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岩论。
就在本周五,普京踩着埃尔门多夫空军基地停机坪上的红毯,昂首阔步地走向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川宝。在媒体拍摄的主画面背景里,是漂亮国总统的专机空军一号,红毯两侧停放着四架漂亮国现役最先进的战机F22。正当川宝和普京面对媒体镜头摆造型拍照时,F35战机和一架B-2轰炸机组成的编队从两国领导人头顶上空飞过。然后两位领导人从面带微笑到开怀大笑,最后川宝拉着普京的小手就是死活不松手,把后者拉进了自己的座驾,两国领导人就这样一同驱车离开了机场。
这个温馨的小插曲完全是川宝临时起意,因为《纽约时报》的记者注意到,普京的专车其实早就在停机坪上等候多时。也就是说,双方此前并没有说好普京要和川宝同坐一辆车离开。
看完这历史性的一幕后,一份新闻稿就在我脑海中自动生成,大概内容如下:
“在俄罗斯人民英勇抵抗乌克兰入侵长达一千多天后,俄罗斯联邦与美利坚合众国领导人举行了历史性会晤,双方就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的共同目标达成高度共识。两国元首一致承诺将坚定地站在一起,为最终实现全面胜利而共同努力。”
这事怎么看都非常离谱,但还有更离谱的。根据克里姆林宫发布的最新消息,普京从阿拉斯加返回俄罗斯的途中,居然还有漂亮国的F22为其专机护航。就这待遇,小泽都没享受过。虽然这次普京跟上次去白房子的小泽一样,川宝都没有管饭,但川宝对两个人的态度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次川宝对普京的态度是:“今天咱们就先聊到这,我家那个叫欧洲的母老虎正盯着咱俩呢,我就不留你吃饭了,等这事彻底了啦,我请你喝大酒。”
而川宝对小泽的态度是:“小泽你不尊重我,来见我居然连套西装都不穿,而且你不但不叫爸爸,还对我表现出了些许的不满意。我这里没有饭给你这种东西吃,你走吧。”
根据俄罗斯媒体此前的报道,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曾透露,会谈应该会持续六到七个小时,可是这一次双方的会谈只持续了两小时四十多分钟,而且整个行程安排也从原先的两场改为了一场三对三的会谈,整体议程被明显压缩。
在会后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川宝表示双方在很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虽然有几个重大问题还没有解决,但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普京则在发言中表示,俄罗斯有意结束乌克兰的当前局势,但我们坚信要使解决方案具有持久性和长期性,就必须消除这场冲突的所有根源。
这两位领导人的发言稍微综合起来翻译一下就是:这次会晤的气氛挺好,挺融洽,但基本上没取得啥实质性的突破。就比方说普京说的那个导致俄乌冲突的根源是什么?是北约东扩,是漂亮国为了保持自己对欧洲的安全以及经济的绝对影响力,它必须要在欧洲树立一个像俄罗斯这样的敌人。这个敌人必须要足够大、足够吓人,只有这样欧洲人才会变得小鸟依人,依赖漂亮国,否则就会像默克尔时期的欧洲一样,俄欧关系变得越来越近,两边的合作变得越来越紧密。
那你觉得这样的问题川宝能解决吗?他能够为了帮俄罗斯解决这个问题而选择退出欧洲吗?显然不可能,对吧?所以就像东大外交部说的那样,复杂问题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案。
那么说到这儿问题就出现了:既然实质性的问题都没有涉及到,也没有谈出什么像样的新东西,那双方领导人为什么要揽这么一场峰会呢?按理来说,双方领导人最后能够见面,那是一定要签出点什么东西来的,否则这样的领导人会晤有什么意义呢?
您各位知道这场峰会有多临时吗?这一次去现场采访的俄罗斯记者团连个像样的可以下榻的酒店都找不到,因为当地的酒店都被订光了,所以白房子只能安排他们住在体育馆里睡行军床。这还算好的,如果你是漂亮国的记者,白房子压根就不管你住的地方,自己去找。
另外,八月十五日正在吉尔吉斯斯坦参加欧亚经济联盟会议的俄罗斯副总理米舒斯京在会上突然表示要提前离开,说:“抱歉,我现在必须返回莫斯科了。大家知道,俄美峰会今天将在阿拉斯加举行。”这事有多离谱您各位知道吗?也就是说,在这场峰会召开的前一天他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应该留守莫斯科还是应该去吉尔吉斯斯坦开会。
所以通过这两件事您各位就能知道,这场峰会到底有多么临时、多么仓促。可是现在会开完了,我们又没有看到双方有任何急着需要见这么一面的理由,你说这事是不是很奇怪?
这就不由得让我想到了前几天一则我一度认为是假新闻的新闻。您各位知道这一次美俄领导人峰会是谁去俄罗斯谈出来的吗?对,就是那个叫做维特科夫的漂亮国中东问题特使。这老兄为什么能成为中东问题特使呢?因为他曾经是个地产商。为什么一个毫无外交经验的地产商可以作为总统的特使出访俄罗斯呢?因为这个国家的总统曾经也是个地产商。那为什么偏偏是维特科夫这个地产商可以成为出访俄罗斯的漂亮国中东问题特使呢?因为这俩漂亮国的地产商是一对相识相交了几十年的好基友。
我以上这段话说的简直都不像人话,但是您各位可以一句一句去分析,您各位就会发现我每一句话其实都挺讲理的,都非常的严谨。我知道以上这段话听起来特别荒诞,别说你们了,我自己写出这段话之后都不由得感慨了一句:“贵圈真特么乱。”
八月六号维特科夫带着川宝敲定的三条停火条件跑去了俄罗斯,跟普京秘密会谈了三个小时。这三个条件分别是:第一,俄乌两军就地停火,以当下的实际停火线作为分界线;第二,漂亮国承诺解除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第三,漂亮国和西方国家将会重新购买俄罗斯的石油与天然气。
八月七日川宝公开表示美俄在乌克兰问题上“从未如此接近”达成协议。八月八日川宝宣布将在阿拉斯加举行美俄峰会,讨论如何结束战争。川宝就在自己的真相社交平台上写道:“这些地方争夺了三年半,很多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都死了,拿回一些地方,也交换一些地方,对双方都有好处。”这意思就说的非常明白了,那就是俄乌战争要结束,乌克兰就得割让领土。
剧情发展到这儿,所有人都认为美俄这次谈得的确非常好,和平真的很快就能实现了。但仅仅过了一天时间,八月九日白房子发言人就对媒体强调,此次峰会“旨在探索双方立场”,“不预设具体成果”,并承认分歧依旧存在。俄罗斯那边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个俄罗斯那边的发言人从积极评价美方邀请普京举行峰会一下子就变成了“俄罗斯将坚守底线”,这个态度转化实在是不要太明显。
为什么会突然之间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这段狗血的剧情有可能是这个样子的:根据漂亮国《华盛顿邮报》等一些媒体的报道,双方之所以能够这么快地敲定举行两国领导人峰会,居然是因为维特科夫把普京的话给理解岔劈了。八月六号三个小时的闭门会上,普京提出的条件是:如果乌军撤出顿涅茨克剩余的控制区,俄军将暂时冻结在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的攻势。普京这话的根本用意是要巩固俄军对顿涅茨克州的控制,但维特科夫给理解成了只要乌克兰承认俄方对顿涅茨克州全境的控制权,俄方就愿意放弃争夺扎波罗热与赫尔松州。
“大哥,普京愿意归还赫尔松与扎波罗热!这是俄罗斯做出过的最大让步啊!漂亮国将在您的带领下彻底赢麻,从局麻变成全麻!”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在八月七号那天看到川宝在社交媒体上说美俄立场从未如此接近!像是英国的《金融时报》等一些比较大的媒体都引用过这则新闻,但我始终觉得这个剧情实在是太离谱了。其实到现在为止,我也依旧觉得这事它很离谱,可是当我看完这场美俄的峰会之后,我就觉得这事它真的有可能是真的。
您各位想吧,从八月七号的“立场从未如此接近”到一个礼拜之后的“立场完全南辕北辙”,这什么立场变化能这么快啊?所以我现在也开始有点相信,这场峰会其实就是一场乌龙,搞得双方下不来台了,所以只能赶鸭子上架,不管能不能谈出什么,先赶紧见一面再说。
所以这一场峰会结束之后,虽然双方没有达成什么突破,但还是不希望给外界留下一个双方不欢而散的印象,所以举行了一场联合新闻发布会。在这场联合新闻发布会上,你只能看到双方各自讲了几分钟的时间,川宝也没有习惯性地吹牛逼加胡说八道,两位领导人也没有回答记者的提问,因为记者提出的问题我估计连川宝和普京自己都无法回答,所以干脆就不回答了。
一场顶级峰会就这样在仓促中开场,在默契的沉默中落幕,没有联合声明,没有具体成果,甚至连一顿饭都没管。但是吧,从另一方面来看,你又不得不承认这场峰会完成了它的核心KPI:向全世界直播了两位领导人并肩站立、谈笑风生的画面。普京得到了踏上漂亮国领土、打破被孤立的象征性胜利,川宝则向自己的选民们展示了“我在和普京这位强人谈大事”的强人姿态。
至于维特科夫这老兄搞出来的这一出乌龙,其实只不过就是这出宏大政治戏剧当中的一个无伤大雅的穿帮镜头而已。毕竟大国博弈的棋盘上,真正的输赢从来不在谈判桌上就可以得到,而是在战场、在经济的绞杀、在地缘影响力的暗中角力之中。
阿拉斯加这场戏吧,戏名或许应该叫《无效沟通的艺术》,它再一次印证了一个古老而冷酷的真理:外交,它其实只是战争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区别可能仅在于,这一次他们选择用红毯、战机和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来演绎厮杀。而乌克兰,注定是这场表演中最昂贵的道具,没有台词,却承受着最真实的伤痛。荣耀归不归乌克兰现在已经没那么重要了,希望和平能够尽早归于乌克兰吧。
行了,今天就聊这么多,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如果您各位觉得我的内容做得还凑合的话,麻烦您各位一定要帮我点个赞、留个言,推荐给您的小伙伴。您各位的支持对我来说至关重要,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