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 次浏览

《捉弄人的大脑》-樊登讲书

读完本文约需31分钟,看清世界,先看清大脑。

各位好,今天我们讲一本薄薄的小书,叫作《捉弄人的大脑》。为什么要讲这本书呢?因为我平常总跟很多家长讲:“你们不要只管孩子的行为,你们要了解他的大脑。”然后很多家长留言说:“我们只能看见孩子的行为,我们看不到孩子的大脑。”所以,我意识到我需要找一本很简单的关于大脑的书。

这本书的难得之处在于,它在脑科学和社会心理学范畴中,把大脑欺骗我们的所有方式浓缩在了一块儿,一共总结出了8到10个不同的欺骗点。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太过自信?举个例子,一位在公司里特别自信的管理者,整天批评员工,那我们都不喜欢这样的领导。他为什么这么自信呢?因为他过于相信自己的大脑所得出的结论,他不知道自己的大脑会做出很多错误的决策,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大脑会得出很多奇奇怪怪的结论。一位在家里对孩子特别凶的家长,不好好对孩子说话,也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是权威,并特别相信自己大脑得出的结论。

我读完这本书之后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我们不能太相信自己的大脑。这可能就是中国人常常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的原因。所谓的谦虚不在于不自信,而是对自己大脑得出的结论保留一份批判精神——“这件事真是这样吗?不一定,我需要多方求证。”这时候,一个人才能够真正实现谦虚、包容、接纳、宽容,这些品质都是从这儿来的。

接下来,我们“走入”自己的大脑。我们平常会相信什么?比如说相信视觉,“眼见为实”,相信听觉和触觉。其实我们的感官只是接收器而已,真正处理我们接收到的信息的,是我们的大脑。大脑决定了我们看到什么。大家有没有见过双稳态图像?什么是双稳态图像呢?网络上很流行,比如说,“这个人到底是进门还是出门?”“这个人到底是上台阶还是下台阶?”“这个人是站在楼上还是站在楼下?”“这个人到底是一个少女还是一个老太太?”

双稳态图示例

当大脑没有下结论的时候,你会觉得两个答案都对。但是,一旦你看到图里的是一个老太太,你就再怎么看她,她都是个老太太了。这叫作双稳态结构。双稳态就是两种情况都可能存在,这个图像可以从两种角度解读,但是最终我们的大脑会选择一个结果。一旦我们的大脑帮我们做了选择,那就意味着你再看它,它就是你选的那个样子。所以大脑为我们做的事情是减少模糊性,让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判断保持流畅和完美。

有人找到魔术师去了解他们的魔术手法,结果发现,魔术师的技巧更多地不是靠快——你不要以为是你没有看到魔术师把东西变到哪儿去了。事实上,魔术师的手法根本不快。比如观众完全可以看到他把手里的球藏在了哪个地方。但是,由于他藏的这个动作跟观众的想象完全相反,所以观众在认知上不认为球被藏在了那儿,相反,他们认为球被放在了碗里。很多魔术师自己也觉得很奇怪,觉得自己的魔术表演明明都已经穿帮了。虽然他在观众面前表现得不够好,但是观众的大脑会骗自己。观众不会按照自己眼睛所看到的事实来得出结论,而是按照大脑的惯性来形成一个连贯的想象。这就是大脑为我们所做的工作——减少模糊性,增加确定性,让我们的世界更加平滑。

有一个词非常好,叫作“自动脑补”。你知道这个词有多可怕吗?比如在生活当中,当你给一个朋友打电话,打了三次以后,他都没有接,你可能就会脑补出一个“他不喜欢你”的画面。这个“他不喜欢你”的画面其实是你想象出来的,但你会觉得很生气,觉得今天打电话给他,他是故意不接的。因为我们自动脑补得太多了。包括我们在网上看到了一条新闻,你可能只是看到了一个标题,但是你会自动脑补出整个新闻过程,并跟着别人一块儿口诛笔伐,然后就开始骂“人渣”,等等。网络上的戾气和暴力是怎么来的?很多是来自我们大脑的自动脑补。因为大脑的责任就是填补空白。

而自动脑补的东西来自哪儿呢?基本上都是来自你过去的经验。所以,你以为你在评价一个公众人物,其实你是在评价你自己。当你在评价一个公众人物的时候,你评价的是自己过往的经验,你的经验决定着你是怎么看待他人的。这就是我们大脑的基本工作原理。

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来看看大脑是怎么欺骗我们的。第一招叫讲故事,大脑喜欢给我们讲故事。比如说有一种病,叫作虚构症,什么叫虚构症呢?有的人会得视觉失认症,也就是他的视网膜是正常的,但是大脑皮层发生了病变。患视觉失认症的人并不多,全世界就几十个人,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正是这种罕见的疾病,向我们揭示了大脑的运作方式。当一个人得了视觉失认症以后,他经常会撞到墙。因为他看不见,他是盲的,所以他会撞到墙,总是撞得浑身青一块、紫一块。大家说他失明了,看不见,他说自己能看见,而且看得很清楚。然后别人问他,如果看得很清楚,那为什么还会撞墙呢?他说自己是在玩一个游戏,是不小心撞到的。这些失认症的患者都不会认为自己是真的看不到。这是虚构症当中的一种情况。

除了虚构症之外,大脑还会重建记忆,这个太震撼了。我们看电视剧、电影,里面经常会说“这是目击证人,这件事有三个目击证人,看你怎么辩驳”。1992年以后,一群学者开始用DNA的手段(有了DNA以后查案可以查得更准确,因为这是铁证)来为很多曾经被目击证人证明的案子翻案。他们在随后的25年的里,推翻了75%的判决。

有意思的是,作者提到,你早上起来坐公交车去上班时,不可能记住车里每个人的穿着。车上的这些人,在你看来可能就是模糊的一团。但是当有人问你“今天早上你在公交车里见到些什么人”的时候,你就开始回忆:“这边有个人穿红衣服,那边有个人穿蓝衣服,那边的男人有络腮胡子。”这其实是你大脑的想象,相当于绘图。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是心不在焉的,但是我们在后期会回忆,而这个回忆就叫作“添油加醋”,我们会在其中加入很多自己的想象。所以,大家对自己的记忆不要太自信,人的记忆力是非常差的,绝大多数的记忆是被美化过的。要想证明这件事,方法很简单,你找一位20年前的老朋友一块儿回忆一下,你们当年干过些什么事,这时你就会发现,没法讨论。因为每当他说出一件事,你会觉得:“有吗?没有吧,根本没发生过。”大家的记忆有可能是不同的。

大脑讲故事的第三个手法叫作事后解释,也就是人们即使做错了事,也会自圆其说。心理学家准备了一张黄头发美女的照片和一张黑头发美女的照片,这区别够明显吧。然后他们把两张照片给一群人看,让他们挑选出自己觉得好看的那张照片。人们挑出照片以后,过了一会儿,实验者再拿一张错的照片给他们。比如说,你之前喜欢那张黄头发美女的照片,那么我现在给你一张黑头发美女的照片,然后直接问你,“你为什么喜欢这张照片?”实际上他刚才没有选择这张图片,他选的是那张黄头发美女的照片。但当被询问为什么喜欢这张照片时,这个人就开始讲:“我觉得她的下巴特别好看,眼神很清澈。”他会找出很多能证明自己喜欢这张照片的理由。在参加实验的人当中,74%的人没有发现照片被换掉,并且自圆其说,讲出了自己喜欢这张照片的原因。我们的大脑就是这样,它要追求平滑和连贯性。这是大脑欺骗我们的第一个方法——讲故事。

大脑欺骗我们的第二个方法叫推测。这来自丹尼尔·卡尼曼写的那本书——《思考,快与慢》,书中提到系统1和系统2。比如,你坐在这里,一个人突然过来跟你握手,你的反应是什么呢?你会不会无动于衷地问:“你是谁,为什么要和我握手?”我们一般不会这样,我们会先说“你好”,握手,再去做判断。握手的动作是怎么来的呢?它并不经过大脑,这个动作的发生是“启发式”的。启发式也就是习惯,我们的大脑习惯于节省脑力,因为节省脑力就是节省热量,在原始社会,节省热量意味着节省生命。因为在原始社会中要获得一点儿热量并不容易,而大脑耗能又特别大,所以能够节省脑力就尽量节省脑力。大脑往往会走神经通路最粗的那条线,那就是平常习惯怎么做我就怎么做,这个叫作启发式。

丹尼尔·卡尼曼在研究认知偏见时,提出了系统1和系统2的概念,他认为系统1的决策直观且快速,系统2富有逻辑,耗时耗力。但是后来也有人对丹尼尔·卡尼曼的观点提出了反驳,我觉得这也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他们认为丹尼尔·卡尼曼的谬误是什么呢?叫作二元推理谬误。什么叫二元推理谬误?就是他把人脑这么复杂的一个东西,简化为了两个系统,这是不对的。而且有时候,我们通过系统2所做的很多计算和事情,效果往往不如通过系统1所做的。你也要知道,这件事有利有弊。从坏的方面讲,我们可能做了很多惯性使然的事,根本没有经过大脑的认真思考。但这是我们的原始本能,这种原始本能在什么时候最有效呢?生死攸关的时候。

我曾经拜访过一位探险家李栓科,他在南极、北极都生活过,经常会不小心掉到冰窟窿里。我就问他,在南极生活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说凭本能做事。就是当你听到冰面裂开的时候,不用问自己应该往哪儿跑,你就凭着本能跑,基本上是对的。因为在那一刻,任何计算都是来不及的,只能够靠本能去判断如何活命。他就是这样活下来的。这是关于推测的部分,这部分我们不再详细讲解,大家可以去听我讲过的《思考,快与慢》,听完以后,你就知道我们有特别多的认知偏见。

接下来的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作者介绍了压力对大脑的改变。你们知道吗?压力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人类的大脑是在什么时候发育起来的呢?在原始社会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发育了。假设,当一匹斑马遇到了狮子,你觉得它有没有产生压力?一定有很大的压力。那如果这匹斑马没有产生压力呢?那它就会被吃掉。它一定是因为产生了压力,才活了下来,能够存活到今天的斑马都是会产生压力的。而一头狮子若要抓捕一匹斑马,它也是会有压力的,所以一定是能产生压力的狮子才会活下来。

那如果我们是原始人,正在树林里高兴地采摘果实,突然听到旁边哗啦哗啦一阵响,请问你应该怎么办?跑。好,那你能活下来。如果你是一个不会产生压力的原始人,即使周围风吹草动,没有压力就不跑,那你的基因可能就没法传下来,没法活到今天。因此能够活到今天的人,其基因对压力是很敏感的,也就是说有了风吹草动,我们一定会有反应的。正是这种基因使我们能够活得下来。

作为动物,我们有四种最基础的本能:第一个是吃,第二个是繁殖,第三个是跑,第四个是战斗。这是我们作为动物的四种原始的本能。既然压力是个好东西,能帮助我们快速反应、追捕食物、逃避危险,帮助我们活到了今天,那为什么今天很多人一说到压力,就感到头疼,觉得压力很糟糕呢?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今天面对的压力是无穷无尽的,这是很可怕的。比如说一个小孩子每天被父母唠叨,表面看起来并不可怕,又不是被老虎追咬,但这种每天的唠叨,每天告诉孩子“你要完蛋了,你将来找不着工作,现在竞争好激烈,你这个样子下去怎么办”,会让这个孩子感觉周围有一只“老虎”。但是这只“老虎”不出来咬他,一直在他身边转、转、转,就相当于他被这只“老虎”威胁了好几年。这种情况下,他的神经系统就很容易崩溃。

为什么人们的心理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的压力是贫穷、巨大的工作量、紧急的截止日期、不讲理的老板、唠叨的父母……而这些压力不会因为你“抓到了一匹斑马”就结束。我们头脑当中的压力之所以会导致我们患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就是因为我们人为制造了大量的压力。人为制造的压力是无法解决的,了解这一点很重要。

我读完这本书之后发了一条朋友圈,告诉大家:第一,不要人为地给孩子制造压力;第二,不要人为地给员工制造压力;第三,不要人为地给自己制造压力。这为什么很重要?就算你不给孩子制造人为压力,孩子也会面临大量的压力。就像斑马是要跑的,对于孩子来讲,考试、打球、参加社交活动、参加比赛,这都是正常的压力。对于员工来讲,工作、挣钱、寻求解决方案,这都是正常的压力。这些正常的压力会让他们身心健康,能力得到锻炼,压力得到释放,获得成就感,感到开心。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斥的是莫名其妙的长期的担忧、恐吓、威胁,家长始终害怕孩子放松,领导始终害怕员工放松,我们始终害怕自己放松。这种压力一旦出现,它会弥散性地长期存在于头脑当中,以至于你的前额叶皮质得不到休息和放松,你的交感神经会始终处在兴奋当中,没法调动副交感神经,让大脑歇一口气。

我们在遇到重大压力的时候,为什么会吃不下饭?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听说家里人生病了、出事了,胃口一秒钟之内就关闭了,吃不下饭,为什么呢?如果你是那匹斑马,你正在这儿开心地吃东西,那边出现一头狮子,你还吃吗?肯定赶紧不吃了,大脑会让你立刻停掉所有其他动作,赶紧跑路。所以当压力来临的时候,大脑给我们的指令往往是战斗或者逃跑,这其实也是大脑欺骗我们的方法。我们并不是生活在非洲草原上,但是大脑会让我们像在非洲草原打仗一样紧张。这就是如今我们的大脑经常因为压力而受到损伤的重要原因。

接下来这部分内容,叫作对确定性的追求。大脑特别喜欢确定性,不喜欢麻烦,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麻烦会消耗能量,所以大脑就喜欢确定性,确定下来就不再改了。咱们随便挑一个容易引起争论的话题,不深入讨论,我不表明立场,只是挑一个话题。现在有很多话题,我们跟朋友是不能讨论的,一讨论就“友尽”,就没法做朋友了。比如说转基因食品,假如你是一个反对转基因食品的人,那么结果最有可能是什么呢?就是你看到任何支持转基因食品的人,就会屏蔽、拉黑,觉得这个人是“洗地”(本义是用水以及去污用品清洗地面。在网络上引申为替别人,尤指做坏事的人处理后续收尾工作)的。假如你是一个支持转基因食品的人呢?你看到所有质疑转基因食品的人,你会说这个人没文化、瞎说,这人怎么怎么样。

随着你屏蔽的相关内容越来越多,就会形成一个信息茧房。信息茧房就是你把自己裹起来了,只会遇到和你观点一样的人,而跟你观点不一样的人都被你拉黑了。你只跟喜欢的人在一起,所以你越来越觉得自己正确。这就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喜欢追求确定性,一旦我们认定一件事情,我们就会不断地强化它。

接下来,就进入社会心理学的部分了。我一直说,一个好的领导或者一个好的家长,一定要懂脑科学和社会心理学,不懂的话,你就不知道怎么跟他人互动。我们来谈谈认知失调。我们已经讲过很多次认知失调,在很多本书里都讲过。但是拜托大家有点耐心,这么重要的东西,多讲几次也是应该的,也有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听。

认知失调的发现者名叫费斯汀格,他从我们人体的内稳态开始讲起。各位知道什么叫内稳态吗?你有没有发现,人在跑马拉松的时候很少会尿急,为什么呢?首先,出汗会减少膀胱的水分储备,它能让你的内部保持稳定,到最后,连口腔里分泌的口水都会减少。因为这能减少你喝水的压力,这就是我们的身体维持内稳态的一个方法,它会让我们在生物层面维持内稳态。实际上我们的内心也会追求内稳态,也就是一切都得自圆其说。如果一个东西不能够自圆其说,我们就会发生认知失调,会觉得不舒服。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拉封丹寓言中吃不到葡萄的狐狸的故事,当狐狸吃不到葡萄的时候,它内心的内稳态被打破了。它特别想吃葡萄,但是吃不到,好难受,内稳态被打破了,怎么办呢?两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方法是努力吃到葡萄,但它做不到;另外一种方法是,它不吃了,说葡萄是酸的。你看,当它说那葡萄酸的时候,虽然还是没有吃到葡萄,但它心里舒服了,内心回归到了内稳态。这就是所谓的认知失调。

费斯汀格发现这个现象之后,更是豁出命地去做相关的心理研究。他作为一个教授,潜入了一个邪教组织里边。那个邪教组织的人宣称他们跟外星人有联络,这个地球马上就要毁灭了,捐款的人们可以和他们一块儿离开地球,只有这些相信他们的人可以得救。费斯汀格就在这个邪教组织里边做卧底,他想等到那天,地球没有毁灭,这些人会怎么办?到了那天,地球没有毁灭,这个教主会怎么说呢?费斯汀格想不出来,就一直等到那天晚上。

所有人等着地球大毁灭,结果地球没有毁灭,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他原以为这位教主要绷不住了,没想到教主出来说,由于你们如此诚心,感动了外星人,外星人决定赦免整个地球。大家接着鼓掌,接着跳舞,接着欢庆。所以,即使这种不靠谱的预言失败了,也能够撑得下去,因为人们认知失调后的内心需要平衡,也就是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相信你,我希望继续相信你。如果你让我失望了,我就一定要找到一个你没让我失望的理由,来弥补这个认知失调。

于是费斯汀格开始认真研究认知失调,他做了一个实验,找来了几个人干一件非常无聊的事。我们在《人性实验》那本书里边也讲过,很有意思。这本书上写的是,让他们绕着桌子转,转很多圈,就是很无聊地绕桌子转。转完了以后,跟他们说门口还有几个候选人,你们出去向他们介绍一下这份工作。两个组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中一组人会拿到1美元,作为他们的报酬,另一组人拿到20美元。你们猜,怎么着?凡是拿20美元的这组人,都说没意思,太没意思了,绕桌子转没意思。而拿1美元的那组人,说自己觉得还是很有意思的,很有意义,很好玩。为什么?没有人规定他要这样说话,为什么这些没有拿到更多钱的人,反而会更加维护这个游戏呢?各位理解吗?就是因为认知失调。

那些拿到20美元的人,做这个任务是为了拿这20美元,有一个很强的外部诱因,这个很强的外部诱因不会引起认知失调。因为赚这20美元,所以自己转了一下午,这很正常,所以他就能够接受这个任务是无聊的。但是那些只拿了1美元的人,在里边傻呵呵地转了一下午,这让他心里很不舒服。他会疑惑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所以他需要想办法让自己的内心保持内稳态,回到平衡。怎么回到平衡呢?他告诉自己这件事是有意义的,这件事很有趣。

为什么我在讲各种事情的时候,经常会提到认知失调,各位知道原因吗?这本书给了我答案,因为它跟每一件事都有关,认知失调跟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有关。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是认知失调导致的。比如,很多家长喜欢逼孩子学习,当你用过度的奖励、过度的威胁、过度的控制来要求一个孩子学习的时候,他不会产生任何内在动力。内在动力是怎么来的呢?我没有要求你学习,学习是你自己的事,你爱学不学。然后这个孩子反而可能就学到了,觉得学习蛮有意思。所以你会发现那些真的爱学习的孩子,就是自己爱学习,觉得学习很有意思,觉得做出一道题很好玩。当外部动机极其充分的时候,人们是没有空间产生内部动机的。而只有外部动机减弱或者消失时,一个人才有可能产生内部动机。

书里还提到了富兰克林效应。什么叫富兰克林效应呢?当年的美国政坛上,富兰克林有一个对手,这个对手跟他的关系不好,总是攻击他。后来富兰克林想,怎么能够修复跟他的关系呢?他知道对方是藏书家,家里有很多珍藏版的书,于是就写了一封信给他,说:“我想读你们家的一些书,希望能够借来一阅。”富兰克林向自己的政敌借一些自己特别喜欢的书,然后他就等对方的回应。后来,那个人也有君子之风,就把书借给了富兰克林。在这之后,那个人就开始到处说富兰克林的好话。为什么?因为他认知失调了:“富兰克林是我的敌人,但是我为什么要借书给他?既然我把书借给他,那恐怕这个人不那么坏。”否则的话,他内心会很纠结。这就是认知失调导致的。这个方法后来被很多人使用。

所以如果希望别人喜欢你,最有效的方法是麻烦他。当他答应了你一件小事,他就相当于在你这儿投资了。反过来想,不要随便答应别人小事。答应别人小事就很容易被别人控制。我现在就经常毫无情面地拒绝别人。别人问樊老师能不能干什么干什么,我说不行,免得自己陷入富兰克林效应。这个是认知失调。

在这一章里,作者还专门讲到了人们被过度的严密性蒙蔽。你们有没有听过各种打着脑科学幌子的测试,比如MBTI人格,通过测试来判定你是什么人格。我一般不太提人家的名字,因为这容易让人家不高兴,但这个作者点名批评了,他说像MBTI这种测试是不可靠的。为什么?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测试,结果会不一样,或者一个人在同一阶段、不同的地方测试,结果也会不一样。你怎么能够说它是可靠的呢?这些东西之所以会流行,是因为巴纳姆效应(又称福勒效应)。巴纳姆效应是什么呢?就是算命先生永远能够说中你的内心。我念一下这些话,你看看是不是像在说你。

1.你需要被爱和被欣赏。

2.你倾向于自我批评。

3.你有相当大的潜力,但还没有充分利用它。

4.你的性格中有一些弱点,你通常知道如何弥补它们。

5.表面上你严于律己,自控力强,但实际上你充满焦虑,不太自信。

6.有时你会认真地问自己是否做出了正确决定或做了对的事情。

7.你喜欢一定程度的变化和多样性,不喜欢约束和限制。

8.你以思想独立为荣,在没有证据支持的情况下不会接受别人的意见。

9.你认为太容易向别人暴露自己是不明智的。

10.有时你外向、健谈、善于交际,而有时你内向、谨慎、保守。

(现场观众点头)

11.你的一些愿望往往很不切实际。

12.在生活中,你追求宁静。

你看,大家都点头了。这就是算命先生的方法,他讲的话全是模棱两可的,全是一些人们的共性。一说这个,竟然很多人说“好准,怎么会这么准”。什么叫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是一个知名的马戏团经纪人,整天靠“骗人”为生,时常通过一些奇奇怪怪的表演来招徕生意。巴纳姆效应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每秒钟都会诞生很多被骗的人,因为人的大脑太简单,人的大脑喜欢证实,而不喜欢证伪。当我念刚才那些话的时候,你会觉得“对,我确实就这样”。但是证伪是很难的一件事。

我上次遇到一个朋友,他说他认识一个大师,我问他为什么相信这个大师,他说这个大师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戳中了他,他当时站在那儿动不了了,因为大师太懂他了。我问他说了什么。他说:“虽然我当时表面很光鲜,在那儿跟他聊天,他说,只有你自己知道吃过什么苦。当时,我的眼泪就流下来了,我觉得他太懂我了。”我说这句话好像用在谁身上都行,任何一个超过12岁的人,几乎都能中招——只有你知道自己吃过什么苦。甚至还可以更夸张,说“你是我见过吃苦最多的人”。比如说,这个人的人生很幸福,觉得自己没吃太多苦。你可以说:“你不知道而已,其实你的内心很苦。”所以,你就知道我们多容易被骗了。我们要小心,远离巴纳姆效应。当然,这很难,真正的批判性思维是非常难建立的。

接下来,大脑欺骗我们的方法是归因。如果粗略地把地球上的人进行分类的话,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往自己身上归因的,一种是往上天归因的。有一种人,发生任何事都会认为说,是我的问题,是我没做好,人定胜天,我们自己应该怎么怎么做。另外一种人说,都是缘分,都是老天给的机会。这两种归因方式决定了我们内在的控制点,即决定了你的内在的控制点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哪个好呢?其实各有利弊。

假如一个人的控制点是内部的,那么这个人会承担更多责任,他会认为,我要努力学习,我要努力工作,我要拯救地球……你看,他会就有责任感。但是如果一个人过度地向内部归因会怎么样呢?做什么事都认为是自己的问题的话,容易焦虑、抑郁。老板把你开除了,你失业了,这事能全部归因在自己身上吗?不能。但是如果你一直是一个在内部归因的人,你就会内疚和自我贬低,然后痛苦、愤恨,觉得都是自己没做好。

外部归因的好处是什么呢?豁达。遇到什么事都认为是缘分,都是老天的事,很豁达。但是如果一个人一直是外部归因呢?这个人可能会习得性无助。什么叫习得性无助?我们讲过一本书,叫《幸福的方法》,里边专门讲过习得性无助。书里讲的是拿小狗做实验,如果一只小狗整天被电击,没有任何解救方案的话,以后你再准备电击它,它都不会跑,因为它会觉得反正每天都要被电。即使没有笼子了,它也不跑。这就是习得性无助。所以,如果一个人认为,所有的事都是老天安排的,所有的事都没办法,是注定的,他就会什么都不做,完全躺平。

这两者应该结合一下,该往自己身上归因的,要做一些努力;该放手的,允许上天做决定的,允许它超出你的掌控。我觉得最好的表达,就是“尽人事而听天命”。这句话不消极,尽人事也是要你努力,在“因”上努力了以后,“果”上就可以随缘,这时候你的心理会比较健康。但是如果我们不了解自己的归因方式,大脑就会欺骗我们,我们或是过度地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或是会推卸更多的责任,这都是大脑欺骗我们的方式。

接下来这部分叫知识错觉。我们讲过一本书,叫《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就是专门讲这个的。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达克效应。越愚蠢的人,越不知道自己的愚蠢。书里讲,1995年有一个人想抢银行,他担心抢银行,怕被摄像头拍到,怎么办呢?曾经有人教他用柠檬汁可以制作隐形墨水,他认为把柠檬汁糊在脸上,别人就看不见自己了。他就脸上糊了柠檬汁去抢银行了,后来被警察抓了。戴维·邓宁教授看到这个案例,觉得很有意思,就开始研究这个现象。后来,他和他的学生贾斯汀·克鲁格研究出了邓宁-克鲁格效应,也被称作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就告诉我们,无论你说什么离谱的事,这个世界上都有人相信,而且还不少。人们的认知差距是巨大的。这本书里有一张图,可以看到,一个人首先会经历一次信心的高峰,尤其是青少年时期,“人不轻狂枉少年”,年轻的时候人容易自信,这叫作自信的高峰。在经历了社会的“毒打”以后,人就开始反思,跌入绝望的低谷,认识到自己是不行的,然后再开始慢慢读书、学习,这叫开悟之坡。这就是我们认知改变的过程。很多人没有爬到信心的高峰,也有人跌下去以后就起不来了。所以在认知这件事情上,人很难对自己做出客观的自我评价。

邓宁-克鲁格效应

有一本书叫《彼得原理》,这本书我没讲过,它讲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告诉你,在任何组织当中,一个人最终会被提拔到其能力无法胜任的岗位上。因为他能力很强,所以被提拔,但是也因为他总是被提拔,最终他会被提拔到一个无法胜任的岗位上,这就叫彼得原理。为什么大公司的效率会变得越来越低,是因为大公司当中的彼得原理会出现得越来越多。这是认知问题的一端。

另外一端是什么呢?另外一端是冒充者综合征,就是这个人能力其实是够的,但是他认为自己是冒充的,觉得“我不行,这都是因为别人给面子,都是因为我运气好,我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冒充者综合征在女性中的比例比在男性中要高很多,很多人觉得自己不称职,实际上她是称职的,但是在她内心当中会觉得自己是假装的。

更好笑的是什么呢?英国脱欧的时候,好多英国的网民出来说,我们坚决要求脱欧,我们支持脱欧。然而,当时谷歌搜索里,排在第一位的搜索词是“什么是英国脱欧”,排在第二位的搜索词是“什么是欧盟”。很多人连什么是欧盟、什么是脱欧都不知道,但是他有非常强悍的态度。我们社会现在遇到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我们知道的东西很少,但是我们的信心很足。

还有一个知识错觉的结果,叫简单化陷阱。什么是简单化陷阱呢?就是人们会创造很多“伪深度废话”。这个很有意思,我们的大脑不喜欢那么复杂的东西,比如说我在直播间总跟人推荐,你要读读经济学的书,学一下经济学;你要读读心理学的书;你要把中国历史读一读,或者你要把西方历史读一读。但是他们觉得学习这些东西都太慢、太费劲了,“我听个直播还让我去上门课,我压力太大”。好多人讨厌我的这种建议,因为这种建议麻烦,要学那么多东西。比较容易接受的建议是什么呢?你给我一个方法,给我一句话,就能让我豁然开朗,这样我才觉得你是我的导师。

比如说有一本书叫《秘密》,很多的人来问我,《秘密》这本书怎么样。这本书里边就讲到了《秘密》。《秘密》的核心就是告诉你,这个世界的秘密很简单,就是吸引力法则。吸引力法则是指你要想达成什么事,只要你使劲儿想,这件事就能实现。这个作者认为,这太可笑了,没有任何的道理。

那你说,我相信《秘密》,我相信吸引力法则,我内心健康、阳光难道不好吗?问题在于很多人因为相信《秘密》,都不好好工作了,天天就是信这个。你想想看,如果一个人要印证吸引力法则是对的,一天之内至少能够找出10个证据。很简单,就跟我们讲算命的那个道理是一样的,证实不难。今天我想这件事,后来发生了,我想那件事,后来也发生了,因为你想的事本来就离你的生活很近,这根本不奇怪。但是证伪呢?比如你想挣一百万,你没挣到你怎么不说了呢?也许大师会告诉你,没挣到是因为你不够真诚,你对自己获得一百万这件事不够确信。你一想,好像是不太确信。我觉得怎么能只靠想就挣一百万呢,我还是不够认真,我下次更认真点想。这样下去,人很有可能就废了。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这些东西无伤大雅,这是非常糟糕的东西,是我们要与之斗争的东西。知识错觉使他们相信这些法则具有科学效应。

“我们面临的挑战,与其说是与无知作斗争,不如说是与知识错觉作斗争。从一个知道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的人那里学东西比从一个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的人那里学东西要容易得多。”

还有语境的重要性。语境跟环境有关,当我们考虑一个人的行为,或者考虑这个人所说的话时,一定要在他所处的环境中去考虑,我们不能断章取义地选一句话出来,这样的理解经常是错的。心理学领域中有一个实验,就是说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帮助路边躺倒的人,其实这跟个人的道德修养没有那么大的关系,更多是跟他所处的环境有关,比如说他是不是急着去开会,他是不是有急事,还有周围的人多不多,等等。如果周围只有他一个人,那他施救的可能性会高很多。如果周围有三个人,那他施救的可能性大幅下降。假如有十几个人,那绝大部分人会袖手旁观。这是环境造成的,而不是因为我们经常说的这些人道德沦丧。道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起更大作用的是环境。所以为了改变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我们得知道语境的重要性。

比如说,我们在给自己和他人归因的时候,我们的方法都不一样。我们在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更多地会从意图出发;我们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更多地会从行为出发。比如说对方迟到了,我们就会说他不守信用、不尊重别人的时间。自己迟到了,就会觉得我很努力地赶过来了,只不过今天堵车,我是一个不爱迟到的人。你看,当我们评价自己的时候,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意图,评价别人的时候就会看行为。所以尽量少评价别人,多管管自己的事。

还有环境(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同样是北欧的国家,丹麦的器官捐献者比例只有4.25%,瑞典的器官捐献者比例则有85.9%。这两个国家的居民素质不是都很高吗,为什么器官捐献率会差这么大呢?这就是环境的问题。因为丹麦默认你不是器官捐献者,你要捐的话,你要签字同意,所以捐献比例只有4.25%。而瑞典默认你为器官捐献者,你如果不捐的话要签字,说你不捐,所以不捐的人就少。就是这么简单,跟人品没关系,跟这个地儿的人热不热爱生命没关系,就是受环境影响比较大。

在心理学领域,有个词叫轻推,意思是只要稍微调整一下环境,就会产生很好的效果。比如,你要减肥,减肥的轻推方法是什么呢?先把你们家的碗换小一号,这对于你的减肥很有帮助,这就是轻推。因为人们吃饭时,通常会想吃完放在碗里的食物,所以你就干脆少放点。关于环境的变化,我们讲得最多的一本书叫作《瞬变》,是瞬间改变的意思。《瞬变》那本书就是讲通过轻微改变环境来改变自己的,这是一本很早期的书,希望大家能够翻出来听一听,并不过时。

环境问题还会造成从众效应。比如,很多人在网络上做出的判断并不是自己的判断,而是受到了舆论节奏的影响,所以大家经常讲“带节奏”。“带节奏”这件事非常有效,什么叫“带节奏”呢?绝大部分的受众在看东西的时候,只看标题、不看内容。因为内容看不懂,而且也不愿意看,所以一看标题,就已经得出结论了。而且一旦人得出了结论,内容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去看内容就是为了证明这个标题。

狂热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这个社会最怕的就是狂热。大家狂热地追星,狂热地喜欢一个东西,狂热地关注一个事件。有很多事件根本不值得狂热的关注,只是因为它在这个时间点成了流量密码。所以在流量的时代,从众效应更是明显,大家要冷静。大家听我们讲书,我们甚至都不把用户叫作粉丝,我们讨厌“粉丝”这一说法,我们不需要粉丝。听众是用户,用户意味着人家向你交钱了,你要给对方提供服务,大家谁也不用感谢谁,这是一个对等的商业行为。我们希望这个社会中的人能保持冷静、理智,这样咱们才能够越来越接近一个成熟的社会,而不是一个一呼百应的社会。

前面我们列举了这么多大脑欺骗我们的方法,最后要分享的工具箱是什么呢?第一个工具箱叫作改变元认知,你要改变你的原始认知,也就是你底层的看法。比如说有一个叫维克多的人,他的嫉妒心很重。有一天,他给女朋友打电话,女朋友没有接,他就想,“她肯定是忽视我,她肯定是瞧不起我”。于是再打第二通,第二通又没接,两通都不接,然后他打第三通,越打越气。等到他女朋友看到的时候,他已经打了18通电话,你说害怕不害怕?在打这18通电话的过程当中,他的愤怒在不断累积。实际上这个时候,你能让他不打电话吗?这很难,但是你可以让他试着调整元认知,也就是说,当他的内心中产生嫉妒的想法时,可以质疑一下,“也许她有别的事,不接电话不代表着忽视”。这就是调整我们元认知的一个基本操作。

作者说:“如果你患有心理疾病,如强迫症或社交恐惧症,或者有消极的想法或情绪,面对由此产生的元认知,你需要通过以下三个基本问题去质疑它。

自动想法基于哪些具体要素?

这种想法或情绪是循环和没有结果的吗,它会时不时地把你困在一个恶性循环中吗?

如果朋友与你分享这样的想法,你会给他们什么建议?”

我觉得第三句话特别重要。我们在劝别人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讲道理的,都能想得很明白,但事情到了自己头上,我们就陷在那个错误的元认知中出不来了。

卡尔·萨根(天文学家)在他的著作《魔鬼出没的世界》里,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清单,来帮助我们提神醒脑,也就是在什么情况下,你要质疑自己的大脑。

建议1:警惕人身攻击,即仅根据某人的头衔或地位而对其进行攻击。比如说,他是一个典型的官僚,他是一个“洗地”的,他是一个富二代……这种说法全部都是人身攻击。他就算是一个富二代,他就算是一个官僚,不代表他说的话一定是错的。所以如果你看到一个观点中出现了很多人身攻击,你要警惕他接下来说的话。

建议2:怀疑权威观点。有人会说自己是什么什么专家,曾经做过什么什么事。你曾经做过什么事,你是什么样的专家,只能代表你的过去,并不代表在这件事上你一定对。如果一个人在讲道理的时候过度强调自己的身份,很有可能是心虚的表现。所以,我们不要被他的身份带偏了。

建议3:找出错误类比。比如说,选举法国总统的时候,有一个选举人说:“我不赞成为每家公司制定劳动法,就像我不赞成为每条街道制定公路法一样。”乍一听觉得有点儿道理,实际上,公路法跟劳动法是不能类比的,这两个东西具有完全不同的效力。所以,简单的类比,或者机械类比,是不能够产生说服力的。

建议4:不要感情用事。这个特别重要,就是当你对一个观点感到热泪盈眶时,一定要小心;当你对一个观点感到愤怒时,一定要小心;当你对一个观点感到焦虑、紧张、绝望,一定要小心。因为这些东西在刺激你的情绪。为了在网络上生存,很多人都拼命博流量。博流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撬动情绪,这是在利用人性的弱点。一旦一个人的情绪起来了,什么道理都无法和他讲。他觉得,“我喜欢你就行,你说的这个我就接受”。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当情绪来临的时候,他就很想做一些事情参与一下,甚至花很多钱。但是你要知道,这个时候你是被人利用的,所以要小心情绪。

建议5:选择科学证据而非轶事证据。轶事证据是什么,就是你听说的曾经发生过的某件事。比如说,有一个人说:“战争视频游戏应该被全面禁止,因为有个学生在玩游戏后袭击了他的同学。”你看,这就是一个孤立的事实。因为有过这么一件事,所以战争视频游戏要被禁止。但这个影响真的存在吗?存疑,因为它不是一个科学证据。如果你能够证明这些游戏确实伤害到了孩子的脑白质,从而导致了多少例的这种伤害行为发生,那这就是一个科学证据。所以,要小心轶事证据。

建议6:避免等值错误。什么叫作避免等值错误呢?比如我们有时候会说这个老师不负责任,这个老师不像话。然后别人说:“你凭什么攻击所有老师。”我说:“我只是说某个老师,我说的是有些老师,你不能说连有些老师我都不能批评。我绝对不是攻击所有老师。”这个就是等值错误。

网络是一个需要我们学习很多才能够适应的“社会”,因为在这个“社会”中绝大多数刚刚开始学习的人,基本都是知识不足,但观点强硬。在网上,知识不足、观点强硬的人是很多的。网络上还充斥着虚假信息。在2018年,麻省理工大学追踪了大量的网络信息,观察真假。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他们追踪的那些信息里边,一半是真的,一半是假的,也就是说虚假信息高达50%。而且虚假信息会造成很多伤害,甚至会造成死亡。

“在印度,2017年5月,因WhatsApp上散布的一条绑架儿童的谣言,7名男子在恰尔肯德邦被处以私刑并被殴打致死。”因为一件根本不存在的事,也就是谣言,就把7个人活活打死了。“两个月前,在社交网络上被误认为在商店行窃的两名男子也遭遇到了同样的命运。”所以从2016年1月到2018年5月,印度一共断网154次。各位,能想象吗?印度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切断互联网154次,是全球切断互联网次数最多的国家,远远超过巴基斯坦(19次)、伊拉克(8次)和叙利亚(8次)。我们希望中国能有更多网民受到更好的教育,更冷静、更理智,更有科学精神、民主态度。这些东西是我们要努力去推动的,而不能够让大家跟着情绪做事。那样的话,互联网就太危险了。

很多人在听完这本书之后,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那我到底该信还是不信呢?在哪些事情上,我是可以信的,哪些事我是不能信的?这件事如果有这么简单的话,作者就不用写书了。它是你一辈子的课题,是你认知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很可能你现在坚信的东西,很多年以后再看是错的,这也很正常。

书里边有一句话,是亨利·庞加莱(法国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也是理论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讲的,我觉得说得特别有道理。他说:“怀疑一切或相信一切,是两种同样方便的解决方案,它们都使我们免于思考。”如果你要偷懒,那你就什么都不信,但什么都不信,成本很高,你这辈子就什么也别干了。因为任何投资机会,你不信;任何创业机会,你不信;任何健身、治疗、锻炼的机会,你不信。一切都不信,那不行,你肯定会出问题。那你说我什么都信呢?也一样,这两者都是毫不思考。

当然很多网络平台也在做一些努力,比如说信息核实工作。现在很多大平台开始出现这种核实的工作,你的信息发出来了以后,它给你贴一个“假”,说这个信息是假的,或者给你打一个信任分值。比如说我的账号一直在说真消息,平台就说这个人的信用分值是5分。如果一个人经常发假信息,那他的信用分值是1分或者0分。但是这也会造成新的问题,这个权力谁来约束?万一它成为一种管控的手段呢?万一它成为一种寻租的手段呢?万一它成为平台牟利的手段呢?那怎么办?还有的平台开始删除信息,一旦发现假消息赶紧删除。当然假消息应该删除,但问题是万一权力被滥用怎么办。所以我们不能够简单地说政府应该做点事就解决了,不是这么简单,而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做点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思维水平,才能够减少这些假消息的泛滥和伤害。

作者最后的总结不是简单地信或者不信。“当你在思考、相信、判断时,想想大脑的运作机制。如果你觉得你的身体因为某件事而紧张,请稍作怀疑;如果你觉得一种信仰对你来说非常重要,以至于你无法忍受它受到质疑,你就会知道自己在一定程度上被动机推理蒙蔽了双眼,请稍作怀疑;如果你自发地判断某人,问问自己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回想一下背景,请稍作怀疑。”

这段话说得太好了。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一个人,他在我的视频底下留言,说“凡是这个人推荐的书一概不看就对了”。我当时觉得心里有点难过,我不是为自己难过,我是为他难过。我觉得这么多好书,一概不看,这也太可惜了。他就可以对应上这句话:当你对一个人莫名其妙地产生判断的时候,你要稍作怀疑。

“他人的运作机制和你一样,在你明白是什么促使他采取行动之前,尽量保留你的判断。知道如何在必要时怀疑自己的想法、情感和直觉,会让我们摘掉有色眼镜,重新审视这个世界的所有细微差别和复杂性。……我们为自己提供了一个重新建立联系的机会。让我们每个人都做出努力,共同修补社会结构,恢复对话,再次分享世界。”

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到大家,而且真的希望大家都能自己读一下这本书,书很薄,两个小时或者一天一定能够读完,相信你会有很大的收获。谢谢大家,我们下本书再见。

来自樊登读书

 

发表评论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