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 次浏览

《放弃的艺术》-樊登讲书

读完本文约需25分钟 ,别在一件事上钻牛角尖,放弃错的事,才能开启对的事。

在这个时候,我觉得特别需要给大家讲这本书,叫作《放弃的艺术》。这两位作者都是心理学家,他们认为人们对于坚持这件事的偏执程度,造成了我们在生活中大量的浪费、大量的挫折以及人生规划的偏移。

我爸爸退休了以后,有一天跟我反思,他说他这一辈子什么都没做。我说:“你不是当了个教授吗?”他说:“我就是因为要当这个教授,所以我这一辈子什么都没做。”他这一辈子从头到尾的目标就一件事,就是一定要当上教授。40岁当上了副教授,50多岁当上了教授,他就觉得这一辈子目标再也没有了,然后就一直坚持把教授当完。他说:“我觉得你们现在的生活挺丰富,可以干这么多的事,但是我那时候这一个事就把我绑定了。” 那为什么我们人这么喜欢坚持呢?我们从小教孩子也是不要放弃,坚持就是胜利,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动力?这有几个来自心理学的原因。

第一个是近在咫尺的胜利。什么叫近在咫尺的胜利呢?比如你去问所有人,说你开车的水平在全人类中能排在前百分之多少?最后的统计结果是70%的人都认为自己排在前50%,这个数字听起来就很好笑,因为不可能。所以当事情出现了好的苗头的时候,你立刻就会觉得有机会了,我一定能够成功,我可能就是那个能够成功的人。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玩老虎机。老虎机这个东西概率是一样的,它不可能因为你换了一个人,概率就变得不同了。但是心理学家去监测那些玩老虎机的人的大脑,他们发现当那个老虎机出现了只差一个就赚钱或者只差两个就赚钱的时候,他大脑当中那个兴奋的区域就会亮起来,因为他看到了希望,这个叫作“近在咫尺的胜利”。这个现象会让我们总是误判,我们总以为自己马上就要成功了。第二个状况叫作可得性启发,这都是很学术化的名词。这本书真的挺难讲的,因为它非常学术,正常人读不下去,我是使劲地把它读了几遍,把它整理成咱们能听懂的话。

这个可得性启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听说别人成功过,你听说别人做这事厉害了。所以你看浙江一带他们做生意,基本上都是整个村就干一件事:这个村就是卖家纺,那个村就是搞快递,那个村就是搞印刷。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听说过这个村有人做这个事成功过。所以当你听成功的故事听得很多的时候,你也很容易被引导到那个方向上去,就不断地坚持,因为人家没有放弃,所以我也不应该放弃。

比如爱迪生、乔布斯这些故事,这些人的确是万中无一,所以他们的故事要简单地复制给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其实是个非常难的过程,这是第二个喜欢坚持的原因。

第三个原因叫作间断强化,这个特有意思,是我新学会的。间断强化的实验是这样做的,他把老鼠关在笼子里,老鼠只要一摁这个开关就会掉一个吃的下来,很确定。第三只老鼠是怎么按那个开关都没吃的,那里边什么都没有。然后中间这只老鼠是摁这个开关,有时候有吃的,有时候没有。

你们猜哪个老鼠最爱摁开关?好多人会觉得可能是第一只,因为它只要摁就有。不对,第一只很淡定,该吃的时候就摁一下,不该吃的时候就玩去了。第三只压根就不玩了,因为它知道没有。只有第二只死死地盯着那个口,不停地摁那个按钮。像不像我们人玩老虎机,有时候有奖励,有时候没奖励?这个叫作间断强化。

间断强化害死了很多人,你把它稍微延伸一下,各位你们记不记得有一个电视剧叫作《欲望都市》?那里边有一个女主人公,是个作家,女主人公的男朋友很神秘,叫Mr.Big,是一个有钱、长得又很帅的一个中年男人,但是这个男的对这个女主人公的爱情是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的。过几集突然出现了,跟她约会一次,她就兴奋地要命,结果她被人家死死地绑定。越是这种间断强化的方式,你越会对这件事着迷。

间断强化还表现在哪儿呢?比如在公司里,你的老板对你很坏,偶尔表扬你一下,你突然就觉得很有成就感。因为你的工作一直缺乏成就感,偶尔带来了一点点成就感,间断强化的效果出现了。

所以我们经常会对一些给我们造成伤害的东西,或者我们根本不擅长的东西特别执迷。因为你得到了间断强化,你偶尔会得到一个肯定,这个比那个长期都能够得到强化的人还要执着于这件事,这很有意思。

第四个原因就是承诺升级。承诺升级的意思就是我们中国古人讲的叫“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你要想达到这个目标,你必须把目标设得更高。这是一个很坏的习惯,用这种习惯你会发现人们总是在一条线上不断地挣扎,因为你不能够提出更低的目标,或者你不能够放弃这个目标。但你要想想看,如果你总是不放弃一个目标,你怎么才能够开启下一个目标?所以放弃是一种智慧。

韩国有一家公司,很有名的一个韩国的大央企,这个公司的企业文叫super excellent,就是超级优秀,所以他们所有的目标一定要定到你能够实现的目标的三倍以上。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没有人在乎那个目标,每个人都是在这边瞎混,这就是我们说叫作承诺升级。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叫沉没成本。你已经在这个事上投入了很多的钱,你已经投入了很多的时间,投入了很多的感情,所以这时候你要把它放弃掉,你舍不得。但问题就是如果你不放弃,你就要继续投入更多的钱,更多的时间。

还有很多人不愿意离婚,原因是什么呢?有孩子,有孩子就是沉没成本。因为我们都已经有了孩子了,要离婚,我们的付出会很多,损失会很大,这就是沉没成本。但是如果你跟一个渣男一直生活下去,你会发现对孩子其实也不好。没有人规定父母离了婚,孩子就一定会怎么样。

我觉得鲍鹏山先生做了一个特别正义的发言,有一个所谓的专家在电视上接受采访,说一个小孩在学校里边暴打别人,专家张口第一句话就说这孩子是单亲家庭的。因为这孩子是单亲家庭,所以他会怎么样。

鲍鹏山先生很生气,他就发了一个微信,说你知不知道孔子、孟子也是单亲家庭?你凭什么说这孩子是单亲家庭的,所以他就打人?因为中国现在离婚率很高,百分之几十的离婚率,你想想看,当你下这样的结论的时候,那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怎么自处?为什么有那么多应该离婚的人不敢离婚?就是因为我们给予单亲家庭一个特别糟糕的标签。

这就是我们解释的沉没成本的方向,你投入太多了。你越投入越多,然后难以自拔。

还有一个心理是我们的损失厌恶心理,就是人们都不喜欢失去、损失。人们可以不要一个东西,但是如果我要了,我就不希望失去它,这是在讲营销的时候经常会讲到的东西。所以当我们看似手中拥有了一个东西以后,我们就不愿意再失去它。最后一个就是我们忘不了我们的目标。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忘记不了那个一定要忘记的东西。比如说我跟你讲,大家现在不要去想一头粉红色的大象。大象什么颜色的?粉红色的。就是你越强迫自己不要去想那个粉红色的大象,那个粉红色大象越在你面前出现。

综合以上这么多原因,才导致我们大家特别执着于坚持,却很难放弃。因此你会知道佛教讲放弃是一种智慧,你要真的能够学会放下,这是一种智慧,这是很难做到的。

所以我们这本书给大家讲的方法,不是简单的放弃,而是有艺术的放弃,你得学会放弃。放弃的学术名词叫什么?这个特别棒,显得格调很高的感觉,叫目标脱离。

什么叫目标脱离呢?真正的目标脱离,就是一个专业的放弃者所做的事。他不是错误的放弃,他是有艺术的、专业的放弃。有一个与放弃有关的心理学术语叫作目标脱离,它包括一系列相关联的步骤,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能够放弃的人实际上比不能放弃的人更幸福,对自己的生活也更满意。相比生活不幸福的人,生活幸福之人更加实际。

所以我们接下来就要学习的是,怎么样能够做到真正的目标脱离,而不是错误的放弃?在学习目标脱离之前,你们可以想一想,你们生活中有没有什么事,你们认为其实是应该放弃的,但一直在坚持?给你两秒钟想一下。想好这件事,再来跟着我们的解读,学习一下怎样对它实行目标脱离。是某一个人,还是某一个工作?还是某一个梦想、一个目标?想想看。

我们先来讲错误的放弃方式,错误的放弃方式非常多,第一个叫逃避式,这种就是我们平常鄙视的那种放弃,就是他突然就不干了,没有任何责任感。他不认为自己的放弃对别人会造成什么影响,所以他经常就说,这事我不干了,这事我放弃了,很轻易。这个叫作逃避式,他压根就没有做过理性的思考,也没有考虑过自己的责任,轻易地放弃,这是我们长期反对的那种放弃的方式。

第二种叫作对决式放弃。什么叫对决式放弃呢?就是他会给放弃找一个理由,他说我为什么不干这个工作了?因为我瞧不起他们的那种做派。我为什么不干这个工作?因为我不认同他们的价值观。你看,听起来义正严辞,但是请问这种放弃是你出自本心的吗?是你真的不想干这个事了,还是因为那个人逼着你不想干这事?太轻易地被别人做决定的时候,我们就特别容易做出对决式的放弃。因为这是跟你的目标没有任何关系的一个东西,所以你会这样做。

我听过很多很有意思的放弃一件事的理由,因为我最近学了什么东西,所以我放弃了,因为那个人是一个坏人,所以我放弃了。如果你希望万事俱备,才能把这个事做下去的话,那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能够坚持得了的,总能找到一个理由给你带来对决式的放弃,这是孩子气,这是不对的。

第三种叫假装式放弃,假装式放弃就是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放弃了,但实际上藕断丝连,这个特别常见于家庭当中,就是人际关系。你跟男朋友分手了,但是还经常没事微信互动,有时候周末还去看个电影什么的,过两天又说我们又分手了。实际上你特别纠结,根本就放弃不了。

第四种叫威胁式。这跟对决式不一样是什么呢?对决式是你真的已经放弃了,威胁式放弃是你提条件,如果你不怎么样我就放弃。如果你不怎么样,我就不怎么样,这种东西会带来消极的对抗,这也不是一个成熟的人所应该放弃的方法。

还有一种叫作无故失踪式。就是出了门突然这人就消失了,再也不回来了,那种叫无故失踪。我见过这样的人,就突然之间关了手机,关了电话,找他也找不着。这种人是不负责任的。

最糟糕的一种放弃方法叫爆发式放弃。就是忍耐了很久,从来也不说,也不沟通,也不解决,突然有一天“炸”了,大闹一场,然后放弃掉。爆发式放弃会造成大量的误伤,会造成大量的不冷静。事实上,有可能这个放弃给你带来很多伤害,让你失去很多东西,但是你根本没有考虑清楚,你就决定放弃了,因为你爆发了。还有一种叫作貌合神离式的放弃,这个特有意思,貌合神离式的放弃是假装很努力,假装没放弃,我还在这儿不断地干,嘴上跟你讲非常棒,但我实际上内心当中已经放弃了。你看电视剧就能看到,比如《北平无战事》你们看过吗?《北平无战事》那里的国民党军官,其实他们当时就是貌合神离式的放弃,这些东西都不是目标脱离。

那为什么所有的这些东西都不能够被称作是目标脱离呢?这里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所有以上的这些我们说错误的放弃方式,他们只是表面上终止了对目标的追求,但会伴随着让人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坚持下去的心理活动,不会让人朝着创建新目标的方向前进,这是最根本的区别。

最重要的是这些类型的放弃,不能有效地抵制所有让我们坚持下去的惯性思维。你的内心当中其实还是跟着坚持的惯性行为在走的,而你在行为上强迫自己放弃了,这时候你内心会特别纠结。错误的放弃所带来的最大的麻烦是你内心的纠结,有的人甚至会纠结很长时间。

面试的时候,有的人在讲他三年前那个雇主的错误,他就不断地说“那个雇主怎么对不起我”,他还活在三年之前。尤其是你谈恋爱的时候,你发现这个女朋友如果老跟你说前男友对不起她,那她就没出来,她还沉浸在那段糟糕的经历当中,所以她会让我们纠结于那些烦扰而又无法控制的想法。这些类型的放弃实际上让我们以某种方式固步自封,不改变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对于解决冲突毫无帮助。

看出区别了吗?我们要学习的这些正确的放弃方法和这些错误的放弃方法之间有着天壤之别。正确地放弃之后,你会奔向新的目标,而且你内心几乎可以做到心无挂碍,就是很开心地朝下一个方向走,你是一个有责任感有规划的人。

而错误的放弃给你带来了大量的伤痕,既损伤了你的信誉,也损伤了你自己的动力,然后你会沉迷在过去的目标当中没法自拔。

那么科学放弃的第一步是什么呢?在这本书里,第一步最重要的是认清目标,这也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什么叫认清目标?目标有两种,一种目标叫接近型目标,一种目标叫回避型目标。什么叫接近性目标呢?就是你设定这个目标是为了实现它,这个叫接近型目标。什么叫作回避型目标呢?就是我因为不想发生什么事,所以我要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这叫回避型目标。

最典型的就是你想结婚和你妈妈想让你结婚的目标可能就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你想结婚是为了能够获得一个幸福的生活,这是接近型目标,你要找到一个如意郎君,所以你慢挑细选,看看这个也不行,看看那个也不行。但是你妈为什么老催着你赶紧嫁了呢?因为你妈让你结婚的目标是让你别嫁不出去,你可别砸在手里了,所以赶紧相亲,找个人嫁了。这就是回避型目标和接近型目标的根本区别。

因此你看到两个都想结婚的人,如果一个人是为了幸福而结婚,一个人是为了将来不单身而结婚,这两个人过不下去。如果两个人都是为了不单身而结婚,那能过下去,就凑合呗,反正都不想离婚,就别单身;如果两个人都是为了追求幸福,也可以,因为大家可以不断地包容,可以不断地摸索、进步,然后寻找幸福。但是如果两个人的目标动力根本不一样,你会发现你们在价值观上处理各种问题的时候,双方爱对方的程度都不一样。

所以我们可以把人分成两类,一类就是接近型目标,一类就是回避型目标。这两种目标类型在一个人身上都非常固定,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你从小就是一个接近型目标的人,你这一辈子可能经常都是一个接近型目标,很难改变。而如果你从小就是一个回避型目标的人,你这辈子都是为了避免倒霉才去做事的。因此如果一个人是用回避型的目标去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很难有自己的底线和操守。他就会觉得因为自己的目标是养家糊口,而不是把这本书讲好,所以如果这本书讲得不好也能够卖钱,那他就不必讲得好,因为他的目标是卖钱。但如果是接近型目标,这本书虽然能卖钱,但对不起,我是要把这书讲好,这就是区别。

那么你到底是接近型还是回避型,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童年的时候你的父母是怎么对待你的。你看,好玩吧?讲放弃的事竟然讲到了孩子教育的问题上。如果一个小孩子在小时候被父母关爱,能够得到父母足够的关爱,跟父母能够良好地沟通,那么他很容易就变成一个接近型。而如果这个孩子总是被父母威胁,父母总是告诉他说“你不行,你就只能去要饭了”,他就很有可能会变成一个回避型的。我之前在我们分会做演讲的时候,有一位家长就跟我讲,他很沉痛,他说他把他孩子“揍”到了国内一所著名的大学,又揍又骂又威胁,总之把这孩子送去了这个大学。

送到大学以后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个孩子就被学校退学了,神经衰弱,而且打游戏打得神志不清,一天到晚打游戏,然后就被退学了。你想这爸爸心里多心酸,然后他就到学校去接孩子回家。去年还高高兴兴地送过去,今年又卷了铺盖领回家了。

这个爸爸就跟这孩子说,你怎么这么没出息呢?你怎么上了这么好的学校还打游戏打成这个样子?那个孩子说了一句话,这老爸立刻哑口无言,孩子说:“你不是说我考上大学你就不管我了吗?我考上了,所以你为什么管我呢?”老爸立刻没话说,把孩子接回家,他把孩子养成了一个回避型目标的人。

那你说这两种目标有没有优缺点呢?其实也是有的,回避型目标也不是完全不好,回避型目标能够帮助个体生存。有没有想到我们说的《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从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中,最重要的其实是生存,你只要能活下来,这事就算成功了。因此在那个时候,如果你有很多回避型目标的话,你不天马行空,你不到处乱闯,你就能够活得好好的,所以在那个时候,回避型目标是有效的。

但是现在生存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了,没有人会突然被饿死,但是我们依然停留在回避型目标这个地方,我们整天担心如果那样该怎么办。所以知道接近型目标的好处是什么吗?接近型目标的好处就是促进个体的成长。

你们看过《疯狂原始人》那个电影吧?很好玩,《疯狂原始人》里边的主人公小男孩,就是不断地开拓、进取、创新、发明,那么一个人就代表的是一个现代人。事实上在原始社会真正能够活下来的是那个女孩的爸爸,就是反派那个爸爸,说“不要去,老实点,待在洞里,不要往前跑”,这种人活得更长。而那个在原始社会不断往前冲的人早就死了,他是先驱,所以回避型目标能让你活下来,但是接近型目标能让你成长。

为什么我花了这么大的力气先把这两个目标讲清楚呢?就是你后面所学的所有放弃的过程,前提都是你要搞清楚你的目标是回避型目标,还是接近型目标。我们应该更多地去选择、坚持那些接近型的目标,而不是整天被那些回避型的目标所束缚,我们从小到大在接近型目标方面被打击得实在是太厉害了。

你讲出你的梦想、想法的时候,总会有人告诉你不切实际,说学那个有什么用?还有很多人以死相逼,不让你学什么专业,很多这样的。因此我在这儿下大力气讲这个,你自己首先判断一下,你要放弃的目标是一个接近型目标,还是一个回避型目标?我们来看目标四步脱离法。第一步叫认知脱离,什么是认知脱离呢?就是你脑子里边老想着粉红色的大象,虽然不做那个事了,已经决定不干那事,但你脑子还在想那个事。这时候怎么办呢?认知脱离,你首先得找到另外一个东西来替代它。所以心理学家的办法是什么呢?说你不是老在想那个粉红色大象吗?好,现在我告诉你想红色的大众汽车,我一把这个词说出来,好了,粉红色大象不见,因为脑子里出现了一个红色的大众汽车,这就是用另外一个目标来替代过去的目标。

在这一步里,最有效的办法是制定计划,你拿出笔来认真地写一下你为新目标所做的计划,这个是非常有效的认知脱离的过程,让你把注意力从过去的你已经决定要放弃的目标,回到你现在所看到的目标,这是一个新的目标。所以要制定计划,通过制定计划来让大众汽车替代那个粉红色大象。这是第一步,很简单,认知脱离。

第二步叫情感脱离。什么叫情感脱离呢?就是不要压抑自己的情感。你知道很多人他内心当中很纠结、痛苦,表面上假装没事,觉得无所谓,小问题,没事的。他越是这样说,其实越脱离不了,所以这时候最好的方法是去找个肩膀哭一下,“我真的很难过”“我放弃了这么多年的成果”,哭完反倒有可能把情感放下,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你要正视你的感受。

正视你的感受和哭一下还不一样,它更高级,做自己感受的观察者。你观察自己的感受“我此刻似乎又在怀念那个过去的他了”,当你盯住那个感觉看的时候,这个感觉就会逐渐地减少。此处请参看我们讲过的《正念的奇迹》,盯住它,盯着那个感受看,这个感受就会逐渐地降低,这是第二步叫情感脱离。

认知脱离掉了,情感脱离掉了,第三步叫动机脱离。动机脱离就是你要从动机出发,选择放弃。认真地想一想,我做这个事到底是为了什么?我做这个事是一个接近性的目标,还是一个回避性的目标。

如果我认定了这是一个回避性的目标,我把它换掉,换成一个我现在所找的接近性的目标。从动机上审视自己到底是为什么做这件事情,是我们跟它彻底say goodbye(说再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界线。

最后一步叫作行为脱离。行为脱离什么意思呢?你要在这个新的目标上安排足够的时间去做事,所以要不断地实践,然后开始你的新生活。

这就是目标脱离的四个步骤,重复一遍,首先做认知脱离,找到新的目标;做情感脱离,接纳自己的情绪,理解自己的情绪;做动机脱离思考,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要脱离或者为什么不脱离;最后行为脱离,安排一些事。

在这本书里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实验,很多人喜欢高估自己的能力。这个实验问了很多女生:如果你在面试的时候,那个考官突然问你很多涉嫌性骚扰的问题,你会不会反击?62%的女性认为自己会对这名考官表示不满,要么当面问他为什么会这样问,要么告诉他这样的问题不礼貌。

在这些人当中还有28%的人说,她们要么不满地离开,要么勇敢地面对这名考官,68%的人表明他们会拒绝回答其中至少一个问题。在你问这个人的时候,这个人是这样回答的,后来他们就真的做了一个模拟的面试,那个面试模拟得非常像,请了很多女生来面试。那个考官就问了那几个之前调查的时候所问的那些涉嫌性骚扰的问题,你猜结果怎么样?在真正面试开始了以后,最后的结果是没有一个人中途离开,甚至没有人当面挑战过这个考官。只有36%的女士确实问过为什么他们会提这样的问题,而这些人中80%都是在面试结束以后出来才问的,几乎没有人那么勇敢地表现。

那这个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倾向于过于简单化和过高地估计自己对一个未来的假设的情形会做出的反应。我们对自己如何行动和会有何感觉的想象,往往与设想的情况出现时真实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我们高估自己了,跟我们前面讲开车是一样的,我们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除了过高地估计未来事件对生活的影响,人们对自己的情感反应会持续多长时间的预测也不准,研究人员把这个现象叫作影响偏差。

坏的一面是人们高估了他们非常渴望的目标达成后能够快乐的时间。比如高估了我评上了处长以后,我能够高兴多少天。但是好的一面是什么呢?人们也高估了一件可怕的事,会让他们不快乐的时间。

事物都是两面的,所以当你决定要离职的时候,你可能过高地估计了自己面对离职以后的那种心情。你说“我没问题,我肯定没问题”。我妈那时候退休之前老说:“退休对我来说一点问题都没有,你放心,我肯定能够很好地退休,我就瞧不上那些退了休还一天到晚哼哼唧唧的人。”等到我妈真的退休了,就感到了焦虑,竟然得了焦虑症。她之前过高地估计了自己面对的状况。但好事就是因为我们估计得不准,所以我们也会过高地估计痛苦。你看中庸之道又出现了,“过犹不及”,就是不要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但是也不要过低地估计自己承受痛苦的能力。

所以在面对脱离目标的时候,你一定会面临风浪,面临纠结、痛苦。但是你要勇敢一点,你要知道未来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坏,有这个勇气你才能好好地脱离。

怎么样培养自己放弃的能力呢?这里包含了这么几个层面,第一个,就是你要学会抓住放弃的时机。你想想看,你能不能想象乔丹打篮球打到80岁,永远不放弃,在球场上被人一撞,撞一屁股墩儿,多惨的一件事。

当你不知道放弃的时候,你抓不到放弃时机的时候,你就会错过很多机会,你要去判断机会,我现在该不该换一个方向?所有勇于放弃的人,其实是勇于规划自己人生的人。放弃绝不意味着失败,而是这个目标到这儿结束了,我去做下一件事。因此第一个要抓住放弃的时机。

第二个是要评估自己的能力,你要评估自己:“我是一个焦虑依恋型的孩子,还是一个安全依恋型的孩子?”还记得我们前面讲的回避型和接近型吗?童年的影响是怎么产生的呢?一种孩子是安全依恋型,他喜欢他的爸爸、妈妈,是因为他跟他们在一起安全,所以他愿意跟他们在一起,很开心。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他也不会焦虑,他知道爸爸妈妈爱他,这叫作安全依恋型的孩子,这些孩子就比较容易变成接近型目标的人。另外一种孩子从小是焦虑依恋型的,就是爸爸妈妈不回家,他就焦虑。妈妈你在哪儿?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他跟妈妈在一起是因为害怕妈妈不在的时候,这个叫作焦虑依恋型的孩子。这种焦虑依恋型的孩子将来长大了,就容易被那些回避型目标所束缚。

在这儿我要提醒你们,除了你们自己要反思自己是哪个类型之外,你们要想想你们是怎么对待孩子的?怎么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是他安全的屏障,他才能成为一个安全依恋型的人,这个非常重要,关乎他今后一生中的幸福。

第三个,不要因为害怕失败而盲目坚持。很多人坚持就是因为觉得怕被别人说是失败,实际上谁说你有什么用呢?我那时候离开中央电视台的时候,我这辈子放弃了不少事,到现在为止所有不太熟的人见了我都问:“中央电视台那么好的工作,你怎么能放弃呢?”我观察了这么多放弃中央电视台工作的人都挺好的。

当你决定要放弃这个东西的时候,你面临的压力来自家人、朋友、亲戚,他们都会问你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了?我们在谈论一个辞职的人的时候,似乎那人是一个失败者。

但实际上,他有可能走上了他人生辉煌的方向。如果任正非当年不辞职,会有华为吗?所以放弃跟失败不失败没有关系,不要在乎别人对你的评价。还是我们讲的心学,你的内心要足够的强大,行所当行。王阳明说的“世间皆以不第为耻,我以不第动心为耻”,别人觉得考不上很丢脸,我是觉得如果考不上,被你们这么一说我很难过,动了心,这才叫丢人。所以这是锻炼我们放弃的能力的第三步,不要因为害怕失败而盲目坚持。

第四个就是要判断清楚你是行动导向型的人,还是状态导向型的人?什么叫行动导向型的人?什么叫状态导向型的人?有一个定义,行动导向指的是当感到压力的时候,这个人能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振作精神,形成积极而明确的自我形象,果断而不依赖外部刺激,在目标确定和目标脱离两方面都能产生效果,这叫作行动导向型。

状态导向型是指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在压力条件下主导其行为的方式,他被状态主导了,所以存在压力或冲突的时候,也就是所谓的危机时刻。状态导向型的人会被消极的感受所淹没,而且在压力之下必须选择一条路径的时候,他们往往犹豫不决,左思右想,对外部刺激很敏感。他会依据最后的期限做决定,而往往迟迟不采取行动。他们难以持续关注自己的感受,不容易做到目标脱离。什么叫作行动导向型的人?越是大战,越是有压力的时候,他发挥得越好,他觉得很带劲。为什么乔丹总是投压哨三分?因为他越是在那个时候,他的眼睛当中只有篮筐,他脑子里只有行动,只有说“我怎么把它投进去”,他不会想说“万一投不进去怎么办,这个压力多大,这么多人都看着我”。你看当你脑子里不断地想这么多人都看着我,我做坏了怎么办?你就变成了一个状态导向型的人。

所以这两种人的比例是1:1,心理学家统计,这两种人在这个世界上的比例是一半对一半,所以你在挑队员去罚点球的时候,你最好对他们做一个心理的测试,你要知道他们是状态导向型,还是行动导向型。

我觉得我过去是有点状态导向。我们第一次参加辩论赛的时候,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在上海比赛,我站在那儿说话的时候好紧张,但是通过了这么长时间的训练、比赛之后,包括我现在经常讲书,动不动就要面对1000人的大场。我们现在出去做演讲,到任何一个地儿,哪怕是很小的一个城市,也是1000多人在底下听我讲话,这时候你就发现我逐渐地变成了一个行动导向型的人,底下人越多,我可能越兴奋,我会觉得很带劲,今天又能帮助这么多的人。

所以为什么我们演讲的时候,要让你用送礼物的心态来跟对方演讲,这其实就是帮你从状态导向变成行动导向,你把注意力放在行动这件事上,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忧患得失上。

所以这里边主要讲了两个知识点,一个是四步脱离法,一个是培养你放弃的能力。最终我们要讲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你到底怎么样判断这个目标你该坚持还是该放弃?仅仅靠接近型目标和回避型目标也很难区分,因为很多接近型目标也未必是你一定要坚持下去。你有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你一直坚持下去也很糟糕。

在这个时候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叫作心流体验,“福乐”(flow)状态。心流体验是什么?有时候你做一件事情,你会做到心无旁骛,你会突然沉浸在这个事当中觉得好美好,我今天状态神勇,真的太棒了,这种感觉就叫作心流。有很多家庭主妇在洗碗的时候会出现心流的状况,她正在洗碗,看到孩子在那儿玩,老公在那儿陪着孩子追追打打玩,她的幸福感就会涌上心头,在这种洗碗的过程中,“福乐”就出现了。

所以人们其实应该选择自己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最重要的是你所做的这个事能不能经常地给你带来“福乐”的状态。我讲书就经常出现这个状态,虽然有时候做线下演讲的时候,也会觉得自己不在状态,讲得不好,但是大量时候我是觉得投入地讲,就会忘了时间,会觉得今天跟大家的互动太开心了。那种时候就叫作“福乐”的状态。像我现在讲书就是“福乐”的状态,我觉得很愉快,这本书特别好,所以就很愉快地讲。当一个工作或者一个目标能够经常给你带来“福乐”状态的时候,这就是你应该去坚持的东西。而如果它不能够给你带来这个东西了,好了,你的人生可以开启下一个征程,未必是放弃了就没有了。我就算把这个事放弃了,这也是我人生的一个收获,我可以把奖杯放在我的桌子上,我做到了,我该换下一个了。

你不能永远比赛,永远比赛的结果就是最终一定会输。所以做运动员,他们说最悲惨的地方就在于你最后总要有一场失败来告别赛场。创业也是一样,如果你只知道坚持,不知道放弃的话,那么最终的结果就一定是一个失败做收尾。所以企业家是注定失败的人,这就是这个道理。但是你要能学会“止”,斯大林批评希特勒说他知道how to start(如何开始),但是他不知道how to stop(如何停止)。他知道怎么开始,但他不知道怎么停止,我们每一个人也要学会怎么样停止。

最后有一个小知识点,我还是忍不住想讲一下,很多人之所以选择产生困难,是因为后悔,动不动就后悔。关于后悔这件事情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你们觉得人是因为做过一些事后悔得多,还是因为不做一些事后悔得多?比如你留着买房子的一百多万,结果你一直没有买,到现在你手上还有这一百多万的存款,放着拿利息等等,这是一种状态。第二种状态是你在2001年的时候买了一个房子,只花了几十万,很开心,结果到2002年的时候突然涨到一百多万了,你心里一热就卖了,现在手里有一百多万。

请问这两个人谁更后悔?我想你们猜得出来,就是那个买了又卖得更后悔。虽然结果一样,结果是他们俩现在都没房子,都有100多万,但是那个买了又卖的人会比那个没有买的人后悔得多,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个心理学的实验,就是《思考,快与慢》的那个作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做的实验。

他做的这个实验证明什么呢?人们更容易为那些自己采取了行动的事后悔,因为你采取了行动你就要负责任,你没有采取行动你不用负责任。买股票更是这样,股票操作的后悔简直是半生的,所以这个结论很明显。

但是后来有一个人又做了一个实验,他就问这些人说你这一辈子最后悔的事是什么?一统计,发现大量的人最后悔的是“我应该向她求婚”“我应该牵起她的手”“我当时应该去应聘这份工作”“我应该去做宇航员”,你看人们都在为没做过的事后悔。

这个实验完全挑战了丹尼尔·卡尼曼的实验,那到底人们会更多地为做了的事后悔,还是更多地为没做的事后悔呢?结论是这样,人们在短时间内更容易为做了的事后悔,但是人们在长时间之内更容易为没做的事后悔。

因为当人做了一个动作以后,时间一放长,他会不断地去合理化这个动作。比如我就做过这样的傻事,我把北京那套房子卖掉了,从50多万涨到300多万,我觉得赚够了,就卖,卖了以后,现在涨到1000万,所以我就觉得好后悔。

但是你会合理化这个事,怎么合理化呢?你会说“我拿那个钱干别的了,当时已经赚够了,收租金还会惹出别的麻烦”,甚至还有人讲“不是你的钱就不是你的,那不是你的财,所以就各挣一段就够了”,你会合理化这个行为。

但是你20多年前没有牵起一个女孩的手,你没做这个动作,对不起,你没法合理化这个行为。因为你没做,所以没法合理化,导致你会长期地后悔。所以要想应对放弃这件事,你要了解后悔的动机。

所以我希望大家在做决策的时候稍微勇敢一点,做一些自己应该去做的事,跟随你的心流,跟随你的“福乐”意识,去寻找自己人生真正应该获得的东西。在这个地方,我想推荐大家读一下我们讲过的那本叫作《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把那本书和这本书结合起来,你会更加容易地做出选择。

来自樊登读书

 

发表评论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