

还有一种,职业有时可以用来逃避,用来作为逃避社会和爱情问题的借口。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经常用忙碌的活动作为摆脱爱情和婚姻问题的方法。我们有时会发现,它被当做失败的借口,一个人疯狂地致力于他的事业并认为我没有时间花在婚姻上,因此我不应该对它的不美满负责。你看多深刻,就是他会发现在职业问题上,如果你没有处理好自卑和超越的关系,也会出现这种状况。

那么在最后阿德勒博士说,这个世界原本没有人规定一夫一妻,在最早可能都是比较混乱,还有很多国家是一夫多妻制的。但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文化的进化以后,发现一夫一妻制是最佳的保障。一夫一妻制是双方平等对话,让双方互不亏欠,双方都能够感受到自己和他人的联结的一种最好的方法。如果在古代说,一个男人有好几个妻子,那么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个家里边有一个绝对的权威,有一个中心。这时候会导致孩子、妻子和丈夫的心理都会产生扭曲。

所以最有效的方法是拥护我们的一夫一妻制,在家里边对你的配偶保持足够的爱和联结,这个婚姻才可能会变得更加美满。这个跟我们之前讲的《亲密关系》也是有联系的,所以整本书讲完,我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么几个关键词。

第一个叫合作,你现在知道合作多么重要了。就是当你没有合作能力的时候,你说我不需要跟别人合作,我自己写书就行了,我自己当个作家就行了。你自己当个作家,你真的不需要经纪人的合作吗?你真的不需要版权方的合作吗?

第二个词平等,就是在生活当中,父亲和儿子之间是可以平等的,老师和学生是可以平等的,狱警和犯人之间是可以平等的,配偶之间更是平等的。

第三个叫联结,就是我们最常出现的就这几个词。当你能够把合作、平等和联结做好,你才能够完成自身自卑的完美超越,把你的自卑真的变成你进步的动力,而不要让它成为了你心灵扭曲的来源。

这本书再怎么样强调它的重要性我觉得都不为过,所以这两本都可以挑,如果你愿意读学术味浓一点的话,那你读这本。如果你愿意读更流畅一点的话呢,就读这本。

来自樊登读书

 

发表评论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